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者全形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这个会不会让大家产生贪心啊?一听这么好,到这么大岁数还是身强体健!我们还是把这个意思初步讲一讲。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黄帝问了一句说:有这个年岁已经非常老的,但是还能有生育能力,还能生小孩的,这个是为什么,“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
岐伯说,这种情况呢,是因为他天寿(先天寿数)超过了常度,“气脉常通”。好,我们知道,又回到刚才这个问题上了。“气”,指的就是气,“脉”,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指的血嘛。气血常通,“气脉常通”,你就把它粗浅地理解为气血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很重要的一点,气脉常通有一个媒介,运输的部分是通畅的。光运输还不行,如果电线非常好,传送的线路非常好,这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你还得有电,有发电厂,这个就在肾气上,肾气还得有余。
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这种情况下,虽然有子,男的不会超过八八六十四岁,女的不会超过七七四十九岁,“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这个时候呢,在男的六十四岁、女的四十九岁以前,“天地之精气”,即便“肾气有余”,留给这个人的也会全部用光,“皆竭矣”,枯竭了。
后面来了最重要的,很多人耗尽毕生心血去做的,就是后面这段。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黄帝说,“夫道者”,这个所谓的“道者”,就是指修道之人。译文里面说是掌握养生之道的人,搞错了,不是掌握养生之道的人,搞错了哦。“夫道者”,这个地方,就是指与道相合的人。修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与道相合。这个地方只能与道相合,才能叫作“道者”。掌握养生之道的人未必就是道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掌握养生之道的人,你的掌能握住的东西,一定是属于你之外的东西,你才能掌握,你不可能说把自己给掌握了,但如果是“在你之外”,说明你还和道没有合,你本身不是道。如果真的能合在一起,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道,那么这个人就可以叫他“道者”,他是与道合一的。掌握养生之道,这一听就说偏了,这是不对的。
“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这个修道之人,或者成道之人,一般都可以活到一百多岁,比如说南怀瑾老师,九十五,轻松活到。我们看着他那意思,如果自己乐意的话,还能活得更长一些。他说:我累了。人家那个累呢,是打心眼里觉得累了,不是说为自己累了,是给别人做事情时觉得累了。我们看本焕长老,也是一百多岁往生。像这些修道之人,即使年岁已高,能不能有子?肯定是能有子啦。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但是最关键讲的是后面这句话,岐伯回答说,“夫道者”,修道之人,成道之人。(应该不能说修道,因为修道未必能成道),或者说得道之人,“能却老而全形”,能够使自己不老。
有个词叫“推却”,我们说对不起,请不要来。“却老”,假如说衰老、年老是一个人(不想要的),他直接就推辞了,推却了,“对不起,拜拜,您不要到我这里来”,这样子衰老就不来了,“而全形”,能保全自己的身形。
我们看的这一部分,其实指的都是它的表面,讲的是表面。你如果能却老,能全形,一定不是在“却”和“全”上下的功夫。是在哪里下的功夫呢?是在那个“道”字上。所以韩愈就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中,直接就开始授业了,告诉你怎么去挣钱,你学了这个东西之后能找到什么工作;小的时候,在选择学什么样的乐器,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以后可以出名,可以考证,都是为了授业这一方面。在这个时候的弹琴就变成了自己一个工作的方向、挣钱的方向、谋生的职业的方向。这个时候,直接把前面的“传道”给去掉了。如果去掉了“传道”的这一部分,那“道”自然就很难存在了。
我们知道还有一句话叫作什么呢?孔子说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弘道就是使道变得宏大,其实道本身不会变得宏大或者渺小,道就在那里。但是呢,人可以通过自己一生的作为弘扬这个道。我可以弘扬这个道的精神,但如果是我在这等着,等着道来弘扬我,那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所以,“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之后就讲“身年虽寿,能生子也”。虽然黄帝、岐伯之前的讨论是说能不能生孩子的事,但实际上,最关键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在这个“道”当中。我们学《黄帝内经》,始终要把握最核心的部分。我甚至可以和大家讲,《黄帝内经》最有用的地方,就在这个“道”上。这个地方明白了呢,你可以祛病,可以让自己变得快乐,可以让自己变得幸福,还可以,你看嘛,“夫道者”,还能“却老”。
经常有人问,怎么样能够锻炼身体啊?怎么样能够美容啊?怎么样能不掉头发啊?怎么样能让眼珠不那么黄啊……等等。这些“道”都能办得到,但是前提是你要学道。有人给你传道,你得要学道。你如果学道的时候发现:“诶?我本来想学道,但这些人老不教我道啊?”你得自己去问道,你不能等着这个道来找你!人能弘道,道不能弘人,你等着道来,八辈子都等不来。所以你自己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要保证自己的航向是正确的。你要知道你到什么地方去——你要到智慧的彼岸去,“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讲的就是到智慧的彼岸去吧!什么是智慧的彼岸?智慧的彼岸是什么?智慧的彼岸就是道,没去到道那,你就在愚蠢的此岸。
所以为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快乐,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健康、美貌等,也应该去求道,要有这个精神。而且要明白,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这一块是缺失的,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否则你还以为自己在学道呢!韩愈不是说了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已经有老师了,我已经在学校里面上过学了。哎呀,那真是冤枉啊!很多老师自己还没有找到道,他怎么给你传道?
能传道的人一定是自己经过了玩命地学习,我讲的玩命不是开玩笑的,是真玩命地学习。你如果把南怀瑾老师的书看完之后,你就会知道他在求道、学道的时候是多玩命。他举过一个例子说,他去实践、学习的时候,有时甚至一张纸放在手里都拿不起来;他在求道、学道过程当中,一个人跑到峨眉山山顶上呆两、三年,然后把一部《大藏经》全部读完,这些东西是他在求道的道路上所付出的。我们能看到他“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一活就活到了九十五岁,轻轻松松地,对吧?用他的话讲,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个东西是要我们明白的。
学《内经》学了半天,你如果告诉自己,我不要让自己头发掉,那我告诉你,你把神医找来,到了那个年龄,即便晚掉一两年,最终头发还是要掉的,牙齿还是要掉的。即便能把这些都保有下来,你也未必能做到是一个快乐之人,你也未必能做到是一个通达之人。所以说,即便是从小的方面来讲,为了让自己健康一些,漂亮一些,那你也要往“道”上去靠。否则的话,你真的是在转圈,浪费时间。
当然有时候浪费时间也蛮有意思的。比如说我看到我们同学学的时候啊,自己在那里打转转,我也知道这是他必须要经过的一个过程,所以也就不去打扰他,等着他转够了,转烦了,以后见着这地方就不转了。你要是没让他转够,下次到这个地方,他还转,他还对这个“转”有兴趣,那就一直让他转到烦,等他意识到自己又来这个地方转圈了立刻就想吐,那他就再也不来了。这个时候他就学会了,至少学会了这个地方不应该来,要去那个正道的地方,去那个智慧的彼岸。
好,这句比较短,就讲到这里。
〖名家注解〗
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
王冰曰:言似非天癸之数也。
马莳:无
张志聪:无
高士宗曰:上文论男女天癸之常,以明今时不同于上古。帝欲今时之人同于上古,故问有其年已老而犹然有子者何也?
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王冰曰:所禀天真之气本自有余也。虽老而生子,子寿亦不能过天癸之数。
马莳曰:此言年老而有子者,正以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夫曰年老有子,则虽八八以后,亦能有子也,然此等之人虽或有子,大略天地间之为男者,不过八八之数;为女者,不过七七之数,而天地所禀之精气皆竭矣。能如此等之有子者,不亦少乎?“精气”者,天癸也。(王注以为所生之男女,其寿止于八八、七七之数者,非。)
张志聪曰:此复申明天地阴阳之数,止尽终于七七八八也。天寿过度,先天所秉之精气盛也。气脉常通,后天之地道尚通也。是以肾气有余而有子,此虽有子,然天地之精气,尽竭于七八之数者也。
高士宗曰:年老有子,此其天寿过度,七七、八八,不能限也。其人必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故老而有子也。此虽有子,非其常数;若以常数论之,男子天癸不过尽于八八,女子天癸不过尽于七七,而上天之气,下地之精皆竭矣。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
王冰:无
马莳曰:上文言年老者不能生子,又有年老而有子者,皆主平人而言。帝遂以修道而年皆百数者,问其能生子否?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
高士宗曰:道者,百数有子,女子不在其中;上文年老有子,亦但问男子。岐伯兼论男女,故帝复问也。
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王冰曰:是所谓得道之人也。落成之证,如下章云。
马莳曰:上文言年老者不能生子,又有年老而有子者,皆主平人而言。帝遂以修道而年皆百数者,问其能生子否?盖承第三节、第五节之在上、在下者而言也。伯言上古之世,其在上者知道,在下者合道,皆能却老而全形,非若平人之年老而形体皆极者。此其身年虽过百岁,亦能生子而无疑也。
张志聪曰:此承上文而言,惟修道者,能出于天地阴阳之数也。
高士宗曰:形有尽,道无穷。夫道者,自能却老而全形,天之常数,不得限之。故身年虽寿,能生子也。此一节,言生子有常数,惟道者能却老全形,虽寿而有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