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智慧农机及智慧农业发展
一、智慧农机带动发展的策略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为发展智慧农机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能够为农业农机化发展带来高效、便捷的服务。随着各大农机企业,媒体平台的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平台出现;以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为主导的“全国农机化生产信息服务平台”在全国铺开,农业装备企业不断优化升级产品。农业产业链条发展过程中对信息获取、农业生产管理以及产品售后维修服务等环节的“智慧农机”开始逐步形成,智慧农机发展初显端倪。
“互联网+”技术引入农机领域使得农机化和信息化融合。如农机与“北斗智慧”技术结合形成的农机作业精准化、智慧化。在国内,“大疆创新”与“千寻位置”战略合作发布的农用无人植保机rtk版,已经能够可将无人机定位精准度提升至厘米级,并实现智能规划作业,可以有效避免重喷、漏喷现象。用户也能够通过手机实时作业监控、远程车辆定位、作业亩数统计、车辆故障预警、保养提示等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农机化也为农机户建立销售新模式。如世界农机巨头约翰迪尔、爱科、凯斯、久保田等,以及雷沃、中联重工等民族品牌,均借互联网力量,逐步实现了与电商的合作,开启“互联网+农业”的跨界服务。“互联网+”已经在构建农机新消费模式。农机装备及其关联性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电商平台的出现,为农机企业、经销商以及用户之间搭建了合作、沟通的平台,为用户线上线下服务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打通了产、销、用、管农机流通的各个环节,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实现线上平台选购,线下到店提机的全新服务体验。采用“互联网+乡镇店”模式的乡镇店铺,通过智慧交易平台为村民提供商品供应链、营销、资金和培训等服务,实现对农村流通系统的“互联网化”“信息化”升级改造。
二、智慧农机发展路径
智慧农机发展的路径就是要加强农机推广和技术创新,使农机与农艺技术相融合,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从技术创新路径上进行探索。
(1)探索农机化与农艺化融合技术。一是探索杂交水稻与机械化育插秧的农机与农艺融合技术,通过制订完善的技术路线,包括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育秧、机械化栽插等相关技术。二是在县镇两级建立网络体系,开展科技入户,为全程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机作业安全及质量的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向农民、机手传授新技术,推广新机具,努力提高广大农民和农机技术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
(2)政府要推进农机化升级改造。县级政府部署推进农业机械化以及农机购置补贴等相关文件,建立考核督查机制,从政策扶持、资产监管等各方面保障和促进全程机械化工作的提升。政府要健全机构体系,为全程机械化的全面推进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县级层面成立农机全程机械化的领导机构,负责农机管理、农机技术推广、购机补贴政策实施、农机作业补贴、机手管理培训等工作。各镇也有相应的农机管理服务机构(科室),负责本区域范围内的农机全程机械化工作,对所辖的农机服务合作社进行业务指导、资产监管、安全监管和技术服务。
(3)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模式。在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积极探索机械化的转包、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组建水稻农机专业种植合作社,引导农机向水稻园区集中,向专业大户集中,向龙头企业集中,推进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根据浦城县的规划,到2019年,浦城县水稻生产中机耕水平达到90%左右,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5%以上,机械收割水平达到70%左右;到2020年,机耕水平力争达到10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10%左右,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左右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