跬步集(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附录四 《商丘通史》(上编)前言

《商丘通史》(上编)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这是我们几位作者奉献给广大商丘人民及学术界的一份圣洁的礼物,同时也了却了长期蕴藏在我们心中的一份心愿。衷心期望这本学术性著作在商丘历史的研究方面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商丘是河南省的东大门,位于苏、鲁、豫、皖交界处,陇海、京九两条铁路在此交会,105、310国道纵横贯穿其间。历史上的商丘是兵家必争之地,而现在又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商丘今天的版图和清朝归德府辖地相近。清末归德府辖一州八县,即睢州和考城县、商丘县、宁陵县、柘城县、鹿邑县、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县。睢州即今睢县;鹿邑县今属周口地区;考城在秦、西汉时名菑县,其前身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戴国,《中州杂俎》说:“戴,菑也,今拱之考城,有故戴城。”秦置菑县,西汉因之。东汉章帝巡行到此,因菑与甾(灾)通,其名不嘉,遂取发扬“列考武皇”业绩之意,改名为考城。考城方位据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说:“今河南省民权县东而稍北四五十里,离宋都六十余里,当即古载(戴)国之地。”民国十七年(1928),析睢县北七里、杞县北五社置民权县。1954年兰封、考城合并为兰考县。1956年7月又将原考城的顺河、老颜集、北关、褚庙等乡划归民权县。本书在论述中所涉及的地域范围,基本上以今商丘市所辖一市(永城)、两区(梁园区、睢阳区)、六县(夏邑、虞城、柘城、宁陵、睢县、民权)为准,个别超出本范围的地方应为史实叙述的需要。

商丘历史悠久,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的活动。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永城市、睢阳区、梁园区、宁陵县等地发现了原始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址,即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商丘是传说时期的高辛氏的活动区域,是商朝前期和周朝宋国的都城。此后,西汉至西晋时期的梁国建都于此。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因发迹于商丘,称顺应天命,所以到了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改宋州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为南京,与首都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天京大名合称“四京”,居于陪都地位。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1127年五月在此登基建立南宋。商丘古城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商丘”之名比西安、洛阳、安阳都早。

商丘文化灿烂,这里是北纬34.5度文明的东端和龙头,由此向西经开封、郑州、西安到宝鸡以至印度恒河流域文明、古希腊文明的一部分克里克文化,形成了古代人类文明发生、发展的生存线。中国传统文化儒、道、墨中的道、墨两家发源于商丘,名家惠施以及融合道、墨的宋钘亦为商丘人,而儒家始祖孔丘的祖籍又在商丘,孔子本人也多次回乡讲学,影响至深。到了汉朝,经学博士商丘人戴德、戴圣对古代各种“礼”进行兼收并蓄,所著《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成为儒家重要经典。可以看出,商丘是墨、道、名三个学派的发源地和儒家学派的重要来源和传播区,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生、发展的摇篮之一。

商丘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从墨子、庄子起,各朝代都出现了很多有影响的人物,如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杨泉,文学家江淹、江总;唐朝时期直言面谏的宰相魏元忠,写下“斜光照疏雨,秋气生白虹”诗句的才子崔曙,史学家朱敬则等;宋朝教育家戚同文,医学家王怀隐,文学家石延年和宋痒、宋祁兄弟,书法家王洙,书目文献学家王尧臣等;明清时期,商丘更是人才济济,据文献记载,当时登进士科者竟达400余人,近300人有著作传世。其中入阁为大学士者就有沈鲤、宋权、李天馥3人,三品以上列居九卿之位的就有吕坤、宋、杨东明、侯恂、练国事、汤斌、宋荦等十余人,著名学人有文学家侯方域、徐作肃、贾开宗,数学家李子金、杜知耕,教育家兼儒学家窦克勤。而吕坤和杨东明又是哲学大家,汤斌是中原名儒,宋荦是文学家等;在近代,则有山东快书创始人高元钧,黑头李斯忠,抗日民族英雄鲁雨亭等。仅此统计,商丘名人可见一斑。

商丘文物古迹星罗棋布,既有文物景观,也有人文景观。其中,商丘古城和永城芒砀山梁孝王墓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11年建成的商丘古城,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外圆内方,形如古铜钱。城内建筑以“八卦”图形排列,堪称古代建筑之瑰宝。1996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芒山汉墓群,全为斩山作廓,穿石为藏,宛如地下宫殿群。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为稀世珍宝,曾先后在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地巡回展出。柿园汉墓壁画以精湛的技艺、非凡的价值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从中国最古老的观星台阏伯台到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东起永城,中经梁园、睢阳二区,西到睢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9处,市级3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共260多处。

商丘既古老而又年轻。它区位优越,发展前景广阔。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应该在今天的豫东大地上发扬光大,这既有其本身发展的含义,又有为今天的经济建设服务的内容。商丘需要一部通史性的著作介绍自己,展示自己,让自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否则,我们既愧对先人,又贻误后世。

作者

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