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运动发生机制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理解社会运动

托马斯·库恩认为,任何一项研究需要在一个公认的范式中进行。一个范式(Paradigm)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Pattern)……这既不是说它能完全成功解决某一个单一问题,也不是说它能明显地解决任何目的问题。范式就相当于把研究的问题塞进一个盒子里,而那些没有被装进盒子里的现象,常常完全被视而不见。范式所表明的是特别能揭示事物之本质的那类事实,通过运用这些事实解决问题,能使这些事实以更大的精确性和在更多样的情况下得以确定。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3页。

一个范式包含学术共同体广泛认同的前提假定和核心概念。不过,越是重要的术语越可能被滥用彼得·卡尔佛特:《革命与反革命》,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社会运动也不例外。从知识社会学的观念来看,社会运动、叛乱、恐怖主义、革命、改革、激进主义、骚乱、暴力、恐怖等概念,要么就是民族中心主义、时代中心主义的,要么就是以阶级为基础的,其类似的标签归因于大众传媒、政府官员和涉及其中的群体。必须从这些政治标签中建立概念性框架,去理解围绕这些标签形成的条件和动机,探求理解和解释特定形象的范式框架,概念锁定在学术群体特定的认知之中。

学术研究需要对其进行澄清,辨析其中的内涵,了解它的外延,从而更好地分析其中存在的运作机理和行动方式等。这是一个研究领域乃至学术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对于概念的辨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从相似概念入手进行辨析,理顺概念“家族相似性”之间的异同;第二是从不同学者对概念的理解中寻找相似性的特征要素。在社会运动的概念辨析中,其家族相似性主要表现为“集体行为、社会运动和革命的异同比较”。在这三者的比较中,不同学者的认知理解和研究取向的差异被贯穿起来。通过这样的比较,社会运动的内涵、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包含的要素等被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