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研究》概要

赖德胜赖德胜,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在解决和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形势仍很严峻,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因此,集中智力资源,系统深入地分析就业领域的各种问题,探求转轨时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刻不容缓。同时,转轨期的中国还存在一些特殊的劳动力市场现象,需要予以关注及进行理论解释。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将体现在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一系列政策建议,从供给、需求和供需匹配等研究视角出发,通过理论研究和经验分析来解释转轨时期中国就业问题的特殊性,为正确认识和解决就业问题提供重要依据。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目标、途径、任务和措施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论证,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回顾和总结了积极就业政策实施近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归纳了当前我国就业领域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揭示了产生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

本成果认为,转轨就业、青年就业和转移就业是目前就业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这也决定了我国就业政策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目前我国就业战略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强调经济增长优先,加强增长带动就业的作用;二是重视政府主导和发挥国有企业稳定就业的作用;三是重视以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四是采取不平衡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当前我国就业领域内的主要矛盾表现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矛盾、国民经济重型化与扩大就业的矛盾、流动人口增加与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的矛盾、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的矛盾。

我国实施的积极就业政策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包括积极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性有待加强;积极就业政策的重点不突出;一些具体措施落实不力,缺乏可操作性;积极就业政策的配套措施不全,影响了贯彻落实的效果,等等。

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成果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其原则与目标可以概括为“实施一项战略,做好两项统筹,实现三大目标”,即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和“地区统筹就业”、实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三大目标。

(2)研究了经济发展方式对就业的影响。本成果认为,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关系如下: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经济增长并不必然或自动地促进就业增长。经济高增长、资本高投入能否带来就业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增长率,还取决于采用何种增长模式。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0年以后资本深化对就业的负效应显著增强,资本正在加速替代劳动,这是2000年以后就业增长缓慢的原因之一。消费是影响就业的关键因素,消费需求不足是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在出口与就业方面,在包含了出口和投资的方程中,投资的效应再一次变得不显著,出口成为影响就业的主要变量。

(3)研究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及其政策选择。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创业型就业的最大特点,是突破了传统的“一人一岗”的就业模式,形成“一人带动一群岗位”的就业模式。从地区经济发展来看,凡是创业活动比较活跃的地方,其失业问题也相对较轻。而在大多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太发达的地区,失业问题则显得较为突出。创业不足是我国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主因之一。本成果在收集2003—2009年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对影响中国各地区创业活动及其带动就业效果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素质等宏观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我国的创业人数呈东、中、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区域分布,东部地区的创业活动明显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在每名创业者带动就业的人数方面,各地区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大致在5~6人之间。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区创业带动的就业的人数在近几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次,以人均GDP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对创业人数,还是对创业带动的就业人数,在各地区均有正面效应,但对创业人数的正面影响稍大,对创业带动的就业人数的影响除东部外,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太明显。这说明总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是有利于创业活动的。再次,以第三产业比重来衡量的产业结构优化状况的提高对创业人数及创业带动的就业人数均有积极的作用,且作用要大于人均GDP的影响。这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方面要起着更为积极的作用。最后,六岁及以上人口中大学生的比例与创业人数及创业带动的就业人数在各地区要么呈负相关,要么不显著,这说明大学生数量上的增长,似乎并没有为创业带动就业作出多大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创业教育和培训不足是创业型人才严重缺乏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整个教育体制依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框架。另外,创业教育的另一个源头——职业技术教育也发展缓慢。由于社会对职业技术教育的认可程度不够高,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状况不佳,学生素质低。再加上国家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仍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富有技能实践经验的教师数量不足,致使许多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缺乏创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因此,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庞大的教育教学组织系统,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培养创业型人才放到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与环境条件。

(4)研究了教育与扩大就业的关系。本成果关注的是教育规模扩张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利用四个年份的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的0.95%的子样本数据,2002年中国居民收入调查项目数据,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数据的20%的子样本数据,2007年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以失业率作为核心指标,考察了各级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第一,通过描绘年龄—失业率曲线,分析了不同年份各级教育程度个体在2000—2007年的失业率。主要发现是,失业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一个自然的变化:不论处于哪级教育程度的个体,自其进入劳动力市场开始至28岁左右,都会经历一个高失业率到低失业率的转变,28岁以后,失业率相对保持稳定。在各个年龄阶段,教育程度越高,失业率也越低。第二,以23~25岁个体为对象,考察了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差异。本成果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他不上大学,就业状况与现在相比会有什么差异?对就业状况的衡量,除了主要用失业率外,还用了劳动力参与率、签订劳动合同以及是否有三种社会保险。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基于倾向分的匹配法,试图识别处理者的处理效应。得到的主要结果是,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他不上大学,其失业率会更高,劳动参与率会更低,更不会得到一份劳动合同以及社会保险。这些结果说明,教育扩展并没有使个体就业状况变得更糟糕。

(5)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就业问题。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首要因素。本成果通过利用“中国城乡移民调查”2007年入户调查中的样本数据,首先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农村迁移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其工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同时接受过培训的样本种类主要以企业内部生产培训为主,培训类型与工作相关、技能型较强,且培训周期较短,以一个月以内的短期培训为主。在实证研究部分,从基本的Mincer工资方程出发,估计得到的教育回报率为5.9%,当加入培训这一解释变量以及一系列其他控制变量之后,我们得到的教育回报率降为4.9%,并且男性教育回报率略低于女性但经验回报率明显高于女性,培训的回报率为7.0%,可以认为,培训对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回报有显著积极作用,并且考虑性别差异之后得到培训对女性农村迁移劳动力的作用要大于男性。与此同时,户口差异对于总体及男性、女性都无显著影响;婚姻状况会显著改变男性群体的工资;而迁入地经济条件的改善对于工资增加的影响在女性群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与有效。其次,通过对培训内部的样本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对于农村迁移劳动力而言,不同的培训种类对于工资的改善作用不显著,即相对培训的不同种类而言,农村迁移劳动力是否参加过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同时注意到,在接受过培训的子样本内部,婚姻对工资的影响被消除了,性别对工资造成的差异也得以减弱。另外,不同培训的出资方对于总体以及男性而言其工资回报并不明显,然而对于女性而言,相对于雇主出资,政府出资将大幅度提高女性农村迁移劳动力的潜在工资水平。最后,通过概率响应模型发现性别、受教育年限、初次迁移的年龄、子女数目、户口状况都对农村迁移劳动力是否选择参加培训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对培训的选择无影响——培训的选择存在内生性,通过平均处理效应模型对培训的自选择进行纠正之后得到修正后的培训回报率高达92.3%,说明培训将极大地提高农村迁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提高其工资水平。总之,与教育相比,培训对于改善农村迁移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有着更为重要的积极意义。而且,对于农村迁移劳动力而言,培训种类并不会对工资造成显著影响,因此政府支持培训的政策应该更多关注“面”而非不同的“点”;同时本成果也发现政府出资对于提高女性培训回报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这种对于女性的政策倾斜显然也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本成果还探讨了语言歧视对外来劳动力收入的影响,主要分析了普通话水平和对当地方言的掌握情况的作用。语言能力作为一种人力资本,可能带来劳动力工资的差异。基于五个样本城市的实证分析表明,普通话是否标准对外来劳动力工资水平的高低有显著的影响,标准的人群比不标准的人群平均收入要高13%~17%,但对当地方言的掌握情况并不带来显著差异,不存在通过方言进行语言歧视的证据,外来劳动力迁移的距离和对当地的熟悉程度才是造成工资差异的原因。

(6)研究了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对扩大就业的促进作用。本成果使用劳动力市场信息的相关指标,对劳动力市场信息完善程度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计量研究。考虑到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和特点,本成果还在计量模型中加入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变量,同时分析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发育对就业的影响。本成果选取了劳动力市场信息、劳动力市场分割、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五个变量作为失业率的影响因素。劳动力市场信息是关键解释变量,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环境变化的主要特征,这里选择职业介绍机构数、职业介绍机构人数、网民比例三个指标。前两个指标对应于职业介绍服务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贡献,网民比例是反映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指标。经济增长由人均GDP来表示,产业结构使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来表示,外商直接投资用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表示,劳动力市场分割用国有企业职工占全体就业人员的比例来表示。在模型的设定上,采用半对数线性回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劳动力市场信息完善程度与失业率负相关,市场信息越完善,失业率越低。从劳动力市场信息指标看,职业介绍从业人数和职业介绍机构平均从业人数的回归系数均为负数,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二者的增加有助于降低失业率。而职业介绍机构的系数为正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职业介绍机构数量的增多不利于失业率的降低。网民数量的增多有助于降低失业率,说明网络信息对失业状况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部分方程中,该变量的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它的稳健性还不太强。第二,经济增长与失业率的变动呈正向变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失业率没有显著影响。第三,劳动力市场分割越严重,失业率越高。这也从宏观层面验证了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失业持续期的关系。

(7)研究了特殊人群的就业问题。本成果主要关注了大学生、失地农民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基于公开的统计年鉴数据,本成果利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与配置状况,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供给结构来看,本科、研究生学历毕业生占比逐年增加,大专学历占比相对下降;学科结构发展比较平衡;大专(高职)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占比快速上升,这隐含着质量下滑的风险。第二,与扩招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供给迅速增加的状况相比,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相对下降,这造成大学生就业出现了困难,而且,与其他群体相比,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就业更容易受经济周期的影响。第三,扩招并未显著改变我国就业人口的学历结构,与其他金砖国家以及一些转轨国家、东亚国家、人口大国相比,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第四,扩招并未改变大学毕业生偏好在城镇部门就业的倾向,就业于城镇部门的大学毕业生所占比重一直相当高,并没有呈现向农村部门发散的趋势。第五,大学毕业生在行业、职业、地区间的分布,仍然呈现很高的集中程度,但是近年来也表现出一定的发散趋势。

失地农民是指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乡建设征占农用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及其他农用地等)所产生的失去土地集体所有权或经营权的农业人口。本成果首先对我国失地农民总量和所在区域进行了总体分析,然后以北京地区为个案,对北京地区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开展抽样调查,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社会保障的视角分析失地农民的就业情况。主要结论包括:失地农民的就业率较低,他们的主要就业领域在第三产业,且在非国有企业,主要为普通工人和临时工;失地农民之间收入差异明显,与城市居民之间差异显著,与郊区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当。通过分析原因发现,失地农民人力资本增加对其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社会资本对其就业的作用更为明显,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增加了失地农民的就业压力,自身因素也制约了他们的二次就业。

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是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的重要政策工具。发达国家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主要集中在收入支持、就业计划和康复计划三个方面。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政府促进残疾人就业的做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法规管制型政策、平衡型政策和替代型政策。我国目前所实施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中,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即平衡型政策较少。构建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需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第一,从提高残疾人的就业能力方面建设就业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平衡型政策的实施,如职业康复与培训、支持性就业等。第二,采用法规管制型政策、平衡型政策和替代型政策的合理组合,并结合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定合理的政策实施标准,保持残疾人的就业动力。总之,法规管制型政策是基础,平衡型政策是重点,替代型政策是补充,残疾人社会保障是关键,只有找到这些政策的有效组合,将就业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能建设一个从全局出发的、比较完善的、合理的残疾人服务体系,从而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经济生活,建立一个残疾人和非残疾人完全融合的和谐社会。

(8)研究了扩大就业的政策演变与战略选择。本成果首先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时期扩大就业的政策演变过程,分析了各个时期就业战略的不同特征和作用。研究认为,要落实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实现充分就业,保证经济快速发展与扩大就业双重目标的实现,进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落实好以下几项任务。一是数量增加是基础,保证质量;二是和谐劳动是前提,依法落实;三是促进创业是手段,政策扶持;四是提高素质是方法,转变观念;五是制度完善是保证,注重保障。根据“十二五”及未来十年的就业形势分析,结合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要实现扩大就业,需要从量质齐升、和谐劳动、促进创业、提高素质、制度完善五个方面来落实。

基于上述研究,本成果提出了我国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原则与目标,具体可以概括为“实施一项战略,做好两项统筹,实现三大目标”,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要始终把就业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将就业再就业这件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落实就业目标责任制。

第二,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和“地区统筹就业”。改变劳动力市场不平衡发展的局面,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和地区统筹就业。

第三,实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高”三大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仅仅强调就业数量增加的单一型就业目标,向强调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相结合的复合型就业目标转变。

实施扩大就业战略的具体措施:

第一,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

第二,加大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加快统一劳动力市场建设。

第四,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五,建立和完善失业预警机制。

第六,大力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倍增”计划。

第七,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八,建立和完善面向特殊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和就业促进体系。

第九,大力开发社区工作岗位,充分发挥社区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

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本成果的部分内容已作为论文公开发表,其中3篇被《新华文摘》转载。部分内容作为政策报告分别上交国家发改委、人口与计生委和中国残联,其中在给发改委的研究报告中,提出了“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和“重视提高就业质量”的观点,被国家“十二五”规划部分采纳;给中国残联的报告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同志的批示。

本项研究的主要负责人曾受邀在国际、国内有关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演讲、发言,主要观点曾多次通过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江西电视台、齐鲁卫视、湖南卫视、重庆卫视等电视媒体以及《中国劳动报》、《中国人事报》、《中国教育报》、《中国财经报》、《上海证券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太阳日报》(The Sun Daily)等国内外纸质媒体向社会公众传播,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