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教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学训练】

一、本节学习建议及关键词释义

1.学习建议:

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的研究对象是异国的形象,因而,在学习时应该注意理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变异性与综合性两个特征,而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内容的实践性意义则是这一节学习的重点。比较文学形象学的一些关键词也要能理解并运用。

2.关键词释义:

注视者:注视者是当代形象学研究的重心。他者形象既然是注视者借助他者发现自我和认识自我的过程,那么,注视者在建构他者形象时就不能不受到注视者与他者相遇时的先见、身份、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注视者创建他者形象的基础,决定着他者形象的生成方式和呈现形态。

他者: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他者形象指涉的范围虽比一般文艺理论涉及的形象范围狭窄,但也并不仅仅指涉人物形象,它存在于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游记、回忆录等各种文字材料中,像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等,就都可以纳入比较文学形象学他者的研究范围。

二、思考题

1.海外华文文学中的双重他者形象。

2.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西方形象的流变。

三、可供进一步研究的学术选题

现代西方文学思潮中的中国想象

提示:20世纪以来,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日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总体看来,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了几个方面的趋向和特点。一是对西方文学史中的中国形象的研究,一是对特定国家、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的研究。不过,现有研究成果的研究重心主要放在了纵向的不同时代不同主题视野下的西方中国形象谱系的梳理和不同西方国家文学或作家作品里的中国形象的阐释等方面上,研究对象也大多放在17世纪后半叶至近代这一时段西方文学的“中国形象”研究上。而现代西方的文学思潮中的中国形象,却没有获得研究者应有的重视。因而,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全球化时代,通过对现代西方文学思潮中的中国形象的具体而又深入的分析,发掘出我们民族文学与文化的生命原动力和现代性生长价值,尤其是注重对那些促进生态和谐的价值观念、审美趣味、人生智慧的发掘,可以使民族文学、文化在现代性意识的观照下生成一种契合当下生存境遇的新的意义,以此进一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西方文学中更为健全、理性的现代性的中国形象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