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中国古典舞之“魂”,推动经典艺术的文化市场
此刻心有点颤,这么多专家、前辈,还有从我入学以后就一直教导我的几位老师都在这里,有点不敢讲了……在座的还有长期奋斗在舞蹈教学和创作第一线的许多名家们,他们在中国舞蹈领域里辛勤耕耘了20多年,更有资格谈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今天我只谈我的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么多年我在国外感悟到的什么才是中国舞最重要的部分。这个最重要部分就是一个字——“魂”。古典舞中的“情、韵、神”展示出了古典舞的“魂”的立体感,凸显了它的深度、浓度和广度。无论是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表演、创作还是教学,都不应该离开这个掌控着其命脉的中国舞之“魂”。
我离开中国已经20多年了,但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一直关注着古典舞的发展。每次“桃李杯”以及其他大型的艺术活动我都会尽可能地回国观看。但有几次观摩后,伤感失落之情油然而生。有一次在上海“桃李杯”赛后有位老师问我观后感,我老实回答说:“挺失望。我从美国来是看中国古典舞比赛,但却看了一场现代舞。”后来这话很快就传到评委会那里。有一天潘志涛老师见到我,他就问我:“你是这么说的吗?……”我说:“抱歉,乱说了。离开中国这么久,在国外看现代舞看得太多了。我回来真是想看看真正属于我们中国自己的舞蹈。”
我相信我是个好演员。我有芭蕾舞的基础,进入北京舞蹈学院后专修中国舞。多年的中国舞身韵训练让我受益匪浅。到美国后我进入了知名的太平洋西北芭蕾舞团(PNB)表演。我能进这个团,以当时的团长的话说是在我身上看到了一种在其他演员身上看不到的特殊魅力。那是在1990年的一天,在西雅图的一场中国文艺晚会演出结束后,这个团的团长和艺术总监在后台找到我,问我想不想到PNB工作。当时我刚刚接到了舒巧老师从香港舞蹈团寄来的邀请函。在两个聘书的选择中我颇为纠结,最终因为个人的一些原因选择了PNB。后来我跳了一个现代小舞剧,许定中老师应该知道,这个舞剧是现代舞大师李蒙根据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改编的,我饰演剧中的主人翁奥赛罗。整个作品是用现代舞形式来表演的。首演那天,在场的美国观众都被彻底征服了。接下来的每场表演,团里服装组,编导、乐队的成员都会站在侧幕边上看,有几次演完后他们都看得热泪盈眶。他们没有想到我可以运用在中国舞训练中练就的技巧如此准确地抓住人物的特征,如此充分地表达人物的情感。后来我还主跳了一个现代芭蕾舞大师巴兰钦的作品《红宝石》。那个作品有二十多分钟长,一开始排练时体力上觉得非常有挑战性。但经过一段排练后我把中国舞中那种讲究轻重缓急、不同力度和节奏的运动特点,以及中国舞的“神”运用在这个舞蹈中,这以后不仅自己跳起来不觉得累了,别人看起来也感觉跟以前的芭蕾舞演员跳的不同,有种崭新的魅力贯穿其中。在这以后《西雅图时报》对PNB演出的每一次评论报道,都会带上几句Hengda Li的表演如何如何……
我觉得中国舞中的“魂”是中国舞的魅力所在。作为一个中国舞演员,一定要相信只有这个“魂”才能使一个演员光芒四射,才能使一个作品耐人寻味。之前在拉斯维加斯中美“舞林冠军”争霸赛中我有幸作为评委。在最后的个人组冠军对抗赛中,张傲月是中国舞林争霸的冠军得主,由他和美国的街舞冠军Russell对抗。当音乐开始的时候,傲月表现得很棒,可是后来的比赛环节,他跳起了街舞。而Russell聪明地利用漂亮的芭蕾的旁腿接后退转,成功地展示了他多方面的优秀才华,评委们的分数自然而然地就倾向于Russell了。另外一次是在2014年上海《中国好舞蹈》评比的时候,我也力主选北京舞蹈学院的一位中国舞选手留到决赛,最后不得不违背组委会的意见弃权。比赛后来虽然留下了一位中国舞演员,但很可惜这位演员同样没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决赛一开始我就有些担忧,因为任何一个演员都明白在竞争时一定要扬长避短,中国舞演员一定要用中国的文化元素才能与同样优秀的对手竞争。可是关键时刻这位选手采用了现代舞的表现形式,最终很遗憾地在决赛中落败。其实无论是芭蕾舞还是现代舞,或者其他任何舞种都有其独特的亮点,这个亮点就是使这种舞蹈可以独放异彩,成就它的辉煌舞台魅力的“魂”。
中国舞的教学和创作也不能离开这个“魂”。这几天也看了一些晚会,挺感慨的。四台晚会,其中两台晚会没有“振作”起来,中国舞还是在那“埋头苦干”(指一些不够档次的现代舞)。很多现代舞舞剧中的人物在塑造上可以说没有挖掘出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现在回想一下,也没有什么经典动作、形象,或者感人的舞段和情景让我记下来。但在那天的芭蕾大师课上,我看到了庞丹老师的课,当时我还是很激动的,我的眼泪都控制不住了。我觉得中国舞的“韵”和“神”还在那里。谢谢庞丹老师啊!另外,看了《甲子之叙》。这台晚会不仅演示了中国舞的发展,还有很多好的作品,如《爱莲说》,还有刚才刘敏谈到的《金刚》,这都是中国舞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把演员突出得特别好,创作上这个“魂”也运用得淋漓尽致。我知道创作挺难的,中国舞的创作,因为被一个程式化的概念牢牢地禁锢着,尤其是塑造现代人物更是难上加难。创作就是要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让一个独具风格特点的作品鲜活起来。编导们应该都有这个使命,我们也有这个责任。
芭蕾舞大师巴兰钦,当初追寻的是古典芭蕾。到了美国以后,他要创造一个美国的芭蕾。他先期的作品就像电影戏曲一样,有的在说话,有的在讲故事。中期的作品他花本钱在舞美布景上。可是真正让他成功的是他后期的作品。因为他感悟到他自己拥有的特长是古典芭蕾,他发现夏威夷舞蹈有其独特的风格,而且是非常典型的美国本土文化。他把这些舞蹈的风格借鉴过来,融会在古典芭蕾中,创作出了具有美国风格的芭蕾舞。我们应该沿用这样的创作理念,应该还可以创作出更多的好作品来。
刚才二冬谈到现代舞。张踑也是在美国读的研究生。我们在读研究生时了解到美国现代舞的发展史,我当初写了一篇论文——《中国舞蹈和现代舞的对比》。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最讲究的是气沉丹田,而玛莎格莱姆舞蹈的特点就是力度集中在腹部。路易斯的一个现代舞,索性直接采用舞台上香烧,走圆场,穿的是中国古代的服装。所以我们中国舞演员,不是说不要学习现代舞,现代舞有它独特的舞蹈语言,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但是我们怎么能够把它拿来,巧妙地融会贯通才是关键。我们的前辈李老师、唐老师给我们留了那么多的舞蹈财富。我记得当时全中国各地的舞蹈学校都用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曾观看了全军会演,以前看他们的表演都是非常振奋,但是这次一看,男孩子跳女孩子舞蹈,女孩子跳鬼神舞蹈。以前的那种“魂”没了,阳刚之气没了,像《祥林嫂》《海燕》那样让人震撼的作品也消失了。
记得我们做演员的时候,到国外演出,舞台制作上很破烂陈旧。但是一些舞蹈大师看了演出以后,说我们的演员是一流的,而创作是三流的。现在我看到演员的技术比我们那时候还好,舞蹈语汇比我们更丰富,但是中国舞的创作上放眼望去现代舞比比皆是,我们应把握的中国舞之“魂”似乎被淡忘了。在国外教中国舞时他们就喜欢我们的身韵表演,他们上一节课就赞叹不绝:“那真是一个美呀!”为什么美,那就是男有阳刚之气,女有娇柔之美。北京舞蹈学院这么多年的积累有丰富的资产,其中之一就是我们的古典舞。这样的经典艺术不受国界限制,应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久弥新。
此外,我还想谈谈中国舞的文化市场。这个市场我们专业人士要重视,国家和政府也要重视。没有市场,即便有独具魅力的“魂”,中国古典舞的生命力也会慢慢枯竭。
“艺术从生活中来,还要还原于生活。”老一辈的艺术家贾作光老师为什么那么受大众的喜爱?因为在那个时期他带给了观众们渴求的艺术表演,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而现今的我们走上了世界的大舞台,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外来的东西。在文化市场上,艺术和市场、市场和经营是紧密相关的。国家应该积极地扶持,我们自己也要学会经营和宣传。要普及和弘扬我们的古典舞文化,不仅要坚信我们的古典舞是世界一流的艺术,更重要的是要让人们知道什么样的表演、什么样的作品是一流的。昨天凌晨三点多我的师哥张平在微信里感慨一番,我当时也说中国舞是我最喜爱的,遗憾的是目前它还走不出家门、走不出国门。令人遗憾的是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想弘扬中国舞蹈文化的人没有资金,有资金的人又没有这个渠道和能力去弘扬中国舞蹈文化。中国政府有资金,也有这个能力做成这件事,但是要抓住要点,才能更好地弘扬和发展中国舞文化。不知道你们听没听说过“神韵”的表演?他们由少数海外的宗教分子资助,宣传攻势规模浩大,而他们的舞蹈水平可以说如同中国县城歌舞团的水准。但他们能在美国各城市高档次的剧场里表演,而且票价昂贵。许多美国观众都以为中国舞就是“神韵”那样的表演,每次我听到这样的误解都会扼腕叹息。很可惜的是我们中国真正的一流演员到了国外后大部分是在华人社圈中学的礼堂里表演。2012年北京舞蹈学院去国外演出,可是我觉得那次主办方本来可以搞得更好。汇集了那么多好演员的表演没做任何宣传,开演一周前两千七百人的剧场仅仅卖了一百多张票。主办单位找到我,一周里我们帮助卖了六百多张票。我看了当时的局面后特别伤心。不做市场宣传,不召集社会主流文化人士,让中国古典舞蹈文化发扬光大谈何容易。我们北京舞蹈学院在教学上多年来坚持精益求精,也应该考虑怎么样敦促政府把这么经典的艺术形式真正地推向社会,也希望能看到有社会影响力的舞院元老和老师们督促政府,做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典舞作品推向世界舞台。我相信我们钟爱的中国古典舞蹈文化会在历史长河中延续下去。
感谢老师培养了我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