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
【内容提要】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在对自然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的同时,也必然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伴随着物质本体论和理念本体论的分野,古希腊还发源了第三条人本主义本体论进路——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就是对人本主义本体论的提升和发展,对客观理念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观点看,从自然的本质力量向人的本质力量转换,乃是本体论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人的本质力量日益取代自然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地位日益提高,人就日益真正占有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个性自由发展。这就是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哲学被解读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被解读为“实践本体论”。
【关键词】本体论 本质力量 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本体论 共产主义
一般来说,本体论是主体发明的逻辑范畴,它表现为人用逻辑思维来把握自然万物即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撇开经验世界的杂多现象去追问一个超越感性世界的统一的本体,试图解释一切现象世界的“终极原因”,只是人类才特有的超越本性。人类为求生存而追问现实世界背后的超验本体,从中逐步掌握了自然本体的奥秘,将自然的本质力量(自然法则)逐步转化为人类的本质力量(科学技术);此时,原来作为“实体即主体”的自然界退位为客体,自然的本质力量成为人类知识的对象;人类一旦掌握了自然的本质力量(科学知识),就拥有了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强大武器,从而确立人自己的“实体即主体”的地位。面对人类对宇宙万物终极本体持之以恒的追问,自然界不得不将“实体即主体”的地位让给人类。从那时起,主宰世界,开创未来,令自然向社会生成的“实体即主体”(本体),非人类的本质力量莫属。
一 从物质本体、知识本体到以人为本和实践本体
在西方哲学发展不同时期、不同哲学体系中,可以梳理出三条彼此交错的本体论进路——物质本体论、理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从主客体分立的角度看,大致可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客体为本体的“物质本体论”和“知识本体论”(理性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一种是以主体为本体的人本主义、经验主义、实用主义和实践本体论。在对宇宙万物的本原(arches)即本体的追问过程中,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最初分别将物质元素、数字关系、原理法则当作自然万物的始基或本原:其中,泰勒斯开创的元素始基学说经过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发展为原子论,再经过伊壁鸠鲁、卢克莱修的补充,注入“任意”“本性”“自由意志”等主体性能动因素,生动地呈现了原子运动自在自为的动态图式;毕达哥拉斯以“数”阐释宇宙万物“本原”的抽象和先验性质;巴门尼德以简单的话语“它是,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不是它所是”(That it is, it is impossible for anything not to be),阐释了“在者存在”“是其所是”的本体论意义。
在毕达哥拉斯学派影响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being,“是”“有”)等范畴以及“真理与意见两条道路”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以理念、共相、形式为超验实体的知识本体论思想路线——理念、实体、真理乃是从概念上把握现象背后事物“是其所是”的原理、法则、本质。随后,斐洛、普罗提诺、奥古斯丁、阿奎那、波纳文图拉、安瑟伦、贝克莱、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等哲学家不约而同地将“本体”阐释为隐藏在现象世界背后主宰现象世界发展变化,只能用思想领悟的理念、至善、实体、太一、上帝、自然法则、物自体、绝对精神、绝对知识等逻辑范畴,它们都是非感性经验可及的理性原理和法则(principles)。康德更在其中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界限,一边是神圣不可知的“物自体”(宗教信仰之依归),一边是科学知识;在科学知识中,有些是先验的数学、几何公理,有些是从经验中归纳的知识。康德同时说明,对客体、知识、真理的认识是受主体的先天认知形式,即人脑思维结构等条件的限制。这一条思想路线被称作“唯心主义”“实在论”“理性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海德格尔指出:
形而上学以论证性表象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因为从哲学开端以来,并且凭借这一开端,存在者之存在就把自身显示为根据(本原、原因、原理)。根据之为根据,是这样一个东西,存在者作为如此这般的存在者由于它才成为在其生成、消亡和持存中的某种可知的东西,某种被处理和被制作的东西。作为根据,存在把存在者带入其当下在场……它是实在的存在者状态上的原因,是使对象之对象性得以成立的先验可能性,是绝对精神运动和历史生产过程的辩证中介,是那种价值设定的强力意志。
从这一思想路线“在本质上是追求先验的绝对知识”的角度来看,笔者称其为“知识本体论”。对于知识本体论这个名称,在哲学史上是有据可依的:黑格尔直接将本体论阐释为绝对知识外化自然。马克思指出:“《哲学全书》以逻辑学,以纯粹的思辨的思想开始,而以绝对知识,以自我意识的、理解自身的哲学的或绝对的即超人的抽象精神结束。”“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正如它们只有在自然对象中才能得到客观的实现一样,只有在关于自然本质的科学中才能获得它们的自我认识。”恩格斯亦说:“一旦对每一门科学都提出要求,要它们弄清它们自己在事物以及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中的地位,关于总联系的任何特殊科学就是多余的了。于是,在以往的全部哲学中仍然独立存在的,就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学说——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其他一切都归到关于自然和历史的实证科学中去了。”这里“关于事物的知识的总联系”,就是一个科学知识系统,即决定事物(现象)发展变化(是其所是)的本体——科学、知识、原理、规律、法则体系。
与此同时,从古希腊还发源了一条人本主义思想路线,它肇始于智者派,该派以人的感官知觉、激情和自我意识为本体和主体,审视客体,裁判万物。人本主义可追溯至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等伸张主体即本体的人本主义思想,经过怀疑主义、伊壁鸠鲁学派、经验主义、启蒙运动、人文主义、人道主义,经过奥古斯丁和笛卡尔的“我怀疑(思)固我存在”的主体本体论和认识论转向,以及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客体围绕主体转的“哥白尼革命”,再经过黑格尔“实体即主体”学说,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上升到马克思的人类自由解放(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学说。需要说明的是,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关于原子偏斜运动的学说在法国机械论者和费尔巴哈那里被片面地理解并发展为缺乏能动性的物质本体论。与此同时,马克思却利用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对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发展和创新(在原子论中注入了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以人的自我意识取代黑格尔的客观理念;马克思赞扬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的功绩——把作为“始原”的原子和作为原理和基础的“元素”区别开来;把成为现象基础的、作为“元素”的原子与存在于虚空中的作为“始原”的原子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将苏格拉底开创的人本主义充实、提升为实践本体论,以此颠覆了黑格尔的客体知识本体论,创建了实践的唯物主义,即追求人类自由解放的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用“实体即主体”原则阐释苏格拉底人本主义的实践本体论意义,指出:苏格拉底是实体的模型,借助这个模型实体本身就消失在主体中。……主观性在它的直接承担者身上表现为他的生活和他的实践活动,表现为这样一种形式,通过此种形式他把单独的个人从实体性的规定性引到自身中的规定;如果撇开这种实践活动,那么他的哲学内容就仅仅是善的抽象规定。他的哲学就是,他促使实体上存在着的表象、差别等转化为自身的规定。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曾对实践本体论做如下阐释:
“原则”、“公理”、“法律”都是内在的东西,无论它们本身怎样真实,终究不是完全现实的。它们只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存在于我们的主观计划之中,而不存在于现实之中。它们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潜伏性,还没有从内在达到“生存”。为达到它们的确定性,必须通过一个中介,即实行、实现。这个因素在原则上就是意志,最广义的人类活动。有了这种活动,上述的理想以及一般抽象的原则才得实现,才得实行。那个使它们行动,给它们以“存在”的原始动力,就是人类的本能、需要、兴趣和激情。使自身满足于自己的活动和劳动,这是个人生存的无限的权利。
由此证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首先是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人本主义,其次是对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原子论的发展,最后是对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原则以及“劳动创造人”实践本体论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黑格尔哲学由于在本体论上蕴含不可克服的双重本体矛盾——同时承认客体本体(绝对理念)和主体本体(自我意识),所以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在他死后各执一端并且都进一步发挥到极致,从而导致黑格尔哲学的迅速解体。费尔巴哈将自己的“新哲学”称为“人本唯物主义”“人本学”,但他只是以直观的方式,用对客体的“感性确定性”来衡量人和自然界;而马克思则发展、扬弃了黑格尔时而清晰、时而含混的自我意识本体论,创立了以实践为本体和主体、创造历史、改变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是人本主义思想路线的最高发展阶段。马克思当时既不满意从前的唯物主义对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所做的对客体的直观的考察,也不满意以往的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归结为抽象的绝对知识的外化。因此,马克思当时论述共产主义时并不使用唯物主义这个称谓,而使用“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这一概念。马克思将实践(将自然的本质力量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看作令自然向社会生成的本体,看作人类最终扬弃异化、本性复归,实现自由解放的物质基础和逻辑前提。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本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人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方式、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总之,人的本质力量就是人类所具有的一切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能力的总和。马克思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这就是说,马克思认为“本质力量”是能动的、生成的本体。本体不是受动的物质元素,而是致动的、永恒追求自我实现的“是其所是”、自由意志或生命脉动。
随着自然科学的诞生,人类终于达到了对自然必然性的逐步掌握和利用,一些曾经被当作“上帝”“物自体”的认识对象(实体、本体),逐渐向人类展现其真实面目,成为人类认识和掌握的科学知识和应用技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将自然的本质力量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以科学技术确立人的主体性,逐步扬弃异化,实现本性复归,个性自由发展。人类社会正在向至善趋近。因此,共产主义不是理想,不是信仰,而是现实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物质运动。但是自然的奥秘是永无穷尽的,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永远不会止步。正如恩格斯所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根据黑格尔“实体即主体”原则,马克思哲学达到了西方本体论从物质本体经过知识本体向人本主义实践本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实践本体论可阐释为:人的劳动实践即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是主体驾驭客体,推动自然向人类社会生成的“本体”。
二 马克思实现本体论转向,引领哲学革命
黑格尔作为主体的“实体”,时而指人的自我意识,时而又指抽象的客体精神、客观理性、自然法则。这是将人类主观精神与客观自然法则混为一谈的超验的“绝对精神”“绝对理念”“绝对知识”。这是一个主体与客体未分的本体,确切地说,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纯粹的、观念的“玄思”。从本质上说,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还停留在知识本体论阶段,“绝对知识”只是潜在的科学原理,属于自然的本质力量,还是一种客体本体论。“绝对知识”即使按照黑格尔的说法也只能“外化”为原始的自然界,绝无可能取代人的感性实践,创造人类社会及历史。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则是完成了的从客体向主体转换的主体本体论。马克思的实践本体是从自然的本质力量转化为人的本质力量并付诸行动的本体,是感性的人类劳动,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作为现实一切人的类本质自由发展之基础的“生产劳动”。这就是马克思哲学提升和扬弃黑格尔哲学,在本体论上超越黑格尔哲学,建立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新哲学的关键所在。
随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和马克思哲学的兴起,传统本体论似乎走到了尽头,似乎应验了唯名论对形而上学的指控:所谓存在于彼岸世界的超验的“理念”“共相”“实体”“物自体”“上帝”,不过是人的头脑中观念的产物,而不是实际存在的东西。马克思与孔德几乎在同一时期高擎“拒斥形而上学”的大旗。孔德认为,人应该相信自然和实在的东西就是人们在经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现象之外的超验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科学的任务就是描述现象与现象之间联系的规律。马克思提出哲学应该关注现实世界和感性世界。马克思所说的“现实世界”和“感性世界”都是人的对象世界,而不是非对象的先于人类历史的原始自然界。因为具有无限潜力的大自然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能释放其潜在的本质力量,成为对人类有用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既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又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为人类最终扬弃异化、本性复归、个性自由发展积累条件。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将人的“感性世界”还原为空洞抽象的“绝对理念”的自我演绎,把人仅仅当作绝对理念自我实现的工具,这看似解释了一切,但实际上什么也没说。这实际上剥夺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亦即剥夺了劳动者占有他的本质力量的合法性,以及自然的本质力量对每个人均等的天赋权利无差别施与的自然法即道德合法性。马克思正是借批判黑格尔将人的感性的本质力量抽象为干瘪的客观精神实体,揭露了黑格尔哲学脱离实践,对社会黑暗现实无能为力的缺陷。马克思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资本主义私有制违背了自然的本质力量对每个人均等的天赋权利无差别施与的道德合法性。
马克思哲学扬弃和超越黑格尔哲学的关键在于:黑格尔依然站在处于彼岸的客体知识本体论的立场上,将感性意识、宗教、国家、财富等视为抽象的绝对精神的外化。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把一般说来构成哲学的本质的那个东西,即知道自身的人的外化或者思考自身的、外化的科学看成劳动的本质”,而哲学本身所做的事情,“就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各个环节看作自我意识的以至抽象的自我意识的环节”。在马克思看来,这个自我意识不是抽象的客观理念的自我意识,而是人的自我意识。“宗教、财富等等不过是人的对象化的异化的现实,是客体化的人的本质力量的异化的现实”。马克思将本体看作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看作人的社会实践,看作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人际交往关系。因此马克思高度赞扬黑格尔将劳动上升为人类自我创造之“本体”的历史功绩,指出:“《现象学》及其最后成果——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性的辩证法——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失去对象,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因而,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马克思在此以黑格尔之矛,攻黑格尔之盾,揭露了黑格尔哲学本体论内核出现了二律背反,它导致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运动发展过程,一旦自然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为人的自我意识的本质力量——这是一切哲学的理论前提,那么,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就呈现了对立统一、互相转化的图景。自然的本质力量与人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的中介互相转化,正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所在。现代西方哲学在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影响下走向生存哲学、存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并对传统本体论展开批判。哲学家不再追问彼岸世界的终极本体,而是返回现实社会,注重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物质生产的生活方式。20世纪西方出现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学派同时拒斥形而上学。一方面,逻辑实证主义提倡用实证科学去“改造”哲学,用语言分析去“治疗”哲学,使哲学科学化。维特根斯坦说:“关于哲学问题的大多数命题和问题不是虚伪的,而是无意思的。我们根本不能回答这一类问题,我们只能确定它们的荒谬无稽。哲学家们大多数命题和问题是由于我们不理解我们语言的逻辑而来的。”然而维特根斯坦在大谈形而上学荒谬的同时,却用逻辑来证明形而上学,证明本体、物自体就是科学。他说命题借助于逻辑的脚手架来构成世界,一切真的命题的总和就是整个自然科学。力学是依照一个统一的计划来构成我们描绘世界所需要的一切命题的一种尝试。真正说来哲学的正确方法应如此:除了能说的东西以外,不说什么事情,也就是除了自然科学的命题,不说什么事情。这恰恰说明形而上学是科学之母,一切都建立在知识本体论基础之上。逻辑实证主义在本质上不过是用知识本体论反对传统的物质本体论和理念本体论。
另一方面,人本主义则致力于用各种与主体相关的本体论取代或重建传统的客体本体论,诸如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本体论、柏格森的生命本体论、雅斯贝尔斯的生存本体论、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都试图将意志、生命、生存视为本真的存在来重建本体论。例如,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试图证明,世间万物除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外,自然界本身还有内在意志。意志是表象世界的内在本质,是世界的“本体”或“物自体”。他说:“意志自身在本质上是没有一切目的,一切止境的,它是一个无尽的追求。……意志唯一的自我认识总的说来就是总的表象,就是整个直观世界。直观世界是意志的客体性,是意志的显出,意志的镜子。”再如,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以“此在”突出人的主体性存在,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实体即主体”的本体论进路,没有脱离为知识寻根、为形而上学奠基的知识本体论窠臼。他说:“存在问题的目标不仅在于询问一种使科学成为可能的先天条件,而且也在于询问那使先于任何存在者状态上的科学就已经存在……成为可能的条件。”虽然当代逻辑实证主义和分析哲学拒斥本体论,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蒯因(Quine)却保留了对本体论的承诺,并且认为本体是一个知识系统。他说:“我们接受一个本体论在原则上同接受一个科学理论,比如一个物理学系统,是相似的。所谓的知识或信念的整体,从最偶然的事件到原子物理学甚至纯数学和逻辑的最深刻的规律,是一个人工的织造物。换一个比喻说,整个科学是一个力场,它的边界条件就是经验。”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以“范式”指称被人类所认识和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他说:“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这些传统就是历史学家们在托勒密天文学或哥白尼天文学、亚里士多德动力学或牛顿动力学、微粒光学或波动光学等等标题下所描述的传统。”法国著名哲学家让·伊波利特(Jean Hyppolite)是西方黑格尔研究的著名学者,是阿尔都塞、萨特和法国著名“毛主义”哲学家阿兰·巴迪欧(Alain Badiou)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求学时的老师,他在其著作《逻辑与存在》(Logic and Existence)一书中分别评论了康德、黑格尔对“物自体”即本体的态度并对本体论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指出:
绝对理念是主体,不是物质实体。绝对理念是逻辑知识原理。上帝只是在纯粹知识的意义上才是可理解的,上帝只存在于纯粹的理论知识中,上帝只是这理论知识的化身。绝对理念不是在现象世界之外的思想。绝对理念在我们的思想中思想。只是在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才呈现为思想和意识。存在否定自身而成为本质,即是说,它自我呈现。正如逻各斯从自然中分离,绝对知识从经验知识中脱胎,本质从现象中产生那样,它是一种外观,它随着——逻各斯在自然脱颖而出,自然从逻各斯生成,绝对知识从经验知识中产生——而自我扬弃,自我发展。最重要的是,本质在扬弃过程中呈现出来,并且在这个呈现中,本体论的概念与意识相符合;它规定了本质乃是在运动中呈现的过程。存在自身就是主体。
阿兰·巴迪欧与让·伊波利特心有灵犀,将“知识本体”即先天存在的数学公理视为科学的基础。他说:“我支持用数学模式来介入这样一个激进命题:即作为在者存在,迄今为止不过是一种纯粹的多样性。可以准确地说,本体论,即作为在者存在的科学,不过是数学本身。”“在数学上,存在、思想以及连贯性都是同一个东西。”
通过对西方哲学知识本体论的梳理,通过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批判和扬弃,笔者得出结论:知识本体论是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贯穿全程的思想路线。马克思倡导的“实践本体论”比知识本体论更上一个层次,它以掌握了科学知识并诉诸生产实践的人作为改造世界、开创未来的本体即主体,因此它处于本体论发展的更高阶段,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马克思将劳动、实践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性活动视为自然向社会生成的“本体”,在此基础上发展劳动价值论并创立剩余价值论。正如狄尔泰所言,“所有的世界观以及表述这些世界观的体系都是从生命之中产生的,是对那唯一的存在之谜的不同的解答”。
三 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扬弃与超越
马克思一贯重视主体性,强调“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这是马克思对现实之外想象的原始自然(物质本体论)明确的拒斥态度。在马克思看来,撇开主客体关系,撇开人的感性实践去谈自然或物质本体,对人类没有意义。从马克思再三申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的立场看,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科尔施(又译柯尔施)、葛兰西以及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萨特等人不约而同提出各种涉及人类主体性的“生存”“存在”“实践”“劳动”“个体”本体论。如前所述,自然的本质力量是万物内在的自我实现,是其所是的致动因;是事物内在运动发展的原理、法则、根据;是生命体特有的生存意志或脉动。人的本质力量则是主体创造社会和历史的感觉、思维、智慧、激情等类本质自在自为的发挥,亦即“生产劳动”“生存实践”“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类本身的繁衍等生产性活动。因此,存在本体论、生存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劳动本体论或个体本体论,其内涵是基本一致的,它们都是主体性本体论,都属于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运动或实践,都类似于马克思所说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因此,它们都可以纳入实践本体论的范畴之中。正如卢卡奇所说,“由于劳动中目的性设定的行为,社会存在本身也就出现了。社会存在发展的历史过程包含着最重要的从‘自在存在’向着‘自为存在’的极重要的转变”。因此,马克思哲学本体论不是脱离人类实践的理念本体论、自然本体论或物质本体论,而是人本主义的、以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为本体的实践本体论。
苏联教科书体系长期以来独尊“物质本体论”,这种物质本体论并非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命名,而且存在重大缺陷。例如,它撇开人的劳动实践,将常识性的自然界对人类的第一性存在推向极致,成为凌驾于实践即思维与存在同一性之上的教条,忽略了“本质力量对象化”(实践)这个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范畴,而这也是衡量“本体”的重要标准。针对物质本体论撇开事物的形式(原理、法则),以受动的质料元素充当能动的本体;针对物质本体论忽略客观事物内部追求自我实现的能动因素,忽视事物运动发展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卢卡奇率先提出“社会存在本体论”。他认为全部存在应当被理解为一个历史过程,历史构成任何存在的本质。从社会历史发展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立场出发,卢卡奇论证人类历史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过程。社会存在从本体论来看,不是物质实体,而是融合了有意识的劳动和价值目标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是人与人之间在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交往关系,以及实践活动的对象性、规律性。社会存在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制于主体选择的任意性。为了避免“思维与存在”关系在自然界的历时性与在社会历史中的共时性发生不必要矛盾,卢卡奇建议将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分开处理,赞成尼古拉·哈特曼(Nicolai Hartmann)的观点:“有机存在建立在无机自然存在之上,而社会存在则以前两者为必不可少的前提。”科尔施也提出“理论与实践统一论”,指出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点就是把实践引入本体论,强调要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即把事物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强调人类的感性活动是现存世界的深刻基础。科尔施不主张实践决定理论,理论指导实践这类说法,而是把两者都看作马克思主义理论总体的侧面。
意大利哲学家拉布里奥拉用“实践哲学”指称马克思哲学;葛兰西在《狱中札记》中以此隐喻马克思主义;而南斯拉夫实践派也提出“实践本体论”。葛兰西指出,人类的研究对象不是物质本身,而是如何将物质社会地、历史地组织起来,为生产服务。自然科学在本质上应该被看作历史范畴,被看作与人类的关系。当马克思从实践的意义上提出理解“自然”的时候,“物质一元论”就被“实践一元论”代替了。所谓一元论,不过是人与自然两个对立面在现实的历史行为中的统一,即在与组织起来的“物质”和人所创造的自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现实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中的统一。必须把“实践”理解为人类具体地、不可分割地与自然联系起来的活动。
随后,马尔库塞提出了“劳动本体论”。他在人本主义哲学立场上将传统的“人道主义”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结合起来,构建马克思哲学劳动本体论;同时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相结合,形成了以“爱欲冲突”为动力的社会历史观。马尔库塞指出,正是由于马克思将“劳动”与人的本质力量联系起来构建起劳动本体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的批判才成为哲学革命理论的基础和前提。
萨特提出“个体本体论”,强调“存在先于本质并永远创造着本质”。他要求人的解放,倡导存在就是自由,本质是由人自身缔造的,强调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萨特肯定实践在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地位,主张用个人实践来解释社会历史,认为辩证法不过是实践的内在规定,把辩证法规律归结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相互总体化,反对把人的主体地位出让给自然客体,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只是纯粹的客观性,是一个无人世界;批评马克思主义缺少对人的研究,是人学空场。
上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的不同名称的本体论,在本质上都涉及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活动,尤其是马尔库塞提出的劳动本体论来自他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对1932年出版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做的抽丝剥茧的解读和分析,亦适用于阐释实践本体论。上述本体论都符合沃尔夫所说的从抽象的形而上学“本体”中产生偶性、因果、现象等范畴的理路。应该指出,在上述不同名称的本体论中,实践本体论最能体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本体论意义,是最接近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本意的称谓。它不同于以往的本体论之处,就在于它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是力图改变世界。
从上述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阐发来看,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特点:主张“本体”具有自在自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本体”或者是自然的本质力量——主宰万物生成和发展;或者是人的本质力量——创造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产;或者是生命体或原子的自在自为,是其所是;或者是万物自我实现的本能、激情、脉动。总之,本体不是任何具体事物,而是主宰事物自在自为、运动发展、自我实现的动因和本质力量。事实上,任何“本体”“存在”都是哲学家对自然事物的内在本性的抽象,是人类对其生存于其中的世界的原因和原理的终极把握,是主体对客体、思维对存在的反思和观照,也就是思维通过实践达到与存在(真理)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称“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马克思哲学被解读为“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哲学本体论被解读为“实践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