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丛(第五十一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5 小称与大称

小称(diminution)与大称(augmentation)本属名词表达范畴,用以表达事物的体量的大小。但是在很多语言里,这一对范畴都有意义的引申和功能的扩散。用在名词以外的词类的时候,小称表达带有“讨人喜欢的”意味,大称表达带有“负面的”或“令人不愉快的”含义(参看Payne 1997;Bussmann 1996)。

北京话里,重叠式“AA”、“ABB”和“AABB”都有变读阴平的现象,每一类重叠里也都有不变调的。这个语音分歧现象发生在不同韵类的字,因而不能从古入声字与非入声字的分别找到线索。另一方面,不变调的也不一定是文言遗留下来的重叠形式或者正式语体词汇。

从现象看,首先,有的变调与儿化共现,有的变调排斥儿化。第二,变调、儿化与重叠式词汇意义上是积极意义还是消极意义有密切关联。因此,对变调性质的分析除了语法考量之外,还有必要从表达层面探究。

5.1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第二个A一般读阴平调,儿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里有一个附表(720—722页),说明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表现,共列举了133个单音节形容词“AA”、“AA的”和“第二音节儿化变阴平”的分布情况。从书中的归纳看,“第二音节儿化变阴平”占优势。在这133个单音节形容词里,没有发生“第二音节儿化变阴平”的,包括本调为阴平的,只有18个。有下面几种情况。

(一)这个形容词根本就没有AA式,但有“AA的”重叠,如:瘪、纯、蠢、低、毒、灰、湿、酥、秃、歪、弯、直、皱、脏。也就是说,只能变为状态形容词。

(二)这个形容词有AA式,但没有“AA的”重叠,如:单。即不能变为状态形容词。

(三)这个形容词有AA式,也有“AA的”重叠,但是没有“第二音节儿化变阴平”。如:苦、死、微、涨、真。

上面三类除去原本就是阴平的9个字,只剩下“瘪、蠢、毒、俊、直、皱、苦、死、涨”而这几个词,在所有133个单音节形容词里,只占不足7%。这几个词以重叠式“AA”或“AA的”做状语,但是不发生儿化和阴平变调。

从上述分布看,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第二个A是否变调与其词汇意义有关。不变调有两个影响因素:

第一,很难用来修饰行为,如“纯、皱”。

第二,这些词具有“令人不快”的意味,很难表达“小”、“可爱”或亲昵关系等小称意义,比如“瘪、蠢、毒”。因此,“AA儿”阴平变调只能用于“表小”,可以说是小称变调。

5.2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式

双音节形容词有“ABB”和“AABB”两种重叠形式。这两类重叠发生儿化和变调的远不及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普遍,其用法分歧也比较大。

李小梅(2000)对《现代汉语词典》(1996,修订本)所收的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进行了统计,发现大多数单音节形容词的叠音后缀不发生音变,只有少数可以变为55调。9李莺(2001)统计了《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词典》(1996,修订本)的ABB式,共336个,其中BB的单字调本为阴平的就已经超过60%,而ABB式的BB变读阴平的只有46个10。不过这些统计并没有区分ABB使用是否与带“的”或“儿”,因而不便直接与《现代汉语八百词》的数据进行对比。尽管如此,变调的46个在非阴平的约100个用例里,所占不到一半,远远低于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发生变调的比例。

我们对北京话ABB重叠式BB是否变阴平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85个ABB重叠式中11,BB可以由非阴平调变成阴平的只有下面14个,约占16%。但是,这些词也可以不儿化,说成本调。如:

孤零零、骨碌碌、黄澄澄、亮堂堂、慢腾腾、噗碌碌、

热腾腾、湿淋淋、水淋淋、文绉绉、硬朗朗、直瞪瞪、

直愣愣、直挺挺

从词汇意义看,ABB重叠式主要有三类:

1)描摹事物色彩。如:白皑皑、黑黝黝、红艳艳、金灿灿。

2)描摹事物样态。如:黑洞洞、毛茸茸、松垮垮、雾腾腾、油腻腻、圆滚滚。

3)描述行为样态。如:懒洋洋、气鼓鼓、笑盈盈、直挺挺。

描述行为样态做状语是ABB重叠式的基本表达功能,而ABB重叠式多为描摹色彩或事物样态。描摹事物样态又可用作状语的,不是常态搭配,往往对动词的选择性强,因而使用的频率就相对较低,如“嫩嫩儿蒸了碗鸡蛋羹”。相对而言,“AA儿”中的形容词(如“好、快、慢”)意义较为抽象,可搭配的动词是大量的、可类推的,只要是行为动词都可以被它们修饰,比如“好好儿吃饭、快快儿走、慢慢儿说”。

值得注意的是,具有负面意义的词不能儿化,也不发生变调。例如:

黑洞洞、昏沉沉、急喘喘、懒散散、泪涟涟、乱腾腾、死板板、阴沉沉

从这个角度看,ABB重叠变阴平应是与小称表达有关12。这些词汇意义带有负面色彩的词难有小称意义,也就不发生阴平变调。这才能解释ABB重叠式变阴平调在词汇意义上的选择倾向。

另外,如上所述,上面可以变调的词也并非强制性要求变阴平,但凡是带儿化韵尾的形式“ABB儿”都要变成阴平。而做状态形容词用的时候,无论是否带“的”,都可以不变阴平,如:水淋淋(的)、直愣愣(的)。这些词所描摹的状态难以与“小”、“可爱”或者积极情感相联系。

下面来看AABB式重叠的情况。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对218个双音节形容词AABB重叠式、BB读阴平和第二个B是否儿化作了列表。其中有些变阴平,但也不是一律变成阴平。《现代汉语八百词》没有说明决定变调与不变调的条件。我们把书中表三所列的有变读阴平的AABB归纳如下。

(一)BB变阴平,且第二个B儿化。共50个。如:

安静 地道 敦实 伏贴 干净 光溜 厚道 豁亮 机灵

精神 宽敞 凉快

(二)BB变阴平,但第二个B不儿化。共26个。如:

糊涂 晃荡 啰唆 毛糙 勉强 磨蹭 犹豫 遮掩 枝节

(三)BB不变阴平,第二个B也不儿化。共30个。如:

破烂 凄凉 曲折 散漫 斯文 堂皇 拖沓 完整 稳重

严密 阴沉 圆满

显然,发生儿化的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词。而具有负面色彩的词,其重叠式即便变阴平,也不发生儿化,如:糊涂、晃荡、勉强。

综上所述,从形容词的三类重叠式变阴平调的表现,我们可以归纳出下面几点:

第一,凡是发生儿化的都变调。带“—儿”的重叠式有主观小量意义,如(一)类词。

第二,只能重叠不能变调的,其重叠式具有“大量”意义,但是不带有负面态度,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的词都有。如:破破烂烂、凄凄凉凉、曲曲折折、散散漫漫、斯斯文文、堂堂皇皇。

第三,不与儿化共现的阴平变调带有明显的主观大量意味或者负面态度。如:糊糊涂涂、啰啰唆唆、毛毛糙糙、晃晃荡荡。这是以重叠表现主观大量,同时用高调化来突显“过量”、“令人不快”,这也是语言象似性的表现。

我们认为,与儿化共现的阴平变调是小称变调,是作为小称后缀的叠加形态手段,是副词性标记。排斥儿化的变调是大称变调,用以强化主观大量或突显词汇的负面意义。前辈学者(金受申 1965;俞敏 1989/1999)认为阴平变调有强调的意思,其实正说明了这个高调形式有突显言者主观态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