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秋芸的危机
秋日的荷塘呈现出一种凄清之美。
满目的枯黄和水落石出的秋意,叫人有想写诗的冲动。
然而黑色的河泥下孕育着财富和收获。
肥美的莲藕在泥中沉睡着,等着被采收。
秋芸的藕站每一天都那么的忙碌,来来往往的客商和运输车,使河堤上显得格外的繁忙。
父亲仍然是干着挑藕的工作,宽阔的肩膀压出了厚厚的老茧,背看起来稍稍有些驼了,也许是长期背着重提的缘故。
听说秋芸和红兵的生意做得是越来越大了,来订货的客商也越来越多,全国各地的都有,谁叫咱们这个地方的莲藕出名了呢?
霜降的时节,天就开始凉了,下塘挖藕就有些缩手缩脚,水是冰凉的,但吃的是这口饭,也得豁出去干,好在不大一会儿,全身就开始冒出热气了。
父亲说秋芸是个干大事的人,志向比红兵哥还要大,今年除了七家湾的莲藕全包销了,还把沿河两岸其他农户种植的莲藕也都包下来了,订金都付了,只能起塘之后收藕了。
总的周转资金估计都得三十多万呢,
胆子可真大呀!
“秋芸做了这几年的生意没少存钱,她有胆做一定是心里有底“,母亲说。
“是的呢,不过听说不全够,她还是跟别人稍许借了一些,倒是不多,钱回笼了就能还了”,父亲也不知听谁说的。
今年秋天的雨水格外的多,一场接一场的,弄得人心里也多愁善感起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天气比往年要冷得多。
下雨是没有办法上工的,父亲便在家里搓草绳,母亲做些针线活。
好不容易天晴了,也没有看见父亲去上工,问他,答曰:藕价跌了,现在起塘不划算,亏本,秋芸说再看看近年关的时候有没有变动”,所以父亲赋闲在家好一阵子,母亲自然也没有活干,没有藕可洗了。
到了冬月一天,秋芸嫂和红兵哥突然来家里找小婶孙玉芬,说是要找她帮忙。
原来是看藕价一直下跌,秋芸愁得头发都有几根花白的了,跟人说话也都带着焦急的语气。
也难怪,交了那么多的订金出去,现在藕价上不来,眼睁睁地就要亏那么多的钱出去,而且市场一点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大批的外地藕一车一车地拖进本省,把藕价压得低得都不够本钱。
红兵哥算了一本账,这样下去,亏损额足以把他俩这么多年奋斗的血汗钱全吃掉,那就太让人痛心了。
一向大大咧咧天不怕地不怕的秋芸遇到她有生以来最大的焦虑。
她头也不梳饭也不香地到处找市场抓信息,但是没有一点成。
好在红兵哥一直安慰鼓励她,想着法的给她做好吃的,给了她精神上最大的安慰,才没有让她倒下去。
秋芸算了算,定下了这么大数量的荷塘,即使到春节价钱起来了再卖,市场也吃不下这么多,怎么办?
有一天她在大槐树广播中心听毛货媳妇说在东北的时候,特别想吃家里的莲藕炖藕汤,还有米粉蒸肉,就去菜市场买来做,不想没有家乡的味道,莲藕不是家乡粉糯粉糯的红莲,香葱也没有家乡的香味,还是回家来吃的那顿才叫解馋哪,毛货回家第一天就吃了一大碗瓦罐煨的藕汤,藕汤解乡愁啊!
秋芸听耳里,记在心里。
回家跟红兵说了自己的想法,把一部分莲藕做成莲藕排骨罐头出售,能解决一部分卖不掉的莲藕,如果销路好的话,还能赚得更多一部分的利润。
具体的细节部分让红兵哥他细算一下,成本控制在不低于卖生藕的利润范围内。
红兵哥觉得这是一招险棋,弄不好亏得更多,但是秋芸嫂干什么,他都无条件的支持。
“赔了就赔了,大不了从头再来,无论我家秋芸做什么,我都绝对支持”,这是红兵哥说的原话。
小婶不是在代卖九棵树食品厂的副食吗?副食厂有现成的设备和做食品的经验,让他们厂代为加工莲藕排骨汤是最好不过的了,于是秋芸两口子就找来了。
小婶听说了秋芸的想法,也很支持,她就是一个有想法的人,一听到别人想干点事业,就兴奋得跟自己的一样。
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秋芸和红兵搭第一班车到九棵树去了。
跟食品厂谈了几个回合,看来是有点眉目了,小婶回家的时候说话都是喜气洋洋的,牵线搭桥成功了?
小婶微笑着点点头。
就是秋芸这头资金有些紧张,买排骨的钱,还有罐头盒的包装钱,加工费,商标费,算起来也需要一大笔,她现在手头资金缺口大的很,成败在此一举了。
第二天就听说秋芸在村里筹钱,只借半年,按存银行半年期三倍给利息,愿意借的,在红兵那里办手续,出借条。
这个条件还是很优越的,有的人说好,有的说不保险,万一秋芸再亏了,不知连本钱都回不回得来?
主要问题还是手头有闲钱的不多,象春雷、毛货、兰英婶、金钗等有点钱的,买房的买房,做工程的做工程,都是要现钱周转的人,剩下一些有钱也没多少,仨瓜俩枣的凑也凑不了多少。
秋芸跟红兵两人提着糖果挨家挨户地去登门拜访,也只有两户人家合计借给他们二万元,远远不够弥补缺口的,愁的秋芸白头发更多了。
小婶一心想促成秋芸的心事,也跟着操心。
她拿出开副食店积攒了的八千元钱,打算借给秋芸,至于利息不利息的再说。
小叔也不反对,自从转正之后,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发下来,虽然跟那些赚大钱的人不能比,但胜在稳定,不愁基本的生活,所以小婶要借出去给秋芸小叔没任何意见。
我觉得我家是没有钱借出去的,家里除了那几亩地,就指望着父母亲打零工了。小哥上高中,每个月都要生活费,还有我们俩上学的学费,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就家里的那点收入,能混个温饱就不错了。
奶奶把小婶叫进屋里,关上门跟她说什么事情,搞得神神秘秘的,我都不屑听。
最后又听小婶说,秋芸嫂筹集的钱还是不够,最后卖了一辆小货车,才把做罐头的资金凑齐。
电视里天气预报说要下雪,就果然开始下雪了,断断续续的雨雪天气,一直就没能断过。
影响最大的是蔬菜和交通。
冬天的青菜本来就少,绝大部分靠从广东云南和海南调过来。
但是雨雪天气阻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不单单是公路,铁路都受到了影响。
吃菜难又变成了千家万户最大的问题。
秋芸嫂把食品厂生产回来的罐头用车拉回来堆在自家的屋里,几个房间都塞满了。
刚开始拖到各集市去卖,只卖出去几听,销路不是太好。
毕竟是罐头,不能当饭吃,想吃的人可以现买肉回家炖藕吃,用不着买罐头。
秋芸又着急上火,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这回投资要是失败了,不光是赔了以前赚的钱,恐怕是老本都要赔进去了。
一向坚强的她跑到小婶家诉说完后,竟呜呜的哭了起来。
这一哭不要紧,第二天村里就传出来说秋芸和红兵因为做生意失败吵架了要跳河被小婶劝回来的消息,简直是胡说八道。
一天早晨,红兵哥在村里斥责这些谣言,说:“别说是还没到赔多少钱的程度,就是真赔了,我也不会说她半句不好,想看我们两口子吵架,那还得等着,只怕一年半载是看不到的,脖子伸长点等着,小心酸了“。
于是没有人敢再说什么了。
一边要支付农户的钱,一边又搭进去罐头的钱,还有各种费用的支出,眼看秋芸的藕站要撑不下去了。
老天也来添堵,飘飘洒洒地扬起了雪花。
寒冷的天气,迫使人都缩在家里,上不了工。
大雪下了六天之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电视广播里都说今年是极寒之年,将有六十年来最大的暴雪。
这个消息真是让人胆寒!
高到大人膝盖以上的积雪,阻断了一切交通,人们只能待在家里,停止了一切的活动,甚至于小孩子们都停课了。
绿叶蔬菜早就断顿了,咸菜萝卜上桌了,以前不愿意吃的冬瓜南瓜成了香饽饽。
莲藕卖不出去了,因为交通全部中断,秋芸在家急得都卧床了。
有句话说,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此话不假,这场百年不遇的瑞雪,于秋芸来说,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而是一段机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