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石犁犁床和犁把 犁耕农业新纪元——5900~5200年前的崧泽文化
经过考古学界大量深入的发掘研究,确认在距今5900~5200年前的太湖流域,有一个史前文化层,这个文化层被命名为“崧泽文化”。它的时间跨度是700年。它以太湖流域为中心,北抵江苏省海安县的青墩,南入浙江的宁绍平原,东至大海,西达江苏句容茅山一带,是一支承前启后的原始文化,它的年代介于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之间。
考古学家在崧泽文化遗址中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犁具的遗存。在浙江湖州邱城、江苏吴江梅堰、上海松江汤庙村等遗址中,都出土过石犁。
崧泽文化遗址中的石犁,多以片状页岩制成,略呈等腰三角形,扁平型,前锋及腰部两侧边磨成单面斜薄的刃,正中钻一圆孔,可打入销钉固定。前锋夹角有95°,后端两侧为委角,中部突出为拱弧型(见图19.1)。浙江湖州邱城出土的石犁,长15厘米,两边刃部长11厘米,后端宽20厘米,厚1.5厘米。
图19.1 崧泽文化石犁及其复原
崧泽文化犁具是一种复合型农具,由石犁、犁床和犁把构成。其中犁床形状和大小均与石犁相似,用于安装固定石犁;犁把上粗下细,与犁床连成一个约有120°夹角的整体。
犁具的发明,标志着犁耕农业的出现,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与石耜的使用相比,犁具使用的主要特点是:动力是拉犁前进的人力或畜力,而不是掌控犁具的人。犁具掌控者可专注于翻地的深浅、快慢以及行进的方向,这就使耜耕的间歇性劳作变成连续性的犁耕。这个由石耜到石犁的工具改革,引起了翻地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由耜耕农业到犁耕农业的里程碑式的发展。
古代农业耕作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刀耕火种的“生荒耕作制”,先民们用石刀、石斧砍倒树木,然后放火烧荒,辟地种植,几年后则抛荒另辟新地。第二个阶段是耜耕的“熟荒耕作制”,是石耜、骨耜工具发明和使用之后,在几块土地上轮流倒换种植,有计划地让一些地块休耕长草,任其恢复地力,让另一些地块复垦为田种植。这样轮流休耕、复耕的种植方式,是耕作制度的巨大进步,不必经常流动到别处新开荒地。第三个阶段是犁耕的“连年耕作制”,是石犁工具发明和使用之后出现的耕作制度,就是在比较肥沃松软的土地上采取连年种植的方式。这为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辟了新的路子。
崧泽文化遗址中犁具遗存表明,在距今5900~5200年前,在南方土质松软的沼泽型地貌的基础上,浙江先民已率先由耜耕农业逐步迈向犁耕农业的新纪元。
水稻田翻耕种植工具的革新,大面积扩大了肥沃农田规模,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力,大大提高单产和总产数量,定居生活进一步巩固,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社会组织的进一步分化成熟和精神文化的进一步积累……中华文明之光正在东南一隅喷薄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