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道家二圣老子与庄子
今人说到儒家必是孔孟,道家则必是老庄。没有老子,就没有“道”,更不会有庄子之“道”。没有庄子,老子的影响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后来的道家文化也会是另一个样子。
老子是谁
老子这个人和他写的书都有点神秘。他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在道教中,被尊为太上老君。《史记》里面关于老子有一个传记,讲得很简单。司马迁说:老子是春秋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来做了周守藏室的史官。老子在做史官的时候,纵观天下大势,觉得天下事已无可挽救,于是决定归隐。在归隐的路上经过函谷关,守关的尹喜知道这是一位大哲,就请他把他的想法写下来,于是老子就为这个守关的人写下了“道德之意”五千言。老子写完《道德经》以后,就从此消失了,世人再也没有关于他的消息。《老子》(《道德经》)五千言里所述非常难读懂。如果没有道家后来的文献,我们甚至没有办法来理解老子这个“道” 的概念究竟是什么。我们解读或研究《老子》,必读一本典籍《庄子》。《庄子》将《老子》的“道”发挥到极致,又自成一体,是道家的集大成者。
老子和庄子比较
自古迄今,谈到道家,许多人自然而然便想到老子与庄子。总认为二者的道,是同一之道,并不做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事实上,二者的道之方式与后果,都大有不同,一个是智者,一个是诗人;一个是欲济天下,一个是游心天地;一个欲建立小国寡民的乌托邦,一个却是寻求姑射仙人的自由天地。老子反儒家之道而行之,欲济天下于无为又无不为;而庄子却只关心自己,不为世俗的一切所干扰。许多人认为道家就是无为而独善其身,这是不太准确的,老子还是心怀天下而跃跃欲试,庄子却不屑一顾而纵浪荒野。
老子讲“上”“下”之别和“民”“圣人”之别,从中亦可窥其深心曲致在“天下”,而庄子的文字里,讲至人,讲鄙人,全是关注于个人独立在世的方式,所以,老子关注的是社会性的道,而庄子关注的是个人性的道,天下不可或忘,他却只求“忘天下于天下,以天下忘天下”,寻求无碍个性的境界。
老子与庄子
老子与庄子比较
老庄时常并提,但却有不同。无论是时代、籍贯、著作,还是思想。但二者都本于道,老子之道是根,而庄子是道的集大成者。
老庄妙语
老子之《老子》和庄子之《庄子》中有许多妙语,能让我们体味到人生的真谛和本真,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