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疍民文化景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 研究展望

由于历史时期(特别是元代至清代)疍民处于被歧视的地位,疍民社会自身又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岭南疍民群体受教育程度低,族群自身的文字记录很少等原因,本研究在以下方面仍有待突破。

(1)地理学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特殊族群空间理论的匮乏。非物质文化研究是近年兴起的一个方向,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其空间规律的理论表述在地理学方面仍然比较缺乏。在特殊族群方面,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人类学学科,空间方面的研究成果比较单薄,成果寥寥。

(2)疍民历史群体特征正逐步转型甚至消亡。由于环境改变和政府等上层建筑因素的影响,岭南疍民已基本上岸定居,其文化特征与当地岸上汉族群体逐步趋同、融合,恢复其历史风貌的难度很大。

历史时期的疍民研究需要借助大量的历史资料。疍民存在时间久远,遍布岭南各地水域,但是属于岭南民系中的较小族群,长期游离于正统主流社会之外,地位低微,相关的文献记载数量很少,且互相转载的地方很多,尤其是人口方面的数据十分有限,给研究资料的收集造成很大困难。另外,笔者历史学专业方面的知识薄弱,对一些疍民历史问题的把握不一定符合历史学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提高。

(3)疍民自卑心理导致的较强防范意识以及封闭的思想观念。由于历史上疍民地位卑微的原因,对于在社会中的角色地位疍民群体缺乏自信。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疍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岭南各地,疍民群体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舟居疍民群体仍然存在,部分疍民上岸后以水为生、以捕捞为主业的生产方式仍然没有改变;内河从事捕捞的疍民收入仅能维持温饱,沿海疍民由于没有能力购买捕捞船只,以被雇用出海捕捞为主,其收入的不确定性导致疍民群体中低收入人口比较多,一些地区的疍民不愿意回忆和说出自己的过去。

(4)研究地域范围面积较大。岭南是中国疍民分布的主要区域,但由于其覆盖的面积比较大,而且行政划分历史上多次变更,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和资料,一方面给实地调查取证带来困难,一方面数据分布在不同的行政区,整理考证的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