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穴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穴位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法,它是把针刺和药理、药水等与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效能,具有疏通经脉、流畅气血功能,并可通过药物作用活血散瘀,调整机体功能,因此有特殊的功效。
一、穴位注射的常用药物
凡是可供肌内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注射用。常用药物如下。
(1)中草药制剂 复方当归注射液、丹参、板蓝根、威灵仙、徐长卿、夏天无、肿节风、丁公藤、鱼腥草、银黄注射液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
(2)维生素制剂 如维生素B1、B6、B12,维生素C、维生素K3等。
(3)其他常用药物 如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注射用水等。许多供肌内注射用的药物也可考虑作小剂量穴位注射。
二、适应范围
穴位注射疗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凡是针灸的适应证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
三、注意事项
①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最好每注射一个穴位换一个针头。使用前应注意药物的有效期,不要使用过期药。并注意检查药液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如已变质即应停止使用。
② 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应。
③ 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和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链霉素,盐酸普鲁卡因等)必须先做皮试,皮试阳性者不可应用。副作用较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作用较强的药物,应谨慎使用。
④ 一般药液不宜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和血管内。注射时如回抽有血,必须避开血管后再注射。如误入关节腔可引起关节红肿热痛等反应;如误入脊髓腔,会损害脊髓,切须注意。
⑤ 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在神经干旁注射时,必须避开神经干,或浅刺以不达神经干所在的深度。如神经干较浅,可超过神经干之深度,以避开神经干。如针尖触到神经干,患者有触电感,就须退针,改换角度,避开神经干后再注射,以免损伤神经,带来不良后果。
⑥ 躯干部穴位注射不宜过深,防止刺伤内脏。背部脊柱两侧穴位针尖可斜向脊柱,避免直刺而引起气胸。
⑦ 年老体弱者,注射部位不宜过多,用药剂量可酌情减少,以免晕针。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等孕妇禁针穴位,一般不宜做穴位注射,以免引起流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