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四地语言对比研究的现状
四地语言的对比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如果稍加区分,内地与台湾语言对比研究基本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内地探亲、两岸开始增加往来和交流以后,而内地与港澳地区的对比研究虽然起始时间略早,但主要集中在两地回归祖国前后的一段时间。
经过近30年的时间,四地语言对比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但研究队伍扩大(主要是两个覆盖面的扩大,一是年龄的覆盖面,老中青都有;二是地域的覆盖面,由最初主要只是内地学者参与扩展到境/国内外),而且成果众多:我们不仅能够看到数以百计的论文、几十部工具书,甚至还可以看到一些有分量的专著。此外,一些定期与非定期的专题研讨会已经并且还将继续举行,不但持续推动了相关的研究,同时也成为某一个阶段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
目前的主要进展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研究内容的丰富、拓展和加深
最初的相关研究有很强的“沟通、交流”功利目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差异明显的词汇方面,多是讨论此有彼无、此无彼有或形同义异、义同形异以及造成上述差异的社会原因等,其他方面涉及的就不多了,因而从总体上看既不全面,也难说深入,有时某些结论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也还有可议之处。(刁晏斌,1998a)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的性质和内涵不断凸显,主要表现是:
第一,研究内容拓展。由词汇到文字、语音、语法,再到语篇、修辞、表达、标点符号以及语言规划和规范等;由最初的报刊、小说语言到各种应用文体(如广告、公文、影视、歌曲作品等)语言;由书面语兼及口语。研究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还表现在一些成专题的研究方面,比如自从有人提出了港式中文的概念后,许多人就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而下边将要再次谈及的《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则是一部集大成性的著作。此外,台港澳之间或与其他华语社区(如新加坡)之间对比的研究,也有所涉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们由最初只研究“差异”,到进而兼及多地之间的“融合”,这也是研究内容拓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重要表现。
第二,研究内容加深。主要表现为找到新的角度、内容更加细化。比如词汇方面的研究,由最初单一“词”的层面进入词素及构词的层面,由单纯的词义层面进入义项层面;由某些相对粗放的比较(如缩略词语的整体比较)到进入内部分类(如数字略语、简称、缩略语素等)的精细化比较;科技术语的对比研究也已开始分学科、相对比较全面系统地进行。语法方面大致也是如此,由最初比较简单的用法比较,到较为全面地研究各地之间词法、句法以至语篇层次上的各种差异,并且往往更多地结合某一理论,从而得出一些较有深度的见解。
第三,研究手段更新。起初的研究几乎都是“原始”的手工操作,也就是翻查数量有限的语料、搜集用例,不但费工费时、效率不高,而且范围有限,容易以偏概全,而最初某些研究质量和水平不高,往往也与此有直接关系。现在,在进行同样研究的时候,人们更多地利用语料库(甚至是较大规模的语料库)以及其他一些网络资源。语料库如香港理工大学的“两岸三地汉语语料库”、香港城市大学的“华语各地共时语料库”。以此为依托,目前都有重要的研究成果问世,如下文将要谈到的《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以及《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等。内地目前似乎还没有类似的大规模专用语料库,但是也有一些相关的资源,比如北京大学的CCL语料库中就有不少港台作品,而北京语言大学的CCRL语料库更是辟有港台小说子库,并且都可以免费使用。目前可用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可以比较方便地下载各地的各类作品外,还可以直接登录一些境/国内外媒体的网站,阅读、下载一些即时性的语料,甚至还可以进行一些直接的检索,已有的研究成果有一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的。
第四,理论性有所增强。最初的研究模式基本是罗列对应形式,然后再进行一些简单说明或分析,自然没有太多的理论色彩。随着研究内容的拓展与加深,以及整体水平的提高,这方面也有一定的改观。在整体上,除了使用中国传统的词汇学、语法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外,还纳入社会语言学、对比语言学、语用学、计量语言学等的理论框架、视角下,或者是对其方法有较多的使用。在一些具体的研究中,也更多地用到词汇扩散理论、言语社区理论、语法化(包括词汇化)、主观化、格语法等一些在“本体”研究中经常用到的理论和方法。
上述方面在以下几部专著中有较多的体现。
一是汤志祥的《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90年代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汉语词语现状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本书最大的特点有二:一是材料丰富、描写细致,二是理论性强。关于这两点,本书“提要”有以下的介绍和说明:
本书……运用“跨社区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去描述当代汉语词汇的共时现状和不同社区之间的语言变异。本书着力于对语言事实进行尽可能精细的描写,追求“高分辨率”,因此它也是描写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计量语言学与中国传统的汉语词汇学、汉语方言学等互相结合的产物。
就书的内容来看,作者基本上说到做到了。
二是石定栩、邵敬敏、朱志瑜编著的《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比较》。关于本书的内容及其特色,书后的“内容简介”有以下的说明:“本书以客观理性的态度,从整体上界定港式中文与标准中文的涵义,梳理港式中文形成的历史,指出研究港式中文的意义、理论和方法,从词语、句法、语用以及文化等多个角度,将港式中文跟粤语、英语、文言文以及普通话进行立体比较,分析其异同及其成因。”应当说,这一表述基本准确。
此外,刁晏斌的《差异与融合——海峡两岸语言应用对比》(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从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这三个方面,对两岸语言及其运用中的诸多差异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对其产生原因等也进行了一些理论性的探讨。另外,本书还较早地提出了两岸语言的“融合”问题,并且列举较多事实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讨论和说明。
二、 形成了重要的认识和观念
我们认为,主要来自相关研究实践,并且能够更好地把握与处理相关问题,因而有重大意义的重要观念和认识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是言语社区观念,二是全球华语观念,关于这两个方面,上一节均已讨论,此处从略。
三、 出版了有分量的新型工具书
进行四地语言对比研究,最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方便沟通与交流,而当今最有效的沟通交流工具,主要就是词语工具书。所以,从一开始人们就非常重视两地或多地之间词语对比工具书的编纂,并且这实际上也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成果形式之一。
二十余年来,相关的词语工具书已经出版了不少,而更多的新词语工具书等也都不乏这方面的内容,甚至像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最新修订版对此也有所反映。但是,已有的工具书收词数量多少不一,释义质量良莠不齐,其中有些由此也招致了一些批评。
进入21世纪以来,上述情况有所改观,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编纂出版了若干种有分量的新型工具书。
一部是由北京语言大学与台北中华语文研习所合编的《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共收录字、词、语45000余条,其中两岸共用的条目42700条,内地通用条目1300条,台湾通用条目1000条,另外多义项条目中有内地特有义项的条目550条,有台湾特有义项的条目370条。词典的简体字本和繁体字本分别在内地和台湾出版。本词典的特点是注重描写性、通用性和实用性,同、异并收,规模较大,对于语言的规范运用以及语言教学和学习等价值较大,但是由于比较注重传统规范,所以对新词新义收录不够,因此对两岸语言及其运用的实际差异反映不足。
同样以“两岸”为名的,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工具书,这就是《两岸常用词典》,其大陆版由李行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本词典由大陆与台湾两地的编写组共同合作完成,系一项庞大语文工程的第一步,下一步是编纂规模更大的《中华语文大词典》,以及《中华科学与技术大词典》和《两岸科学与技术常用词典》等。此外,作为这项工程的一部分,由双方协商共同建设的“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http://www.zhonghuayuwen.org)也于2012年上线,向全世界免费开放。
《两岸常用词典》共收字7000多个,收词近35000条,以收释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的常用词语为主,同时适当收释一些双方各自特有而常用的词语,反映两岸语用异同,以方便两岸交流和一般民众使用,并为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提供帮助。与早出的《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相比,本词典不仅体例更加完备合理,而且对差异词语的收录数量和质量均有很大提高,堪称后出转精之作。
以“华语”为名的,一部是邹嘉彦、游汝杰编著的《21世纪华语新词语词典》(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该书扉页有“十年磨一剑 亿字炼新典”的宣传语,此语下面是主要的亮点介绍:
基于巨型亿字“华语各地共时电脑语料库(LIVAC)”
所收条目精选自LIVAC语料库所见1万多条新词
以语料库的量化资料为基础,说明新词地区差异
例句取自语料库所见华语六地的当代报刊
此词典第一次以“华语”为对象,收词范围广泛,语料鲜活,释义使人时有别开生面之感,不足是收词太少,只有1500余条,原因是以收录2000年以后产生的新词为主,仅在个别地区流行的新词基本不选,另外收词偏重于社会生活类。(邹嘉彦、游汝杰,2007b)
在前一部词典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的是由李宇明主编的《全球华语词典》,该词典编写阵容强大,分为大陆、港澳、台湾、新马、其他等五个编写组,每组都有审订、主持各一人,以及三至五位成员,其中多有名家宿学。在词典的封四,有以下的亮点介绍:
收录华人社区的特有词语
标明每个词语的使用地区
罗列名异实同的异名词语
介绍词语得名的背景知识
与前一本词典的六地(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上海、北京)相比,该词典扩大到马来西亚、泰国、印尼,以及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所收词条也扩大到10000条。
以上两部词典收词范围虽然是“华语”,但无疑都是以四地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因此首先属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两部工具书都是上述两种新观念的产物,因而不仅有很强的实用意义,同时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以上是仅就“成绩”一方面说的,相关的研究当然也有一些不足,关于这一方面,我们将在本书第八章中进行讨论。
[1] 我们曾经提出过一个课题“国语的分化与变迁”,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却一直未能着手系统地进行。2013年,我们投标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汉语发展演变数据平台建设与研究”获批立项,已把这一课题列入其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子课题。
[2] 以往的研究中,澳门在相当程度上被人们忽略了,不少人认为澳门语言与香港语言高度一致,所以不值得专门研究。笔者以为,如果对港澳语言有稍微深入的了解,恐怕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3] 笔者在《两岸四地语言对比研究现状及思考》(刊于《汉语学习》2012年第3期)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但是限于篇幅和条件,没有展开进一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