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民俗艺术审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方法和思路的新视角

以往的审美著作,无论是文艺学还是美学设计的问题都几乎相同,基本是以研究方法和思路为特征。如周来祥首先提出文艺美学的理论特征和逻辑框架,认为文艺美学是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力图全方位展现艺术的审美本质和美学规律;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不是物质实践,也不是精神思维,而是两者的融合,是理论科学认识与伦理实践之间的第三种审美意识;要把抽象思考的艺术和具体分析的艺术作品辩证地结合起来,要充分重视研究的方法论。现有的研究成果或许非常精到与全面,但却让人遗憾地感到很多著作并非独创,所提及的作品鉴赏问题并没有明显点出来,更缺乏解决具体作品审美俭省的思路和方法。

一 民俗艺术审美的理念

我们认为,一些有代表性的理念,一些不断重复的作品介绍,已没有更多的意义。在民俗活动中,人是主角,无论是野炊还是舞蹈、舞狮……未婚男女的谈情说爱,都是为了娱乐、愉悦,使人乐在其中。歌舞不是想唱就唱,想跳就跳,歌舞总是对天和神的赞颂。古代民俗艺术的审美活动存在三个基本元素:人、自然、神。民俗艺术活动不外两大类,祭神和娱人。在实际的生活中或在艺术创作里,一切的民俗现象和事象,无论精神的还是物质的,都是要被审美的。各地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艺术,我们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理解民俗艺术审美的理念,有利于体现民俗特征、意识和民俗精神内容。有些艺术作品中的平凡事物,如小丑、粗人、小酒馆等极平凡的人或物,往往起到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成为最富艺术魅力和最有审美价值的亮点。艺术离不开民俗,蕴含丰富的民俗生活状态。但当我们立足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就会发现民俗学与艺术学结合后的艺术审美,有很多尚未触及的研究领域,在学理和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一,不能过窄或过宽地确立民俗艺术的审美对象和范畴。所谓“窄”就是局限于一些理论家的论述中,偏重于成型或书面化的民俗、艺术作品。所谓“宽”就是把所有民俗或民间艺术作品具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都作为研究内容。

其二,从事民俗和艺术研究的学者,因为对物质实践和精神思维不熟悉,或是太关注文化的深层意味与内涵,往往忽略和轻视地方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层形态。研究者不能做到对物质实践和精神思维的充分认知,对民俗和艺术的深层内涵和各自意义理念知识不足,缺乏两者结合的辩证研究精神和研究方法。

其三,将民俗和艺术的审美,从上层精英或官方层面扩展至大众和民间艺术。以往的艺术审美主要是精英艺术,对大众民间艺术虽然也注意,但只是从初级、渊源阶段的因素做一些探讨,并没有把民俗艺术作为一个整体来全面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成果只能是“下里巴人”一套非民俗、非艺术的审美体系,并继续着各种民俗和民间活动。“阳春白雪”高高在上,精英与大众相隔离。民俗艺术审美研究希望能有更多的关注和改善。

其四,当下的日常、活态的民俗艺术审美文化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过去的文艺美学所阐发的理论是经过反复提炼并已经定型的,是理论家们的形态,并没有重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当下的时代文化。归纳和概括民俗艺术审美特点、规律、形态等,更多触及现实的时间和空间,填补世俗社会被遗漏的部分是当务之急。

其五,不要抽象而笼统地研究民俗和艺术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所谓审美主客观、审美活动、审美形态等都是已经完成的成果,已经叙述和阐释得比较清晰与完整。因此,应该做一番具体的民俗学、艺术学的实证探讨,以弄清民俗艺术的形成、发生、发展的性质、特征、形态等一些基本问题。关注民俗艺术仪式与民族精神,考察和梳理广府民俗艺术与广府精神的关系,提炼和凝聚广府文化的精粹,对广府民俗艺术的重要作用作出评估,以利于广府民俗艺术的发扬光大。

以上是我们研究民俗艺术审美的基本理念。

二 民俗艺术审美的内容

要走出民俗艺术研究的瓶颈,必须在新的层面拓展民俗和艺术研究视野,深化学理。把民俗学概念与艺术学研究的方法和体系结合起来,在新的层次上探讨民俗艺术审美的内容。

如何界定民俗?通常理解的民俗特征是指日常生活的规则、形态重构等的引申。民俗中的“民”是一个民族、阶级以至全民所有的民众;所谓“俗”是民众共同具有的风俗习惯。古人认为“造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阮籍《乐论》);“上之所化为风,下之所化为俗”(《汉书》)。现代人解释风俗认为“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11页。民俗的特性表现在人们的集体生活方式和形态;有内在与外在的模式和规则;对人们的生活和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民俗是人类生活的原型、基因和原生态,内容包括信仰、行事、风俗、故事、歌谣和俗语等。民俗艺术审美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集有关各种活态的民俗艺术事项,进行田野作业式的考察,从现场记录的“表演”中探讨民俗艺术审美性质和意义。田野作业式的考察,顾名思义是提倡和鼓励民俗学工作者走出书斋,深入民间,走向社会,具体来说是向所研究的对象——民俗事象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田野作业法的采用,是由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民俗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民俗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强调实地考察,亲自积累研究资料。民俗学者把民俗资料的调查和搜集,作为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民俗研究的传统方法,比较注重实证和第一手材料,因而有原创性,但理性分析薄弱。另外,也往往因涉及面太广难以概括。

第二,已有的文本和各种民俗事象,如民间文学、神话、童话等比较注重,理论与审美都比较强。但毕竟只是书面材料,它与活态民俗活动间存在明显差距,很多审美明显带有主观意味。对民间工艺重视不够,广府传统工艺美术有百种之多,如“三雕一彩一绣”(牙雕、木雕、玉雕、织金彩瓷、刺绣),都是久负盛名并可以代表广府风情的。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备受人民珍爱。对这种不同凡响的工艺品以往审美鉴赏不够。

第三,分门别类的民俗研究。由于民俗内容广泛复杂,分类比较困难。一位外国学者说:


民俗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笑话、谚语、谜语、圣歌、咒语、誓言、脏话、驳词、讽词、绕口令和打招呼的套话;也包括民间服饰、民间舞蹈、民间戏剧(如笑剧)、民间艺术、民间信仰(或迷信)、民间医药、民间乐器、民歌(如俚语)、民间明喻、民间隐喻和命名(如绰号和地名)。从口头史诗到题词、墓志铭、厕所留言、五句头滑稽诗、拍球歌、跳绳歌和脚趾歌、秧马歌(把小孩放在膝盖上逗弄时所唱)、定人歌(在游戏中据此决定轮到谁)和婴儿歌这些韵体;民俗还包括游戏、专门姿势、象征符号、祷词(如吃饭前后简短的感恩祈祷)、玩笑行为、民间语源传说、食谱、缝绣图案、住宅仓窖栅栏的类型、街头叫卖以及传统上召唤或役使动物的习惯语;还包括记忆符号、信封留言编号(如用SWAK表示“装一个吻”)、对身体异象的传统说明(如打噎或打喷嚏后);节假日风俗也是主要的民俗形式。邓迪斯:《民俗研究》,转引自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第58页。


对民俗这些形式和现象的具体感性的认识,缺乏大项归类、缺乏逻辑性的划分是令人遗憾的,如果把民俗分为饮食服饰、居住、交通、婚姻、丧葬、寿诞、卫生保健、交际、经济生活、娱乐、宗教信仰等项目,还有如牙雕、广彩、竹刻、陶塑、篆刻、剪纸、彩扎等工艺美术,这样排列也许更具逻辑性和概括性。

民俗艺术与民俗艺术审美属于具有文化哲学意味的文艺美学研究。其特点一是不将民俗学和艺术学分割开来,强调两者的联系,特别关注民俗在艺术形成过程、欣赏过程、审美过程的功能和作用。二是不局限于艺术作品对民俗的表层勾画和外在认识,而是要深入作品主题以及其中人物的内心和外在行为的审美视野,揭示民俗艺术本质的创作和审美问题。三是要深入探讨民俗艺术的本质特点、价值取向和互动互融的关系,揭示民俗艺术的内在动力和文化内核,建构民俗艺术的人学观和审美观。

民俗学者陈勤建对民俗艺术有一段鲜明的论述:民俗是人类生活中普遍而特殊的一种社会存在,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的“宝塔”构制中,民俗处在最底层。民俗的这一特殊地位,为我们准确寻求艺术的起源提供了一座桥梁。民俗的特殊性兼有文化意识和社会生活双重特征。民俗在生活中形成,反馈回去成为生活的某一样式,更多的是它本身就不能脱离生活。人类的生活,是艺术取之不尽的源泉,艺术离不开生活,也离不开民俗,蕴量丰富的民俗生活状态,同样是生活的源泉,为艺术反映和表现生活提供了广阔天地。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第5~6页。学者从民俗与艺术的特征及其关系做了精彩的描述,既从内涵又从形式的民俗视野角度理解民俗的本质,还从人类社会生活揭示民俗艺术审美的地位与作用。

从国内研究现状看已有两种相近的成果:一类是文艺民俗学,如陈勤建的《文艺民俗学导论》,理论框架初具规模。特别是提出文艺与民俗的关系、文艺民俗化的审美价值问题,为民俗艺术在审美层次上深入展开奠定了基础。他认为“文艺民俗学和文艺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边缘交叉学科”。另一类是文艺民俗美学、审美人类学等。如赵德利的《文艺民俗美学》,研究文艺民俗发生论、文艺民俗价值论、文艺民俗创作论。赵德利:《文艺民俗美学》,西北大学出版社,1994。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与本书较为接近,但有明显缺欠和不足。特别是对与民间和民俗关系密切的其他艺术门类,如美术、工艺、戏曲、曲艺等较为忽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艺术作品也较为缺乏。美学家宗白华非常重视审美鉴赏学,将审美文化的类型与文化学交叉,建立审美文化。

民俗艺术审美的核心是民俗审美和民间艺术的结合,着眼于民俗与艺术有相通处,而民俗与民间艺术都有较宽泛的概念和范畴,内容宏观庞杂,研究容易空泛与抽象。我们所提出的民俗艺术审美重点在艺术创造、艺术欣赏、艺术评论之中,将民俗与艺术联姻,将民俗与美学结合,以此探视民族的审美活动、审美形态和审美价值的本质特征。民俗艺术审美研究主要内容和学理侧重于广府民俗中艺术和审美因素的分析;广府艺术审美活动中的民俗的存在方式;广府审美形态特征形成过程中民俗的作用与地位;广府艺术创作、欣赏和接受过程中民俗的动力功能;等等。以此拓展和开辟广府民俗艺术审美的对象和范畴,从而将形而上的美学学理和形而下的大众社会文化现象之间的辩证关系梳理清晰。

三 民俗艺术审美的方法

本书想在保留和利用传统美学和审美成果的基础上,对艺术审美在方法和理念上做一些探索。

首先,采用专题研究和系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用专题论文形式完成。就是充分利用归纳、演绎法,从具体实例到概括抽象。既进行具体的艺术和作品分析,又论述艺术门类的民俗审美和日常生活审美、人物形象审美等,纵观全书对基础理论进行阐释、概括。从专题的角度看,方法是分层次的,一是了解事实真相,发现民俗艺术审美的本质和规律;二是确定拟研究课题的个案对象,确定具体项目。对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进行可行性分析,可以论述得比较深入。从具体论述到抽象概括,便于跳出传统的理性内容,跳出现有资料的局限。

其次,突出民俗、民间、广府。以往的民俗审美研究限于经典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民间民俗活动有时往往不是照经典或所谓书面材料那样行事,甚至完全没有按照书面模式展开。这一实践和隐性的理念,引起人们注意的仅仅是艺术和审美的渊源,而从民俗艺术的理念上给予评价却很少。所以在民俗艺术的审美研究中要突出民俗、关注民间,从更为广泛的民间和空间上给予民间民俗活动以应有的地位。民俗性也就是本土性、原生性和民族性。如果我们立足广府就会有根基,就可以概括与总结出广府民俗艺术发展的经验和理论来。

最后,坚持从广府民俗艺术鉴赏的角度与视野探讨民俗审美的过程与特性。这是民俗艺术研究的基本原则,使研究不会空泛与抽象,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挖掘民俗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精神。一般人会将民俗与民俗活动等同于日常生活和旧的风俗习惯。我们的根本想法是通过民俗艺术的剖析与解释来切实弄懂、理解民俗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范畴和理论,并以此展开对活生生的民俗行为与事象的深入探讨,为当代民俗艺术创造开辟新的领域。广府民俗民间艺术的研究对象和基本思路,除了包括民间文学、古老神话、民间传说、歌谣谚语、民俗风情之外,还包括民间造型艺术、民间视听艺术、文艺活动等。广府民间文艺诗性的核心,是那些可以直达人类心灵的民俗民间文艺现象。特别关注口头民间文学、活的表演艺术,以及原生态、原风貌的民间文学。它以文艺生态多样性为理论信仰,以建设丰富、多样诗学理论形态为其使命。岭南民俗艺术研究从传统的民间艺术文本和非文本入手,向民间现场活动的民间音乐、民间技艺、游戏竞技,如舞蹈、舞龙、舞狮等诗意地转变,实现“文艺生态多样化”的信念。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符合文学艺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民俗美学理论的高度,对民俗艺术的产生、发展与流变,对民俗艺术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特征等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不仅有利于民俗美学理论体系自身的建设与发展,而且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民俗审美的方法和理念,不仅影响对广府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质的探讨,同时也会丰富民俗艺术的美学内涵。我们立足广府民俗艺术的审美研究,挖掘其中的丰厚内涵,凸显广府民俗艺术的重要价值。虽然民俗艺术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素材和表现对象,但它却是对现实生活提炼加工后的产物,比现实世界更具有审美价值。在艺术美的世界中,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得到了最充分、最集中、最完美的表现。民俗艺术的方法研究关注广府民俗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它不仅真实生动地描绘了岭南民俗风情的壮丽画卷,表现了岭南粤人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而且还充分展示了生机勃勃的岭南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