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100道思考题
根据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记载,几千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先后生活着无数群体,各自以其共同的祖先、血缘记忆、语言、宗教、谋生方式和生活习俗等聚合在一起,努力拓展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范围。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在这片土地上不断迁移,相互征战、贸易、混居和通婚。有时大群体分裂为几个小群体,有时小群体合并入大群体;有时会组成这样的集团,有时又会组成那样的集团。在这一分分合合的过程中,各朝代的文献都记载下当时流行的群体族名,无数群体的原有族名最终在历史中消失,另一些群体则勃发兴起并在中华历史长卷中留下浓重的一笔。在长期彼此交往、相互吸纳和通婚的过程中,各族群的血缘相互混合,各自的文化在相互学习和交融中发展、变化,各群体自身的面貌和群体之间的边界也在不断的演变之中,中原群体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汉族”正是在这一漫长的众多族群的融合中形成的。这些群体之间曾经结成各种各样的政治共同体,各边疆群体曾经在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程度上服从中原王朝和皇帝的管辖,有的甚至曾经“入主中原”而成为中华主导群体,从而在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结构以及交往模式方面打上了深刻的政治关系体的历史烙印。经过两千多年来彼此依赖互补、磨合交融的曲折历程,他们逐步演变成为一个自在的“中华群体”,并在鸦片战争以来共同抵御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斗争中,最终形成一个自觉的“中华民族”。
20世纪曾是中国“民族构建”(nation-building)的关键历史时期,中国人先后接受了不同来源的“民族”(nation)概念和“民族-国家”(nation-state)构建模式,其中既有来自西欧反对封建专制、倡导共和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理论,也有来自苏联的具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民族理论,这使中国的民族问题无论是在基础理论方面还是在社会实践方面都变得极为复杂,也使今天的中国民族问题研究者面临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研究专题。根据多年来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证研究,我写下了自己近期想到的一些思考题,希望关心中国民族问题的朋友们和我一起,共同予以关注,并在交流和讨论中不断深化我们的认识和理解,以便在其中一些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我相信学术界对这些题目的积极讨论将会对相关领域的学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所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