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回顾
在探讨中国要重返海上丝绸之路之前,有必要回顾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古代与外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历史阶段:
一是形成于秦汉时期。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东海航线主要是从朝鲜半岛入日本和东部沿海进入日本、琉球、中国台湾诸岛,以及南海航线。南海航线始于何时有待考证,但史书记载中国丝绸最迟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传入印度和西方。秦末汉初南粤王赵佗墓出土的西亚式银器皿疑为波斯所产。《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了汉武帝平定南粤后即派使者出使南洋和印度,抵达今天的斯里兰卡返航,当时海船运载的杂缯即为各种丝绸。广东的徐闻和广西的合浦是重要的南海航线始发港。
二是发展于唐宋时期。唐代中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逐渐衰落,更加倚重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宋代罗盘的发明,使得海船航程到达西亚国家。由于江南丝绸、茶叶和瓷器的大量出口,使泉州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泉州留下的许多阿拉伯商人的遗迹,见证了当时中国与西方的贸易主要通过阿拉伯商人中转,以至于西方国家发起十字军东征,企图控制这条东西方商路,但以失败告终后激起西方世界另辟达到东方的新航路的动力。
三是兴盛于元明时期。元代的中国政府在东南沿海的宁波、泉州、广州、温州和杭州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明代永乐帝为宣国威于海外,派遣郑和率舰队出使西洋,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历时28年(公元1405~1433年),最远到达非洲的肯尼亚,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庞大的船队带去丝绸、茶叶、瓷器、金银器皿、五金、书籍等产品。进口的货物主要包括琉璃、珠宝、象牙、玛瑙、香料、胡椒、檀香等。但明代郑和下西洋未能继续扩大贸易成果,很快为海禁政策所代替。
四是转变于明中叶和清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很快将造船所用的技术资料付之一炬,严禁建造可出海的大帆船。就在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时,西方世界正在掀起一股发现新航路的地理大发现浪潮。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占领印度西南部的果阿,并迅速进入明帝国的沿海地区,窃取了澳门。西班牙人哥伦布越过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1521年麦哲伦船队成功横渡太平洋达到菲律宾宿雾岛,并将其献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清代的中国政府也沿袭明代的海禁政策,只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西方殖民者却几乎垄断了海上丝绸之路。
明中叶到清代西方殖民者控制下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澳门(广州)—果阿(印度)—里斯本(欧洲)的航线,走的是经南海下西洋即印度洋的传统丝绸之路。第二条是明代中后期开辟的漳州月港经马尼拉到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的太平洋航线。1565年6月,西班牙圣·巴布洛号大帆船从马尼拉出发,满载亚洲香料和商品运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开启了连接亚洲和美洲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时代。大帆船贸易时代于1815年结束、持续了250年。西班牙商人主要用美洲的金银(250年间从美洲运往马尼拉的白银超过4亿两,其中1/2流入中国)换取从中国运来的生丝、丝绸、茶叶、棉布和瓷器以及一些工艺美术品等商品。这充分证明,至少在西方工业革命前,中国仍然是世界的经济与贸易中心。但也是中国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因为这时中国政府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导致中国的闭塞和落后;也使得中国的海外贸易完全被西方殖民者所控制,财富也逐渐流向西方。
基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路和新时期的现实需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应规划西线、东线和北线三个战略方向。西线是我国出南海联系亚欧非的重要通道,是我国和平发展、保障能源和经济安全的海上命脉;东线经东海连接南太平洋岛国至拉美、北美,是打破海上围堵、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通道;北线是利用北冰洋航道、加强东北亚合作的重要通道,对我国开发极地资源具有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