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教育思维的融合

音乐教育思想“是音乐教育有关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时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缩影,其内涵反映出当时社会普遍共有的某种文化价值取向。”[1] 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追求,产生的音乐教育思想自然也不同。音乐教育家思想的产生基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背景下,苏联音乐教育家的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教育本质。因此,本人以上文对苏联音乐教育的时期划分来论述音乐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观。

首先,追溯十月革命胜利前的音乐教育思想,回顾俄罗斯音乐文化史,可以发现民主革命人士杜勃罗留波夫(ДобролюбовН.А)、车尔尼雪夫斯基(ЧернышевскийН.Г)、皮萨列夫(ПисаревД.И)的观点给普通教育思想和民族音乐教育思想以极大的影响。这一点体现在对儿童音乐目的和音乐内容理解上。皮萨列夫提出:“首先不是要教会艺术,而是唤醒孩子对美的欣赏。这种欣赏是本能的、不知不觉的,同时又是真实的、不可重复的,即是无意识的,它会使人变得高尚给人带来利益……我们的社会沿着这样的道路:不关心艺术对道德、对情感的影响。艺术被带入机械的灵活性成度,家长和教师越来越关注这种灵活性的发展。”[2] 19世纪许多著名的活动家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看到了道德美学教育的发展道路,米罗波尔斯基(Мироборский)也写了许多关于音乐教育的著作,他认为:“关于人民的美学教育问题不应该忽视它对于民族发展对于生活的道德利益。认为艺术只为欣赏这是错误的认识。相反,艺术本身包括深邃的道德力量,表达人类高度的精神需求、它的志向和要求。优美的感觉一直都是真、善、重要功勋的强有力的发动机。”[3] 可见,19世纪许多著名的教育家和活动家在普通音乐教育中看到了道德美学教育的发展道路。进入20世纪初,应当提到的三位音乐教育家是:普济廖夫斯基(А.И.Пузыревский)、沙林(ЗаринД.И)和马斯洛娃(Н.К.Маслова)。他们都提到了音乐课堂上的唱歌课或合唱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普济廖夫斯基认为唱歌课能促进音乐才能的全面发展,唱孩子们感兴趣的歌应该占首要地位,作为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爱好发展的重要保证[4] 。沙林高度评价合唱的意义,他认为:“合唱可以影响学生的智力、意识、记忆力和想象力;再者,可以影响毅力;第三,可以影响美学感受;第四,能影响人的体力。”[5] 并且认为学生的兴趣是美学教育发展的必须条件。马斯洛娃在1913年提出的“小学里唱歌的教学法建立在最新的试验教学法之上”是普通音乐教育领域里先进流派(趋势)鲜明的表现。总之,在民族革命人士思想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在社会的地位、教育的作用及存在的意义得到了肯定。一些代表性音乐教育家的思想精髓为理解今后的音乐教育目的、内容提供了前期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在十月革命前进步的音乐教育家收获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构建苏联音乐教育体系的基础。

而在革命胜利后的苏联学校音乐教育形成的初期,许多音乐教育家的观点基本一致。科文曾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注意理解力发展的是短暂的音乐‘爱好者’,只注意音乐才能和技巧的是音乐手艺人。只获得音乐教育理论知识的是偏重理智缺乏感情的音乐理论家。”[6] 布留索娃、舍申等音乐教育家经常强调音乐在儿童个性培养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积极参与学校音乐教育过程。舍申在文章《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中论证了音乐教育应该是公共教育不可分割的部分,他还把学生的音乐发展理解为“不是技术的灵活,而是与真正的艺术接近,理解真正艺术的本领并能完全掌握,使艺术成为人生活中最大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精神生活中占重要的位置”。可以说,苏联学校音乐教育形成之日就发挥了音乐教育的作用。

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教育家,他们致力于解决音乐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音乐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音乐家萨茨卡亚(В.Н.Шацкая)在音乐教育上进行了一种新的尝试,把音乐教学任务和音乐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结果显示音乐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发展孩子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兴趣是息息相关的,这个结论得到音乐教育家们的普遍重视。萨茨卡亚在研究过程中还非常注重发展学生从听和审美角度体验音乐的能力,他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音乐富于表现力的方法,而不是为了掌握某些音乐知识。因此他建议在音乐课上,教师应该以专题的方式将学生引入音乐艺术环境中,不存在按照一定的步骤教授音乐课的必要。[7] 在课程设置上,萨茨卡亚也提出自己的要求,他认为音乐课程的既定目标是克服单一课程的弊端,追求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朝着培养学生概括性的音乐知识体系方向发展。此外,他还着重强调了音乐课程应使孩子们克服狭隘性格的作用。但是萨茨卡亚的音乐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他所追求的音乐教育目标是建立在音乐的感知作用基础上的,在他的音乐课程中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已经熟知古典音乐的优秀作品,这种高水准的音乐要求对于许多刚刚接触音乐的学生来说未免过于严格。

而卢缅勒(М.А.Румер)则首先把音乐教育同音乐态度、心理过程、普通教学法联系在一起。所谓的音乐态度是指区分音乐组成要素的各种观点,而心理过程则是指音乐听觉表象和基本的识别乐曲的能力[8] 。这种音乐教育尝试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改变了以往音乐教学被孤立研究的现象,把音乐学科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组成有机的统一体,更有利于音乐教学发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作用。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音乐教育家阿伯拉戈(О.А.Апракоина),他在自己的教学著作中提到了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教育的关系,这是普通教育目标在音乐教学中的折射。[9]

可以说,卡巴列夫斯基之前的普通音乐教育领域积累了广泛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依靠这些经验能够解决学校音乐教育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包括:音乐教育目标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育内容;什么类型的音乐内容对普通音乐教育目标的完成起作用;音乐教学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教学法基础之上;如何保证音乐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音乐教育如何同学生的整体发展结合在一起;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教学课堂中;音乐教育学对教师提出了怎么样的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是音乐教学过程中乃至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卡巴列夫斯基吸收借鉴优秀教育家的理论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对上述问题逐一加以解决,提出自己的音乐教育观。如兴趣培养在音乐教育中占主导作用;音乐同生活应当密切联系;音乐教育内容的民族化特征的体现;教师应当做到个性化教学等等。到了70年代以后,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思想的形成标志着苏联音乐教育体系初步形成,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综上所述,在革命前进步流派的理论和实践中许多事物在我们当代并没有失去自己的意义。但是,建立苏联学校和苏联音乐教育也并不是对过去简单的继承。伟大的十月革命为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纪元,对文化和教育领域提出新的任务,学校教育体系开始根本上的变革。苏联的音乐教育思想观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但是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苏联的音乐思想观越来越成熟。在今天,俄罗斯的音乐教育在世界上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苏联的音乐教育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基础。

注 释

[1].唐小凤.近代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嬗变及其思考[J].音乐天地.2006(6):23—27.

[2].ПисаревД.И.Влияниеискусстванавоспитание[M].Полн.собр.соч.Т.1.-Спб.,С.41.

[3].Мироборский.Музыкаль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вПоссииизападнойевропе.[M]втараредакция.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1882.15.

[4].ПузыревскийА.И.Пениевсемейномвоспитании.∥Энциклопедиясемейноговоспитанияиобцчения.-М.,1901.No.1.С.15и46.

[5].ЗаринД.И.Методикашкольногохоровогопения[M].-М.,1907.С.1.Д.И.

[6].Ковен.Пениеимузыкавединойтрудовойшколе.[М]1919.8.

[7].Э.Б.Абдуллин.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иметод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музыкальногообучениявобщ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школе.-Москва.1982C20.

[8].Э.Б.Абдуллин.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иметод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музыкальногообучениявобщ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школе.-Москва.1982C23.

[9].Э.Б.Абдуллин.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еиметодическиеосновымузыкальногообучениявобще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йшколе.-Москва.1982C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