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习近平的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理论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
(1)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增强制度自信。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要牢牢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在道路、理论、制度等根本性问题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这里所说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说到底,就是要回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就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决抵制抛弃社会主义的各种错误主张,自觉纠正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措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根本方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规定了具体方式。应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但还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邓小平同志1992年在视察南方时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
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就经济制度来说,就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地发展。
(2)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选择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的二十多年间,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我们一直在根据实践的拓展和认识的深化寻找新的科学定位,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的形势和新的要求,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理论观点,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修改为起决定性作用,虽然只有两字之差,但对市场作用是一个全新的定位,“决定性作用”和“基础性作用”这两个定位是前后衔接、继承发展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二者是有机统一的,不是相互否定的,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取代甚至否定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习近平指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
习近平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就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促进共同富裕。各级政府一定要严格依法行政,切实履行职责,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管到位,该放的权一定要放足、放到位,坚决克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
习近平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世所罕见的巨大成就,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都同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在我国,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和发挥我们的政治优势,以我们的政治优势来引领和推进改革,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发展。
(3)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探索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和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思想和新部署,鲜明地表达了我们党坚持和完善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坚定意志,必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是对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地位作了新的阐述,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进一步明确和突出了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地位。
二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作了新的概括。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
三是对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了战略要求。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要吸取过去国企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不能在一片改革声浪中把国有资产变成牟取暴利的机会。
四是对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强调,国有企业不仅不能削弱,而且还要加强。国有企业加强是在深化改革中通过自我完善,在凤凰涅槃中浴火重生,而不是抱残守缺、不思进取、不思改革,要切实担当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形象,在推动改革措施上加大力度。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的主要措施包括: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要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将其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国有资本加大对公益性企业的投入;国有资本继续控股经营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等。这些举措将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效率、合理承担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是针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举措。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产权保护上,明确提出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的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在政策待遇上,强调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4)健全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主要的改革举措有:一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主要是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二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慎重稳妥地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三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主要是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允许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兴办各类事业;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5)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习近平指出:“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相互融合等为主要特点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这既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也给我们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得的历史机遇。历史的机遇往往稍纵即逝, 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习近平强调:“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的发展事关国家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先进设备,是买不来的、借不来的。贯彻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重大转变,没有别的选择,非走自主创新道路不可。否则,我们就只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
习近平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只有同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完成从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实现创新价值、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着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力、不顺、不畅的痼疾,其中一个重要症结就在于科技创新链条上存在着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加快建立健全国家创新体系,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通过深化改革,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大力开展协同创新,集中力量办大事,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政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扫除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6)坚持正确方法,把准改革脉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
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的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的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某个领域某个方面的单项改革。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各项改革要协同配合。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的统一。只有社会稳定,改革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具有坚实的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的结合点。
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坚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的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任务越繁重,我们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善于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善于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完善政策主张,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