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价值论冗余论批判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界定

首先,本书确定的研究任务是考察西方学者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解读基础上所提出的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冗余论。因此,实际上首先是考察前人对于前人的解读。这就有一个前提问题,即如何解读和认识前人的理论。我们赞同西方分期单体系解释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克莱曼所坚持的注释学原则。这一原则来自于经济学内外的诠释学理论。诠释性解释的要点是要让文本自己说话,也就是说,对于马克思的解读首先要按照马克思的方法来进行。具体到自鲍特基维茨开始的对马克思价值转形的指责,实际上都先错误曲解了马克思,然后用非马克思的方法进行对马克思进行批判。因此,那些指陈马克思的价值转形有问题的解释实际上并没有准确地这样做,反而是他们在对马克思的解释中创造了矛盾或不一致,而这种矛盾或不一致如果按照马克思的原意来解读,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换句话说,当一种解释通过使作者的观点内在一致而让文本讲得通,而另一种解释则不能做到这样,那么如果说后者是正确的,肯定是不让人信服的。我们对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解读将本着按照马克思的原意进行。

其次,“逻辑的、历史的方法”是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中所强调的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该方法体现在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中,就是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不仅是逻辑上的,而且也是历史上的。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中都使用了这种“逻辑的、历史的方法”,而马克思对于劳动价值论的阐述则很好地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正是在这一逻辑与历史相一致的方法论原则下,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虽然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开始,但是却从商品的最一般的交换中来揭示价值规律。换句话说,价值规律是在十分抽象的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加以研究和阐述的,而这正是由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所决定的。按照这一原则,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得到的价值规律的一般规定,在资本主义经济分析中将要进一步具体化或者叫平均化,而这种进一步的具体化或平均化也就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内容。分期单体系解释按照注释性原则,主张基于马克思的原意,按照马克思的方法,对马克思的价值转形进行解读,但是其构建的模型并不能够提供生产价格对于价值的依赖,我们将结合国内转形问题的研究成果利用“逻辑的、历史的方法”对价值和生产价格的相互依赖提供论证。

最后,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根本方法。在确定了对没有马克思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劳动价值论冗余论”进行批判以后,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对该“冗余论”追根溯源,然后进行剖析和批判。如我们在问题的界定中已经指出的,从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经济学产生的争论史主线看,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的攻击和批判主要集中于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批判,具体地说,就是对价值转形的批判。因此,我们的考察至少要追溯至“劳动价值论冗余论”提出和鼓吹者们所延续的方法论的起源,甚至要追溯至劳动价值论的最初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