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史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哲学派别很多,重要哲学著作也很多。这些著作,真伪需要考订,文字需要注解,因此就哲学史史料来说,材料相当丰富,而问题也不少。现在按照学派分述如下。
一 《论语》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重要哲学家。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是《论语》。
《汉书·艺文志》著录:“《论语》古二十一篇(班固自注“出孔子壁中,两《子张》”)。《齐》二十二篇(班固自注“多《问王》、《知道》”)。《鲁》二十篇……”这就是说,在汉朝时候,《论语》有三个本子:古文《论语》、《齐论语》、《鲁论语》。何晏《论语集解》序也说,《齐论语》有《问王》、《知道》两篇。这是《鲁论语》所没有的。因此《齐论语》有二十二篇,《鲁论语》只有二十篇。古《论语》也没有这两篇,但是把《尧曰》篇“子张问于孔子”以下语句独立成篇,所以有两篇《子张》,比《鲁论语》多了一篇,共二十一篇。何晏《集解》序说:“安昌侯张禹本受《鲁论》,兼讲齐说,善者从之,号曰《张侯论》,为世所贵。”今本《论语》就是张禹的本子,它基本上是依据《鲁论语》并参考《齐论语》编成的一个混合本子。
这三种本子,篇章的次序排列不同,字句也有些差异。先秦古书的各种本子,字句上的差异,大多数是无关紧要的,但是也有因之影响内容的。《论语·述而》里面有一段话:“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这段话中的“易”字很重要,因为这可以证明孔子确实研究过《周易》,也可以证明在孔子以前确实有《周易》。可是有人说,根据《鲁论语》,“易”字作“亦”,这样,上面所引的那段话,就变成:“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这就是说《论语》并没有提到过《周易》,孔子没有研究过《周易》;有人更据此论证孔子以前没有《周易》。在这样的情况下,各种本子的一个字的差异,内容上就有很大的出入。
我还是认为,《周易》在孔子以前就有了;孔子也确实研究过《周易》。《鲁论语》现在已经遗失了。说《鲁论语》“易”作“亦”,是根据陆德明的《经典释文》。陆德明在《论语》“学易”两个字下面加了一个注说:“如字,《鲁论》读‘易’为‘亦’,今从古。”陆德明只是说“易”字的音有两种读法。因为《周易》的“易”字本来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意义。传统的说法向来就认为“易”字有三种意义:易简,变易,不易。从前讲《周易》的人,对于这三种意义注重不同,因此对于“易”字的读音也有不同。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周易音义》说,“易,盈隻反”。孔颖达《周易正义》说:“易者,易也,作难易之音。”这是把《周易》的“易”字读为简易之易。《经典释文》中的《论语音义》在“学易”下注“如字”,就是说照当时通行的读音,也就是古《论语》的读音。但是《鲁论语》读“易”为“亦”,这是把《周易》的“易”字解为变易之“易”。陆德明的《音义》只说明当时“易”字有两种读音,并不是说在《鲁论语》本子上,“易”字是“亦”字。如果是那种情况,陆德明就应该说,《鲁论》“易”作“亦”,不应加一“读”字(参看张心澂《伪书通考》上册页七十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陆德明《经典释文》在“荡”字下注:“徒党反。鲁读‘坦荡’为‘坦汤’,今从古。”可见《鲁论语》与古《论语》对于有些字的读音,是不同的。我们在这里无须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不过是举例说明,在古书中各种不同的本子里,有些字的不同是没有大关系的,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很有关系。
《论语》里面,孔子的学生,如曾参、有若,都称“子”,就是说他们都已经成为先生了。《论语》中并记有曾子临死时候的话,可见《论语》成书时,总在战国时期。大概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或者是更后一代追述他们的老师们所记忆的孔子言行的书。
这些追述本来只是一条一条地、个别地记载下来。后来有一部分编在一起,往后越加越多。例如《论语》包括两部分:《上论语》、《下论语》。《上论语》的最后一篇《乡党》,专记孔子一生的生活习惯,好像是全书的结尾。很可能原来就只有《上论语》。以后篇幅越加越多,就又成为一本《下论语》。《上论语》中的文字很简短。越靠后记载越详细,甚至出现长篇大论。这些长篇大论恐怕有引申的成分,可靠的程度就比较差些。
还有一点,《论语》各篇中对于孔子的称呼也有不同,一般地称“子”,有时候称“夫子”,也有时候称孔子。按春秋时期的习惯,奴隶主贵族的家臣称他们的主人为“子”。孔子的学生尊敬他们的老师也称为“子”,“子”是孔子的学生对于他的称呼。称“孔子”的大概是孔子的再传的学生,或者更后一代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子”,所以对于孔子加一“孔”字,以资区别。因此,在《论语》中,同样是孔子言论的记录,称“孔子曰”的跟称“子曰”的比较起来,可靠的程度就比较差些。照崔述的考证,“夫子”的本来意思就是“那个先生”,所以原来只能称甲于乙,不能称甲于甲。当面称夫子,是较晚的习惯。《论语》所记当面称孔子为“夫子”的那些话,也比较晚一些(参看崔述《洙泗考信录》)。
这说明,《论语》中的各篇、各章,也有早晚的不同,其真实性也不完全一样。如果我们对于《论语》作较深入的研究,就要注意到这些情况。一般地说,《论语》上所记载的孔子的话,在讲孔子思想的时候,都可以引用。
《论语》的注解是很多的,现在酌举有代表性的几种如下:
(一)《论语集解》,三国时魏何晏集解。《十三经注疏》本。何晏这部书是汇集他以前的《论语》的注解,所以称为《集解》。何晏虽然是个玄学家,但他这部书却是注重训诂,除个别地方外,没有掺杂玄学的思想。
(二)《论语集解义疏》,南朝时梁皇侃撰。《知不足斋丛书》本,铅印本。这是对于何晏的《集解》所作的疏。皇疏亦根据江熙《论语集解》,见皇疏序。其中有些玄学家对于《论语》的解释,可以作为魏晋玄学的史料。
(三)《论语疏》,北宋邢昺疏。这是邢昺对于何晏《论语集解》所作的疏。宋以后替代了皇侃疏的地位。《十三经注疏》本。
(四)《论语集注》,南宋朱熹集注。这是宋人注解《论语》的代表作,其中贯串了朱熹的思想。通行本。
(五)《论语纂疏》,南宋赵顺孙撰。这部书是朱熹的《四书集注》的疏。《通志堂经解》本。
(六)《论语正义》,清刘宝楠撰。这部书也是对何晏《论语集解》所作的疏,其中收集了很多清朝人对《论语》研究的成果。《续清经解》本,铅印本。
关于研究孔子的其他资料:
(一)《左传》和《国语》中所记的孔子的言行。
(二)《史记》中的《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传》。
(三)《孔子家语》。《汉书·艺文志》著录:“《孔子家语》二十七卷。”颜师古注曰:“非今所有《家语》。”可见《艺文志》所著录的《孔子家语》,在唐朝已经失传。颜师古所看见的,大概就是现在我们所有的《孔子家语》。这部书一般都认为是三国时魏王肃所伪造。
(四)《孔子集语》,王肃的《孔子家语》,可能也有所本,可能就是一种辑佚的书。但是他不注明出处,所以我们也就不敢引用。《孔子集语》把《论语》外的书中有关孔子记载收在一起,是一种辑佚的书。有两本《孔子集语》。一本是宋薛据作的,《百子全书》本;一本是清孙星衍作的,《平津馆丛书》本,《二十二子》本。以孙星衍作的比较完备。这些书可以作为参考,不宜作为依据。
关于孔子的史料,崔述作了比较详细的考辨。他所著的《洙泗考信录》(《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本,《东壁遗书》本),实际上是一部孔子传。他把《国语》、《左传》、《论语》、《孟子》、《史记》等书中关于孔子的记载都按着年代编排起来,并加以考证,有些他认为是可信的,有些他认为是不可信的,所以称为《考信录》。崔述是清朝的一个大历史学家,在《考信录提要》里,他讲了许多考核史料真伪的方法,有些是很好的。他反对以主观的标准鉴别史料,这是正确的。但是他在考订关于孔子的史料的时候,有许多地方,却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他心中先有了一个所谓“圣贤”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宋明以来所逐渐建立起来的。他用这个标准来审查史料,如果有些关于孔子的记载,不合他心中的“圣贤”的标准,他就说这个靠不住,“圣贤”决不会是这样的。因此《洙泗考信录》也带有很大的片面性。
另有《孔子年谱》,清江永著,黄定宜辑注,道光二十七年刊。清狄子奇辑入《孔孟编年》,有道光时安雅堂刊本,光绪十三年浙江书局刊本。
二 《墨子》
墨子和墨家思想的史料是《墨子》。《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现存的只有五十三篇,其余十八篇,有些只见篇目,有些连篇目也失传了。这是一部墨家著作的总集,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其中有没有墨子自己写的,也很难断定。
这部总集,按各篇的性质,可以分为五组。
第一组包括第一篇至第七篇。这七篇属于概论性质,对于墨家思想某些方面,作一般性的陈述。
第二组包括从《尚贤上》至《非儒下》共二十四篇。这是前期墨家思想的重要史料。这二十四篇讨论了十一个问题,有十一个题目,每一个题目原来都有三篇,分为上、中、下。例如《尚贤》这个题目,就是《尚贤上》、《尚贤中》、《尚贤下》三篇,只有《非儒》只有两篇,就是《非儒上》、《非儒下》。按说应该有三十二篇,可是有些篇缺了,所以实际上只有二十四篇。这二十四篇除了《非儒》等少数几篇外,其余都是以“子墨子言曰”开始。“子墨子”是墨子的弟子对于墨子的称呼。到战国时期,称某子的人多了,作为一个学派的领袖人物,大家都称他为某子;他自己的弟子就于某子之上又加了一个“子”,以示区别。上边说的这些篇,都以“子墨子曰”开始,可见是墨子的弟子们所记墨子的言论,也许就是他的讲演辞。
每一个题目,原来都有三篇,其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庄子·天下》篇说,墨子死了以后,墨家分为三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墨子关于每一个题目的讲演辞,这三派可能各有各自的记录。后来编辑墨家著作总集的人,把三派的记录,都收集起来,作为一个题目的上、中、下三篇(说详俞樾《墨子閒诂》序)。
第三组包括《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共六篇,一般称为《墨经》或《墨辩》。这六篇没有“子墨子曰”。有人认为,这足以证明这六篇是墨子自己写的。但是照这六篇的内容看起来,它们所讨论的有关于自然科学的问题,有关于认识论和逻辑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不是墨子时代所有的。在这六篇中,还有对于先秦其他各学派的批评。这些批评只能在各学派相当发展以后才能有。在早期墨家的思想中,天志占有重要的地位;墨子相信上帝和鬼神。可是这六篇中只有一句话提到“天之爱人”(《大取》),其余部分都没有涉及天志和鬼神。这就是说,在上边所说二十四篇中,宗教思想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这六篇中科学思想占主要的地位,宗教思想完全被排斥了。这代表墨家思想向唯物主义的发展。
从形式方面看,这六篇中有《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四篇,“经”标明简练的命题,“说”加以说明。《韩非子·内储说》也是这样的体裁。由此可见《经》和《经说》也是战国末期的作品。根据这些情况,我们认为这六篇是后期墨家的作品。当然,所谓后期也还代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六篇也并不是一人一时所作。
第四组包括《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共五篇。这五篇记载墨子的言行,好像儒家的《论语》,合起来可以作为墨子传的史料。
第五组从《备城门》至《杂守》,共十一篇。这十一篇是讲防御战术和守城工具的著作。墨家反对侵略战争。他们认为反对侵略战争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守御。因此,他们对于防御战术很有研究,并且还能制造在防御战争中使用的器具。《汉书·艺文志》兵家中,载有“兵技巧十三家、百九十九篇”,班固自注“省《墨子》,重”。就是说,在刘歆的《七略》里本列有《墨子》,班固把他省去了,因为同前面《诸子略》所载重复。刘歆原来列入兵技巧家的《墨子》,大概就是《墨子》中的《备城门》这些篇。
从先秦到西汉初年,孔子与墨子学派同样著名,儒、墨并称。汉朝地主阶级政权建立以后,排除百家,定儒家为一尊。儒家以外各家的思想,很少有人研究,他们的著作甚至不能流通。墨家的思想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先秦社会下层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更是受到了歧视。当时的大史学家司马迁虽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有所批评,他在著名历史著作《史记》中,为名医、商贾、刺客、优伶、占卜者等社会上各种活动人物立传,但是也没有为墨子立传,只是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附带提到他的名字。一直到晋朝的鲁胜,才给《墨经》作注,称为《墨辩》。后来宋朝有个乐台,给《墨子》作注。不过他所见的《墨子》,只有十三篇,就是从《亲士》到《尚同》篇。鲁胜和乐台的注解现在都不存在了。道教经典的汇辑《道藏》,把非儒家的先秦著作都收进去;《墨子》借《道藏》保存下来一个比较早的本子。
一直到了近代,随着封建社会的动摇,先秦诸子也逐渐受人重视。从毕沅以后,研究墨子书的人越来越多。《墨子》这部书,经过一两千年的湮没,讹脱错简很多,很是难读。经过近代许多学者的整理,基本上是可读的了。关于整理注释《墨子》的著作有:
(一)《墨子》,清毕沅校注。《经训堂丛书》本,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这部书实际上是孙星衍作的。两千年来,它首次对于《墨子》全书作了一番校勘和整理工作。
(二)《墨子閒诂》,清孙诒让撰。木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扫页山房石印本。这是在毕沅、孙星衍工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高和发展。孙诒让汇总了毕沅以后《墨子》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加上他自己在深入研究中的创获,成为这部书。这部书后面有附录一卷,其中有《墨子篇目考》、《墨子佚闻》和《墨子》旧序;还有《墨子后语》上、下篇:上篇有《墨子传略》、《墨子年表》和《墨子传授考》,下篇有《墨子绪闻》、《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沉》等资料。
(三)《墨子閒诂笺》,张仲如笺;《墨子閒诂校补》,李笠校补;《续墨子閒诂》,刘再庚撰。孙诒让的《墨子閒诂》,总结了前人研究《墨子》的成果,但其中错误、疏漏的地方还是不少,这三部书都是对于孙书的修正和补充。
(四)《墨子校注》,吴毓江校注。这部书在校勘方面纠正了一些《墨子閒诂》的错误,因为作者见了些孙诒让所没有见过的《墨子》版本,也可以作为《墨子閒诂》的补充。
(五)《墨子要略》,栾调甫撰,载《墨子研究论文集》,人民出版社版。这篇论文讨论《墨子》的传本源流、篇什次第和研究方法,对于毕沅和孙诒让的工作,作了适当的评价;文中讲到的研究《墨子》的方法,也是研究一般古书的方法,颇有参考价值。
以上所举的这些校注《墨子》的著作,都包括有《墨经》,但是另有注释《墨经》的专著。上面说过鲁胜就是专给《墨经》作注的。《经》本来是分为上下两层,旁行读的;可是后来的本子把两层连在一起,成为直行读,以致《经》同《经说》配合不起来。幸而《经》上的最末一句说“读此书南行”,毕沅根据这句话,把《经》重新按两层排列起来,这样才初步能和《经说》配合。但是有许多地方,研究《墨经》的人有不同排列的方法,究竟应该怎样排列,学者之间存在着争论。《墨经》牵涉到一些专门学问,从汉朝学者一直到毕沅,没有人能够通解它,所以在抄写传刻的时候,文字上的错误特别多。总起来说,《墨经》是中国哲学史的最重要的史料之一,也是最难读的史料之一。近人所作的关于《墨经》的注释,重要的有以下几种:
(一)《墨经新释》,邓高镜撰,商务印书馆版。解释《墨经》的著作,最容易犯的毛病是篡改多,遇见有讲不通的地方,就找一个借口把原文改了。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以个人主观的见解推演原文的意义,不是解释经文,而是强迫原文迁就他的意见,这是很危险的。邓高镜的这部书的优点是不改动原文,可是它的缺点也在于此。有些字如果确实有版本上或是文字考订上的根据,并不是绝对不可以改的。这部书的作者坚持不改动文字,有些注释就显得很牵强。
(二)《关于墨辩的若干考察》,杜守素撰,载《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版。
(三)《墨子研究论文集》有关《墨经》部分,栾调甫撰。
(四)《墨辩发微》,谭戒甫撰,科学出版社版。
(五)《墨经校铨》,高亨撰,科学出版社版。
(六)《论墨经中关于形学、力学、光学的知识》,钱临照撰,载《科学通报》第二卷第八期。《墨经》中包括有自然科学的知识,这部分内容有待于自然科学家作进一步的研究。这篇论文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
(七)《墨经的逻辑学》,沈有鼎撰,载《光明日报·哲学研究》五、六、七、八、九、十等期。《墨经》中包括有逻辑学的知识,特别是《小取》篇有关于逻辑学的系统的理论,《大取》篇有关于逻辑学的原则的探讨,这部分内容有待于逻辑学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这篇论文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单行本。
三 《孟子》
《孟子》这部儒家名著,有几个存疑问题。一个问题是,此书是谁写的?司马迁说:“(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崔述认为:《孟子》七篇中,“称时君皆举其谥”,可见写书的时间在孟子以后。“七篇中于孟子门人多以子称之”,而万章、公孙丑不称“子”,二人的问答之言也很多。由此他断定《孟子》是孟子的学生公孙丑、万章等,追述孟子的言行的著作,并非孟子自著。另一个问题是,此书共有几篇?司马迁说是七篇。《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东汉赵岐作的《孟子注》只有七篇。赵岐的《孟子题辞》说:“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十一篇,大概就包括内书七篇、外书四篇。赵岐所注的是内书七篇。
司马迁只见到《孟子》七篇,其余四篇晚出。那四篇的篇名,已搞不清楚了。有人说是《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也有人说是《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不管怎样,这些题目都是有独立意义的,因此跟七篇大不相同。七篇都取篇首的几个字为名,先秦比较早的书都是如此,《诗经》是如此,《论语》也是如此。所以专就所谓外篇的篇名,就可以断定它们与七篇不是同时期的作品。
明朝出现有自署为宋“熙时子”注的《孟子外书》(《函海》本,《经苑》本),这是更晚的伪书,还不是《艺文志》所著录的十一篇中的外书。
注释《孟子》的著作主要的有下列几种:
(一)《孟子注》,东汉赵岐注。《孟子注疏》,北宋孙奭疏(收入《十三经注疏》)。这是《孟子》的最早的注,解释较少附会。
(二)《孟子集注》,南宋朱熹集注。这是宋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更进一步发挥孟子的唯心主义。
(三)《孟子集注纂疏》,南宋赵顺孙撰。《通志堂经解》本。发挥朱熹所作的集注。
(四)《孟子正义》,清焦循撰。《皇清经解》本。它以赵岐注为主,搜集清朝学者考订注释《孟子》的成果,加上焦循自己所作注释汇编而成,是研究《孟子》的很好的参考书。
崔述所撰的《孟子事实录》,记述孟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事迹,相当于一部孟子学派的人物合传。
作为一种史料看,《孟子》除了记录孟子的思想外,还附带记录有别家的思想。如杨朱、许行、告子等人,或者本来没有著作,或者虽有著作然而没有传下来。从《孟子》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思想家的思想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在一定程度上是被歪曲了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记录,我们对于这些人就了解得更少,或者完全不了解。
体现在《孟子》书中的孟子的阶级性和他的言论的斗争性都很强。从他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思想斗争的集中点。例如孟子肆意攻击墨子“兼爱”的主张,由此可以知道这一点正是墨家思想中最为当时统治阶级痛恨的一点,因此也是墨家思想中主要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