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关于县域经济的含义、特点及地位与作用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一级经济和行政地区相当于中国的省级地区,二级行政地区相当于中国的县,县(county)被称为郡(prefecture,辖区/县)参见周金堂《国家背景下的工业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由于行政区划不同,国外的郡同中国县域经济的现代化内容和特点具有较大差别。国外对县域经济的基本定义是“一种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的,区域广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生产门类齐全的一种区域经济,其结构同生物细胞或原子相似,有一个核和一个互补的外围区”Krueger, A., “Policy Lessons from Development Experience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in J. Behrman and T. N. Srinivasan, Handbook of Development, 1995, pp.76-79.。在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加强了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由于主要发达国家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区域经济发展的权限主要集中在一级经济和行政区域,而二级行政区域所承担的主要是社会管理职能。因此,国外处于主流地位的是相对于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研究,有关郡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常常作为二级行政地区而被提及,专门针对郡域经济研究的论著很少。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在早期杜能(Johan Heinrich von Thunnen)、韦伯(Alfred Weber)等创立的古典区位理论基础上,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艾萨德(Walter Isard)在其代表作《区位与空间经济学》中把成本最小和利润最大的区位决策引入一般经济学当中并设立了区域分析与应用的模型,从而形成现代区域经济学[美]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陈宗兴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首次提出增长极概念,其出发点是抽象的经济空间,以部门分工所决定的产业联系为主要内容Perroux, F., “Economic Spac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64, No.1, 1950, pp.64-89.。1957年,缪尔达尔(Myrdal)在他的代表作《经济理论与不发达地区》中提出,经济发展过程在空间上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扩散的,而是从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地区由于初始优势而比其他地区超前发展,这些区域就能通过积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从而进一步强化和加剧区域间的不平衡Myrdal, G.,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Gerald Duckworth &Co. Ltd., 1957.。1958年,赫希曼(Hirschman)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发展是一连串不均衡的锁链”的命题,指出“发展确实是按照主导部门带动其他部门增长,由一个行业引发另一个行业增长的方式进行的”Hirschman, A. O.,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并提出了产业关联效应概念。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经济学家开始转向以实证分析来回答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Williamson)提出区域收入趋同假说Williamson, J. G.,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8, No.2, 1956, pp.3-45.,到80年代小阿莫斯(Amos)提出“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地区收入趋异”的假说开始Amos, O. M., “Unbalanced Regional Growth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Latter Stages of Development”,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Vol.18, No.4, 1988, pp.104-123.,许多学者开始运用新古典增长模型来探讨地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巴罗和萨拉·艾·马丁(Barro and Sala I. Martin, 1991)在研究美国各州和西欧73个区域人均收入增长的收敛性后得出结论,无论是从部门还是从地区的角度考察,地区收入水平的趋同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这一趋同过程十分缓慢Barro, R. J. and Martin, S. I., “Convergence across States and Regions”,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No.1, 1991, pp.89-98.。此后,库隆贝和李(Coulombe and Lee, 1995)、迪林·汉森等人(Dilling Hansen, Petersen and Smith, 1994)、陈和弗谢尔(Chen and Fleisher, 1996)等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目前,区域经济学分为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Dawkins, C. J.,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Conceptual Foundations, Classic Work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Vol.18, No.2,2003, pp.131-172.

(二)国内研究

中国有关“县域经济”的研究,最先出现于政府的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与规划中。中共十六大将“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第一次写进党的文献。此后县域经济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关于县域经济的内涵,传志福(2000)认为,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主导产业为主体,围绕主导产业建立起来的县级经济综合体,是县级空间范围内形成的再生产全过程参见传志福《加速发展县域经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0年,第23—24页。。杨万江、朱允卫(2000)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参见杨万江、朱允卫《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的数量经济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马庆栋、常景铎(2002)认为,县域经济内部涵盖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两种形式,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并且是以农村经济中的农业经济作为基础参见马庆栋、常景铎《县域主导产业的生成分析》,《经济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谢庆奎(2003)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内存在的各种经济,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参见谢庆奎《政府改革与政府创新》,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66—67页。。《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纪实》(2005)一文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农村为基础,由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参见安徽省桐城市政府办信息科《安徽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纪实》,桐城政府网(www.tongcheng.gov.cn)。。县域经济学研究专家孟宪刚、刘福刚(2005)将“县域经济”笼统地定义为:“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区域性经济,是以县域为单位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孟宪刚、刘福刚:《给县域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经济日报》2005年12月2日第5版。。该定义指明了县域经济的突出作用,却忽视了县域经济的经济成分。

关于县域经济的特征,冯德显(2004)认为,“县域”是政治性较强的地域单元,“县域经济”是指县辖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重要地位。相对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县域经济基本上体现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相对于城市经济,县域经济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身发展规律,应当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用企业理念来经营和运作;相对于农村经济,它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相对于一般经济区域,县域经济是以政治单元组织起来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政治性较强的政治与经济的矛盾统一体。县域经济的独特地位和特征主要表现在基础性、独立性、过渡性、稳定性等方面参见冯德显《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第23卷第4期。。高焕喜(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赋税经济、民生经济、区域经济、资源经济、生态经济;具有区域性、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复合性、层次性、开放性、行政性、历史性、易变性等特点参见高焕喜《县域经济有关基本理论问题探析》,《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第19卷第4期。。许宝健(2005)认为,县域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其经济活动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和丰富性,县域经济是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其发展的本质就是民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调整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参见许宝健《县域经济发展:本质、关键和措施》,《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4期。。张秀生(2007)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既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又具有地域特点的特色型、开放型区域经济参见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0卷第4期。

关于县域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厉以宁(1999)认为,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参见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刘福刚(2004)认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充满活力和蕴含潜力的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稳定基层政权的物质基础,将为国民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参见刘福刚《专家解读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中国县域经济网(www.china-county.org)。。高焕喜(2005)认为,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地位,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具有担纲地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具有关键地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坚实基础、承上启下、强国富民的重要作用。郑炎成、陈文科(2006)采用比较分析范式研究了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及其变迁,认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从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给定了县域经济相对于其他行政性区域经济体在一国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且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降低了我国县域经济的现实地位参见郑炎成、陈文科《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变迁:理论与实证》,《财经研究》2006年第32卷第3期。。张秀生(2007)认为,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环节和关键环节,又是其薄弱环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二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从研究的地理位置看,国外有关郡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沿海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法国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发展模式、荷兰西部沿岸地区发展模式参见杨荫凯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出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2.内陆和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美国田纳西流域的发展模式、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发展模式参见王盛章、赵桂滨《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191页。

3.城市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

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新西兰的奥克兰、希腊的雅典、奥地利的维也纳等发展城市服务导向的产业模式参见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概括国外有关区域经济研究成果,涉及二级行政单位,即郡域经济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郡域经济发展中,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是关键,城市化是必需的,同时需要建立初等免费义务教育、普及电话和电视、建立工业化的公共基础设施;二是认为郡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多样化的,需要因地制宜,建设地区创新体系,有选择地推进工业化和工业转移、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有选择地建设科技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农业园等。

(二)国内研究

自从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后,学术界和各级行政领导从不同行业、层面和视角,例如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农业产业化、县域工商、县域金融、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县域民营经济、县域园区经济等,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迅速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县域经济发展目前在中国正处于一个总结模式和经验至全面推进的重要发展时期。

1.地方县(市)政府对本县经验的总结

地方县(市)针对本地摸索出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并进行了理论总结。比如,山东的诸城、北京顺义等的贸工农一体化或工商一体化模式和经验;广东顺德、江苏海安等的政企分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经验;山东寿光、浙江义乌、江苏常熟等的培育市场体系的经验;山东莱芜、辽宁海城等的简政放权、完善乡镇功能的经验。

2.学者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专家、学者试图建立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研究的专门学科,并进行了尝试,初步构架了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他们对县域经济、县级经济管理、县级经济区域等概念进行了定义;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现状、前景进行了阐述;对县域经济社会的功能、结构,特别是县域经济中的各个系统和县级经济管理的职能组织形式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县域生产力布局、县域产业结构、县域城镇体系建设、县级决策科学化等进行了探讨。1993年出版的王长远主编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一书,具有一定代表性,较系统地介绍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研究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模式、对策等基本理论,还从农业县、市郊县、贫困县、发达县、生态县等不同类型深入探讨其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参见王长远主编《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该著作对系统研究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起到了促进作用。伍新木等(1988)在全面总结了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之后,提出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型、综合发展型、农牧工结合型、贸工农结合型、林牧工开发型、农渔工商结合型、山区劳务输出启动型、农业加工业拓展型、牧工商结合型、牧农林型、粮棉工结合型、机械化粮食生产型、传统农业开发型13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参见伍新木、方惠明主编《县经济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8年版,第373—420页。。王盛章等(2002)在《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中,将成功模式总结为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和温州模式参见王盛章、赵桂滨《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战略》,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191页。。王青云(2003)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将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总结为七大模式,包括苏南模式、珠江模式、温州模式、济源模式、晋城模式、义乌模式和农安模式参见王青云《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后来,不少学者又提出一些新的模式,例如“晋江模式”,并认为这种发展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并称为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四大模式。闫天池(2003)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一文中,按县域的区位优势,把我国县域分为城郊县与非城郊县、山区县、平原县以及丘陵县,按主导产业模式把我国县域分为农业主导县、工业主导县和服务业主导县,然后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参见闫天池《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赵伟(2007)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提出县域经济有四种发展模式:工业驱动型、农业驱动型、第三产业驱动型、资源禀赋驱动型参见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0卷第4期。。宋效中等(2010)将中国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归纳为资源主导型、产业主导型、综合发展型三类参见宋效中、贾谋、骆宏伟《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河北学刊》2010年第30卷第3期。。战炤磊(2010)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为基准,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区位导向型、资源导向型、资本导向型、市场导向型、企业导向型、体制导向型、产业导向型等类型参见战炤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分类特征与演化路径》,《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刘吉超(2013)从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组织方式、发展特色内容等维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总结。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依据,可将县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驱动型;以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为依据,可将县域经济划分为集体经济主导型、民营经济主导型、政企合作产业园区带动型、产业集群引领模式;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可以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禀赋型、劳务经济型、外向经济主导型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模式参见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企业经济》2013年第2期。

由于研究视角不一致,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总体来说,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必须立足实际,发挥地区比较优势,顺应国际和地区产业分工调整趋势,建立更加节约环保和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融合发展,以更高水平的工业化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升级。

三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一)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观点:

1.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王海燕(2005)认为,突出表现为地区之间县域经济实力差距较大;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低;县域经济的发展资金一般不足参见王海燕《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理论学刊》2005年第6期。。张毅(2010)根据1980—2008年县域统计数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主,辅之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指标,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两个方面,对中国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化情况、差异构成因素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巨大,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县域经济差异主要由区域内差异引起,而区域间差异是县域经济差异波动的主要来源。从产业分解看,第二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贡献最大,且贡献率逐年上升;第一产业对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非常有限,且贡献率逐年下降张毅:《中国县域经济差异变化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11期。

2.效率低下,增长缓慢

凌耀初(2003)认为,一是传统农业的低效率。新中国成立以来,尽管我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稳步增长,农业土地产出率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加,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不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窝在有限的土地上,导致我国农业呈现出没有发展的增长。二是中小工商业发展不足。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过低;特色经济发展不明显;发展速度逐年趋缓,平均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工业的布局分散。三是滞后的城镇化参见凌耀初《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12期。

3.可持续发展水平不高

邱晓华(2003)认为,从经济上看,总体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比较低,许多县域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农业的比重依然非常大,财政比较困难,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从社会角度来说,文化教育程度比较低,人才不足、教育落后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发展不平衡,差异比较大。同时,县域经济单位的贫困问题,仍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另外,缺乏国际一流的现代企业,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国际竞争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新的国际环境中最薄弱的环节参见邱晓华《努力壮大县域经济》,《在全国发达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上的报告》,2003年9月6日。

4.发展指导思想与思路需要反思

林光彬(2006)认为,一是存在发展指导思想的偏离。一些县乡脱离实际发展经济,一哄而上以工业为主线,把调整产业结构放第一,发动全员招商,大搞建设,发展“五小”企业,情况糟糕。二是存在发展方向的定位问题。以县域为界限调整产业结构,往往都以发展工业为中心,从整体资源配置角度看,这在发展方向上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县域经济发展应以本县特色经济、有市场潜力的经济为导向。三是在宏观发展思路与战略上,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层层下指标的发展思路,到县乡层次往往形成脱离实际情况的政绩数字游戏经济,同时齐头并进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都对县域经济发展形成难以承受的财政压力。因此,这种发展指导思想十分不利于县域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参见林光彬《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县域经济的核心难题仍然是“三农”问题

林光彬(2006)认为,首先是就业问题;其次是教育问题;再次,农民增收比较困难;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第一是农村资源的产权落实问题,第二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性问题,第三是农村经济的企业化和组织化问题,第四是农村的市场化程度太低和“三农”在市场中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问题,最后是农民的法权、知情权、国民待遇问题与农村的法治化、民主化问题。

6.县域城镇化载体不发达

辜胜阻等(2008)认为,我国县域经济内涵式发展不充分,在相当大程度上弱化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镇载体的质量,具体表现为:(1)县域建设缺水少电,交通不便,信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2)县域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缺乏。(3)有的地方注重城镇的“硬件”设施建设,注重经济增长指标的考核,忽视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环境的协调发展辜胜阻、李华、易善策:《依托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人口研究》2008年第32卷第3期。

(二)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对策建议,主要观点有:

1.县域经济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王敏(2005)认为,关键是要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区域之间、人与自然、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统筹协调发展参见王敏《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县域经济协调发展》,《党政干部学刊》2005年第8期。;孙维义、张斌(2005)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应该从确立“富国强民”目标、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和自主创业精神、提高群众科教文化素养、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四个方面,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参见孙维义、张斌《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方赐德(2005)认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重视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是解决当前资源环境问题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参见方赐德《重视和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7期。;郭素良(2005)认为,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工业经济、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创新体制等五个方面发展县域经济参见郭素良《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嘉兴学院学报》2005年第17卷第5期。

2.县域经济发展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依托

吴敬琏认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三农”问题的关键。陈锡文(2003)在“首届中国县域经济论坛”上对发展县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关系做了描述,并对目前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和必须解决的问题作了总结参见陈锡文《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县域经济》,南方日报网(www.nanfangdaily.com.cn.2003-11-07)。。唐仁建(2003)认为,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从国家体制来说要解决两个问题,即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参见唐仁建《三种经济构建县域经济内核》,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2003-11-07)。

3.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合理进行产业定位为主导

闫天池(2003)认为,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根据区位发展的不平衡和复杂性,因地制宜地选择自己的主导产业,由主导产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增长参见闫天池《我国县域经济的分类发展模式》,《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毛艳华(2003)认为,产业定位,一要根据产业的地理定位原理,县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应考虑港口、铁路、公路和机场等地理(或区位)因素对地方产业的定位与布局的重要影响作用;二要根据资源定位,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劳动力相对丰富的优势和资金相对短缺的劣势,因此,要使劳动力资源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变成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必须选择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三要根据市场需求种类和需求弹性选择主导产业并确定产业的布局;四要依据中心城市的特殊地位围绕中心城市构筑产业带参见毛艳华《县域经济的产业定位研究》,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2003-09-04)。

4.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为方向

柯美录(2004)认为,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一要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努力提升工业化水平,使工业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二要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步伐,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三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发展新兴行业,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综合配套、相互促进的第三产业体系;四要坚持县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改革导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结构优化的活力;五要建立与完善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机制,积极吸纳高新科技人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实现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六要抓紧小城镇建设,以城镇化助推新型工业化、产业化的发展参见柯美录《加快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甘肃经济信息网(www.gsei.com.cn.2004-11-01)。。杨荫凯、黄冬梅(2005)认为,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必须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基础,提高产业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按照立足资源、强化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以县城及中心镇为依托,加快城镇化步伐,统筹城乡发展;以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参见杨荫凯、黄冬梅《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经济纵横》2005年第8期。。张秀生(2007)指出,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带农,科技兴农,基地扶农,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则应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村的三级服务体系张秀生:《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0卷第4期。

5.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为载体

闫恩虎(2003)认为,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通过县域经济增量发展来实现;要坚持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以此弥补县域资源、技术、资金的不足,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要消除一切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参见闫恩虎《县域经济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2003-08-21)。。卢荣善(2005)认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将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参见卢荣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4期。。李容根(2004)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要搞好农产品加工业和资源开发性工业,推进农村工业化,要以加工工业为龙头,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手段,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参见李容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新农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89—93页。

6.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坚持集群化发展战略为突破

贺耀敏(2004)认为,必须把培养和扶持县域集群经济作为突破口参见贺耀敏《集群式经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兼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认识误区》,《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谷家栋(2004)认为,县域经济加快集群化发展,要突出四大重点:一要把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集群经济的方向,凸显区域经济的优势;二要把工业园区作为发展集群经济的载体,促进同类企业的地理集中;三要把创新作为发展集群经济的动力,蓄积产业发展的强大势能;四要把政府推动作为发展集群经济的支撑,加快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参见谷家栋《拓展县域经济集群化发展之路》,《决策探索》2004年第3期。

7.县域经济发展要以重视培育特色经济为目标

蔡剑辉、张春霞(2003)在探讨县域特色经济发展中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要立足“特”字,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确立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培育和生成核心竞争力,进而依托核心产业向相关产业拓展,走专业化生产下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路子参见蔡剑辉、张春霞《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之路探析》,《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8.县域经济发展要以提高县域城镇化为支撑

王一鸣(2003)认为,县域经济发展过程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转换的过程。发展县域经济,小城镇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整合城乡各种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小城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参见王一鸣《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中国农村研究网(www.ccrs.org.cn.2003-06-01)。。辜胜阻等(2008)提出,以县城为中心推进农村城镇化参见辜胜阻、李华、易善策《依托县城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县域经济》,《人口研究》2008年第32卷第3期。

9.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为后盾

蔡则祥(2003)认为,加强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要重构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金融组织体系;综合治理县域经济发展中金融资源外流现象;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建立社会信用担保制度,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开展金融创新,增强县域金融服务功能参见蔡则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7期。。朱建华、洪必纲(2010)指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充分考虑金融资源配置机制,积极构建与县域经济发展相适宜的金融发展规划,明确县域金融规划的关注重点,打造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平台,营造县域金融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见朱建华、洪必纲《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金融支持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30卷第4期。

10.县域经济发展要以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

王一鸣(2003)认为,政府职能转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推进县乡管理体制改革,大力精减县乡政府人员,稳步推进撤乡并镇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三是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四是要高度重视市场体系建设参见王一鸣《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几点认识》,三农数据网(www.sannong.gov.cn.2003-01-30)。。潘峰(2011)认为,应着力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创新服务思路,拓宽服务领域,创造宽松的宏观社会环境、平等竞争的体制环境、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高效快捷的服务环境,努力形成“磁场效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参见潘峰《推动湖北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对策》,《学习月刊》2011年第4期。

四 关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一)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

金世洵等(2005)从区域经济学角度认为,应从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特殊性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参见金世洵、牛治富主编《西藏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0页。;熊耀平(2001)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认为,要分析影响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从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环境出发,找到并确定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参见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0页。;施正一(2001)从民族经济学角度认为,制定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应以民族经济学理论为理论依据,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状出发,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应该选择和实施加速战略参见施正一主编《民族经济学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3—337页。

(二)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路径的研究

龙祖坤(2007)认为,民族地区必须依据比较优势、发挥特色作用、以市场为主导、注重“三效益”的结合,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如矿产资源依托模式、农业生产主导模式、旅游产业带动模式、劳动密集加工支柱模式、劳务经济先导模式等参见龙祖坤《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选择》,《生产力研究》2007年第2期。。吴庭菊(2008)指出,民族地区必须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发展道路,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走特色发展的创新之路,走“拿来主义”的榜样之路,走科学发展的先进之路,走民族政策发展的阳光之路参见吴庭菊《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以怀化市五个民族自治县为视角》,《湖湘论坛》2008年第5期。

(三)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结构的研究

在县域所有制结构上,熊耀平(2001)认为,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应该盘活国有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激活民营经济参见熊耀平《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战略》,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0页。;吴海鹰(2004)认为,应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参见吴海鹰主编《宁夏县域经济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9—122页。。对于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很多学者认为,农牧业是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力量,应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业是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蒋焕洲(2010)针对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特色农业促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破解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的“三农”难题;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特色主导产业,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见蒋焕洲《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特区经济》2010年第8期。

此外,还有学者对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区域规划、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财政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测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五 关于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一)国外研究

西方学者对贫困问题作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如阿瑟·刘易斯(W. A. Lewis)的“二元经济理论”和“发展计划”、罗森斯坦-罗丹(P. N. 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纳克斯(R. Nuy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W. W.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的“经济起飞理论”、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劳尔·普雷维什(Raul Perish)及萨米尔·阿明(Samir Amin)的“中心—外围理论”,等等,这些研究既说明了人们对贫困问题的重视,也反映了人们对贫困问题的认识过程。总体来看,西方对于贫困的研究主要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围绕贫困的根源展开的,其最主要的结论就是认为资源稀缺是经济发展的阻碍或约束条件,要消除贫困,实现经济增长,必须大量积累资本,大幅度提高投资率,以有效打破“贫困恶性循环”和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促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模式,如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模式、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模式、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模式、舒尔茨的反贫战略理论以及缪尔达尔的反贫理论模式,等等。

(二)国内研究

国内对于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比较重视。特别是在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对于贫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阵热潮。如赵曦(2000)的“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扶贫攻坚战略及西部农村反贫战略”、朱凤歧和高天红等(1995)的“中国反贫困研究”、康晓光(1995)的“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张志良(1997)的“中国贫困山区开发性扶贫移民研究”及陈端计(1999)的“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研究”,等等。闫天池(2004)在这方面进行了创新和深入研究,他在《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中,围绕现存贫困地区的特色,着眼于贫困地区的自我脱贫、自我发展,为贫困地区的脱贫与发展提供了一些应用方面的指导参见闫天池《中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赵奕凌(2005)也在《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分析与对策》中,对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滞后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只有大力推进县域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把以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换为以农、工、商一体化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才是解决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的根本原则参见赵奕凌《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性分析与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6期。。钟一民等(2007)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反贫困对策参见钟一民、孙雨南、冯威《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及反贫困对策》,《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卷第3期。。单纬东(2007)根据资源理论将贫困县域分为资源丰富型和资源缺乏型两类,提出,资源丰富型县域的经济发展要充分利用、开发和保护现有的资源,如旅游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传统工艺产品等,来发展贫困县域的经济,同时,创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发展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与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相结合的发展路径;资源缺乏型贫困县域的经济竞争优势应根据县域实际情况,构建贫困县域的无形资产,以建立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政府和企业家为主,创建地区的产业结构,制定发展战略,从而带动贫困县域的经济发展参见单纬东《基于资源理论的贫困县域经济竞争优势的获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7卷第4期。。张议(2010)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项目建设、培育特色经济、壮大民营经济、优化经济环境等方面提出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参见张议《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前进》2010年第7期。。目前,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研究很少,如周德金等(2003)以湖北省恩施市为例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参见周德金、张静、萧海生《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湖北财税》(理论版)2003年第7期。。韦、韦春竹(2013)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对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参见韦、韦春竹《老少边穷地区县域经济效率的空间特征分析——以广西河池10个县市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5卷第1期。

综合来看,国内对于贫困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西方贫困理论的介绍以及对财政扶贫的研究,能够将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和县域经济结合起来加以研究的并不多见。有些仅仅是对某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经验介绍,并没有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并且由于我国现存的贫困地区可以说是各有特色,这些经验对某一个贫困县可能是适用的,对于其他贫困县则不一定适用。

六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上述研究成果无疑为本项目的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已有的研究在以下方面尚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第一,对县域经济不同的发展模式,缺乏系统的比较研究,往往局限在一个地域内对某一发展模式进行孤立研究,因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缺乏理性的揭示。

第二,专门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研究还很缺乏。有些仅仅是对某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经验介绍,没有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因此,本书将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实际出发,采用共性与个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与创新。

第三,需要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的绩效进行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