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这样的语文有意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教学的方向——多练习思考

最近有两件事让我陷入思考。

第一件事,有一次我上《麋鹿》这篇课文,我请学生畅谈读后的感受。一个又一个孩子表达了对清政府、对八国联军的愤怒,是他们让麋鹿这种珍奇的动物客居他乡,颠沛流离。突然,有一个孩子小心翼翼地对我说:“老师,好像并不是所有的外国人都是坏蛋。我很感谢英国乌邦寺动物园的园主,他那么喜爱麋鹿,对麋鹿精心照顾,而且后来大公无私地把麋鹿运往世界各国,如果没有他,麋鹿可能真的销声匿迹了。”我心里抑制不住地温暖起来,我分明看到了与主观、狭隘截然相反的宽容、理性,那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所应该具有的品格。然后又有孩子对我说:“我也很矛盾,书中说有一个外国人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麋鹿,导致麋鹿流浪到世界各国,麋鹿数量迅速下降。麋鹿数量虽然下降了,但这个物种毕竟还存在。我觉得如果没有他的介绍,麋鹿可能真的会灭绝。”为什么没有传教士的介绍,麋鹿反而可能会灭绝呢?我一下子联想到了我们这个民族近代以来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在这接连不断的困难中,麋鹿是否能幸存下来还真是一个疑问。我虽然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但是我感觉到孩子那种和直觉黏连在一起的思维的深刻,那是一种智慧。

第二件事,我暑期在北京的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课。因为正值假期,召集学生有些困难,最后来上课的只有26位学生。我之所以对学生数有如此准确的记忆,是因为当时听课的张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非常认真地作了一个“另类”的统计:“同是26位这个班的学生,前面的女老师上课,总共有23人次发言,基本女生唱主角。同是这26位学生,蒋老师来上,总共有48人次发言,并且这48次的发言中,有27次是男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前面的课侧重感受、体验,多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而蒋老师的课有认知冲突,鼓励学生表达观点和对观点进行解释。”张华教授并没有对讲课进行褒贬,只作客观描述,客观描述中所表达的观点是,很多孩子,尤其男孩子在语文课堂上有“思考”的需求,而这种需求似乎在强调识记、积累的语文教学氛围中慢慢被我们忽略了。我们语文老师所举例的名人,大多是文史哲领域的名人,而文史哲领域的杰出人物的特点往往是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写字横平竖直,读文章逐字逐句。但是看《万物简史》和《别闹了,费曼先生》,你就会发现那些科学顽童很多都爱动,胆子大,不规矩,在课堂里是经常被批评的,他们身上的一些好的品质往往被忽视:对知识、周遭的世界充满好奇,敢于尝试,不怕挫折。

这两件事,让我又回归到起点思考,我们的教学是要人越来越聪明,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归根结底,要让人学会思考。

阅读教学,怎么才能提高“思考”的含量呢?我个人觉得最关键的因素是“问题”。人类一直是基于“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的,如果我们不能示范性地提出能够鼓励孩子深入阅读的问题,那我们的孩子永远只会是表面的阅读者。

当然,问题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从教学这个角度看,确实有一部分问题,能够引出更强的思考动力,引发更强的追究企图,导出更多疑问与探究动能。这一点认识的得出,我自己也是经历了很长一个过程的。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要多提哪一类问题呢?

第一,要多提诠释性问题。诠释性问题是相对于事实性问题而言的,事实性问题是指那些比较容易能在书中找到定点答案的问题,就是那些问文章中人、事、时、地、物的问题:这篇文章出现了哪几个人?这个人去了哪个地方?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主人公穿了一件什么衣服?……这些问题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如果你的课堂中、你的教学生涯中总是提这些问题,那就有问题了。相对于事实性问题,我们要尝试多提一些诠释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统整、分析、梳理文章中的内容,然后依托文章得出自己答案的问题。比方说支玉恒上《西门豹》,十五六年前,大家还在逐段逐句讲解的时候,他就提了四个非常大气的诠释性问题:看了这篇文章你高兴不高兴?痛苦不痛苦?愤恨不愤恨?忧虑不忧虑?高兴也好,愤恨也罢,你要理解,你要分析,你要有自己的意见,要说清楚理由,这四个问题容量很大,参与性很强,真棒。再如在《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谁?(最爆笑、最窝囊、最伟大、最神秘、最可悲、最无情……);这篇文章中,最适合拍成电影的情节是哪一段?(戏剧张力最高点)

第二,相对于陈述性问题,要多提延伸性问题。陈述性问题可以直接在书中找到答案,多以why来开头。另一类题目,是根据书中的内容而延伸出的题目,多以if来开头。例如,你有没有遭遇过和书里相同的情节?书中的人物最像你生活中的哪个熟悉的人?在你看来,书里哪些部分最贴近现实生活?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那段类似的经验吗?这类问题,经常用“假如”开头,目的就是要增加书和学生(读者)的生活关联,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到书对于我们的生活是有影响和指导意义的。

第三,相对于认同性问题,要多提开放性问题。认同性问题是指那些指向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答案要求为答案寻求解释的问题。以童书《夏洛的网》为例,如你认为这本书好在哪里?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夏洛和威尔伯的友谊非常深?而开放性的问题注重学生从书中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注重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我搜集并仔细研读了四年一次的PIRLS测试的几套试题,发现每套试题中都有几道题目是开放性的。例如:“你想去南极洲旅游吗?请你利用‘南极洲简介’和‘来自南极洲的信’的内容,说明你想去或不想去的理由。”面对这个问题,你可以回答“想去”,你也可以回答“不想去”,只要有所依据,理由充分。例如:“你会跟夏娜和她的朋友一起拯救幼小的善知鸟吗?试利用文章的资料解释。”你可以选择拯救,也可以选择放弃。例如上《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改了下结局。如果那位父亲坚持留在废墟中,挖掘了38小时之后,“嘭”一声巨响,发生了爆炸,这位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葬身其中,其他孩子也失去了生还的希望。这时你还会觉得这位父亲是了不起的吗?一位孩子说:这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努力过了,他实践了自己的承诺。另一个孩子说:我看这位父亲真的有点失去理智了,如果他不坚持挖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人丧命。还有一个孩子接着说: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这位父亲应该接受警察、消防队长的建议,他们毕竟是专业救护人员,而且他们也一直没有停止援救。又有一个孩子说:我觉得这位父亲有点自私,如果他有什么意外,那么他的妻子就成了寡妇,她已经失去了儿子,突然又失去了丈夫,会受不了的。上课时,我就有一种想哭的冲动,课文圆满的结局没有触动我,学生的话却让我的心一下子柔软起来,并变得温暖。

“问题”有了,紧接着的教学研究课题是老师该怎么引导讨论。因为如果面对一个好的问题,教师却不能营造一个坦率、自由、富有探索性的环境,学生不愿说、不想说、不敢说,那思考性的课堂还是没有办法形成,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

近来,我一直在细致地观察、思考:怎样的环境会让学生有交流的欲望,愿意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大家分享,最终形成思辨的氛围?教室的布置、课桌椅的摆放、讨论团队组合的方式肯定会起到作用,但是这一直不是我研究的兴趣点,我固执地认为,我们老师身上这张嘴才是我们最可以利用、最有开发潜力的教学工具。因此,我就思考怎样的教学语言可以营造起一个坦率、自由、安全的讨论氛围?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践的过程,曲曲折折,并不是一帆风顺。

一直以来,我认为好的教学语言就应该是优美的、文雅的、诗意的、讲究修辞的,总而言之是要经过修饰的语言;我一直以为好的教学语言就应该是特殊的、节奏感强的、富有表现力的、极具感染力的,甚至可以带些夸张的结构化的语言。我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我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的示范、影响下,耳濡目染,表达会逐步规范,语言品质会逐步提高。但是慢慢地,我感到我以往所习惯的这套“过度结构化和修饰的教学语言”对思考性的课堂每每不适用。每当我像一个主持人一样“拿腔拿调”地在课堂上说话时,对话总是受阻,几乎没有成功的讨论。因为这样的语言有时让人感觉不坦率、不真诚、不自然,让学生感觉有距离感,这种距离感让学生失去了交流的欲望。我终于明白,就促进学生的交流欲望而言,过度修饰和结构化的语言,未必是好的教学语言,真诚和自然才是最重要的。

真诚、自然是基础,而当思考性的课堂探索继续深入后,我发现,好的教学语言还要给人一种安全感。英国儿童阅读专家钱伯斯有一部著作《说来听听》,书名本身就吸引了我。说来听听……一听就让人感觉老师真的想知道学生们的想法;老师们想参与讨论,而不是站在讲台上进行质询。在这样的探询、邀请中,自然就有了发言的欲望。像这样的语言示范,在这本书中还有许多。例如“你的意思是……”目的就在于引导读者发掘自己的经验,并且和别人分享。领会他的理念,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衍生出多种变式,例如“我待会儿再告诉你,但是现在我想先听听你有什么看法”;例如“当然好啦,可是有一件事我老弄不懂,我倒是想问问看你是怎么想的”。我自己的实践也证明,在一个接纳与信任的环境中,孩子更乐意分享他们的想法,尝试他们已经学到的事情。

坦率、安全、自由、充满信任的讨论氛围,已经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氛围。如果要进一步改进,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还是回到我在北京上的那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课,在48人次的发言中,有27次是男生。而且,这些发言不仅仅是朗读或者有感情地朗读,更多的是表达观点和对观点进行解释。整堂课以一种理智的力量,帮助学生层层深入地提升对问题的思考,对语文的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效果?当时张华教授认为我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富有“解释智慧”,有时候重复一下学生的回答,有时候提炼一下学生的回答,有时候把学生想表达但没表达清楚的想法替学生说出来,有时候梳理一下学生相同、相近、相似、类属的想法,有时候调整一下讨论的方向。于是,我也开始慢慢认同“解释智慧”是老师专业素养中非常核心的要素,于是提高自己的“解释智慧”成了自己自觉、明确的追求。因为小学生对于发表自己想法的能力还在发展中,对于聆听别人看法还需要多磨炼,对于响应别人的看法还有待多练习,对于综合与归纳小组的想法,要走的路还很远。老师适时切中要害的点拨、引导可以让学生更集中注意力、运思力在思考、讨论的内容上。

促进思考的教学语言真的是一个很有意思、值得不断深入的问题。下文表格左边是我第一次上《鲁滨孙漂流记》时的课堂实录,刚开始我也自我感觉挺满意,后来在赵镜中老师的提示下,又上了一次。问题是同样的问题,但是我有意增加了一些“思考性词汇”,例如“比较”,这就是阅读方法的具体指导;例如“发现”,这是提醒学生要说以前没有过的原创性的观点;例如“证明”,这是提醒学生要回到文本中找出相关的线索和依据;例如“角度”,这是暗示学生既然有这个角度,就有另外的角度;例如“感觉”,这是提醒学生,即使模模糊糊的想法也可以大胆说出来,不需要太精确,不需要太严谨。

所以一段时间里,我开始搜集与“思考力”相关的词汇:推理、感觉、理解、质疑、相信、反思、下结论、决定、辨明、确定、展示、批判、启发、考虑、依据、观察、查找、想象、猜测、直觉、判断、选择、解释、意见、预测、观点、想法、赞成、反对、假设、回顾、原因、关注、比较、联想、发现、体会、感悟、估计、分析……

在教学语言里,我明显地有意识地增加了跟“思考”有关的词汇。一次两次这样的讨论或许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什么,但是,一年呢?十年呢?经年累月,我坚信这样是可以提高讨论的质量的,是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力的。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教学片断一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这一张“好处坏处对照表”,待会儿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想鲁滨孙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是为了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师:那“聊以自慰”是什么意思呢?鲁滨孙是如何“聊以自慰”的,请你们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

师:同学们,鲁滨孙在荒岛上坚持28年,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持着他?读了“对照表”后,能再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鲁滨孙的心态非常好。

生:我感觉鲁滨孙在困难面前的态度很乐观。

生:我觉得鲁滨孙是一个知足安命的人。

师:你生活中一定也碰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看到鲁滨孙在困难面前如此“聊以自慰”,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教学片断二

师:同学们,请大家仔细阅读“好处坏处对照表”,把左边这一栏和右边这一栏比较着看,待会儿结合这张“好处坏处对照表”,交流我们自己的发现。

生:我发现这张对照表左边的内容和右边的内容是一一对应的。

师:为什么你说它是一一对应的呢?你能举例证明吗?

生:我看到……,所以我觉得它是一一对应的。

师:哦,他从这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还有其他的发现吗?

生:我觉得鲁滨孙写这张对照表,是为了安慰自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

师: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你能结合这张表解释一下原因吗?

生:……

师:今天我们像鲁滨孙那样孤身一人流落荒岛的可能性很小,看了这张表格你又有什么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