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县域是我国现阶段行政区划的概念,也是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区域性和相对独立性的基本经济单元。
由于历史、地域、产业、政策以及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上的诸多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县域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因此,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基于中国的基本国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这是“县域”和“县域经济”概念第一次被写进党的文献。自此,“县域经济”被正式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继续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周边农村的功能,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之后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2010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2011年3月,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此外,全国农村工作会议、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县域经济进行了表述,并将县域经济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工作结合起来,丰富了县域经济内涵。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也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紧迫性。
壮大县域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被广泛关注不是偶然。县域经济之所以引起党中央、国务院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是因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性。其重要性表现在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很大,具有很重要的基础地位。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县级行政区划单位2852个,其中,市辖区860个、县级市368个、县1453个、自治县117个、旗49个、自治旗3个、特区1个、林区1个。据统计,2009年中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全国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因此,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壮大县域经济将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是历史性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县域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
然而,与县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地位极不相称的是,诸多县域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受到资源、市场、人才、观念等方面制约,尚未摆脱贫困。其中,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比重高,是我国贫困地区分布最集中、贫困发生率最高、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被国家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贫困县共计592个,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就达257个,占总数的43.4%;全国55个少数民族,90%以上分布在贫困地区,涉及5个民族自治区,24个自治州,以及44个民族县的全部。民族种类最多的云南省,贫困县达73个,人数达796.9万人。根据国务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作为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中大部分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可见,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是国家扶贫重点地区,加快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帮助这些贫困地区走出困境,是新时期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重点问题。
但是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引起理论界与实务界的足够重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二元结构日趋明显,成为制约我国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瓶颈”之一。差距的扩大显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念相悖,它不仅会激化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利益矛盾冲突,而且过大的地区差距还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研究,不仅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经济学界特别是区域经济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 研究意义
鉴于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和民族地区贫困县较多的现状,研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对于探索符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意义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经济体,是我国县域经济理论研究不可或缺和忽视的部分,有必要把它作为专门对象加以研究。因此,本书在深入揭示国内外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和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特点出发,探索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
2.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科学地制定发展战略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各县域、各地区克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战略制定的盲目性,能有效地推动县域经济的壮大,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现实意义
1.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是目前中国弱势群体最主要集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区、高发区。县域经济作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将越来越突出地影响到政权稳固、社会稳定、农民增收乃至于已成为关系提高综合国力、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问题。这说明,县域经济是名副其实的“国本经济”、“民生经济”和“稳定经济”、“生态经济”。因此,展开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促进县域经济快速而稳健地发展,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对完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壮大县域经济意义重大,已经成为一个新思维,是统筹城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新思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思维。但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首先是差异性和不平衡性。从区域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较快,目前中国的百强县绝大多数集中在这一区域,中部次之,西部落后。中国县域经济另外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基本上都处于自组织发展状态。目前,没有什么统一范式或模式供使用或借鉴,发展的动力来自各自因地制宜的规划和开发,即对各自“后发优势”的认识利用以及对“特色经济”的掌握和发展。而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是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本书针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展开研究,对于完善中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3.对增强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县域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主要行政单元,县域经济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财政收入重要来源,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发展。以民族贫困县较多的西部地区为例,中心城区单位少,县域单位多,县域经济比重高,决定了县域和县域经济在西部地区的地位高、作用大,详见表1-1和表1-2。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县域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最高等级中的比例占其全部县(市)数量(872个)的11.50%,在最低等级中的比例占82.50%。绝大部分贫困县财政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基本都是财政补贴县。壮大县域经济,就是要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这才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希望所在。
表1-1 全国四大区域县级行政区划比例
资料来源:《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10年。
表1-2 全国四大区域县域经济占省域经济比例
资料来源:《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2010年。
4.对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占75%,农业产值约占社会总产值的1/3。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不仅能够有效增加财政收入,带动农业和服务业发展,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彻底破解“三农”难题,促进经济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因此,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关键还是要立足县域经济特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推进城镇化,形成经济聚集效应。
因此,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探索适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点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需求,对于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