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智慧的源泉
墨家把智慧看作认知器官的动态运作过程,探索智慧的源泉和获取智慧的手段,概括与规定“亲知”、“闻知”和“说知”的重要认知范畴。宋国丁氏,家中无井,需要花费一劳动力出外取水。后来家中打井,丁氏告诉别人:“吾穿井得一人。”(家里打井节省一劳动力的使用)此话经多次传播,竟转意为“丁氏家里打井,从井里捞出一活人”。此话传至国君耳,国君诧异派人问,丁氏解释说:“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得一劳动力使用,而不是从井中捞出一活人)国君释疑。
《吕氏春秋·察传》说,言论经过“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所以对传闻要谨慎辨析,以防被误传信息迷惑。南宋陈思《书苑菁华》卷五说:“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人构虚,百人传实。”一条狗见可疑形体而吠,一百条狗会因第一条狗吠而吠。一人虚构假信息,百人会当作真消息传播。《韩非子·八经》说:“不然之物,十人云疑,百人然乎,千人不可解。”事实为“S不是P”,十人会传说成“S可能是P”,千人会传说成“S必然是P”。越传越离奇,就是信息传播中的失真效应。
一般说,“亲闻”的真实性,高于“传闻”。《经上》第82条说:“闻:传、亲。”《经说上》解释说:“闻:或告之,传也。身观焉,亲也。”“闻知”被细分为“亲闻”和“传闻”。有人告诉,叫传闻。亲身在场听到,叫亲闻。
墨家以某人受伤生病为例,区分“亲知”和“闻知”两种认知方式。《经上》说:“物之所以然,与所以知之,与所以使人知之,不必同,说在病。”《经说上》解释说:“或伤之,〔所以〕然也。见之,〔所以〕知也。告之,〔所以〕使知也。”
事物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与人们之所以知道这原因的途径,与使人知道的方式不一定相同,例如某人生病。在某种情况下他受到伤害,这是他之所以生病的原因。我亲眼看到了他因受伤而生病,这是我之所以知道这原因的途径。我亲口告诉了别人,这是我使人知道的方式。
《经上》第81条说:“知:闻、说、亲。”《经说上》解释说:“传受之,闻也。方不彰,说也。身观焉,亲也。”从来源说,认知有闻知、说知和亲知。闻知是传授来的知识,说知是由已知推测未知,亲知是亲自观察得来的知识。方是比方、类推、推论。推论之知的特点,是借助前提中已经通晓的知识,按照一定形式、规则,把在结论中原未通晓的知识转变为已经通晓的知识,使知识由“不彰”到“彰”。
《经下》第171条说:“闻所不知若所知,则两知之,说在告。”《经说下》解释说:“在外者,所知也。在室者,所不知也。或曰:‘在室者之色若是其色。’是所不知若所知也。犹白若黑也,孰胜?是若其色也,若白者必白。今也知其色之若白也,故知其白也。夫名以所明正所不知,不以所不知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知长。外,亲知也。室中,说知也。”
意即:听到别人说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与所知道的东西一样,则不知和知两方面就都知道了,论证的理由在于,这是以别人告诉的知识作为中间环节,而推论出来的知识。在室外的东西是自己所知道的(亲知),在室内的东西是自己所不知道的,有人告诉说:“在室内的东西的颜色与在室外的东西的颜色是一样的。”(闻知)这就是所不知道的东西与所知道的东西一样。
“若”(像)字的意思就是一样,假如一个思想混乱的人说:“白若黑。”那究竟是“像白”,还是“像黑”呢?所谓“这个颜色像那个颜色”,如果像白,那就必然是白。现在知道了它的颜色像白,所以就推论出来一定是白的。
所谓概念和推论,是以所已经明白的知识为标准,衡量还不知道的东西,而不能以还不知道的东西为根据,怀疑所已经明白的东西。这就像用尺子,量度还不知道的东西的长度。室外的东西是“亲知”;室内的东西是“说知”。这是以“亲知”和“闻知”为前提,用演绎推论导出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