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邹衍的天下观和海洋观
在上古时代,对于“天下”的认识和对于“海洋”的认识相关联。顾颉刚、童书业写道:“最古的人实在是把海看做世界的边际的,所以有‘四海’和‘海内’的名称。(在《山海经》里四面都有海,这种观念实在是承受皇古人的理想。)《尚书·君奭篇》说:‘海隅出日罔不率俾。’(从郑读)《立政篇》也说:‘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这证明了西方的周国人把海边看做天边。《诗·商颂》说:‘相土烈烈,海外有截。’(《长发》)这证明了东方的商国(宋国)人也把‘海外有截’看做不世的盛业。《左传》记齐桓公去伐楚国,楚王派人对他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僖四年)齐国在山东,楚国在湖北和河南,已经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了。齐桓公所到的楚国境界还是在河南的中部,从山东北部到河南中部,已经有‘南海’‘北海’之别了,那时的天下是何等的小?”[27]
战国时期,先进知识分子视野中的“天下”有所扩展。但是人们依然以“海”作为“天下”界定,“把海边看做天边”。
《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言邹衍学说:“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先列中国名山大川,通谷禽兽,水土所殖,物类所珍,因而推之,及海外人之所不能睹。称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九州”地理意识已经为之一新。而“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的认识,早已超越了《左传》记载“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的时代。
《盐铁论·论邹》:“所谓中国者,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名曰赤县神州,而分为九州。绝陵陆不通,乃为一州,有大瀛海圜其外。此所谓八极,而天地际焉。《禹贡》亦著山川高下原隰,而不知大道之径。故秦欲达九州而方瀛海,牧胡而朝万国。”“昔秦始皇已吞天下,欲并万国,亡其三十六郡;欲达瀛海,而失其州县。”可知西汉人继承了邹衍的学说。“秦欲达九州而方瀛海”,“秦始皇已吞天下,欲并万国……欲达瀛海”,其实是战国以来“天下”、“四海”意识由自然地理观、人文地理观演进为政治地理观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