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传播:媒介、公众与社会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环境传播概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污染等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促使人类不断地反思。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在《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一书中指出人类一方面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一方面又在毁灭文明,如不及时遏制环境恶化,未来的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Carson,1962)。随后,保罗· 艾里奇(Paul Ehrlich)的《人口炸弹》(The Population Explosion)、康芒纳(Barry Commoner)的《封闭的循环》(The Closing Circle)等生态学著作直接推动了环境传播在国外的发展(Commoner,1971; Ehrlich,1968)。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环境保护运动在世界各地兴起。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媒体对环境问题的报道也逐渐增加。在此背景下,环境传播作为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开始在西方慢慢发展起来。

21世纪以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突发环境事件时有发生,自然灾害增加、土地退化及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和有毒废弃物污染、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已对我国的环境和国民健康构成了明显的威胁(王莉丽,2005)。中国正以脆弱的生态系统承受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巨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在政治层面,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亦将环境问题上升到了重要的位置。而网络的发展、媒体环境的变化及社会环保意识和公民意识的提升也给环境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国的环境传播研究开始起步,其研究广度和深度都有所增加。

环境传播围绕环境展开,因此对“环境”这一概念的定义和选择直接关系到环境传播研究的开展。概念是人类认识的主观产物,是人类认识自然界及其社会现象基本能力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中的概念是构建科学大厦的基础和基本单元,科学的发展往往与概念的变化相伴而行。而社会科学中的概念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社会现象的关节点,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产物。环境是相对于某种中心事物而言的,如生物的环境以生物作为中心事物,而人的环境以人作为中心事物(张合平、刘云国,2002)。在环境科学中,“环境”这一概念被定义为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生存、繁衍所必需的、相适应的环境或物质条件的综合体,一般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两种(李玉文,1999)。根据环境要素的差异,“环境”又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工程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指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天然形成的物质和能量的总体,如大气、水、土壤、日光辐射、生物等,按其组成部分细分为大气环境、水域环境(淡水和海洋)、土壤环境、地质环境、生物环境(动物、植物)等;工程环境按其功能划分为城市环境、村落环境、生产环境(工厂、矿山等)、交通环境(公路、铁路、机场、港口、车站等)、商业环境(商场、旅店等)、文化环境(学校、影剧院等)、卫生环境(医院、疗养区等)、旅游环境(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社会环境可按其组成要素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等(张合平、刘云国,2002)。从空间范围的大小来划分,环境包括聚落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星际环境等不同的层次结构。

环境既是原始的,又是再造的。从这个意义来理解,“环境”这一概念并不专属于自然科学,而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交叉的产物。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到“人类既是其环境的使用物,又是其环境的塑造者,环境给予人以维持生存的东西,并给他提供了在智力、道德、社会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机会”(张合平、刘云国,2002)。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条规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这一定义体现了对以人为中心事物的环境概念的采纳。

而在环境传播中,环境问题除了具备环境科学中的自然属性外,还兼具社会属性,作为社会场域中的重要元素影响着社会机制(social agent)的运行和社会秩序的架构。在风险社会和全球化的视域下,环境传播中对“环境”的理解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也复合了自然与人、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之间的互动,着力于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章内容试图定义环境传播,并厘清环境传播与相近概念及传播学中相关学术分支的关系,概括环境传播的特征,并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环境传播的发展和相关研究的延伸,总结环境传播中的核心命题。以此为起点,通过对SSCI数据库中近二十年来有关环境传播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分析,探讨环境传播的研究现状,思考环境传播的理论架构和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