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学技术史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8 房屋形式多样化 木作技术显奇巧——7000~58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

马家浜文化先民为解决住房问题,可以用“殚精竭虑”四个字来形容。房屋建筑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干栏式木结构房屋建筑(桐乡市罗家角遗址);有平面呈长方形的地面起建式房屋建筑(嘉兴市马家浜遗址上层和湖州市邱城遗址);还有一种平面呈椭圆形(带浅凹坑)的房屋建筑(嘉兴市马家浜遗址下层)。墙壁结构有木板壁,有木骨泥(中立木柱,编结上竹木或芦苇然后抹上泥土),还有在木(或竹)框架上编结捆绑草作墙壁。屋顶多用斜坡式散水面,以稻草或茅草铺就,上压石块。考古学家还在余杭区余杭镇南湖遗址发现了一件马家浜文化时期的陶质圆形房屋模型,通高9厘米,底径10.8厘米,呈蘑菇形,顶端开一小孔(象征窗牖),前端下部开设半圆形门洞。这是一种适合高地、山麓的地面房屋建筑模型。

马家浜文化先民应用木作技术建造房屋,也可以用“千方百计”四个字来形容。这里,以1979年发掘的桐乡市罗家角遗址为例。在遗址第三文化层中,发现了20多件木质建筑构件。其中一件是转角柱,顶端有两层中心凸榫,靠凸榫一端的柱侧并列两个卯眼,另一柱侧也有一个未穿透的卯眼(见图18.1);其中一件是带有梢钉孔的榫,残长70厘米、宽15厘米、厚3~5厘米,这块榫构件的一端有长17厘米、宽12厘米、厚4厘米的扁凸榫,这一面平整而另一面两侧有纵向凹槽(见图18.2和图18.3);其中一件是带企口构件,全长94厘米、宽16厘米、厚8厘米,加工平整,转角方正,构件两端各有与板面等宽的扁凸榫一个,在近端处的一面有一卯眼,另一面有一个穿透的卯眼和一个未穿透的卯眼,构件一侧的中段有一个未穿透的卯眼,距此卯眼2.6厘米处的两端,各有一个宽2厘米、深3厘米的纵向企口。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4—5页。读者看到上面的描述,可能已经感觉眼花缭乱了,但尚未尽述其建筑构件的复杂程度。像这样复杂的构件还有带凸榫柱头、栏杆横梁、锯缺形木板等。这些都表明马家浜文化先民已具有相当强的空间概念和利用非金属工具制作木质构件的高超技艺。

图18.1 罗家角出土木构件(转角柱)

图18.2 罗家角出土木构件(带梢钉孔的榫)

图18.3 罗家角出土木构件(带企口构件)

马家浜文化先民高超的木作技术不仅表现在房屋建筑上,还通过木船桨、木船橹和拖泥板木器表现出来。在属于马家浜文化的罗家角遗址中,还发现了两件“拖泥板”状的木器,其中一件残长87厘米、宽47厘米、厚2.5厘米、边栏高4.5厘米。这件状如船底形、一侧有转折边栏,专家认为应是一种小型的独木舟残骸。罗家角考古队:《桐乡县罗家角遗址发掘报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学刊》,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4—5页。先民们在6000~7000年前就已开始应用木工技术创造水上交通运输工具了。林华东著:《浙江通史·史前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第61—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