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金
中吕商 赠笔工刘衍
秋入中山①,臂隼牵卢纵长猎②。见骇毛飞雪,章台献颖③,臞腰束缟④,汤沐疏邑⑤。筤管刊琼牒⑥。苍梧恨、帝娥暗泣⑦。陶郎老、憔悴玄香⑧,禁苑犹催夜俱入⑨。 自叹江湖,雕龙心尽⑩,相携蠹鱼箧⑪。念醉魂悠飏,折钗锦字⑫,黠髯掀舞⑬,流觞春帖⑭。还倚荆溪楫⑮。金刀氏、尚传旧业⑯。劳君为、脱帽篷窗⑰,寓情题水叶⑱。
[笺 注]
①中山:地名,今河北定州,产笔毫最佳。古为国名,战国时为赵所灭。《艺文类聚》载:“《广志》曰:汉诸郡献兔毫,书鸿门(洛阳城门)题,惟赵国毫中用。”韩愈《毛颖传》:“毛颖者,中山人也。”此词多用《毛颖传》事。
②隼(sǔn):猛禽,上嘴钩曲,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可助打猎用。卢:良犬,此指猎犬。《毛颖传》:“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韩愈《画记》:“骑拥田犬者一人”,“骑而下倚马臂隼而立者一人”。《史记·李斯列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李)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③章台:秦宫名。
④臞(qú):同“癯”,瘦。缟(gǎo):未经染色的绢。束缟:即捆缚兔之白毫。
⑤汤沐:热汤梳洗。又,古时封建地主的封邑称汤沐邑,意谓收取百姓租税很薄,仅够烧水洗澡沐浴之用。以上四句均化用《毛颖传》:“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浮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⑥筤(láng):幼竹,又作苍莨,青色,未黄熟意。筤管:笔管。《毛颖传》:“秦始皇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牒:古代书板。
⑦“苍梧"句:写南方用湘妃斑竹制笔管。见前《解连环》(暮檐凉薄)注⑯。
⑧陶郎:指砚,砚有以陶制成者。玄香:指墨。《纂异》:薛稷封墨为玄香太守。《毛颖传》:“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文中褚先生指纸,纸以楮木捣烂浸水制成。陶泓,指砚,砚烧土(陶)制成。泓,取其能容水。陈玄,指墨。玄,黑,指墨的颜色。
⑨禁苑:代指皇帝。
⑩雕龙心尽:此用以指笔老毛秃无用之时。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毛颖传》:“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尽心”,即“心尽”。词用刘勰《文心雕龙》事典,有切笔工刘姓意。
⑪蠹:蛀食书籍衣物的小虫。箧:小箱子。
⑫折钗:笔力遒劲。姜夔《续书谱》:“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
⑬黠髯:指鼠须笔。黠:狡猾。鼠性黠,用以代鼠。髯:颊上的长须。据传王羲之的名帖《兰亭序》就是用鼠须笔写的。(参见《笔髓》)
⑭流觞:王羲之《兰亭序》有“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之句。春帖:即指《兰亭序》,因其有“岁在癸丑,暮春之初”等句。
⑮荆溪:在江苏省南部,上游为胥溪河,源出高淳县东北,汇集大茅山以东和苏、浙、皖边境界岭北坡诸水,经溧阳县东流,至宜兴大埔附近入太湖。前有荆溪县,后并入宜兴。词中笔工刘衍可能是此地出生。南宋开始,制笔业从安徽宣城转移到浙江吴兴(荆溪与吴兴相邻)一带,并逐渐成为制笔中心。楫:本指船桨,在此指划船。意谓制笔技艺靠刘衍得以流传。
⑯金刀:即刘衍的姓,繁体为“劉”,拆为金、刀。“尚传旧业”即承前“荆溪楫”而言。
⑰脱帽:摘去笔套。
⑱水叶:此指纸。见前《夜飞鹊》注⑳。
[译 诗]
时值深秋
进入战国古城中山
臂擎苍鹰,手牵黄犬
展开围猎狡兔的大战
毫毛似飘散雪花
向章台宫献上这稀世名产
用生绢紧束颖毫的腰肢
再用温汤把它梳洗净干
嫩竹制成笔管
备好名贵的书写纸绢
陶制砚台工艺久远
磨剩的黑墨在把玄香播散
接受朝廷的征召
火速去把皇帝晋见
叹只叹,在江湖浪迹多年
早失去雕龙篆刻的灵感
加以发毫脱落,身心交瘁
被闲置在箱子里与蠹虫结伴
然而这仍待一逞的文心
借酒醉之机魂游九天
企盼写出折钗般遒劲好字
像狡黠的老鼠舞弄须髯
在“曲水流觞”的雅境
写出“暮春之初”的名篇
再移地到吴兴、荆溪
刘氏巧匠把制笔技艺永世承传
有劳大驾摘下笔套
紧靠篷船的小小窗扇
把全部激情,尽心挥洒
题写到舱外水上漂流的叶片
[说 明]
歌咏“笔工”的词,在古典诗词中极为罕见,此篇实属首创。全词化用韩愈《毛颖传》的主要内容,结合笔工刘衍的身世与工艺水平,用赋笔叙写从入山采毫到制笔完工的全部过程,同时还以曲笔对老而无用的“颓笔”表示极大同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才不得重用的感慨。全词继承并发展了《毛颖传》的拟人手法,设幻为辞,暗含讥讽,寓意颇深,向豪放词风的倾斜表现得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