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案例评论(第3卷第1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1.供应链

供应链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到德克鲁的“经济链”概念,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对其定义仍未达成一致。供应链是一个链状系统,由上游供应商、中游制造商、下游经销商和零售商等节点构成;站在中游制造商的角度上,该系统由采购渠道和销售渠道构成,制造商内部存在生产渠道,相关信息在系统中传递。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最早由迈克尔·E.波特提出,他认为其与价值链管理是同一概念,而创造价值是企业最重要的任务。企业的各项活动从战略重要性的角度可以分解为九个能够创造价值的部分,包括公司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项支持性活动,以及运入后勤、生产操作、运出后勤、营销和服务五项基础性活动,这九项活动的网状结构便构成了价值链。

2.供应链融资

(1)传统供应链融资

银行借助供应链合作平台,根据某条供应链上企业间的真实交易记录和合作关系,利用核心企业高信用资质的优势,用真实交易生成的融资项目配合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开发出的以未来明确的现金收入为直接还款来源的金融产品,叫作供应链融资。在这一概念中,供应链融资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来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也就是说,在传统供应链融资中,核心企业扮演着担保者的角色,并未完全发挥其在供应链中的核心控制作用,这也是传统供应链融资产品的一个明显缺陷。

通过图2和图3的对比,可以看到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在供应链上游缓解了供应商的融资难度,而对于下游的经销商,依然存在较为苛刻的贷款条件。就目前工程机械行业的形势而言,这种情况会加剧经销商的融资压力,同时使核心企业的资金周转效率被迫下降。


图2 传统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图3 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2)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

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则是站在核心企业的角度,考虑中小节点企业的融资问题,充分协调供应链节点企业的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将中小节点企业与核心企业的信用进行捆绑,以核心企业的闲置信用额度为授信源,以真实贸易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还贷款的来源,为经销商中小节点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如图4所示)。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服务的提出为解决中小节点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案。其与传统供应链融资的最大区别是充分利用了核心企业的闲置授信,以核心企业为主导为经销商提供融资额度。


图4 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模式中银行与供应链成员的关系

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模式是把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当作一个整体,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银行主要从核心企业入手,调查分析整个供应链,在将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将资金从核心企业注入下游的中小节点企业,即所谓的“1+N”。“1”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是供应链上的中小节点企业。

这种模式突破了商业银行的传统融资模式,是金融产品上的创新,更是理念上的创新,结合传统供应链融资模式,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产—供—销”链条顺利运作,打通了从原材料采购、在产品制造到产成品通过销售网络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一供应链链条,将供应商、制造商、经销商(分销商、零售商)连成一个整体,全方位地为链条上的“N”个企业提供融资服务,通过相关企业的职能分工与合作,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3.相关企业

同一企业在相同环境下办理同样的业务,在实施供应链前后却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这表明供应链绝不是企业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整体中,每一家企业都有着专属的角色定义,在市场中并非孤立运作,而是作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这些角色定位,对供应链融资的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供应链融资中涉及核心企业和中小节点企业,其具体关系如图5所示。


图5 核心企业与中小节点企业的关系

(1)核心企业的界定

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主要从核心企业入手,调查分析整个供应链,在将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将核心企业在银行的闲置授信额度注入下游的中小节点企业,即所谓的“1+N”。“1”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N”是供应链上的中小节点企业。

通常,学者们将供应链中的企业按其在供应链中从事业务的不同分为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零售商,这样的分类虽然直观简单,但是在供应链管理中却不易辨别主次,而且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上的重要性也不明确,于是就出现了依据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程度进行分类的方式。马翔和陈丽燕(2012)根据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的重要程度和地位,将企业分为供应链管理的客体企业和主体企业。主体企业是对供应链的业务起主导作用,其参与与否对供应链业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拥有决定性资源的节点企业;而客体企业则是指在供应链中起协作者的作用,处于被动响应角色的企业。主体企业也称供应链的领袖企业,与本文所指的核心企业概念相近;其他处于相对次要地位的企业被称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非核心企业,本文的中小节点企业即是其中的一部分。马士华和林勇(2000)认为,由于供应链包含广泛的成员以及全面的功能,因此要求供应链内有一个主导企业控制、协调整个供应链的事务。在现实的供应链运作中,为了保证供应链整体运营的协调性与高效性,会存在一个品牌企业协调管理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企业,这就是核心企业。鲁茂(2004)认为,核心企业必须是供应链上拥有核心竞争资源的企业,其拥有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对于相关节点企业加盟该供应链、参与市场竞争更有吸引力。

本文研究的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模式的主体之一是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对核心企业的界定是:在供应链运营中具有话语权,有强大的行业影响力,在与上下游企业的贸易中能起到主导作用,具备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望尘莫及的核心技术或核心资源,实力雄厚且资信状况良好的大型优质企业。核心市场资源和核心竞争力是界定核心企业的两个要素。

(2)中小节点企业的界定

供应链中除核心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被称为非核心企业或中小节点企业,该类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是存在资信状况不佳、融资难等问题。

本文研究的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另一个主体是供应链上的中小节点企业,重点研究的是处于销售环节下游、作为经销商的中小节点企业。这里所讲的中小节点企业是基于供应链角度划分的,属于国家发改委对中小企业界定的范畴,特指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企业:①处于供应链下游销售环节,与卖方合作期限满一定年限,业务往来正常,付款记录良好,与卖方无商业纠纷;②与核心企业相比规模较小,注册资本在200万元以上且上一年度营业收入不低于3000万元;③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无不良商业履约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④经营规范,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回款资金来源;⑤在基本账户开户银行开立结算账户,销售资金能够回款至开户银行;⑥能够提供一定比例的抵押资产。

(二)供应链融资相关文献综述

1.不同视角的供应链融资研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供应链和分销渠道的配置呈现出“成本洼地”导向,而这些“成本洼地”往往是经济和金融欠发达的地区,这导致了供应链成员的资金流瓶颈,进而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财务成本。与此同时,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层面的技能和手段日臻完美,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在这种背景下,供应链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企业的财务供应链层面,供应链融资的理论逐渐发展起来。

从中小企业的视角出发,Berger and Udell(2002)发现银行和企业之间良好稳定的借贷关系有利于企业获得更优惠的贷款,从而提出关系型融资假说;同时,指出“软信息”相较于“硬信息”更有助于弥补中小型企业因自身原因存在的信贷缺口,关系型贷款更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获得银行信贷支持。Klapper(2006)就供应链中中小企业所采用的存货融资模式的机理及功能进行了分析。Berger and Gregory(2004)提出了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一些新设想及框架,初步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的思想。罗正英(2004)指出对于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这种整体融资方案将有效注入资金从而解决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

从银行的视角上出发,Petersen and Rajan(1994)指出中小金融机构通过获取企业经营者及员工特质、企业经营风格等软信息解决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强调了关系型贷款是中小型金融机构所特有的优势。Strahan et al.(1998)认为,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方面,拥有大型金融机构所不具有的优势。Berger and Udell(2006)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只是在关系型贷款中不占优势,但其可凭借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交易技术来弥补这一劣势,进而在中小企业贷款的市场份额上超过中小金融机构。胡跃飞和黄少卿(2009)指出,供应链融资实质上是银行基于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闰俊宏(2007)根据深圳发展银行在供应链融资业务运作方面的经验,指出供应链融资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的全面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流转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体企业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Aberdeen(2007)站在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的角度上,提出供应链融资的核心就是关注嵌入供应链的融资和结算成本,并构造出对供应链成本流程的优化方案。Guerrisi(2001)通过考察供应链中物流配送技术和资金转移技术的发展,认为目前的资金流管理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物流技术,因而提出了将基于互联网的电子货币转移方式广泛应用于全球贸易链中的设想。屠建平、杨雪(2013)运用平衡计分卡构建了电子商务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双模糊模型对其进行简要的评价,认为电子商务平台下供应链融资的四种模式优于传统的融资模式。众多学者认为,基于电子交易平台的供应链融资业务,能够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同时降低交易中的运行成本,是推动供应链融资向纵深发展的有效方式。

另外,还有少数学者从核心企业角度对供应链融资进行研究。Lamoureux(2007)认为供应链融资是一种在核心企业主导的企业生态圈中,对资金的可得性和成本进行系统性优化的过程。董涛(2012)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通过研究认为核心企业通过自身的优势,利用订单融资和仓单融资可以帮助其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获取更优惠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是对自身整体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相关学者基本都认同,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融资业务,不仅有助于扩展核心企业的业务,更有利于缓解中小节点企业的融资难题,促进供应链的资金流动,进而提升供应链整体实力。

综上所述,学术界主要从供应链融资中的不同主体即中小企业、银行、核心企业以及电子交易平台服务商四个视角展开分析。仅从文献来看,国外学者对供应链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国内研究则集中于理论分析,且从核心企业角度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

2.不同运作模式的供应链融资研究

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对供应链融资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并取得深入成果的并不多,文献主要集中于对其概念和价值的描述。在国外的文献中,一般将供应链融资管理称为“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FSCM)”,以区别于侧重实物流的“Physic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PSCM)”。学者们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供应链融资管理产生的原因及其价值。Buzacott and Zhang(2004)将基于存货的融资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结合起来,考虑当企业的生产运作受到财务资金的限制时,可以通过存货融资的方式解决问题。Rafael and Javier(2004)通过研究供应链融资的业务过程,设计了一套相对规范的业务操作规范和风险管理手段,以尝试规避供应链融资中的市场风险和道德风险。Barsky and Catanach(2005)试图从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与物流金融密切相关的商业融资不同于传统的信用贷款,这种业务更加注重基于过程控制的风险管理理念。Douglas(2004)认为随着支付结算工具的进步和技术解决方案的发展,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供应链资金流,减少运营资本,从而增加收益。

国内的学者近几年也意识到供应链中资金流管理的重要性,从各个角度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模式。杨绍辉(2005)从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的角度,通过产品参数设定详细阐述了供应链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和存货融资服务模式。唐少艺(2005)运用供应链融资的思想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闰俊宏和许祥秦(2007)基于对供应链融资的核心理念及特点的研究,针对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存货分别设计了三种基本融资模式,即应收账款融资模式、预付账款融资模式和存货融资模式。王奇(2008)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的“池融资”业务,即中小企业无须额外提供抵押和担保,只要将日常分散、小额的应收账款集合起来,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应收账款余额池”并转让给银行,就可以获得一定比例的融资金额。周媛莎(2013)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为存货类、预付款类、应收账款类和订单类四种,通过比较分析并结合案例,提出了供应链融资的选择与组合方案。

另外,闫琨(2007)提出了适用于农业供应链体系的金融服务产品框架。陈建中、肖甲山(2008)参照商业信用融资下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以供应链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探讨了该目标下的最优商业信用融资决策问题,并通过利益共享模型分析了最优商业信用决策下实现的成本节约在上下游企业间的合理分配。白少布(2010)研究了以知识产权质押提供担保的供应链融资模式。张敬峰、王平(2013)认为供应链融资是金融企业提供的综合融资服务,其基本运作机理是金融机构通过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责任捆绑或对货权(货物)债权的控制,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并进行风险控制。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供应链融资的研究涉及众多方面,但是关于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应收账款融资、基于存货融资和基于预付账款融资三方面。目前,对这三种模式的研究多为以应收账款、存货和预付账款向银行进行保理融资,并没有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融资规模优势,没有充分利用闲置授信。本文将对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丰富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模式。

3.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研究

国外文献将供应链中的风险阐释为供应链的脆弱性。对于“脆弱性”,Paterson早在2001年将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内部脆弱性是指企业内部供应链运行缺乏快速适用性的结果;外部脆弱性则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资源和运输的复杂性,以及需求与预测的不确定性。

王光石等(2005)分析了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内涵及其运作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商业银行在发展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时应当建立子系统的观点。王灵彬(2006)从信贷业务的共性和供应链融资的特殊性出发,指出了供应链融资面临的多种信贷风险,分析了信息共享对信贷风险的影响,并提出基于信息共享体制的供应链融资信贷风险管理策略。杨晏忠(2007)将供应链融资运作中的风险归纳为环境风险、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五大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如何防范供应链融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及应对措施。杨光(2007)针对供应链融资过程中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提出了风险共担融资模式的融资渠道。白少布、刘洪(2008)建立了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收益模型,分析了融资企业努力水平与合作企业实力、金融机构融资效率等诸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引入供应链努力水平均衡线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获取最大收益的有效途径。牛晓健和郭东博(2012)在国内首次计算供应链融资的风险转移矩阵,结合供应链融资的特点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供应链融资进行量化风险测度,揭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程度,通过对测算结果的全面分析,为商业银行的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提出建议。龙云飞(2013)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建立指标体系,创新性地将熵值法运用到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评价中,相对全面、客观地评价了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状况,并提出信用风险控制的措施。范丽红等(2014)则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供应链融资的相关信息,构建供应链融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BP神经网络模型来评估供应链融资风险。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已开发出各种模型供商业银行和投资者对贷款和投资风险进行测度。现有的关于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文献大多集中于理论层面,针对企业的案例研究较少,且未对企业如何应对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提出有力的建议;另外,对于与融资有关的供应链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的研究也较少。本文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企业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风险控制的相关建议。

(三)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的理论基础

1.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号传递不通畅造成的信息不对称是供应链上中小节点企业融资难的根本原因。而供应链融资的较大发展,正是得益于其可以有效地减少商业银行和中小节点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分析信息不对称理论为研究供应链融资奠定了基础。

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个体之间呈不均匀、不对称的分布状态,即有些人掌握的信息比另一些人多。通常将信息占优方称为代理人,将信息居劣方称为委托人。前者往往在博弈中拥有更多的私人信息,而后者在博弈中不拥有私人信息。非对称信息理论正是研究这种处于信息不对称环境中的交易双方由于存在信息差别而达成的社会契约,即双方如何均衡的问题(靖继鹏等,2007)。

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融资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其中融资企业是代理人,商业银行是委托人,两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会对供应链条上的融资企业进行综合考评,而不是仅仅考察某个企业的状况,因而可以缓解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来讲,首先,银行从供应链角度考察中小节点企业的经营状况时,掌握的信息会远远多于考察单个企业获得的信息,从而使银行的信贷风险降低;其次,通过供应链联系起来的中小节点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因而银行可以更加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信息,且能适时防范风险,降低融资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后,通过供应链聚集更多企业,借助核心企业实力进行供应链融资可以帮助中小节点企业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信贷配给理论

在经济学中,配给被定义为一种物品,该种物品在一定条件下实际得到的数量少于希望得到的数量,在信贷市场上则表现为企业得到的信贷规模少于期望规模。

关于信贷配给研究的经典模型是Stiglitz and Weiss(1981)提出的S—W模型,该模型假设银企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考虑到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他们认为信贷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随后,Whette(1983)在借款人风险中性假设的基础上,认为银行抵押品和利率一样可以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Bester(1985)和Riley(1979)进一步讨论了信贷配给中的抵押品的作用,认为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变动的敏感程度来区分高风险和低风险贷款项目。国内对信贷配给进行深入研究的是王宵、张捷(2003),他们发现,在信贷配给中被排除的主要是资产规模小于或等于银行所要求的临界抵押品价值量的中小企业,有力地解释了信贷配给中存在的规模配给。

综上,信贷配给是指市场上存在众多的资金申请需求,但在既定的利率水平下,银行既不想或无法提高利率,又不能完全满足市场资金需求,就会采取利率手段之外的限制条件,来消除部分冗余资金需求以平衡市场供需。信贷配给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按照银行规定的利率标准,申请人的贷款需求只能得到部分满足;二是银行对不同的申请人实施了差别待遇,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一部分借款人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另一部分则被拒绝。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更多的是由于第二类信贷配给。在信贷配给的约束下,中小节点企业突破信用瓶颈的关键在于实现信贷双方的信息对称和补足信用。

信贷配给理论较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中小节点企业更难获得贷款。金融机构宁愿贷款给那些支付利息较低但能够按时还款的申请人,也不愿意承担不能按时收回贷款的风险。图6显示了银行的贷款利率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当贷款利率i<i0时,银行收益随利率提高而增加,此时利率上升带来的收益效应大于风险效应;当贷款利率i>i0时,银行会倾向于规避风险,不再提高利率,i0为最优利率水平。


图6 贷款利率与收益关系图

信贷配给给中小节点企业带来的贷款困难是不争的事实,传统信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小节点企业的融资需求,对新型融资模式的呼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变得日趋强烈。授信转让供应链融资模式能够打破这种僵局,使整条供应链,尤其是核心企业成为银行关注的焦点,而不再单纯关注中小节点企业。基于供应链的真实交易,加之核心企业强大的综合实力,供应链上中小节点企业进行融资会相对容易。

3.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亦称交易费用,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起源于1937年,如今新制度经济学已经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融资模式创新,通过供应链条上相关企业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优化设计,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条的经济效率。以下从反映交易成本特征的三个方面着手,解释供应链融资对降低交易成本的积极作用:

(1)供应链融资提高单次交易额度,降低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频率和交易费用线性相关,频繁的交易行为意味着反复地签约,因而导致较高的交易费用。供应链的建立使链条上的企业形成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供应链融资是针对整体系统的融资解决方案,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此同时也与供应链上的中小节点企业形成了长期稳定关系,长期性的协议合作有效降低了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频率的减少,在降低单位交易成本、节约交易费用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益。

(2)供应链融资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成本理论认为,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造成交易双方的不稳定性增加。另外,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相互依赖程度的不对称也增加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进而增加了履约风险。而供应链内的各节点企业由于相互协作,慢慢建立了一种“共生”机制,为了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间相互协调,提高了供应链条的竞争实力。商业银行与供应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建立一种“多方共赢”的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

(3)供应链融资增加资产的专用性。当一项耐久性投资被用于支持某些特定的交易时,所投入的资产即具有专用性。资产专用性主要有四种类型:场地资产专用性、物质资产专用性、人力资产专用性及专项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一旦形成则很难更改,因此交易双方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方违约将使另一方产生巨大的交易风险。供应链融资是以真实的交易为背景,可以使链内企业更加积极地进行某些专用性资产的投资。链内企业间的长期稳定性关系,降低了企业之间违约的可能性,因此专用性资产的投资比较容易实现。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中小节点企业通过供应链融资获得专用性资产,既可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又可以提高融资的效率。供应链融资在增加资产专用性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和交易费用,实现了整个供应链系统经济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