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疍民相关研究综述
1.8.1 特殊族群研究综述
国内外特殊族群的研究为本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国内研究看,对族群的研究主要包括移民族群、原生小族群等。这些研究说明,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负面效应是导致民族个性的消失,故地域族群文化的保护成为保持民族多样性的重要内容。
国外关于族群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化冲突、文化融合、全球化对族群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这些问题以人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集中,其中以巴斯的研究为代表,他在族群边界、族群认同、族群互动、文化边界维持、文化联系和变迁、族群和文化进化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看法,并主要集中在族群地不同层次的文化和组织特征等内容。阿加达尼安(Agadjanian)等提出在文化与现代化的背景下,政治联盟、文化协同对不同族群冲突产生重要影响。
在文化认同与文化融合方面,范·阿克(Van Acker)等通过对土耳其少数族群融合的案例研究表明,大型文化差异是影响民族一体化的重要因素。索尔韦(Solway)等从文化疲劳的角度,提出在解决民族冲突和融合过程中应该尊重少数族群文化。希尔弗瑟姆(Schaafsma)则通过研究欧洲穆斯林少数群体成员的民族认同,认为种族接触的程度与方法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因素。还有的从文化差异出发提出要反思种族主义与种族关系问题。
在健康心理学与行为医学方面,尼弗屯·李(Knifton Lee)等从精神障碍的角度,提出社区对话是解决少数族群社区心理健康耻辱等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措施。实证方法是国外研究的重要手段,兰德林·霍普(Landrine Hope)利用涵化模型研究文化变迁与少数族群的健康行为的关系,提出应通过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减少民族的健康差距。
全球化对少数族群文化的影响是国外学者关注的另一个热点。弗拉什(Flache)通过研究表明,少数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强大攻势下,当地文化的收敛性实际上可以维护全球文化的多样性,人际关系是影响文化的首要因素。还有的提出旅游是保存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另外,国外学者还关注少数族群的现实文化表现,如探讨少数族群的情感表达和疾病特征,以及少数族群社区的警务与治安问题。迪恩(Din)则从市场研究的角度,认为许多年轻人喜好的音乐、电影、书籍等流行文化没有重视少数族群文化的口味。这些研究的开展可以说明,各国的少数族群文化受全球化的影响深刻,有些族群文化逐步转型。
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地理、社会地理等方面。帕乔内(Pacione)通过研究格拉斯哥亚裔社区的空间演化,为后续城市地域族群研究提供了范例。莫瑟(Moser)则以俄罗斯政治选举为例,说明少数族群集中提高了选民的投票率和选举的成功性。汉森(Hanson)讨论美国公民宗教与宗教少数群体的关系,认为这是更大的政治文化难题。国外学者的上述研究成果对本课题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因此,本书尝试以疍民研究为例,开辟文化地理学在少数族群文化研究方面的新方向。
1.8.2 疍民研究综述
疍民作为历史时期以来社会存在的一个特殊族群,其来源、种族、社会地位等问题深受学者关注。自20世纪以来,在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地理学等方面均有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研究。
关于疍民的研究,可以追溯至古代有关文献的记载。宋代之前,比较明确的疍民称呼主要为“采珠户”,其他记载包含在“蜑”“诞”等南方少数民族的相关描述之中。一些“蜑”的记载有类似疍民的生活习性,但不一定专门指疍民,如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对巴蜀“蜑”的记载,唐代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清代《天下郡国利病书》对岭南“蜑”的描述等。北宋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是第一部系统描述疍民文化特征的古籍,其对广东新会疍民以捕鱼为主业、舟居的特性做了生动描述。这一阶段在内容上以疍民现象描述为主,在载体上混杂于诗歌、方志、传记、杂文中,使用文学语言,其体例和内容地域差异大,并限于对个别地区疍民的记载,有一些属于传统地理学的内容。
民国时期,岭南大学陈序经认为,疍民分布曾经北达长江以北地区,而宋代的疍民主要分布在两广一带。其他学者对疍民关注的重点主要在具体区域,研究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闽粤,而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成为主要方法。20世纪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学界对疍民的研究一度停滞,进入同期的80年代,才重新予以重视,研究范围也从广东扩大至海南、广西等地,研究的范围逐步深入小区域。这些研究多属近代地理学的范畴,以对文化现象的白描为主。按照现代地理学的定义,已有研究在环境与文化景观、疾病等方面涉及现代地理学关注的内容,其中以岭南文化地理研究先行学者曾昭璇与司徒尚纪的成果为代表。曾昭璇在《岭南史地与民俗》一书中,比较系统地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了海南疍民的来源和分布。而司徒尚纪在《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一书中,从海洋文化与岭南文化关系的角度,阐述了岭南疍民的地理分布、海洋农业文化等问题,体现了人地关系的研究特点。但地理学的类似成果依然很少,亦不够具体、深入。
民族学与人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疍民族源、疍民生活和生产文化等族群文化特征方面,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如黄淑娉等对广东疍民来源、生产和生活文化的研究,成为挖掘、保护当地疍民文化遗产的可贵资料。由于民族甄别之需要,研究疍民民族属性问题也成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的一个重点。政府通过调查发现,疍民自身也不愿意成为一个独立的民族,相关研究也表明,疍民在历史上可能属于少数民族,但目前已是汉族的一部分。体质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张寿祺、黄新美等人突破传统研究方法,以实地调查和样本测量为基础,对珠江口疍民的肤色、毛发、面形、腿形等体质特征做了详细说明,证明疍民是土生土长的原著居民后代,但研究中并未涉及疍民体质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由于广州珠江上疍民聚居,国外学者早在清末民初就关注广州疍民问题,陈序经在其著作中就提到英国人C. T.唐宁(C. T. Downing)和J. E.冰翰(J. E. Binghan)关注疍民以船为家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国外学者主要关注香港疍民问题,日本学者可儿弘明专门研究了香港疍民的生存问题,在其著作中论述了疍民的来源、数量、人口迁徙等问题。注1
注1 可児弘明“香港水上居民:中国社会史断面”岩波書店、1970、頁1—14。
历史学方面则以关注疍民群体的来源及历史过程为主。关于疍民的起源并没有比较统一的观点,但对疍民来源于百越的认识较为统一,关于疍民的历史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明清时期疍民的生活习俗与制度文化方面。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疍民的来源有了新的观点,颜广文认为疍民来源于南方古越族之一的“瓯邓”; 詹坚固在分析“蜑”与疍民关系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考证了关于疍民各种来源的历史资料,提出“宋代广东广西一带的疍民已经成为一个族群”的观点,明确了岭南疍民与其他区域“蜑”的不同,这是关于疍民来源研究中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观点。
社会学方面,民国时期岭南大学陈序经在调查广东的珠江、北江和西江等地疍民的基础上,出版了十多万字的《疍民的研究》一书,阐述了疍民与政府、职业、教育、家庭与婚姻等问题。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疍民的力作,由此引发社会对疍民问题的关注。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学界主要关注疍民政治经济地位的改善。疍民身份认同问题开始受到关注,但相关成果很少。
近年来,关于泰国阿育他耶及柬埔寨洞里萨湖水上居民的研究也是一个热点。另外,对疍民咸水歌等的研究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各个时期关于疍民的记载和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从人地关系视角的研究成果不足;二是缺乏地域族群文化空间退缩与保护视角的研究成果。因此,本研究尝试从人水关系与族群文化退缩的视角研究疍民,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揭示疍民文化从“亲水”到“离水”的空间传播规律,展现疍民文化景观的特征,说明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双向作用,最终从文化空间再造等方面提出疍民族群文化发展与保护的措施,从而完善疍民文化景观研究,为不同族群间的融合与发展问题提出可行的措施,丰富文化地理学在少数族群文化方面的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