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拓展指南】

一、重要文献资料介绍

1.哈罗德·伊罗生(Harold R.Isaacs,1910—1986):《美国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简介:本书为美国人哈罗德·伊罗生所著《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形象》中有关中国的部分。该书从一些套话入手阐明了一百多年来中国与中国人在美国人心中的变化以及影响这些不同形象的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方面的原因。

2.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简介:这本书收入基亚、巴柔、莫哈等著名的欧洲大陆比较文学学者的13篇论述形象学或进行形象学研究的代表性论文,既有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定义与范畴的探析,又有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历史的阐发。

3.周宁主编:《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丛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年版。

简介:这套丛书共8卷,包括《契丹传奇》、《大中华帝国》、《世纪中国潮》、《鸦片帝国》、《历史的沉船》、《孔教乌托邦》、《第二类人》、《龙的幻象》。丛书将研究重心主要放在了7个世纪以来纵向的不同时代不同主题视野下的西方中国想象谱系的梳理和西方不同类型文本里的中国想象的阐释等方面上,为整体而又全面地把握西方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

4.钱林森主编:《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丛书,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简介:这套丛书共10卷,包括钱林森的《光自东方来:法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张弘等的《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葛桂录的《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卫茂平等的《异域的召唤:德国作家与中国文化》、汪介之和陈建华的《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等。丛书在占有翔实材料的基础上梳理了18世纪以来西方不同国家的作家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不同认识与想象。

二、一般文献资料目录

1.〔德〕顾彬:《关于“异”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2.范存忠:《中国文化在启蒙时期的英国》,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姜智芹:《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国外文学》2004年第1期。

4.李焕明:《伏尔泰的中国观》,《国外文学》2003年第3期。

5.宋伟杰:《中国·文学·美国:美国小说戏剧中的中国形象》,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版。

6.〔美〕史景迁:《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7.乐黛云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

8.赵小琪、谭枫凡:《香港文学中的英国形象》,《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9.David LeiweiLi, Imagine the Nation: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Consen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0.Ditze, Stephan-Alexander, America and the Americans in Postwar British Fiction:An Imagological Study of Selected Novels, Heidelberg: Winter,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