蠡吾县城
蠡吾县,西汉时期属涿郡,见于《汉志上》。又,《汉书·赵广汉传》:“赵广汉字子都,涿郡蠡吾人也,故属河间。”颜师古曰:“言蠡吾旧属河间,后属涿郡。”东汉时期相沿。《后汉书·孝桓帝纪》:“孝桓皇帝讳志,肃宗曾孙也。祖父河间孝王开,父蠡吾侯翼,母匽氏。翼卒,帝袭爵为侯。”即皇帝位后,“追尊皇祖河间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李贤注:“蠡吾故城在今瀛州博野县西。”又:“博本汉蠡吾县之地也。帝既追尊父为孝崇皇,其陵曰博陵,置园庙焉,故曰博园,在今瀛州博野县西。”《后汉书·章帝八王传》:河间孝王刘开之子刘翼原受封为平原王,后“贬为都乡侯,遣归河间。翼于是谢宾客,闭门自处。永建五年,父开上书,愿分蠡吾县以封翼,顺帝从之。翼卒,子志嗣,为大将军梁冀所立,是为桓帝。梁太后诏追河间孝王为孝穆皇,夫人赵氏曰孝穆后,庙曰清庙,陵曰乐成陵;蠡吾先侯曰孝崇皇,庙曰烈庙,陵曰博陵。皆置令、丞,使司徒持节奉策书、玺绶,祠以太牢。建和二年更封帝弟都乡侯硕为平原王,留博陵,奉翼后。尊翼夫人马氏为孝崇博园贵人,以涿郡之良乡、故安,河间之蠡吾三县为汤沐邑”。《后汉志二》:中山国属县“蠡吾,侯国,故属涿”。则东汉晚期又归属中山国。晋时改属高阳国,以博陆为国都,见于《晋志上》。北魏时期相沿,而以高阳县为高阳郡治,《魏志上》:高阳郡领县“博野,有博陆城、侯城、武城、中乡城。蠡吾,前汉属涿县,后汉属中山,晋属。有清凉城、颛顼城、蠡吾城、石羊垒”。《水经注·滱水》:“(滱水)又东过安国县北(经文)。滱水历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迳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又东南迳任邱城南。又东南迳安郭亭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博为侯国。其水又东南流,入于虖池。滱水又东北流迳解渎亭北,而东北注也。又东过博陵县南(经文)。滱水东北迳蠡吾县故城南。《地理风俗记》曰:县,故饶阳之下乡者也。自河间分属博陵。汉安帝永初七年封河间王开子翼为都乡侯,顺帝永建五年更为侯国也。又东北迳博陵县故城南。即古陆城,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侯国者也。《地理风俗记》曰:博陵县,史记蠡吾故县矣。汉质帝本初元年继孝冲为帝,追尊父翼陵曰博陵,因以为县,又置郡焉。汉末罢还安平,晋太始元年复为国,今谓是城为博野城。滱水又东北迳侯世县故城南,又东北迳陵阳亭东,又北,左会博水。”其汉质帝继冲帝为帝,当为汉桓帝继质帝为帝之误。汉武帝元朔二年封中山靖王子刘贞为陆城侯,见于《汉书·王子侯表》,并记“元鼎五年坐酎金,免”。属涿郡[69]。《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作“陉城侯”。又,《田叔列传》:“田叔者,赵陉城人也。”《索隐》:“按:县名也,属中山。”《田叔列传》并记:“陉城今在中山国。”《集解》:“徐广曰:陉城,县名也。”《正义》:“今定州也。”《汉书·田叔传》略同。则陆城亦称陉城。东汉沿置博陵县,并置博陵郡。《三国志·魏书·常林传》:常林“超迁博陵太守”。北魏又改称博野县。
北齐时省废蠡吾县。《隋志中》:河间郡统县“博野,旧曰博陆,后魏改为博野,后齐废蠡吾县入焉”。《通典》卷一百七十八:瀛州领县“博野,汉博陵郡,后徙安平。又有汉蠡吾县故城在今县西”。《旧唐志二》:深州领县“博野,汉蠡吾县,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县,后魏改为博野”。《寰宇记》卷六十八:宁边军博野县,“本汉蠡吾县地,属涿郡,后汉分置博陵郡。《十三州志》云:本初元年蠡吾侯志继孝质,是为孝桓帝,追尊皇考蠡吾侯翼为孝崇皇帝,陵曰博陵,因此为郡。晋于此立博陵国,后魏宣武帝景明元年改博陵为博野,以地居博水之野。唐武德五年置蠡州,领博野,八年州废,县还本属,九年复立蠡州,复领[县]。贞观元年州废,复隶瀛州,永泰中割入深州,周显德二年割属定州,皇朝雍熙四年割属军”。后改宁边军为永宁军。《金志中》:“蠡州,下,刺史。宋永宁军,国初因之,天会七年升为宁州博野郡军,天德三年更为蠡州。”领博野一县,倚郭。《元志一》:真定路,“蠡州,下,唐始置,宋改永宁军,金仍为蠡州。元初隶真定,领司候司、博野县。至元三年省司侯司、博野县入蠡州,十七年直隶省部,二十一年仍属真定”。《明统志》卷二:保定府,“博野县,在府城南九十里。本汉涿郡蠡吾县地,东汉末分置博陵县,属中山国,晋属高阳国,后魏改为博野县,齐以蠡吾省入。隋属高阳郡,唐初属满州,后改属不一,五代周属定州,宋属宁边军。元省,寻复置。本朝初属祁州,洪武六年改今属”。又:“蠡县,在府城南九十里。本汉蠡吾县,属涿郡,北齐省入博野县。隋初属高阳郡,唐初属满州,武德中置蠡州。宋置永宁军,金改为宁州,后仍改蠡州,元仍旧。本朝洪武八年改州为县。”“蠡吾侯冢,在蠡县东二里。汉蠡吾侯翼即桓帝父也,卒葬此冢,号曰博陵。”据此可知,北魏时期所置博野县,于隋唐时期相沿,宋时于此置永宁军,金元时期置蠡州,明初改蠡州为蠡县;而元明之际所置博野县已与原博野县址相分。其所述汉晋时期蠡吾县及博陵县地理沿革有误。《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保定府,“博野县,府南九十里。……汉蠡吾县地,属涿郡。后汉元嘉初置博陵县,为高阳郡治。魏因之,晋改县曰博陆,仍为高阳国治,后魏改为博野县,属高阳郡。……金改置宁州,亦曰博野郡,天德三年又改为蠡州。元至元三年州、县俱废,三十一年复置博野县,属保定路。明洪武初属祁州,六年改今属。编户二十一里。陆成废县,县南十六里。汉置陆成县,属中山国,武帝封中山靖王子贞为陆成侯,邑于此。后汉废入蠡吾县。旧志云:桓帝更置博陵县,盖治此。后魏博野县亦治焉,寻移今治”。又:“蠡县,府南九十里,西至博野县十八里,南至晋州饶阳县七十里,东南至河间府九十里。汉置蠡吾县,属涿郡,后汉属中山国,晋属高阳国,后魏属高阳郡,北齐省入博野县。明洪武八年复析置今县,编户二十七里。蠡吾城,县东二里。汉县,后汉安帝封河间王开子翼为侯邑,其子志入继大统,是为桓帝,追尊蠡吾侯为孝崇皇,陵曰博陵,因析置博陵县,而蠡吾如故。”进一步以明清时期蠡吾县为汉魏时期蠡吾县,明清时期博野县为北魏时期博野县,更误上加误。如此,蠡吾县在东,博野县在西,显然与《水经注》及李贤注所指方位不相符,而其以蠡吾城在蠡县东二里,或与所传蠡吾侯冢在蠡县东二里有关。以陆成废县在博野县南十六里,虽亦不确,但分古陆成与北魏时期博野县为二地,则当合于史实。由此可进一步推之,东汉末所置博陵县当相沿于古陆成,而所置博陵郡当另筑新城。晋时改博陵县为博陆县,为高阳国都;而博陵郡城当仍称博陵城,属博陵国。《寰宇记》以“晋于此立博陵国”,有误。
《清统志》卷十四:“蠡吾故城,在博野县西南。……旧志:今有蠡吾乡,分管县西路村社,其地蠡村有蠡吾故城,后魏时为滹沱水所淹,东南城角犹存。按今之博野乃汉之蠡吾;今之蠡县乃汉之博陵,后魏及唐宋以来之博野。自北齐废蠡吾入博野,历隋唐时,蠡吾故地为博野之西境。宋置永宁军,金改蠡州,并以博野为倚郭。元至元初省博野,三十一年复置博野县于今蠡县界,属保定路,其时蠡州与博野始分,然博野之名犹在故地也。明洪武元年迁于西南十八里,为今治。由是博野、蠡县名称互易,皆非故地。《明统志》但据现在之名,不考分合徙置之由,所载沿革皆误,且彼此混淆,今特证之。”又:“博陵故城,在蠡县南。……旧志:故城在今县南十五里。魏隋时移今治。按晋改博陆县,本合博陵、陆成为名。《九域志》乃因霍光封博陆侯,遂谓博野县有霍光墓。县志因之,皆误。”所辨有理,然以蠡吾故城在博野县西南,今之蠡县乃汉之博陵,似亦不确。今蠡县之地置博野县当始于北魏景明年间。今蠡县城区东北曹庄、北部兴仁村及西北北忠卫村及东北街发现汉代墓葬群,在蠡吾镇东750米发现东汉墓葬群,在城西蠡吾镇大宋台村东南300米发现大型东汉时期砖室墓。在蠡吾镇西1000米发现一座大型多室砖墓,墓室残留壁画痕迹,出土有金铢、金箔片、银环、铜鎏金车马饰、骨尺、骨簪、石案、石珠以及陶鼎、罐、瓮、奁、钵、盘、案、魁、耳杯、灶、井等,并有汉白玉铜缕玉衣片222块,另采集到有刻划及墨书文字的长方形墓砖3块,其中一块上刻“贵人大寿”四字。墓主可能与汉蠡吾侯家族有关。在蠡县城东北王乡中滑村发现唐代墓葬群,北三乡新乡村发现宋代墓葬群[70]。可表明此一地区在汉代为大片墓葬区,而蠡吾镇西发现的与蠡吾侯家族有关大墓,或即属李贤所记唐时博野县西之“博园”,所谓蠡吾侯冢在蠡县东二里,当属附会。
依《水经注》所述,在蠡吾县西南有解渎亭。《后汉书·孝灵帝纪》:“孝灵皇帝讳宏,肃宗玄孙也。曾祖河间孝王开,祖淑,父苌。世封解渎亭侯,帝袭侯爵。”李贤注:“淑以河间王子封为解渎亭侯,苌袭父封,故言世封也。解渎亭在今定州义丰县东北也。”并见于《章帝八王传》等。又,《五行志一》:“桓帝之末,京都童谣曰:白盖小车何延延。河间来合谐,河间来合谐。案解渎亭属饶阳,河间县也。居无几何而桓帝崩,使者与解渎侯皆白盖车从河间来。延延,众貌也。”刘昭案:“《郡国志》饶阳本属涿,后属安平。灵帝既是河间王曾孙,谣言自是有征,无俟〔明〕河间之县为验。”《后汉志二》:安平国属县“饶阳,故名饶,属涿。有无蒌亭”。刘昭案:“志有解犊侯,灵帝封。”则汉代解渎(犊)亭当归属饶阳县。《通典》卷一百七十八:定州领县“义丰,汉安国县。又有汉解渎亭在今县东北”。《元和志》卷十八:定州义丰县,“西至州六十里”。又:“滱水,俗名唐河,县北五里。派(泒)水,县西二十五里。解渎故城,县东北九里。本汉解渎亭,灵帝袭爵解渎亭侯,桓帝崩,无子,窦武定册迎立,即灵帝也。”《寰宇记》卷六十二:定州,“蒲阴县,东六十里。旧十乡,今八乡。本汉安国县之地,属中山国。《魏志·后妃传》曰:明帝追封后父毛嘉为安国侯。隋开皇六年自鄢城移安国县于郑德堡,属定州,今县是也。其年仍改安国县为义丰县。唐神功元年改为立节县,神龙初复为义丰县,至皇朝改为蒲阴县。唐河在县北五里。《隋图经》云:唐河即滱水是。苻秦建元元年高岸崩颓,若城角下有大积木交横如梁柱,竟莫知所来。泒水在县西二十五里。解渎故城在县东北九里。本汉解渎亭,灵帝袭爵解渎亭侯。帝崩,无子,窦武定册迎立,即灵帝也”。《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祁州,“蒲阴废县,今州治”。又:“解渎亭,在县东北。”《清统志》卷十四:“蒲阴故城,今祁州治。……《宋史·地理志》:祁州,景德元年移治于定州蒲阴。按清类天文书:金天会初,祁州别筑西城,移州治焉。元复移于东城旧治。盖即一城中分为东西,非更筑新城也。”又:“解渎亭,在祁州东北。”其祁州即今河北安国市。今博野县冯村乡沙窝村东南500米发现一处汉代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板瓦及陶罐、盆等残片。在沙窝村东南800米发现有战国时期封土墓[71]。其西南距今安国市区约5公里,与《元和志》等所记解渎故城在义丰(蒲阴)“县东北九里”略合,当即属古解渎亭址。而较“九里”略大,当系金元以后州县城西移所致。如此,汉代蠡吾县城及博陵县城所在方位当在此解渎亭与今蠡县城之间求之。
今博野县西北北杨村乡南祝村北100米发现一处战国至汉代遗址,面积约6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板瓦及陶罐、豆等残片。其东北杨村乡芦村西北及南部发现汉代墓群[72]。其位于解渎亭东北,与《水经注》所述蠡吾县故城方位相合,当即属之。《魏志》所记蠡吾县有“蠡吾城”当亦指此而言。而北魏时期蠡吾县当有迁移,或在此城附近,亦有可能迁于今博野县附近。今博陵镇东刘陀店村发现宋金时期墓葬群,可表明此一地区在元明以前已有居民聚集。另在今博野县西北东墟乡南田村东200米发现一处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陶罐、盆、豆等残片。其位于蠡吾县故城以东,与《水经注》所述博陵县故城方位相合,当即属之。其当相沿于古陆城,晋时改称博陆县,为高阳国都。《魏志》所记博野县有“博陆城”当指此而言。而《魏志》所记博陵郡饶阳县有“博陵城”则当指汉末博陵郡城,晋时废入饶阳县。其所在当临近饶阳县。今蠡县南洪善堡乡洪善堡村南及北林里村北发现有汉代遗址,可为寻求汉末博陵郡城提供线索。
今蠡县东北大百尺镇大百尺村东一高台上发现古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到新石器时代、商周及汉代遗物。其西西百尺村发现战国至汉代遗址,面积约2000平方米,西百尺村西南发现大面积汉代墓葬群。在大百尺镇东南界河村北600米发现一处唐宋时期遗址,面积约20万平方米,采集遗物有灰陶罐、盆和白釉瓷碗等残片。其相互间当有联系,而比照《水经注》所述,南界河北遗址极有可能即属侯世县故城。《魏志》所记博野县有“候城”当亦指此而言。其东北北齐村乡陵阳村东北50米发现一处战国至汉代遗址,面积约1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址有灰坑,采集遗物有陶器残片等。当即属《水经注》所述之陵阳亭。南北朝时期滱水在此一地区当流经今沙窝村北、南祝村南、南田村南、南界河村南及陵阳村东。
依《水经》及注文所述,滱水正流在东汉时期流经安国县北,南北朝时期流势大致相同;并有滱水支流流经安国城南。又依《元和志》等,古滱水流经义丰(蒲阴)县城北,其正流与支流分流处当亦在此一带,正流由此而东北流经解渎亭北,支流由此而东南流经解渎亭南,再流经任邱城南及安郭亭南,入于滹沱河。今博野县西南冯村乡徐家营村西南400米发现一处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3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采集遗物有陶罐、盆、豆等残片。在其北王家营村西发现汉代墓葬群[73]。其所在方位与《水经注》所述任邱城相当,或即属之。而属性尚难判定[74]。另在其东南博陵镇东风村西北发现一处战国时期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暴露遗迹有灰坑,采集遗物有铜矛、铜布币、铜镞及板瓦、陶器残片等。其北发现战国至汉代墓地,称王子坟。其所在与《水经注》所述安郭亭相当,或即属之。其刘博于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受封为安郭亭事见于《史记·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汉书·王子侯表》作刘传富,后传刘偃、刘崇,元康元年(前65年)“坐首匿死罪,免”。属涿郡。《汉志上》:中山国属县“安国,莽曰兴睦”。其安国即安郭,先属涿郡,后划归中山国。东汉时期相沿,见于《后汉志二》。晋时改属博陵郡。《魏志上》:博陵郡领安国县有“安国城”,当即指此。而北魏时期安国县城当移至今安国市东南西安国城乡东城村西北,其地残存一古城址,平面近方形,边长约190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1米,采集遗物有泥质灰陶罐、盆等残片。时代判属汉代,或偏早。《后汉书·党锢列传》:“刘祐字伯祖,中山安国人也。安国后别属博陵。”李贤注:“安国县故城在今定州义丰县东南。”当即指此城,而以其属汉代安国县城,似不确。又,《读史方舆纪要》卷十二:祁州,“安国城,州东南六里。汉县治此。高帝封王陵为侯,邑北(此),魏封王肃为安国侯。又,魏主恭普泰元年,幽、营、安、平四州行台刘灵助叛,引兵南至博陵之安国城,即此”。似亦不确。《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王陵为安国侯,后传王忌、王游、王辟方、王定,元鼎五年(前112年)“侯定坐酎金,国除”。《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略同。又,《汉书·王子侯表》:汉成帝绥和元年(前8年)封赵共王子刘吉为安国侯,“十六年免”。此安国县当在西汉末年省废,故《汉志》所记安国县不可能指此城。《水经注·滱水》:“博水又东北,左则濡水注之。水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中山记》曰:郭东有舜氏甘泉,有舜及二妃祠。”熊会贞按:“《地形志》:蒲阴有安国城。安国即安郭也。昌与亭形近,疑注本作安郭亭,传抄者误亭为昌,后人又移于安字上也。”[75]所辨有理。由此推之,王陵所受封之安国县当即在此,今河北顺平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