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有效需求的决定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实际需求、有效需求等概念。我们知道,所谓的实际需求,就是指在任何时点上一个社会所产生的需求的总量。它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它是社会总收入(总产出)的函数,会随着社会总收入(总产出)的变化而变化;第二,它的变动方向取决于它自身与社会总收入(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当实际需求超过社会总收入(总产出),它就会增加;反之,当实际需求小于社会总收入(总产出),它就会减少;而当两者相等时,它就稳定不变了。我们把这个稳定不变的实际需求称为有效需求,它在数值上与社会的总收入(总产出)是相等的。

当然,在上一节介绍这些概念时,我们都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并没有仔细地去分析实际需求是怎么构成的,在怎样的条件下它才能实现稳定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本节中,我们将会分部门地来具体分析这些问题。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部门所组成的。从宏观的角度看,一个经济体通常是由四个部门所组成的,它们分别是:居民、企业、政府和对外贸易部门。当然,出于分析的简化,有时我们会省略掉对外贸易部门,这样的经济就称为三部门经济。有时我们甚至进一步省略掉政府部门,这样的经济就是一个最简单的经济,可称之为两部门经济。在本节中,我们将分部门地重点考察实际需求、有效需求以及总产出的决定问题。

一、两部门经济模型

我们首先考察一个最简单的有效需求(总产出)决定模型,即两部门经济的总产出决定模型。所谓两部门经济,实际上就是假定一个社会仅由企业和居民两个部门组成。在两部门经济中,企业和居民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1)企业是产品和劳务的提供者,而居民是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2)居民是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而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3)企业向居民购买生产要素,支付的是生产要素的价格,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它构成了该社会居民的货币收入;(4)居民向企业购买产品和劳务,支付的是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它构成了该社会企业的货币收入或居民的消费支出。在这四层关系中,前两层关系体现了一个社会的物质流程,后两层关系体现了一个社会的价值流程或货币流程,如图4-3所示。

图4-3 两部门经济流程

图4-3中,我们以外圈的虚线表示价值或货币流程,并假设它的规模为1000亿元;以内圈的实线表示物质流程,如果假设折旧为零,它的规模同样为1000亿元。图4-3中的四个箭头,实际上就体现了我们前面分析过的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四层关系。如果居民的消费支出始终维持在1000亿元的水平不变,那么企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出规模也可以始终保持在1000亿元的水平上。如此,1000亿元就是该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当然,也是该社会的总产出水平。这一产出规模同时还决定了该社会同期的就业水平。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居民不一定把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商品和劳务。通常情况下,他们会把收入中的一部分储蓄起来。以上例来说,如果我们假定居民把收入的10%,即100亿元储蓄起来,则消费支出为900亿元;这样一来,企业生产的商品中就会有100亿元的剩余无法销售出去;但如果我们假定这100亿元的产品由企业的投资行为所购买,则该社会的生产规模仍然可以保持在1000亿元有效需求的水平上;而企业追加的100亿元投资,正好来源于居民存入银行的储蓄。该过程如图4-4所示。

图4-4 存在储蓄的两部门经济流程

图4-4就是存在着居民储蓄的两部门经济循环流程。这一模型中,代表总供给水平的社会总收入在货币形态上被分成消费和储蓄两个不同的部分;而代表总需求水平的社会总支出在货币形态上被分成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两个不同的部分。如果我们以Y代表总收入或总支出,以C代表消费或消费支出,以S 代表储蓄,以I 代表投资,则一个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分别为:

事实上,以上两式中的Y就是我们在第一章介绍过的总产出(GDP或GNP); (4-1)式是以收入法统计的总产出,(42)式则是以支出法统计的总产出;根据收入和支出恒等公式,两式中的Y是完全等值的。因此,我们可以把(4-2)式代入(4-1)式,将等式两边的C消除后,则有:

(43)式就是两部门经济中总产出决定的公式。该式表明,如果投资总额I 等于储蓄总额S,则该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与这一均衡状态相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就是该社会的有效需求。用以上的例子,当投资规模和储蓄规模相等,都为100亿元时,该社会将在1000亿元有效需求的水平上维持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循环运转。如果投资为80亿元,储蓄仍为100亿元,则意味着该社会有20亿元的剩余产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它预示着社会的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发生收缩,即该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未来时期内将趋于回落。如果投资为100亿元,储蓄为80亿元,则意味着该社会有20亿元的短缺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它预示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张,即该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未来时期内将趋于上升。

在两部门经济模型中,投资、储蓄以及它们与有效需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有一个问题需要引起特别注意:从总产出核算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当期的投资与储蓄总是相等的。因为投资中包含着存货投资,尤其是非意愿存货投资。在上例中,20亿元剩余产品事实上将转化为统计中的非意愿存货投资。但非意愿存货的增加无疑给企业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生产规模过大、产品供过于求。因此该企业安排下期生产时,将会有意识地缩减生产和投资的规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收缩。反之, 20亿元短缺产品将转化为统计中存货投资的减少,存货的减少也会给企业一个明确的信号,即生产规模过小、产品供不应求。因此该企业安排下期生产时,将会有意识地扩大生产和投资的规模,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扩张。

因此,严格地讲,投资小于储蓄或投资大于储蓄,是从动态角度来观察经济增长过程的(在下一节中,我们将给出一个简单的有效需求决定和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而从静态角度看,当期投资和储蓄在统计上总是相等的(参见第一章总产出核算以及第二章投资构成的有关内容)。

二、三部门经济模型

所谓三部门经济,就是在企业和居民两个部门的基础上增加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在三部门经济中,政府与企业、居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为:

(1)政府向企业和居民征税,以实现其财政收入;(2)政府向企业购买产品和劳务,向居民提供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等),构成其财政支出。如图4-5所示。

图4-5 三部门经济流程

图4-5中,我们以外圈的虚线表示政府的财政收入,即社会公众向政府缴纳的价值(税赋);以内圈的实线表示政府的财政支出,即价值由政府向社会公众的回流。这就是由政府、企业和居民三部门组成的经济循环流程。这一模型中,代表总供给水平的社会收入在货币形态上被分成消费、私人储蓄、税收三个不同的部分;而代表总需求水平的社会支出在货币形态上被分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三个不同的部分。如果我们以Y代表收入或支出,以C 代表消费或消费支出,以S′代表私人储蓄,以T代表政府税收,以I 代表投资,以G代表政府支出,则一个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分别为:模和就业规模将发生扩张,即该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未来时期内将趋于上升。

把(45)式代入(44)式,消除等式两边的C后,则有:

(46)式就是三部门经济中有效需求决定的公式。该式表明,如果投资总额I 加上政府支出G等于私人储蓄总额S′加上政府税收T,则该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与这一均衡状态相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就是该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如果等式左边的I+G小于等式右边的S′+T,则意味着该社会有剩余产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它预示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出现收缩,即该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未来时期内将趋于回落。如果等式左边的I+G大于等式右边的S′+T,则意味着该社会有短缺产品,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它预示产出规

在三部门经济模型中,总产出、总收入以及它们与有效需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46)式中,如果我们把等式左边的G移至等式右边,则有:

(4-7)式虽然是(46)式的恒等变形,但两者却具有完全不同的经济含义。(46)式只是简单地表示了宏观经济中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关系,(4-7)式却暗含了一种极其重要的可能性,即当宏观经济出现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均衡时,社会可以用什么手段对其进行调节。我们不妨看一看根据(47)式转换而来的关系式:

上述关系表明,要想维持经济的均衡增长,也即保证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政府财政收支(TG)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实际上,我们可以把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支出之差理解为政府的储蓄,这样,要保证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就要求投资要等于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之和。在给定私人储蓄不变的情况下,当出现总需求不等于总供给时,政府总是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储蓄水平来使得总需求重新与总供给相等。比方说,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税收T或增加财政支出G的途径来扩大社会总需求,进而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此时政府财政收支(TG)可能出现赤字,即财政支出G大于财政收入T,但这是为了恢复经济的均衡增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反之,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可以采取相反的调节方法,即通过增加税收T或压缩财政支出G的途径来抑制过热的社会总需求,以恢复经济的均衡增长。总之,与两部门经济相比,在三部门经济中,可以多出一种调节经济的手段。

在上述过程中,政府的财政活动对宏观经济的均衡运行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这就是传统财政与现代财政的重要区别。传统财政主要是为政府各项活动提供必需的经费来源,而现代财政则在传统财政的基础上具有了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因此,我们可以把体现政府财政活动的(TG)称为宏观经济的“财政调节因子”。关于政府财政活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问题,我们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还将作详细的介绍。

三、四部门经济模型

所谓四部门经济,是在居民、企业、政府三个部门的基础上增加对外贸易部门的经济活动。在前面的两个模型中,我们均没有考察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因此属于封闭的经济模型。增加了对外贸易部门后,则成了开放的经济模型。在开放模型中,四个部门之间的经济关系如图4-6所示。

图4-6 四部门经济流程

在四部门经济模型中,由于必须考虑产品进出口的因素,因此代表总供给水平的社会收入在货币形态上将被分成消费、私人储蓄、税收和进口四个不同的部分(进口意味着一个国家总供给的增加);而代表总需求水平的社会支出在货币形态上则相应地分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出口四个不同的部分(出口意味着一个国家总需求的增加)。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四部门经济中,总需求刻画的是国内外部门对国内生产的产品的总需求,因此,它在货币形态上被相应地分成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出口四个不同的部分。回忆一下,在第一章第二节介绍总产出的核算方法时,我们曾指出,如果用支出法进行核算,一国的总产出(GDP或GNP)是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四个不同部分构成的。因此,在四部门经济中,一国社会的总需求并不等于该国的GDP或GNP。而在两部门经济和三部门经济中,一国社会的总需求总是等于该国的GDP或GNP。因为在两部门和三部门经济中,我们都是用Y来代表总需求或总产出的,因此,为了避免混淆,在四部门经济中,我们将以AD来代表总需求,以AS 来代表总供给。

如果我们以AD代表社会的总支出或总需求,以C代表消费或消费支出,以I 代表投资,以G代表政府支出,以X代表出口,以AS代表社会的总收入或总供给,以S′代表私人储蓄,以T代表政府税收,以M代表进口,则一个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分别为

把(49)式代入(48)式,消除等式两边的C后,则有:

(410)式就是四部门经济中有效需求的决定公式。该式表明,如果投资总额I 加上政府支出G和出口X 等于私人储蓄总额S′加上政府税收T 和进口M,则该社会的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即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与这一均衡状态相对应的总产出水平和总收入水平就是该社会的有效需求水平。如果等式左边的I+G+X小于等式右边的S′+T+M,则意味着该社会有剩余产品,市场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它预示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向总产出收缩,即该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未来时期内将趋于回落;如果等式左边的I+G+X 大于等式右边的S′+T+M,则意味着该社会有短缺产品,市场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它预示产出规模和就业规模将向总产出扩张,即该社会的经济增长在未来时期内将趋于上升。

在四部门经济模型中,总产出、总收入以及它们与有效需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如果我们把(410)式左边的G+X移至等式右边,则有:

(411)式表明,当宏观经济出现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均衡时,社会不但可以动用财政手段进行调节,还可以动用外贸手段进行调节。其关系如下式所示:

上述关系表明,要想维持经济的均衡增长,也即保证总需求等于总供给,除了政府财政收支(TG)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以外,国家的外贸进出口差额也必须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平上。同样地,我们可以把外贸进出口差额理解为对外贸易部门的储蓄,这样,要保证总需求等于总供给,就要求投资要等于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以及对外贸易部门储蓄三者之和。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一个社会除了可以运用财政工具(TG)对宏观经济进行必要的调节外,还可以运用外贸顺差(出口X 大于进口M),即使对外贸易部门的储蓄减少来调节供求关系。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刺激外贸企业的出口,从而拉动投资和需求,使经济恢复均衡的增长。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可以通过适当鼓励进口的方式来弥补国内消费市场的缺口,以舒缓通货膨胀的压力,使经济恢复均衡的增长。因此,我们可以把政府的对外经济政策和一个国家的进出口(MX)称为宏观经济的“外贸调节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