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智能理论
一、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认为人的智力活动就是对客观对象(内容)在头脑里加工(操作),并形成知识(产物)的过程,他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Structure of Intellect, SOI)如图2-1所示。其中的第一维度是操作,是个体对于原始的信息材料进行处理的主要心智活动和思维特点,这一维度的智力因素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集中)思维和评价五个因素。第二维度是内容,是个体智力活动形而上的反映,包括行为,语义(词、句的意义及概念),符号(由字母、数字和其他记号组成的事物),听觉,视觉(具体事物的形象)五个因素。第三维度是产物,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转化、变换和改革),蕴含(暗指和应用)等六个因素。吉尔福特还认为,可以将模型中的所有因素通过不同的组合形成4×6×5=120种基本能力构成。对于高等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来说,第三维度的产物不仅作为智力活动的产物,也是其课程学习目标。
图2-1 吉尔福特三维智力结构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否定了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E.Spearman)在智力二因素论中所提出的G因素的存在,智力二因素论认为心智活动包括普通与特殊两种因素;普通因素称为G因素(General Factor),特殊因素称为S因素(Specific Factor),而智力结构理论则认为并不存在一般智力或普通能力,智力受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的综合影响,这为研究智力提供了新的线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论中将发散性思维与聚合性思维相对应,认为发散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三个维度,是创造性的核心,使一向被忽略的创造性成为智力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和成功智力理论
1985年和1986年,斯滕伯格先后在《超越IQ:人类智力的三元理论》和《应用的智力》两部专著中提出了著名的智力结构的三元模式。斯滕伯格认为,人的智力具有情境属性、经验属性和成分属性,是复杂而多层面的,应从情境、经验和成分三个层面进行整体意义上的分析。
1996年,斯滕伯格在《成功智力》一书中赋予了智力以新的含义,指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者彼此联系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中分析性智力是主体“有意识地规定心理活动的方向以发现一个问题的有效的解决方法”的能力;创造性智力是超越已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产生出新异思想的能力;实践性智力指的是个体在生活中获得“经验知识”和背景信息,定义问题实质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成功智力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在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和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三元智力理论是对传统智力成分理论的一次否定和超越,对智力的评价不是唯“成分”论,而是充分关注主体与外部世界、内部世界及经验世界这三个方面的联系,关注情境和经验对人的智力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智力测验的缺陷,使智力测验更加真实和公平。成功智力理论更是突破了传统智力观中智力的片面性、静止性和狭隘性的束缚,将智力视为全面的、动态的和广泛联系的一个整体,这种普遍联系的智力观有助于智力培养的全面性、过程性和联系性。而将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与分析性智力相提并论,共同作为成功智力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助于为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强化实践和创造力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撑。
三、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1983年,加德纳在《心智的架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人类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七个范畴,即语言(Linguistic)、数理逻辑(Logical)、空间(Spatial)、身体——运动(Bodily)、音乐(Musical)、人际(Social)、内省(Introspective),在此后的研究过程中,加德纳又先后补充了两个能力:自然探索和存在。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而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又都有多种表现方式,因此,应该全面而不是仅仅从语言和数理逻辑两个方面对人的智力进行评判。他还认为,智力的差异性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多元智能理论为实施多元化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差异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