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逻辑:从普鲁士崛起到两次世界大战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俾斯麦时代

俾斯麦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孤立法国。为达到这个目的俾斯麦首先与奥匈帝国结盟以保证德国东南方向的安全,并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与俄国的争夺,以此向俄国施压,迫使俄国主动向德国靠拢,不敢与法国结盟,从而达到彻底孤立法国的目的。但俾斯麦与奥匈帝国结盟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借助奥匈帝国向俄国施压,在争取到俄国的善意中立后俾斯麦反而不再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了,以免俄奥矛盾失控。

近东危机与柏林会议

1875年夏季,巴尔干半岛上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下简称波黑)地区因旱灾而歉收。但反动贪婪的土耳其却不顾灾民死活,反而加重税收。7月,黑塞哥维那首先爆发起义,9月起义波及波斯尼亚。波黑农民的起义立即得到同为南部斯拉夫人且已取得自治地位的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旧译门的内哥罗)的大力支持,不但送钱送物还组织志愿军直接与土耳其作战。塞尔维亚的报纸公开叫嚣“塞尔维亚的加入意味着东方将燃起烈火,应该由塞尔维亚来为新月旗奏响送葬曲”[美]麦肯齐:《塞尔维亚与俄国泛斯拉夫主义》,1967年版,第34页。小小的塞尔维亚以及更小的黑山哪里来的胆量敢于挑战庞大的土耳其呢?当然是因为后台老板俄国人。已走出克里米亚战争惨败阴影的俄国哪肯放过这个插手巴尔干局势的大好机会,于是更加积极地援助波黑起义军。

这让奥匈帝国深感不安。奥匈帝国并不想吞并波黑,但是随着俄国、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卷入,波黑的农民起义已经转化为南部斯拉夫人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这势必会鼓舞奥匈帝国境内的300万南部斯拉夫人的民族独立,而1400万西斯拉夫人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奥匈帝国绝对无法容忍的。

1875年12月30日,奥匈帝国首相安德拉西向各大国发出照会,建议在保留土耳其对波黑统治权的前提下改善波黑居民的待遇。奥匈帝国不同意波黑自治更不同意波黑独立。因为这些或自治或独立的小国不但在宗教上和民族感情上倾向于俄国,而且由于实力相差悬殊,在土耳其的武力威胁下它们必然投靠俄国,自觉自愿地成为俄国在巴尔干半岛扩张的马前卒。

1876年4月起义蔓延到保加利亚。为了遏制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英国支持土耳其对起义军进行血腥镇压,并派了一支舰队停泊在离达达尼尔海峡不远的贝吉克湾,以武力威慑俄国。得到英国支持的土耳其对起义军进行了最残酷的镇压,保加利亚的菲利普波利斯地区1.2万无辜居民惨遭杀害,60个村庄被夷为平地。暴行传出后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厚颜无耻地为土耳其辩护,并称这样的报道是“咖啡馆的闲扯”方连庆、王炳元、刘金质主编:《国际关系史》(近代卷)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77页。英国之所以如此丧心病狂地卖力支持土耳其原因很简单,1869年苏伊士运河建成通航,印度对英国来说更重要了,英国更加不能容忍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扩张进而威胁到黑海海峡的安全。

土耳其对保加利亚人的野蛮屠杀彻底点燃了同为南部斯拉夫人的塞尔维亚人和黑山人的怒火。1876年6月30日塞尔维亚向土耳其宣战,次日黑山也向土耳其宣战。俄国斡旋两国结成同盟,并派出一支4000人的志愿军支援塞尔维亚。一名俄国将军还被塞尔维亚任命为陆军总司令。

虽然有俄国的大力支援,但塞黑联军仍然在战场上遭到惨败,这再一次证明土耳其虽然腐朽透顶但还是有能力维持在巴尔干半岛的统治,巴尔干的乱局全都是因为俄国的煽动和干涉。塞黑联军遭到惨败后俄国决定赤膊上阵,但俄国知道巴尔干半岛局势直接关系到奥匈帝国的生死存亡,奥匈帝国绝不肯轻易退步。为了争取奥匈帝国的谅解俄国向奥匈帝国作出了重大让步,1877年1月15日,俄奥两国签订《布达佩斯条约》,其主要内容是奥匈帝国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条件是奥匈帝国有权占有波黑。3月18日两国又签订补充协定,规定奥匈帝国将来可以兼并波黑,俄国不得在巴尔干半岛建立大斯拉夫国家。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可以独立,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市。

《布达佩斯条约》及其补充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奥匈帝国对土耳其政策的重大变化。在此之前奥匈帝国一直主张维护土耳其的完整,但当奥匈帝国看到维护土耳其的完整已无可能后,为了维护本国的完整就必须由奥匈帝国占领南部斯拉夫人新独立出来的土地,以免这些国家成为本国的动乱之源。也就是说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扩张是被迫的,是在俄国扩张时为了维护本国领土完整而进行的一种被动行为。

1877年巴尔干半岛形势图,希腊独立,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自治

在得到奥匈帝国中立的保证后,俄国于1877年4月24日向土耳其宣战。此时的国际形势对俄国十分有利,法国在普法战败后把向德国复仇当作头等大事,正在积极争取俄国的友谊,不会进行干涉;而德国则希望借此挑起英俄争端好迫使俄国向自己靠拢,也保持中立;奥匈帝国则已经被买通。只有英国仍然坚定反俄,但英国的优势在于海军,陆军相对弱小,在没有强大陆军盟国的支持下不大可能单独以武力干涉俄土战争。

虽然土耳其在塞黑联军面前大显神威,但一遇到俄国人立即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君士坦丁堡岌岌可危。为防止俄国占领君士坦丁堡和黑海海峡,英国舰队开进达达尼尔海峡,停泊在距君士坦丁堡仅一小时的航程内。俄军则针锋相对地推进到距君士坦丁堡仅仅12公里的小镇圣斯特法诺。此时俄军的进展已经大大超出了《布达佩斯条约》所规定的范围,奥匈不肯坐视土耳其崩溃,发表声明表示如果俄军占领君士坦丁堡则将召回其驻彼得堡的大使。由于大国的干涉,土耳其国内的波黑农民起义终于演变成了牵扯欧洲各大国的近东危机。

此时德国的态度起了变化,德国虽然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海峡没有实际利益,但也并不希望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扩张太大。因为这必将引发俄奥冲突,德国将被迫选择站队。德国外交的重心是孤立法国,稳定东方边境,这就需要它和俄奥同时保持良好的关系。而为了与两国都保持良好的关系,德国就需要俄奥存在矛盾,只有这样俄奥由于都需要德国的支持才会有求于它。但俄奥的矛盾又不能激化到爆发战争的程度,这就需要极为高超的外交手腕。俾斯麦凭借德国的超强国力同时对两国施压,对于较强的俄国施加了更大的压力,把俄奥的矛盾完全控制在了既不解决也不爆发的程度。

俄国面对英奥的巨大压力,又得不到德国的支持,只好同意召开国际会议来商讨解决近东危机。1878年夏季欧洲列强在柏林举行国际会议,商讨解决近东危机,史称柏林会议。经过无数次的激烈争吵和讨价还价以及肮脏的黑幕交易,列强终于在1878年7月13日正式签订了《柏林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如下:


1.俄国竭力主张的“大保加利亚”由于过于靠近君士坦丁堡而遭到英奥的坚决反对,最后被分割为三块儿,其中最大的一块儿成立保加利亚公国,在保留土耳其宗主权名义的前提下实行自治,实际成为俄国的附庸。

“大保加利亚”延伸至爱琴海的领土仍由土耳其管辖。这是英国斗争的结果。英国担心俄国将借助保加利亚这个傀儡获得进出地中海的基地,所以把“大保加利亚”所有沿爱琴海的土地全部剥夺,还给了软弱无能的土耳其。

2.由于俄国已在《布达佩斯条约》中答应把波黑交给奥匈帝国,而此时的奥匈帝国又得到英国和德国支持,所以土耳其被迫把波黑割让给奥匈帝国而自己只保留名义上的宗主权。

虽然土耳其对奥匈帝国赤裸裸的抢劫表达了严重抗议,但大会主持人俾斯麦却说:“欧洲已经讲话了。土耳其应该感谢会议为它收复了若干失去的省份,现在必须接受大国的所有决定而不是挑挑拣拣。大国达成的协议是不可改变的。”《英国蓝皮书》第83卷(1878年),土耳其39集,第15页,《柏林会议第4号议定书》

保加利亚获得自治,但在英国的反对下其领土大大缩小,爱琴海沿岸土地被迫全数归还土耳其,俄国仍无法突破黑海海峡的封锁

3.土耳其将塞浦路斯岛租让给英国。

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正在英印贸易线路上。夺取了塞浦路斯英国海军就能驻扎在地中海东部,保护英印贸易线路并遏制俄国海军进出黑海海峡威胁英印贸易线路的企图。

4.承认塞尔维亚、黑山和罗马尼亚完全独立,而且其领土都有不同程度的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俄国强占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地区,虽然罗马尼亚曾在这次的俄土战争中给予俄国以关键性的援助,但在赤裸裸的现实利益面前即使是鲜血凝成的友谊也不堪一击。此后比萨拉比亚在罗马尼亚和俄国(包括以后的苏联)间数次易手,成为两国间矛盾的焦点。俄国之所以要撕下“巴尔干民族解放者”的面具,肆意欺凌罗马尼亚是因为比萨拉比亚扼守着多瑙河的入海口,战略意义重大。

5.会议重申了黑海海峡的封闭原则,即商船自由通行而军舰禁止通过。


土耳其无疑是柏林会议最大的输家,因为所有的赢家所赢得的全部胜利果实都是从它身上撕下来的。但是如果没有英奥,尤其是英国的干涉土耳其早就不存在了。与远离列强的大清不同,土耳其就在列强周边而竟能摇摇欲坠地支撑100多年实在是因为列强之间互相争斗的结果,由于列强都没有能力一下子消化土耳其庞大的遗产所以就让它先活着,慢慢吃掉它。其中英国对于维持土耳其的生存实在是功莫大焉,如果没有英国土耳其早就被俄国蚕食了。

由于德国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海峡并没有实际利益,所以俾斯麦在柏林会议上显得非常超脱,他不停地穿针引线,与列强进行肮脏的黑幕交易,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一个“诚实的掮客”,但他并不诚实。出于防止俄国在巴尔干半岛势力扩张过大从而导致俄奥冲突的目的,俾斯麦暗中助奥抑俄,使俄国人非常恼火。俄国在柏林会议中失去了很多在战场上赢来的胜利果实,而这又完全是因为俾斯麦对俄国的背叛和欺骗所致,所以俄国报纸痛骂柏林会议是“一次欧洲在俾斯麦领导下的反俄大联合”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51页

柏林会议后的巴尔干

与奥匈帝国结盟

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外交工作的重心就是孤立法国,尤其是要防止法国与俄国结盟。对于奥匈帝国俾斯麦倒并不担心,因为奥匈帝国早已腐朽,并没有力量威胁德国的安全。而且由于奥匈帝国的实力弱于俄国,随着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越来越激烈,奥匈帝国还急需德国的帮助。

俾斯麦之所以愿意与奥匈帝国结盟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要维持住奥匈帝国以避免其崩溃后给德国带来的麻烦。

此时的奥匈帝国已是摇摇欲坠,如果没有德国的强力支持帝国很可能随时就会崩溃。一旦奥匈帝国崩溃,在民族主义盛行的大环境下就必然会带来奥匈帝国境内德意志人所在地区并入德国的问题,这让俾斯麦非常担忧。

因为德国实行的是联邦制,普鲁士以一强独大的实力才取得了在帝国境内的统治权。而主要居住在如今奥地利地区的德意志人大约有900万,再加上与他们杂居的少数民族共有1500万人,普鲁士的人口是2000万。如果这1500万人也以邦国的形式并入德意志帝国,则必然会严重冲击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的领导地位,给德国的内政带来混乱。

二是生活在奥匈帝国境内的德意志人信仰的是天主教,德国普遍信仰新教,分离倾向最严重的南德诸邦也信仰天主教。仅仅是为了对付信仰天主教的南德意志诸邦俾斯麦就不惜大动干戈发动“文化斗争”,结果仍然遭到失败。曾任德国首相的毕洛夫就非常担心奥匈帝国一旦崩溃,其德语地区(绝大多数是天主教徒)并入德国将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将因此增加1500万天主教徒,新教徒将由此成为少数……这将导致德意志帝国分崩离析”徐弃郁:《脆弱的崛起》,新华出版社,2014,第6页

正是出于以上两点的考虑,俾斯麦在统一德国的时候选择的是“小德意志”方案,而排除了把奥地利包括在内的“大德意志”方案。所以就民族而言俾斯麦并没有完成德国的最后统一,真正完成德意志民族统一的是希特勒。他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最终完成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

此外,奥匈帝国崩溃后其境内斯拉夫人居住的大片地区必将最终被俄国吞并,德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更为强大的俄国,这是俾斯麦绝不愿意看到的。俾斯麦的这一担忧在二战后果然变成了事实,弱小的东欧各民族根本无力抵挡俄国的吞并。

出于德国自身利益的考虑,俾斯麦决定与奥匈帝国结盟,以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

就外交而言,与奥匈帝国结盟的最终目的是迫使俄国主动与德国保持善意中立。为达此目的俾斯麦积极支持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1879年10月德奥两国正式签订《德奥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国任何一方遭到俄国进攻,两缔约国应以全部军事力量实行互助。

《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使法奥结盟成为不可能,德国在东南方向的安全得以保证。在得到德国的支持后奥匈帝国的实力大增,俄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压力。为了争夺黑海海峡及巴尔干半岛,俄国已经与英国交恶,与土耳其长期保持战争状态,并与奥匈帝国展开激烈争夺,如果德国再坚定支持奥匈帝国则俄国将陷入孤立。在德奥同盟的巨大压力下俄国被迫主动要求与德国改善关系,以削弱德国给予奥匈帝国的支持,维护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

但俄国人为什么不以与法国结盟来反制德国呢?这不正是俾斯麦所最担心的吗?对此俾斯麦早已安排妥当,1879年9月当德奥同盟的谈判还正在进行的时候,俾斯麦即向英国发出了反俄结盟的建议。英国当时正在阿富汗与俄国展开激烈的争夺,对于俾斯麦的建议非常热情,答应在德奥对俄的战争中将使法国“保持沉默”[英]A.J.P.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1848——1918》,沈苏儒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98页。这就使俄国企图与法国结盟反制德奥变得不可能,俄国只能向德国低头,否则就将面对彻底被孤立的结局。但其实俾斯麦与英国结盟的建议只是迫使俄国低头的手段,俾斯麦知道英国一向执行的是大陆均势政策,是不可能真正与德国结盟的,所以在迫使俄国低头后他就再也不理睬英国了。

《俄德“再保险”条约》

1879年9月,还在德奥两国正式签订同盟条约之前就得到消息的俄国急急忙忙地派出特使萨布洛夫出访柏林,带去了沙皇的极大善意,“俄国愿意尊重奥匈帝国的领土完整和《柏林条约》所赋予它的权利(指奥匈帝国取得原土耳其境内南部斯拉夫人为主的波黑地区的管辖权,这对俄国的泛斯拉夫主义是一个重大打击);建议德俄订立一项双边安全协定,俄国在德法冲突时保持中立,德国在英俄冲突时保持中立并不使奥匈帝国支持英国”。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对于俄国人找上门要求与德国签订安全协定,并主动提出在德法冲突时保持中立,俾斯麦扬扬得意,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如今俄国人却自己送上门来了。为此俾斯麦曾忍不住夸耀说:“我对维也纳的政策已有了一张最好的回执,我知道一旦把奥国人拴住,俄国人就会回头。”[美]巴格丹萨里亚:《奥德的接近》,1976年版,第302页

迫使俄国主动提出在德法冲突时保持中立实在是俾斯麦外交中最为精彩的一笔!虽然其实他有求于俄国远远超过俄国有求于他,但俾斯麦通过高明的外交手段逼着俄国人把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主动送上门来实在是令人叹服。

俾斯麦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重大的外交胜利当然是因为他高超的外交手段,但高超外交手段的基础却是德国的超强实力,俄国知道自己打不过德国,所以才肯如此,弱国的政治家是使用不了这种手段的。

俾斯麦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与奥匈帝国结盟的两个目的:一是维持奥匈帝国不致崩溃以免拖累德国,二是利用奥匈帝国与俄国在巴尔干的矛盾以奥匈帝国为棋子向俄国施压,迫使俄国与德国保持善意中立。所以取得俄国的善意中立后俾斯麦对于奥匈帝国的支持反而变得非常克制了,严格遵循这两个目的履行自己的义务。虽然已与奥匈帝国结盟,但这种结盟的性质是防御性的,也就是说俾斯麦在与奥匈帝国结盟后反而不支持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了,以免俄奥矛盾失控,自己被迫选择站队。他需要俄国继续留在巴尔干,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英俄矛盾持续存在,俄国才会为了寻求德国的支持而与之保持善意中立,从而彻底粉碎法俄结盟的基础。

1887年6月,在俾斯麦一系列外交手腕的运作下俄德两国正式签订《俄德“再保险”条约》。条约规定:1.如果缔约国一方与第三大国处于战争状态,缔约国另一方应对前者保持善意中立,并应竭尽全力使冲突局部化。但此项规定不适用于俄国主动进攻奥匈帝国及德国主动进攻法国的情况;2.德国承认俄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两国共同承诺保持巴尔干的领土现状;3.由于俄国在黑海沿岸防务空虚,俄德两国承诺维护封闭黑海海峡的原则,其目的在于防止英国海军通过黑海海峡威胁俄国南部。如果俄国夺取黑海海峡德国则保持善意中立;4.条约的有效期为三年。

《俄德“再保险”条约》的签订使法国在进攻德国时无法得到俄国的帮助,此前《德奥同盟条约》的签订已经保证了德国东南方向的安全,此次俄德条约的签订使德国整个东方都得到了安全保障,故称“再保险”条约。俄国事实上得到德国的保证,德奥不会主动进攻它,所以它也就没有必要再与法国结盟以招惹德国。通过再保险条约俄国也约束了德国主动进攻法国,俄国手中仍然保留了牵制德国最为重要的一枚棋子。

通过与俄国签订再保险条约俾斯麦终于使德国摆脱了法俄两面夹击德国的危险。但俾斯麦并不满足,他不但要彻底孤立法国还要继续遏制俄国以彻底打消俄国与法国结盟的企图。当然了,遏制俄国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俾斯麦并不愿意自己去做,他要唆使英国去做恶人,事情还要从普法战争讲起。

1870年10月29日,俄国趁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之机向1856年《巴黎和约》的所有签字国发表了一份声明,宣布单方面废除黑海中立化的条款。俄国此举当然引发了英国的强烈不满,但维护《巴黎和约》的另一个最主要的国家——法国此时已经彻底战败,不可能再出兵以武力惩罚俄国的违约行为。而此时的俾斯麦为了遏制俄国所以竭力挑拨英俄关系,作为《巴黎和约》签字国之一的德国居然表示俄国要求取消“《巴黎和约》中最不能令人满意的条款”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2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432页是正当的,俾斯麦还要求举行一场国际会议重新商讨黑海海峡问题。1871年3月13日,英、法、俄、普、奥匈、土、意七国签订了《伦敦海峡公约》,宣布取消黑海中立化,恢复俄国在黑海的主权,俄国在黑海拥有部署任何规模舰队的权利,这事实上是承认了俄国单方面违反《巴黎和约》的行为。但《伦敦海峡公约》同时又再一次确认了1856年《巴黎和约》所规定的黑海海峡对一切外国军舰的封闭原则。俄国海军仍被限制在黑海,不能自由通过黑海海峡进入地中海。

《伦敦海峡公约》是俄国外交的巨大胜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去的最重要的权利又都恢复了。《伦敦海峡公约》却是英国外交的失败,此时的英国失去了遏制俄国最重要的伙伴——法国,而俄国又得到德国的坚决支持。奥匈帝国虽然想遏制俄国,但力量太弱。意大利和土耳其更弱,基本没有什么发言权。势单力孤的英国只好忍气吞声,被迫接受俄国的力量又回到黑海的现实,英俄矛盾更加尖锐,俄国不得不更深地依赖德国的支持,而巴尔干半岛再也不会有平静的时候了。

德意奥三国同盟

柏林会议后的巴尔干半岛仍然无法保持平静,先后发生保加利亚危机和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之间的战争,虽然在前台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这些小兄弟们在闹事,其实后台老板都是俄国和奥匈。

在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签订后,1882年5月20日意大利也加入了德奥同盟,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所谓德意奥同盟国集团。意大利为什么要加入德奥同盟呢?这是因为意大利在1881年陷入了严重的内外交困,急需德奥的支持。

意大利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便陷入长达14个世纪的分裂。直到1852年意大利杰出的民族英雄加富尔担任撒丁王国首相后意大利才算走上了统一的道路。但与主导德国统一的俾斯麦不同,加富尔更多的是利用外交手腕实现的意大利统一。因为与普鲁士相比,意大利的军事力量实在是太差了。截至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前意大利距离统一只剩下最后的两步,一是奥地利占领下的威尼斯地区,二是由教皇盘踞的罗马。俾斯麦当年正是以收复威尼斯鼓动意大利与之结盟共同打击奥地利的,为此俾斯麦还忍痛答应给意大利1.2亿马克的援助。但意大利却是个没出息的,竟然打算多花点儿钱从奥地利手里把威尼斯买回来,后来被奥地利拒绝了才只好与普鲁士结盟夹击奥地利。但让俾斯麦万万没想到的是意大利军队竟然是如此不堪一击,开战不过两天12万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队竟然被8万奥地利军队打得屁滚尿流;海军也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奥地利海军打得惨败。但由于普鲁士在萨多瓦战役中决定性地打败了奥地利,所以意大利也成了战胜国,逼着奥地利交出了威尼斯。收复了威尼斯,意大利的统一问题就只剩下罗马了。

罗马是教皇长期盘踞的地方,事关数千万天主教徒的感情,而且当时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一直强烈支持教皇以换取国内外天主教徒对他的支持,所以解决罗马问题很是让意大利头疼。1867年意大利政府鼓动另一位为统一意大利作出卓越贡献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率领志愿军进攻罗马。意大利政府的如意算盘是进攻得手的话自己就顺手接管罗马实现祖国统一,万一法国干涉就把责任推在加里波第身上。没想到法国的反应极为激烈,立即派遣大军保卫罗马。意大利政府吓得魂飞魄散,首相拉塔齐居然无耻地宣布加里波第的志愿军是“叛军”。得此消息的志愿军将士士气受到严重打击,被法军打败。罗马问题被迫搁置。

1870年9月1日法军在色当战役中被打败,驻防罗马的法军被紧急召回保卫法国本土。意大利一看法国人走了,顿时来了精神,10天后派遣大军进入罗马,教皇被迫退入罗马城中的梵蒂冈。出于安抚国内外天主教徒的考虑意大利没有再进军梵蒂冈,而是给了教皇和教会一系列的特殊权利。1871年7月意大利正式迁都罗马,意大利完成统一。

统一后的意大利被称为“欧洲的第六架轮子”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因为相较之于英国、法国、德国、奥匈、俄国这五个欧洲大国来说意大利很弱,但又比土耳其、塞尔维亚、罗马尼亚等国强大。因此意大利事实上处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列强里最弱的一个,列弱里最强的一个。

意大利虽然实力不强、国力较弱,但野心却是极大,因此号称“穷光蛋帝国主义”。由于凭借自身实力完全无法实现自己的野心,所以意大利就变成了国际社会中投机取巧的典型。

统一后的意大利妄想重振罗马帝国的雄风,它的第一个重大打击就来自法国。在柏林会议期间英国强迫土耳其把塞浦路斯岛租让给它,法国却一点儿好处也没捞到,这让法国极其不满,为了安抚法国这无耻的愤怒,英国答应支持法国在突尼斯的殖民活动,法国随即强迫突尼斯成为自己的保护国。突尼斯是罗马帝国曾经的劲敌迦太基帝国的地盘,也是意大利企图重振罗马帝国雄风而向外扩张的第一步,没想到这第一步还没迈出去就被法国蛮横地挡了回去,这让意大利非常恼火。意大利因此便有了接近法国的死敌——德国的念头,企图借助德国的力量牵制法国。

此时的意大利还面临非常严重的内政问题。意大利收复罗马完成统一后,教皇的世俗权力被一扫而空,自称“梵蒂冈之囚”的教皇因此对意大利非常愤恨,欧洲的天主教世界也都站在教皇一边共同表达对意大利的强烈不满,而国内激进的共和派却强烈要求将教皇赶走,意大利政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突尼斯扩张的失败更让意大利感受到外交的孤立,意大利因此更加坚定了靠近信仰新教的德国的想法,提出要加入德奥同盟。

但俾斯麦根本看不起意大利的实力,认为意大利没有什么价值,其军事实力简直就是笑话。对于意大利不切实际的雄心壮志俾斯麦更是嗤之以鼻,“意大利的胃口很好,牙齿却极为差劲”。因此俾斯麦其实对于与意大利结盟并没有什么兴趣,之所以最后同意意大利加入德奥联盟,不过是为了解决意奥两国间的领土争端,给奥匈帝国一个友好的西方邻国而已。因此俾斯麦对于意大利与之结盟请求的回答是,“通往柏林的道路要经过维也纳”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第3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签订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意大利在遭到法国无端进攻时德奥应提供全力援助;德国在遭到法国无端进攻时,意大利需履行同样的义务。

通过与意大利的结盟俾斯麦事实上并没有使德奥联盟的实力增强,但至少使奥匈帝国获得了一个友好的西方邻国,得以全力对付俄国,而且也剥夺了一个法国潜在的盟友,使法国更加孤立。但以后的事实表明,意大利不但实力弱小而且反复无常,俾斯麦的目的并没有达到。

两次《地中海协定》

俾斯麦之所以同意与意大利结盟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企图以意大利为桥梁与英国建立紧密联系。为了保证英印贸易线路的畅通,直接控制苏伊士运河的埃及对英国来说极为重要。但苏伊士运河也是法国沟通其与印度支那殖民地及与亚洲开展贸易的咽喉,英法两国为了争夺对埃及及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几乎爆发战争。意大利与法国为了争夺突尼斯也有矛盾,英意两国在地中海有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于是在俾斯麦的唆使下,意大利与英国在1877年2月12日签订第一次《地中海协定》。3月24日,奥匈帝国以互换照会的形式也加入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针对的是法国和俄国,目的在于维持地中海的现状。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显然并不能让俾斯麦满意。俾斯麦的目的在于使英国更深地介入巴尔干半岛从而引发与俄国更大的矛盾,并造成德、奥、意三国同盟与英国接近的态势,不但在外交上孤立法国同时也孤立俄国,迫使俄国接近德国,不敢与已经被孤立的法国结盟对付自己。

1887年12月12日和16日,英、奥、意三国互换照会,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三国同意共同维持近东(包括小亚细亚)现状并保护黑海海峡,这明显是针对俄国的。

通过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俾斯麦终于达到了目的,使英国更深地介入了巴尔干半岛,并使奥匈帝国也受到英国的保护,他自己反倒超脱出来了。当然了,英国也不是傻瓜,之所以同意签订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也是事出无奈:第一,法国一直在寻求俄国的友谊,不可能再像克里米亚战争时那样成为遏制俄国的盟友;第二,英国能寻找到的遏制俄国的盟友只剩下了奥匈帝国、意大利、德国;第三,英国一直奉行大陆均势政策,并不愿意已是欧洲大陆最强国的德国更进一步的扩张,从长远来看遏制德国才是符合英国长期利益的。而且德国在巴尔干半岛和黑海海峡并无实际利益,不可能成为遏制俄国在此扩张的盟友,英国能拉拢的伙伴也只能是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所以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也是符合英国的利益的。

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尽显俾斯麦的奸雄本色,这一协定虽然是针对俄国的,而且英国与之签订协议的还是德国的两个盟国,但德国却置身事外,把援助奥匈帝国抗俄的责任完全推给了英国。从而达到借助英国的压力迫使俄国向自己靠拢的目的。

至此,俾斯麦煞费苦心构建的孤立法国、迫使俄国保持中立的外交体系大功告成!其实俾斯麦所构建的外交体系远远比本书所描述的更为复杂,那是一个密如蛛网的秘密外交体系,死死困住了法国,使这个一心要复仇的大国在整整20年间动弹不得,一直到俾斯麦下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