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新解《道德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3章 上善若水

原文

上善[1]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2],故几[3]于道。居善地[4],心善渊[5],与[6]善仁,言善信[7],正[8]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9]。

注释

[1] 上善:最善,道德最高的善人。河上公注:“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2] 恶(wù):厌恶。

[3] 几:接近、相似。河上公注:水性几于道同。

[4] 地:地方,低卑的意思。

[5] 渊:沉静的深水。

[6] 与:指与别人相交。

[7] 信:诚信、信用。

[8] 正:“政”、“正”相通,有行政的意思。

[9] 尤:过失、差错。

译文

最大的善行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愿意去的地方,因此也最接近于道。它居处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挥所能,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不会招来过失,不会引来责怪。

简析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宇宙的本原就是水。”他说:“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亚里士多德说泰勒斯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看到一切生物皆依赖水的滋润。同样,老子在本章以水喻道,以水的特性来透视与“道”的联系。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上善若水”的总纲,接下来完全将水人格化,从水中引申“水德”,以赋圣德,提出“七善”,都是水之德的写状,是水之颂,也是德之颂。这七善,归结到一点,就是“不争”,“夫唯不争,则无尤”。结尾更点出道的利他性与不争性,即“柔弱胜刚强”的特点。

其实,水的七善品质正是道的内在精神的一种体现,一种光大,也是人生修养的一种范式。陈鼓应先生对此评价说:“本章用水性来比喻上德者的人格。老子认为最完善的人格应具备这种心态与行为:‘处众人之所恶。’别人不愿去的地方,他愿意去;别人不愿意做的事,他愿意做。他具有骆驼般的精神,坚忍负重,屈卑忍辱。他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人通过修养若能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不仅具有水的品质,更是一种道的境界。

启示

启示一:水是人生修养的一种范式。因此,立身处事必须要有水的智慧。

首先,水善处下。水因博大包容,故能成其浩瀚;人若似水,就能宽容、忍让,豁达而有涵养,这样就能与众人和谐共处。成功就在于合作,合作在于和气,和气在于度量。的确,宽容是一种美德。正如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宽恕别人所不能宽恕的,是一种异常高贵的行为。

其次,水善遇物赋形。正如河上公所描绘的那样:“圆中则圆,方中则方,拥之则止,决之则行”。水道决于东则东流,决于西则西流。遇山则改道,遇石则绕流。人若似水,就能在人生道路上把握时机,一切行为能与时推移,随俗化成,相机而行。就如水那样,随着动荡变化的趋势而动荡起伏变化,即能随势而变通。说话办事有堵有止,有开有流,能方能圆,通权达变,有极强的创新与应变能力,遇物赋形,适应圆通。

再次,水善以柔克刚。当它在流动中遇到阻力时,会迂回百转继续前进,始终如一,直至水滴石穿。这就是“曲则全”。人若似水,再难的工作,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慢慢深入人心,以怀柔之策,便能以柔克刚,无刚不克,无难不解。再艰难的目标,只要“慎终如始,绝无败事”(《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不至于功败垂成。

最后,水善不失时机。一入冬就结冰,一开春便融化。一句话,人若似水,就能以水的智慧立身处事,就能忍别人不能忍的气,吃别人不能吃的苦,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成别人不能成的功!

启示二:不能改变环境,就得改变自己。老子弘扬水的精神,其实是在宣扬一种处世心理,水是有灵性的,它懂得遵循自然,顺势而为。做人要像水一样,水善遇物赋形,有极大的可塑性。无论外界的环境怎样,都要努力去适应,不能改变环境,就要改变自己。每个人在成功的路上都会经历艰难坎坷,成功越大,坎坷越多。伟人都曾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他们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以最好的个人状态来适应任何环境。一个人过于强调自我,而不能适度地向环境妥协,不能适度适时地改变自己,就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其实,改变就是一种变通,是对自己的心态、思维和行为所作出的适应环境的有利调整。变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水善遇物赋形的智慧告诉我们,环境只能改变人们成功的方式而不会改变成功的结果。因此,要想人生成功,不但要有水滴石穿、慎终如始的精神,更要具有水的遇物赋形、适时圆通的智慧。

案例

荀攸的上善智慧

三国时期曹操的著名谋士荀攸,智慧超群,谋略过人,他辅佐曹操征张绣、擒吕布、战袁绍、定乌桓,为曹氏集团统一北方、建立功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朝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原因在于他能谨以安身,避招风雨。曹操有一段话形象而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的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

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军机,他智慧过人,连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对曹操、对同僚,却不争高下,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愚钝、怯懦。有一次,他的姑表兄弟辛韬曾问及他当年为曹操谋取袁绍冀州的情况,他却极力否认自己的谋略贡献,说自己什么也没有做。他为曹操“前后策划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他与曹操相处20年,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从未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也没有得罪过曹操或使曹操不悦。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从征途中善终,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说:“孤与荀公相处二十余年,无毫毛可非者。”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正是因为荀攸柔弱似水、谦卑处下的品质,获得了人们对他的认同与尊重。

和尚的“移山之术”

有一个年轻人,平时总是感觉现实环境委屈了自己,施展不了自己的才华,怨天尤人,工作不思进取,心中很苦恼。他听说在一座大山脚下有一个老和尚会移山之术,便去讨教。老和尚见到他后说:“我可以把我前面的山移到我的后面去。”年轻人将信将疑。老和尚说:“你看,现在山在我的前边。”然后他转过身去说:“现在山已在我的后边了,这就是我的移山之术。”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当自己不能改变环境时,那就只有改变自己,以此来适应环境。这也正是水的遇物赋形、适时圆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