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行为习惯因素
行为是机体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发生的内在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反应,行为一般表现为机体外显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即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习惯是指无需经过特殊训练,只是由于经常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与行动的需要或倾向。人类行为是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存,种族延续,在适应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时所做出的反应。人作为生物个体,同时又是社会个体,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生物性决定了人的本能行为。此外,攻击、探究和追求刺激等也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行为。然而,人类的本能行为又往往受到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性决定了人的社会行为。人的社会行为是在个体参与社会生活,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通过观察、模仿、认同、学习、教育、交往和工作等,在个体与生存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自己的一套行为模式,并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同,符合社会准则和道德规范,因此,人类的行为表现十分复杂。这体现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行为表现也会十分不同,即使是同一个个体,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由于其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行为表现也不尽相同。
从心身健康的角度来看,人类行为与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事业的长足进步和医学卫生健康服务的改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疾病谱和死因顺位的重大变化,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已经不是由生物因素造成的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等,而是由于心理社会因素、人类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导致的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虽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高速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可供人们保护和促进健康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如抗生素的问世、各种疫苗的发明、医疗技术与设备的发展、卫生服务网络的建立等,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仅仅有健康资源是不够的,这是因为:第一,已有的卫生服务需要人们自觉地采取行动加以利用,即公众的健康意识比医疗技术与设备更为重要;第二,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人类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极为密切,改善不良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并有利于疾病的治疗;第三,感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也与人们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国内外有关的社会医学研究表明,影响健康的因素可以分为四类: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环境因素;卫生保健服务因素;生物学因素。
对于不同的健康问题,各类因素所发挥的作用不同。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占各类健康影响因素的50%以上,且随着年代的发展,该比例有上升的趋势。
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已经被大量事实所证实,影响健康的行为习惯也多种多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卫生局人口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对加州某地区的近7000人进行了为期五年半的研究,发现了七项与人们的期望寿命和良好健康显著相关的简单而基本的行为习惯,它们是:
(1)每天正常而有规律的三餐,不吃或少吃零食;
(2)减少夜生活,每天吃早餐;
(3)适当的睡眠(每晚7~8小时);
(4)保持适当的体重;
(5)积极而有规律地锻炼身体;
(6)不吸烟;
(7)适度饮酒或不饮酒。
经过五年半的观察,发现遵守上述行为中6~7项健康行为的人群比只遵守0~3项的人群预期寿命有明显的延长。我国学者对百位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长期追踪观察。这100位老人平均年龄为95.3岁,其中11人超过100岁。他们的经验是在上述7项健康行为以外,还有2项补充,一是性格开朗,知足常乐,乐于助人,有自己的个人爱好;二是有美满的家庭生活,其中包括和谐的性生活。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归纳为:
(1)积极休息与适量睡眠;
(2)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3)适度的运动锻炼,保持合适的体重;
(4)戒除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等;
(5)合理利用卫生服务。
健康的行为习惯对人的心身健康是有利的。但对健康不利的行为习惯则会损害心身健康。这些行为被称为损害健康的行为。这是指偏离个人、他人以至社会健康所期望的行为。损害健康的行为包括:① 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期望不一致,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构成危害的行为;② 对健康的危害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即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有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行为;③ 一般是在个体后天经历中所习得的行为。
损害健康的行为通常可分为以下4类:
(1)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均有某些不同,但大致可分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前者有利于维护健康,预防疾病;而后者则不利于健康,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疾病的发生。不良生活方式一旦形成就很可能导致各种严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
(2)不良病感行为:病感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复全过程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如疑病、恐惧、讳疾忌医、不及时就诊、不遵从医嘱、迷信,乃至自暴自弃等。
(3)日常危害健康行为:主要包括吸烟、酗酒、吸毒和不良性行为等。
(4)致病行为模式:致病行为模式是导致特异性疾病发生的行为模式,通常作为危害健康的人格类型,国内外研究较多的是A型行为模式(也称A型行为类型)和C型行为模式。前者是一种与冠心病发病相关的行为模式,后者是一种与癌病发病相关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