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中德两国关系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主要体现在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两类。研究中德关系的学术著作基本上从中德关系史的角度出发,阐述中德关系的发展过程、特点、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等内容,如2003年由刘立群、孙恪勤主编的《新世纪的德国与中国》, 2006年由潘琪昌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百年中德关系》等。目前尚无专著从理论视角来分析中德关系的现象、问题本质和矛盾根源。
一 国内相关文献
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中德关系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德关系是中国学术界和外交界一大重要研究课题。相关著作有:2010年出版的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殷桐生教授主编的《德国外交通史》部分章节;2011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由刘立群主编的《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及中德关系》论文集,收录了中国欧洲学会德国研究分会第13届年会参会论文近30篇,内容主要涉及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德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中德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是国内德国问题研究专家学者群体的最新力作。
关于中欧关系的专著对研究中德关系也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可以参考〔美〕沈大伟、〔德〕艾伯哈德·桑德施耐德、周弘主编的2010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欧关系:观念、政策与前景》,该书是迄今为止有关中欧关系最为系统和全面的论述,从中可以了解欧盟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影响中国对欧政策制定的观念和看法等。2008年朱立群主编的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体系与中欧关系》,选取了国际体系作为研究角度,站在社会本体论的研究立场上,采取规范视角对中欧关系的结构、互动模式与特征、中欧关系发展的内生与外在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在《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上,找到了三篇相关的论文,分别是:2002年第12期张建新的一篇关于建构主义的文章,题目是《建构主义国际体系理论及其社会结构观》; 2006年第8期,薛力和肖欢容对中国的建构主义研究做了总结,论文题目是《中国的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研究:成就与不足(1998~2004)》; 2008年第4期,焦兵撰写了《现实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权力建构》。姚勤华在《社会科学》2010年第12期发表的《建构主义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影响》也很有参考价值。温丽娟在2010年第1期的《学术交流》上发表的《略论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学理基础与基本理念》,也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建构主义理论。
关于研究中欧关系的论文也有很重要的启示,如郭素琴的《中国学者对后冷战时期中欧关系的认知比较》认为,中欧关系不仅取决于双边关系的客观发展,而且取决于双方相互的认知。周秋君的《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一文,从社会学的视角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欧过去30年互动历史中所起到的作用。文章提出:中国或者欧盟分别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国际身份并同时建构与对方的关系来适应这一组双边关系。国家间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互动的过程,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与先验的。张弛的《从共有知识到身份认同——从建构主义视角看中国同欧盟的关系》分析了中欧通过互动的社会学习过程产生共有知识,建构各自身份和利益的过程,这为研究中欧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中欧之间的积极共有知识对于双方形成集体身份认同,促进双方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张薇的《中欧关系发展的主体身份因素》,从身份理论解读中欧关系。邓宗豪、高吉祥的《中欧关系的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从建构主义合作理论的角度来探讨目前的中欧关系。张弛和叶自成合作在《国际问题论坛》上发表的《人权观差异与中欧关系》,也对发展中德关系有启发意义。
在中国期刊网上可以检索到79篇与中德关系相关的著述(截至2014年7月),在探讨和研究冷战结束后中德关系的13篇论文中,有一篇论文梳理了中德关系史在中国的研究现状,一篇论文探讨了默克尔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及其外交风格对中德关系的影响,其余文章基本上是从中德关系的现实特点、历史问题和未来走向几方面来阐述中德关系。2004年熊炜的《统一之后的德国外交政策》出版,作者从国家的国际角色角度出发,分析德国国际角色定位和转化的内外根源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德国担任新的国际角色面临的挑战及其可能采取的策略。
可以说,目前的研究成果尚缺乏关于冷战后中德关系的专著研究,并且从国际关系史角度著述较多,从国际关系理论的某一路径出发分析中德关系,并以价值观等观念性因素出发来研究中德关系的研究论文数量极少,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空间。
二 国外相关文献
德文或英文文献中关于中德关系的研究著作较少,主要集中在中德交往的史实回顾和总结上。关于身份认同理论和文明力量角色理论,文献数量较多,这里只列举出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为梳理德国外交政策中的价值观念提供充足的资料来源。1995年出版的由罗梅君(Mechthild Leutner)主编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德关系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的《1949至1995年的中德关系》(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und China 1949 bis 1995);伯纳斯(Carsten Bohnes)撰写的《德国对华外交政策》(Deutsche Außenpolitik gegenüber China)(2007年出版),主要考察了1998~2005年红绿联盟政府的对华政策。德国学术界身份认同理论主要来自特里尔研究小组的成果以及其他有关国际关系身份认同理论的书籍。伯恩哈德(Stahl Bernhard)和哈尼施(Sebastian Harnisch)撰写的《对比外交研究和国家身份认同》(vergleichende Außenpolitikforschung und nationale Identitäten),毛尔(Maull)教授和克努特·基尔斯特(Knut Kirste)撰写的《文明力量案例研究》(1998年出版),系统提出了文明力量理论及该理论主要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