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浮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疙瘩汤

夜,悄然来临,寂静如水。窗外弦月如钩,天上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星星,时隐时现,伴其左右。

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打破了夜的寂静,却并不喧嚣,狗吠声停止,村子里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劳累了一天丁瑞智和万玲,躺在床上,睡意全无,两口子(夫妻俩)开始东扯西拉的闲聊。

万玲无可奈何地苦笑:“瑞智,我们家去年收割后储存在蛇皮口袋里的油菜籽,都卖给了炼油厂,给慧娃子交了学费。今年的菜油,一般都是现吃现打(买),全靠拿钱买。现在不那么忙了,地里的这点儿农活儿,我能应付得过来,不如你抽这段空闲的时间,出去打点儿零(短)工,挣些工钱,回来后好用这些钱,买几斤菜籽油,不然我们家快断炊了。”

丁瑞智宽心一笑:“媳妇儿,你不用太担心,农村的基建(基础建设,土建为主)工程,我样样都会,我已经跟着村里起屋(盖房子)的施工队说过了,他们愿意带我;过几天,我就跟着他们一起出门,去打点儿短工,挣点儿零花钱回来,买几斤菜籽油就是了,你也知道,私人的事,干完活儿就给工钱,不存在拖欠。”

万玲纠结的望了丁瑞智一眼:“跟着他们出门,钱活(好结帐),我倒是知道,也放心,都是屋跟前的人,不存在卷钱跑了。唯一的缺点就是工期短,不是一直有事可以做,有时一个工地做完了,中间要等好几个月,又才有事做。“

丁瑞智不以为然的说:”管他呢,有什子好纠结的?反正我们又不是长期出门打工,靠工钱活着,只是抽农闲时间才出去,挣点儿外快;平时我们也不用干等着活儿,光地里的活儿就还忙不出来(完)呢?有副业做就出门做,没有副业做就在家种地,两不耽误。“

万玲略为担忧地说:”你倒是想得开,只是我们是白手起家,这样下去一直没多少结余(存款),往后慧娃子长大了,学费越来越多,家庭开销逐渐增多,怎么行?“

”媳妇儿,目前我们村,都是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也不是人懒,是先天的地势条件决定了。你看,大多数人家,地处半高山,人多地少,能养家糊口就不错了,你见过谁家有多少存款?还不都是现挣现用,勉强维持一家人的开销。睡吧,媳妇儿,莫想那么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关灯,睡觉。”

说完,丁瑞智扯了扯一端拴在床头柱子上、另一端连着电灯开关的细绳,熄了灯。

几天后,丁瑞智跟着村里的的施工队,去别的村组,帮人家打地基、盖房子。

丁瑞智跟着工友们起早贪黑,每天晚上放工后,丁瑞智都在小本子上记上一个工日。

忙碌了一个多月,工程终于结束了。

晚上,女房东格外多炒了几个菜,男房东又从楼上提下来一大壶苞谷酒,给丁瑞智和工友们倒上酒。

他举起杯子说:”来,我们一起走一个。平时,因为要上墙搞事,我也没有劝师傅们喝酒。今天,我们家的房子,就算盖好了,虽然没有好菜招待各位,但是,也不能怠慢了各位师傅。你们今天务必敞开吃,敞开喝,一句话,就是饭要吃饱,酒要喝好,才不枉费我媳妇儿的一番心意。“

说完,男房东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丁瑞智也跟着端起杯子,象征性地抿了一小口酒。他放下杯子,开始吃菜。

趁着空隙,他瞄了一眼八仙桌(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每边可坐二人,四边围坐八人,故汉族民间雅称八仙桌)上的摆的菜:一个鸡子火锅,一汤碗腊排骨炖东瓜,肥肉炒榨广椒,青椒泡菜肉丝,酸辣土豆丝,油炸花生米,滑藕片,清炒豆芽,蒸鸡蛋,炒酸芋头杆。

女房东做了十几样菜,一个火锅十个菜,是按农村酒席的标准来的,都是一些农村自家产的常见的菜,经过了简单加工,看得出来,房东家还是用心了的,菜做得有香有色。

丁瑞智夹起一颗花生米,往嘴里送,然后端起酒杯,又喝了一小口白酒。

他心里清楚的很,房东说的是客套话,自己可以吃饱,但是不能真喝醉,让人误以为是个'酒麻木'(指贪酒无度的人,喝得烂醉如泥不干活儿,头脑不清醒的人叫“酒麻木”),影响整个施工队今后的声誉。若是这样的话,他们技术再好,以后也没人敢请了。

丁瑞智边吃饭边喝了一小杯白酒,吃了一些菜,又吃了两碗饭,差不多饱了,便放下了筷子。

酒足饭饱后,男房东从楼上抽屉里,拿出一个小本子,从胡梯下到一楼,按照事先记好的工日,挨着宣读工友们的名字和工日,双方核对清楚后,再给施工队的成员挨个儿发放工钱(工资)。

丁瑞智把从房东手里领来的工钱,双手数了数,把钱对折,揣进裤兜里,洗了澡,上楼躺下了。

这一夜,丁瑞智并没有睡踏实,一来想家了;二来兜里有钱的时候,他瞌睡一般比平时警醒。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丁瑞智和施工队的工友一起,没吃早饭就往老家赶。

回来的时候,路过炼油厂,丁瑞智走进去,打算买几斤菜油。

他排了很长的队伍,轮到他了,他从裤兜里掏出一沓零钱,买了一个胶壶,随后去打了几斤菜籽油。

打完菜油,他继续往家走,又在沿途的村合作社,给丁学慧买了一袋麻花和一袋连环酥,带回家来,给姑娘打零嘴儿(当零食吃)。

“瑞智,你看姑娘今天开心的不得了,你打工回来,她又有零食吃了。老一辈都说‘勤劳致富’,这话一点儿不假,你看我们家,本来困难重重,不仅慧娃子差一点儿上不了学,家里的菜油也险些接不上了,现在靠你打短工挣来的钱,买的菜籽油不仅够吃了,而且还积攒了几斤,可以撑到今年的新油菜籽收割了。就是你哟,挨(受)累了。”

万玲开心地说完,又无比疼惜的望了丁瑞智一眼。

丁瑞智信心十足:“媳妇儿,不仅如此,除去买菜油的钱,我们家的零花钱也有了一丁点儿结余,只要你们母女俩过得好,我苦点儿累点儿算什子嘛!”

万玲打趣道:“别看我们两口子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你倒是生性乐观,成天乐呵呵的,有时还不忘哼几句小曲儿。”

丁瑞智嘻皮笑脸地说:“媳妇儿,我有什么不开心的,打了好几年光棍儿,自从你嫁给我后,尤其是姑娘出生以后,我一下子觉得生活有了奔头,终于有了个虽贫寒却温暖的家。有家有业的,还担心什子?钱没有了,可以再去挣,反正现在我还年轻,有的是力气,只要身体棒楱达,能吃能睡,就是福气。现在不乐呵,更待何时?”

万玲收起笑容,没好气地说:”越说越赖皮(来劲),是不是?我没看到过,一二辈子(一直)穷快活!“

丁瑞智收敛起笑嘻嘻的模样,怕万玲真生气了,变得默不作声,假装睡着了。

第二年阳历五月的一天,丁瑞智和万玲正在田里忙着收割今年的油菜,丁学慧放学后回来,跑到田里去说:“妈,我扁桃体发炎了。”

万玲头也没抬,手里的发镰刀挥舞得飞快:“慧娃子,先吃点儿感冒药,过几天就好了;另外,饭菜在锅里,你自己添把柴火,热好了先吃。”

说完,两口子继续低头割油菜,丁瑞智把油菜捆成一捆一捆的,背回院坝里,用连杆打出油菜籽,掠掉油菜籽的壳和梗,用筛子筛出杂质和石头,晒干后装在蛇皮口袋里。

一开始嗓子疼,丁学慧没在意,以为自己只是感冒了嗓子发炎,仍然边吃药边坚持上学,见丁瑞智和万玲忙得前朡贴后背,她也没好意思声张,生病的事情,一拖再拖。

中午午休的时候,是老师们吃饭的时间,丁学慧走到学校附近的村卫生所,找到向医生,请她看病。

向医生用手电照了照丁学慧的喉咙,又用手在她下巴处捏了几下:”你这是扁桃体发炎了,我给你打几针小针(肌肉注射,俗称屁股针),再弄些消炎药配着吃,先观察一段时间,若是消肿了,就好了。“

“好的,麻烦向医生了。”

打完针,丁学慧疼得呲牙咧嘴,她坐着休息了一会儿,拿起药,付了钱,起身向学校走去。

一个星期后,丁学慧的病情不仅未见好转,反而更加严重了。她最初还能吃点粥,最后连水都咽不下去了。

万玲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下子着急得不得了,托人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位姓姜的老医生。

丁学慧给学校请了假,丁瑞智带了一条烟、两斤白酒、两斤白糖(那时农村土医生不收钱,带点礼物聊表心意),背着丁学慧翻上越岭去找姜医生。

姜医生让丁学慧张开嘴,用手电筒照着看了看,又用手摸了摸丁学慧下巴上的包块,给丁学慧开了一个偏方:取花椒树下细土少许,加上土蜂窝的土,用醋泡,将稀泥涂在患处,每天抹几次,说是几天就可见效。

此时,丁学慧的病情已经拖得有些严重了,姜医生特意叮嘱丁瑞智注意两点:一是把泥调得尽量干一些(不往下渗流为宜),缠上绷带,从下巴往上兜住一直系在头顶,直到泥土干枯了再重新换上。二是开始几天,只能进食流质食物,慢慢再过渡到米饭一类的硬物。

丁瑞智将信将疑,但还是照做了,毕竟这几样东西在农村很好找,还不用花钱。

没想到,三天后,丁学慧的扁桃体肿块明显小了很多,嗓子竟然出奇的好些了。

丁瑞智关切的问:“慧娃子,感觉怎么样了?有没有好受些?”

丁学慧说:“好多了,爸,只是噪子还有些紧绷绷的,不太舒服。”

又过了几天,丁学慧的嗓子全好了。病好后,丁学慧第一时间找到万玲:“妈,我饿了,想吃疙瘩(汤)了,打稀一点儿,个儿小点,再放点儿青菜未儿啊!”

丁瑞智见状,看丁学慧想吃东西(进食)了,知道姑娘已经痊愈,心情大好,便故意逗乐她:“好啊,我用锄头去山上给你挖疙瘩?(木疙瘩,烤柴火用的所有树根的总称、俗称)

丁学慧撇撇嘴:“哼,我才不吃木疙瘩呢,我要吃面疙瘩(汤)。”

万玲也开心地笑了,边往厨房跑边说:“好,好,好,慧娃子,我这就去给你做,保管你吃个够……”

万玲用大锅烧开了水,从口袋里舀了面粉,熟练地在一个汤碗里和面,边和面边用筷子挑了往锅里下。

不一会儿,吃面疙瘩煮好了,万玲给每个淘了一碗。

三人正吃着,陈太平跑来:“二嫂,瑞莲快要生了,你快点儿过来,给我帮忙啊!“

万玲连忙放下手里的碗:”太平,我这就来,你快去请么太婆去。“

陈太平欢天喜地的走了,万玲随后赶到。

么太婆说:“万玲,你也来啦?”

“嗯,么太婆,难为你来帮忙。他们两口子,一个神志不清,一个有残疾,我能不来么?”

下午,小孩终于生了,是个儿子。

么太婆问:“太平,你准备给儿子取个什么名字?”

陈太平说:“我也没什么文化,就按照赵德仁之前给他取的名儿,叫陈保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