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3
《人民日报》当年是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报道的高西沟。在这篇题为《山区生产的生命线——米脂县高庙山公社高西沟大队水土保持工作调查》的长篇报道中,共有5个小标题:
1.水土保持开了花结了果;
2.掌握水土流失规律,改变山区自然面貌;
3.有了水土保持,就能多打粮食,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4.调动群众积极性,合理使用劳动力;
5.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这些小标题说明,这篇报道的着眼点仍在于“多打粮食”。从这个意义上总结高西沟,高西沟虽然很了不起却并不特殊。全国的水土保持先进典型不会少,高西沟只是比其他典型突出罢了!这样的报道,没有让高西沟的闪光点放射出它的光芒,失掉了我们民族借助于高西沟这颗从陕北高原的泥土里生长出的明珠,反思我们民族在生态环境乃至于民族生存环境方面失误的机会。这怨不得记者,是我们民族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觉悟得太晚,以当时的历史环境,高西沟与历史交臂失之是一种必然结果。其中是一种宿命的力量,民族命运的宿命的力量。因此,也就难怪半个世纪后许多人,包括农业科学家和中科院的院士,要面对着高西沟的遗忘与失落而扼腕叹息!
《人民日报》报道高西沟的成绩时列举了一些数据——
截止到1961年,高西沟先后共修水平梯田246亩,坡式梯田610亩,小块水田17亩。(注:这是山上的地)
打了大型淤地坝5座,埝窝(即堰窝)81个,共淤地53亩。(注:这是沟里的地)
为了迅速控制水土流失,造林702亩,种草286亩。(注:这是草和树)(40架山和21条沟)现在已经治理了9架山、9条沟。治理面积2240亩,在40%以上的地区基本控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这9条沟和9座山,其实就是进行了植被的修复,保住了高西沟这块4平方公里土地上40%的山峁沟壑生态环境不再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