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社区空间冲突化解难题
社区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主体部分。人的生活的意义部分地源自公共领域或者说公共生活中的参与与互动。20世纪60年代,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了很有影响力的“公共领域”问题。在哈贝马斯的研究中,尽管他将其限定为一个理想类型,即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兴衰演变,并把公共领域看作介于公共权力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一块中间地带,但这同样为我们理解社区生活提供了重要启发。小区作为人的生活中的一个公共空间,既不是公共权力所及与所管之处,也非私人空间范畴。
社区空间是伴随国家的城市规划而产生的。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概念,并将空间和地理的分析带入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之中。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弥漫着社会关系;它不仅被社会关系支持,也生产社会关系和被社会关系所生产”。而要理解社会空间,则需要回到空间实践、解码社会空间,正如有学者认为的:“空间实践对社会空间的隐藏作用,只有通过社会空间这种社会关系的意识形态解码才能得到理解。”
从政府的角度而言,小区就是一个物理性的社区空间,政府通过对其进行规划等进行社区空间的再生产。但对于小区生活中的居民而言,小区则意味着市民空间与公共空间。与此同时,还有由政府、物业公司以及居民进行日常互动所形成的“准制度化”社区空间。正是在小区这一物理性与社会性空间互动中,社区居民完成了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难以回避的空间冲突问题。空间冲突是社区冲突的一种。继西方经典冲突理论流派提出以来,就出现了大量针对社区冲突的研究。这些研究,大多关注矛盾纠纷调解、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的控制等。从调研来看,社区中常见的空间冲突有两种形式。
一是物理性空间冲突问题。社区作为空间的存在,首先是物理性的。在商品房小区中,居民所涉和关心的是小区,在他们的印象和意识中,小区就是社区。也因此,所谓的物理性社区空间冲突,一般就是小区生活中的日常空间冲突。这方面,主要以小车停放、小区广告等为表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机动车保有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城市家庭的标配。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3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2亿辆。在汽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加剧道路拥堵,让拥堵成为“城市病”的同时,更为堪忧的是,汽车停放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尽管在修建商品房小区时,大部分有地下停车位,但也很难做到一户一位。在一些年代相对较为久远的商品房小区,因为规划的滞后,停车成为小区的老大难问题。
我们这小区是CS市最早的商品房小区,现在都已经快20年了,当年住在这里的都是经济条件较好的,所以在修建的时刻配建了不少车库。但是车库数量毕竟有限,不能满足所有人。这些年,大家购买汽车的越来越多,有的有车库也不停进去,停车成了个大问题。经常看到有车把别人车库门堵住,有的甚至因为停车还引起纠纷。
面对越来越紧张的停车位之争,作为社区服务者的物业公司,往往采取的是“拖延”策略。
这是小区规划问题,当时谁想过会有这么多车。反正没出大问题没关系,以后停不下再说吧。
小区居民则是另外一番说辞:
他们(指物业公司)只管收费,本来小区里面的车都停不下,他们为了赚取外快,还容许外面的车停进来,更加剧了停车位的紧张。小区保安,说到底其实就是小区停车管理员。
随着汽车消费的日渐普遍,汽车社会业已形成。汽车社会下,小区停车位问题如何解决,这与城市拥堵一样,是现代城市治理的一大难题。如果说汽车拥堵引发了城市病,那么,小区停车位之争则将引发大面积的“社区病”。以小区停车位紧张为表征的“社区病”,表面上是汽车停车位之争,其深层则是社区空间之争。
二是社会性空间冲突问题。后现代性概念不仅形塑了人们的认知,更是引出了一些新的范畴和概念。有学者指出:“后现代性概念的引进,不仅意味着一个新的独特形态、一个新纪元或新时代的存在,同时也试图描述一个相当新颖的‘状态’(conditions)或‘状态’(mood)的发展,这种状态形塑了个人行为与经验,并在其上表达出来。”空间,就是后现代性概念进入社会理论的产物。空间,原本在地理学中被关注和分析得较多。空间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更多地是指社会空间,也就是空间化问题。之所以如此,主因是空间理论的后现代主义倾向。“我们分析的这一轨道暗示了后现代主义现象的最终的、最一般的特征,那就是,仿佛把一切都彻底空间化了,把思维、存在的经验和文化的产品都空间化了。但要使空间化这一概念具有暗示的意义,我们就必须强调其内涵,即把它所指的空间看作一种新的空间形式,而不是那种旧的空间形式,也不是材料结构和物质性的空间形式,而是排除了深层观念的文字纯表面之间的捉摸不定的关系、对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影响的那种关系。”很显然,这种观点就是一个后现代理论范式的表达。
社会学的空间概念,与地理学强调的位置分布等物理性相反,社会学视野下的空间更多地是一个分析工具,有的甚至是作为隐喻在使用。“目前来说,人们对空间分析的应用还存在较大的分歧。有的人仅仅把空间当作是一个概念工具,或者把空间当作一种隐喻来使用。例如所谓的‘发展的空间’、‘活动的空间’,等等,接近于日常含义的‘空间’术语,只是一种隐喻性的使用。”
在商品房小区中,以老年人与年轻人的活动时间冲突为表征的社会空间冲突问题,是社区公共空间争夺的重要形式。作为已经退休或无业的年长者,小区生活更多是以如何休闲得更好,以及如何让自己身心更健康为目标。因此,在小区中打牌娱乐、唱歌甚至是跳广场舞成为一种常态。而对于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年轻人来说,如何养家糊口以及如何让自己在小区生活中得到放松和休息,成为其小区生活追求的重要方向。也因此,在小区公共场合中,除非是带小孩的年轻人,否则几乎很难见到青年人的身影。
在条件较好的小区,一般有固定的活动空间。但因为老年人活动中心不是纯公益,而且大多在低层,空气、位置均不理想,所以,一些老年人便在小区公共场所开展娱乐休闲活动,为此而与年轻人发生了生活方式上的冲突,有年轻人抱怨:
他们老人家,中午都不休息,一天到晚在花园里打牌,大声喧哗,我在家根本没法休息。有的时刻也要在家里做点儿事,但是他们的吵闹让你根本没法静下心。和物业反映了很多次,没有用,他们不听。
前段时间,有位业主和他们打牌的吵了一架,他们总算没在这里搞了。但是,听说他们又到小区那边继续打牌活动,也影响了周边业主的休息,弄得意见很大。老人家休闲没有错,但还是要考虑一下他人,这是公共空间,不要影响到别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