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学期有一篇课文,题目叫《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
文章写的是作者在自己七八岁时遇到的一件事:作者自己写了一首十行诗,心里特别得意。先拿给怜爱自己的母亲看,得到了母亲“精彩极了”的高度赞扬;后来又拿给要求严格的父亲看,却得到了父亲与母亲完全相反的评价:“糟糕透了”。为此,父亲和母亲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作者自己本人的心情也从“得意扬扬”变得“失声痛哭”,直至作者成年取得了较大的文学成就后,作者才理解了这是两种不同的爱。
我去听“生命课堂”实验学校的语文老师讲这节课时,老师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思路来展开,先是讲母亲如何称赞作者,作者又是如何高兴;然后是讲父亲如何严肃地要求与批评作者,作者又是如何痛苦与沮丧;最后是作者对这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爱的理解。教师最后还特别强调父亲的爱是如何深刻,如何值得我们以后去学习这种教育的方式。
听完课后,我问老师:难道父亲的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很全面吗?难道父亲这种极端的教育方式真的比母亲的另一种极端的教育方式就好吗!难道父亲或母亲就不能将这两种评价内容合二为一吗?!既指出作者在还是孩子时就能写出如此好的诗词的优点和长处,又能提出希望,指出改进的意见,鼓励孩子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这样的话,作者也不至于背着沉重的心理包袱度过天真幸福的童年!
其实,教材课文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都是有编者意图的。只有弄清编者意图,才能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时就不会偏离重点。但教师在教学中并不能完完全全照搬教材的思路,可以并且应该对教材进行再“编辑”,将教学思路、教学内容进行取舍、重组,反思这样的思路、这样的内容、这样的安排是否适合自己上课,是否适合“我”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更适合教师自己、更适合学生,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夏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