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有效需求的变动及其趋势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有效需求的决定问题。从静态角度看,投资等于储蓄是一个社会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从而也是决定总产出的基本条件。但从动态的角度看,一个社会的经济规模,包括产出水平、收入水平和就业水平,不可能永远维持在一个水准上。社会要发展,经济会波动,因此投资等于储蓄就是一个不断地由均衡到不均衡,再由不均衡到新的均衡的动态过程。因此,我们在本节中将进一步讨论总产出的变动及其变动的趋势问题。
一、有效需求的变动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论证过,如果一个社会仅由企业和居民两个部门所组成,总需求Y由消费支出C和投资支出I 构成,即:
在第二章中,我们曾经介绍过消费函数C=c(Y),如果把它看作一个简单的线性函数,则其表达式为:
把(413)式代入(412)式,经整理有:
(414)式就是一个体现总产出是如何决定的最简单的数学模型。如果消费函数和投资量已知,则可以根据(414)式推算一定时期的总产出水平。
例4-1 已知消费函数C=1000+0.8Y,投资I=600亿元,求总产出水平Y。
解 Y=(1000+600)/(1-0.8)=8000(亿元)
如果投资规模不变,由消费变化(或相应的储蓄变化)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动趋势如下:
例4-2 假设上述消费函数中自发性消费a由1000亿元减少至900亿元,投资I 仍为600亿元,求总产出水平Y。
解 Y=(900+600)/(1-0.8)=7500(亿元)
上例说明,如果投资规模不变,消费量的减少(即相应的储蓄量增加)意味着投资小于储蓄,即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因此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趋于收缩。计算结果表明,总产出将由8000亿元减少至750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上例中消费减少100亿元,但产出水平却收缩了500亿元。如果投资I 不变,由消费变化(Δa)引起的产出变化(ΔY),根据式(414)推导有:
式(415)中的1/(1-b)称为消费乘数,记作KC。它是边际储蓄倾向(1-b)的倒数,消费的变动将以它为倍数来影响产出的变动。上例中,KC=1/(1-0.8)=5。因此,消费减少100亿元引起的产出的变动,将5倍于它自身的变动,即产出水平将减少500亿元。反之,如果消费增加100亿元,产出水平将扩大500亿元。
如果消费水平不变,由投资规模的变化引起的总产出的变动趋势如下:
例4-3 假设消费函数仍为C=1000+0.8Y,投资规模I 由600亿元扩大至650亿元,求总产出水平Y。
解 Y=(1000+650)/(1-0.8)=8250(亿元)
上例说明,如果消费水平不变,投资规模扩大,意味着投资大于储蓄,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趋于扩张。计算结果表明,均衡的产出水平即总产出将由8000亿元增加至8250亿元。在消费C 不变的条件下,由投资变化(ΔI)引起的产出变化(ΔY),同样可以根据(414)式来推导:
(416)式中的1/(1-b)称为投资乘数,记作KI。与消费乘数一样,它也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投资的变动将以它为倍数来影响产出的变动。上例中,KI=1/(1-0.8)=5。因此,投资扩大50亿元引起的产出变动,将5倍于它自身的变动,即产出水平将增加250亿元。反之,如果投资减少50亿元,产出水平将缩减250亿元。
例4-2与例4-3说明,社会自发消费水平与自主投资规模的外生变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重大影响。社会自发消费或自主投资本身就是有效需求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它们的一个外生增加(比如增加100亿元),会直接导致社会产出发生同等幅度的增加(也增加100亿元),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这增加的100亿元产出会以生产要素报酬的形式流入到居民手中,当居民手中的收入增加,他们会把其中的一部分,比如80亿元(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继续用于消费,因为消费是有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社会的总产出又会再次增加80亿元。这增加的80亿元产出又会以生产要素报酬的形式流入到居民手中,它又会诱发出新的消费增加。如此循环下去,最终会引起该社会总产出水平和总收入水平的数倍扩张。假设边际消费倾向b=0.8,那么,自发消费或者自主投资外生增加100亿元,由此引发的总产出的变动为:
100+100×0.8+100×0.8×0.8+…+100×0.8n-1
=100×(1+0.8+0.82+…+0.8 n-1)
=100×1÷(1-0.8)
=500(亿元)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总产出或者总收入的每一次增加并不会引起投资的增加。这是因为正如在本章一开头就指出的那样,我们目前考虑的是一个无论是社会已有的资本还是劳动都处于完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状态的经济。因此,总产出或者总收入的增加只会使得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而不会诱致出新的投资。这与我们在后边(第九章)将要介绍的加速原理是有根本区别的。在加速原理中,因为我们放松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约束,因此,总产出的每一次增加将会诱致投资的增加,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将会详细讲解。
在横轴为有效需求Y、纵轴为消费C或投资I 的坐标中,以上变动趋势还可以通过图4-7来表示。
图4-7 投资的乘数效应
图4-7显示,总需求因投资的增加由Y=C+I 上升至Y′=C+I′,则有效需求由Y0(对应于均衡点A)扩大至Y2(对应于均衡点E),有效需求的增量ΔY明显大于投资的增量ΔI。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而边际消费倾向b增大,则意味着总需求曲线会变得更陡,但总需求曲线与纵轴的交点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也即截距不会发生变化。在图4-7中,我们用虚线表示出了边际消费倾向变大以后总需求曲线的变动情况,可以发现,同样增幅的总需求将使有效需求从Y1(对应于均衡点B)扩大至Y3(对应于均衡点F)水平。有效需求变动的幅度要明显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变大之前的幅度。这是因为边际消费倾向b的增大,将使投资或消费乘数(1/1-b)变大,从而导致有效需求变动的幅度增大。在上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b由0.8增至0.9,则消费或投资扩大100亿元,有效需求的规模将扩大1000亿元[100/(1-0.9)=1000],而不是之前的500亿元。
二、一个简单的动态模型
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通过乘数效应计算消费或投资变动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似乎这种效应是一次实现的。其实,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消费或投资对有效需求的影响是通过一连串动态的变化过程逐步实现的。如果要精确地描述有效需求的决定和变动,则需要建立一个动态的模型(当然,这里建立的是一个最初步、最简单的动态模型。复杂的动态模型将在程度较深的宏观经济学教材,比如中级或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中加以介绍)。
假设本期产出Yt由本期消费Ct和本期投资It决定,而本期消费Ct则是上期收入Yt-1的函数,则有:
将(418)式代入(417)式,则得到如下差分方程:
上述方程反映了有效需求决定的动态过程。假设消费函数C=1000+0.8Y,投资I=600亿元,则有效需求Y为8000亿元[(1000+600)/(1-0.8)=8000];如果投资由600亿元增加至700亿元,则有效需求将由8000亿元扩大至8500亿元[(1000+700)/(1-0.8)=8500]。但根据上述(419)式,有效需求的扩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投资从600亿元增加至700亿元时,有效需求从8000亿元扩大至8500亿元经历了以下动态发展过程:
Y1 =0.8×8000+1000+700=8100(亿元)
Y2=0.8×8100+1000+700=8180(亿元)
Y3=0.8×8180+1000+700=8244(亿元)
Y4=0.8×8244+1000+700=8295.2(亿元)
……
随着上述生产过程不断延续,有效需求最终将从8000亿元的初始规模扩张至8500亿元的水平。如果我们想随意求解任一期有效需求的规模,则需从(419)式导出该差分方程的通解:
(420)式中,Yt表示任一期有效需求,Y0 表示有效需求的初始规模,a为消费函数中的自发性消费,It为任一期的投资,b为边际消费倾向。如果我们要求上例中第三期有效需求的规模,则将相关的数据代入上式:
Y3=[8000-(1000+700)/(1-0.8)]× 0.83+(1000+700)/(1-0.8)
=-256+8500
=8244(亿元)
从上例中我们看到,当I的数值改变后,有效需求将从初始规模8000亿元逐步扩大至8500亿元。事实上,有效需求动态模型的通解由两个部分组成,后一部分就是我们前面推导过的有效需求相对动态求解公式(4-14),在本例中其值为8500亿元;而体现有效需求动态变化的主要是该通解的前一部分,由于其中的0<b<1(参见第二章第一节有关边际消费倾向的论述),因此随着时间t的不断推移,该部分的绝对值必然会越来越小,并最终将趋向于零,从而使。
专栏4-1
有效需求决定的动态过程仿真模拟
在本节中,我们看到当投资增加时,由于存在乘数效应,产出会成倍地增加。但产出的扩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书中我们用手工简单地计算了初始几步的过程及结果,实际上,我们可以借助Excel表实现对这一动态过程的刻画。
如表4-1所示,我们打开Excel,在第一行A、B、C、D四列中分别输入符号C(t)、a、I 和Y(t)。在第二行中分别输入它们各自对应的初始值(与书中例子中的数值相对应),其中,a和I 的值我们知道实际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各自固定为1000和700。关键是第三行,我们需要输入运算符号:在第三行的A列输入“=B3+0.8∗D2”运算符号并敲回车键,可得第一期的消费值,为7400;第三行的B列与C列只要输入固定的数值1000和700即可;在第三行的D列输入“=A3+C3”运算符号并敲回车键,可得第一期的总产出值,为8100。具体数值都反映在表4-1中。
表4-1 动态仿真过程的设定
一旦完成了这一工作以后,我们可以在B列与C列输入固定的数值1000和700,然后,在Excel中选中A3框,按住右键往下拉,选中D3框,按住右键往下拉,Excel会自动帮助我们计算出往后各期的消费数值和总产出数值,如表4-2所示。我们可以发现,前四期所显示的数值与我们通过手工计算所得的数值是一样的。
表4-2 动态仿真的部分数值
一旦我们得到的投资发生变化以后,各期产出的变化值,就可以在平面图中刻画出其变化的趋势,如图4-8所示。从图4-8中可以看出,在本例中,8500是产出变动的最终趋势值。
图4-8 总产出的变化趋势
三、有效需求的不足及其原因
我们以上探讨了有效需求的变动问题。如果社会消费和社会投资发生变动,将引起有效需求多倍的扩张或收缩。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有效需求总是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而不断增长,这是人类社会,尤其是工业社会的总体趋势。但与此同时,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或者说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力也在不断增长。如果有效需求增长的速度赶不上劳动力增长的速度,对充分就业来说,就会出现有效需求的不足,从而导致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凯恩斯认为,在传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是一种常规状态,而造成这一状态的原因则是所谓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按照凯恩斯自己的说法,他对经济学的主要贡献就是发现了“三个基本心理因素,即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对流动性的态度,以及心理上的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的估计”。
1.“心理上的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我们在第二章曾经阐述过,所谓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而边际消费倾向则是指消费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按凯恩斯的说法,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举例来说,当收入增加1000元时,人们可能会把其中的800元用于增加自己的消费;当收入再增加1000元时,人们可能只会把其中的750元用于增加自己的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虽然也在增加,但在每一单位的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即消费的增量却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相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递减,人们的边际储蓄倾向却在递增,即随着收入的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储蓄的部分却越来越多。
凯恩斯认为,上述状况有可能引起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从而导致社会有效需求的不足。之所以说“有可能”,因为决定有效需求均衡的条件是投资等于储蓄(参见上一节的有关论述),当一个社会储蓄规模不断扩大时,如果同时伴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则有效需求仍有可能实现均衡的增长。但一个社会的投资规模是否能伴随储蓄的扩大而不断扩大呢?这就涉及凯恩斯所谓的第二个“心理因素”。
2.“心理上的对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的估计”与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我们在第二章曾经分析过,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项目的收益率有一种下降的趋势。所谓投资的边际效率实际上是投资者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即投资者每增加一笔投资预期可以得到的收益率。凯恩斯说:“对资本边际效率的意义和重要性的最大混淆之处来源于未能看清:它取决于资本的预期收益,而不仅仅取决于其现行的收益。”
投资预期收益率递减的原因在于:第一,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旦某种产品的生产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许多厂商都会增加对该部门的投资,结果使该产品的供给增加,价格回落,从而导致预期收益的降低;第二,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如果许多厂商都增加对高收益部门的投资,结果还将使投资所需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投入品的需求增加,价格上涨,从而导致投资成本的增大,即便产品的销售价格不变,投资的边际收益率也会降低(参见第二章第三节的有关论述)。
但投资边际效率的递减,并不必然地导致投资规模的萎缩。因为,投资需求不仅取决于其边际效率,还取决于同期的市场利率水平。具体地说,投资规模取决于预期收益率与利率水平的差额。两者的差额越大,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就越多,投资的空间就越广阔。因此,尽管投资的边际效率是递减的,只要同期的市场利率水平能够不断下降,投资规模仍然可以有所增加。但是,一个社会的利率水平是否能不断趋于降低,从而为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腾出必要的空间呢?这就进一步涉及凯恩斯所谓的第三个“心理因素”。
3.“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灵活偏好亦称流动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是指人们希望以货币形式保留一部分财产的心理倾向。在日常生活中,个人或家庭的财产可以保持在多种形态上。例如,可以购置不动产,可以购买股票或债券,可以存入银行,也可以用于各项生产性的投资。但不论财产多少,人们总会把财产中的一部分以货币形式保存在身边,以便应付日常开支以及各种事先没有预料的支出,这就是货币所具有的流动性功能。在所有的财产形态中,货币的流动性是最强的。当然,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是要支付成本的,其成本就是银行的存款利息,在微观经济学中,我们把这种成本叫作“机会成本”。因此,以货币形式持有财产,可以看作是消费者以机会成本为“价格”购买“流动性”的过程。与其他商品一样,当其价格,也就是银行利率降低后,人们对“流动性”的需求就会增加。尤其是存在投机性投资市场的情况下,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需求就会更大。因为,投机性的金融商品,比如债券、股票和各种期权,在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价格是与其收益率成正比、与同期利率水平成反比的(参见政治经济学和货币银行学的有关论述)。利率水平的降低,将从两个方面影响人们对货币流动性的需求。一方面,人们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大大降低;另一方面,金融商品交易价格的上扬,将更多的人和货币资金吸引到投机性的证券市场中去。凯恩斯把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陷阱”,由于灵活偏好和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所以凯恩斯认为一个社会的利率水平不可能无限下降(参见第三章的有关论述)。
通过对所谓的“三个基本心理因素”的分析,凯恩斯认为,在传统的、自发性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对充分就业所需要的需求水平来说,有效需求经常处在一种不足的状态中,从而导致了人类工业社会近百年历史上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浪潮。面对这种状况,一个国家的政府必须承担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对经济生活进行必要的调节和干预,使宏观经济保持正常和均衡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