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开口,就能说服所有人:诸葛亮说话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劝术——烂泥巴也要糊上墙(2)

【让对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

说服人的最理想办法是让对方主动接受,然而对于一个拥有自己的思维的个体来说,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但是,既然是说服对方,那就要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观点,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如果你能够在说服的过程中,加以适当的技巧,让对方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潜移默化地把说服话语转变成他自己的想法,这样就会使说服过程变得容易得多。

当周瑜在军中逝去以后,周瑜的部将都很想杀死诸葛亮,因为他们都认为是诸葛亮气死了他们的都督。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提出去祭奠周瑜,以便平息众吴将的怨气,同时再去江南发现人才,为刘备效力。

当诸葛亮到了周瑜灵堂的时候,周瑜的部下都想动手杀诸葛亮(替周瑜报仇),但是看见赵云佩戴着剑站在一旁,又都不敢贸然下手。诸葛亮在周瑜的灵前读祭文: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维尚飨。诸葛亮读完以后,伏在地上放声大哭,眼泪流得就好像泉水一样,表现得十分悲痛。周瑜的部将互相说道:“人们都说诸葛亮和周瑜不和,现在从诸葛亮祭奠周瑜的表现来看,旁人说的都是假的(眼见为实,实际看到的还是假的)。”鲁肃见诸葛亮如此伤心,也颇有同感,自己私下里认为:“诸葛亮还是很讲情义的,周瑜之死只是因为他自己气量窄小,是自己寻死(怨不得诸葛亮)。”

诸葛亮这一招看似行险,只身赴吴营,又是在周瑜刚逝世的敏感时期,其实不然。因为诸葛亮敢这么做,他有一项仗恃,那就是自己的口才。诸葛亮对于自己的说服本领是相当自信的。如他所说:“周瑜在的时候我都不怕,如今周瑜已经死了,我还怕什么?”顽固如周瑜者,都曾被诸葛亮说服过,何况那些普通将军呢?事实也确实如此。诸葛亮的一篇祭文读下来,显得情真意切,连那些东吴的将军们都开始反思:“周瑜之死是怨他自己,而非诸葛亮的原因。”

跟诸葛亮学说话

密苏里州一家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公司的副经理凯利·瑞安说:“我发现让一个人改变他的工作方法或者工作程序的最好方法,是让这个人认为这一切都是他自己想出来的。我让他对这种改变负有全部责任,我表彰他的主观能动性和预见性,他也相信那全都是他第一个想到的。这样对我们双方都有好处,他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更重要、更安全,而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这是我所期望的。就拿我们的生产监督员来说吧,上星期五我对他说:‘杰克,我认为如果我们把3号切割机搬到那边去,然后再加两个电动卷绕站的话,我们的生产速度还能提高。我想听听你是怎么考虑的。’一天后,他来到我的办公室说:‘凯利,这个周末我有一个最好的主意,如果我们把3号切割机搬到这里,然后再加两个电动卷绕站,我们在组装线上就能少走不少冤枉路,这样我们的生产效率能提高5%~10%。我们不妨试试看。’那正是我想让他发生的变化,这种方法要比告诉一个雇员去做什么要好得多。人们都不喜欢被人家告诉怎样去做他们的工作,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这种建议的方法每次都非常见效,每次我都如愿以偿。雇员由于提出了新方法而受到嘉奖,这样,我们双方都感到很愉快。”

对于这种方法只有一个特殊的要求:时间和耐性。要慢慢地去做,切勿急躁。让他人花费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你的思想,让它一点一点变成他自己的思想。切记:你的工作是播种,让他去收割,给他生根发芽的机会。你这样做了,会得到巨大的好处。

口才专家总结了许多让别人主动接受说服的秘诀,有些是很值得借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事喻理

道理的“理”性越强,越要注意让事实说话、佐证,否则就会因教育对象缺乏感性体验,影响对“理”的消化、理解和吸收。用事实充实大道理,还可以避免说大话、空话,联系实际把道理讲实。现在一些大道理之所以让人难于接受,主要就在于讲得虚。

(2)以小见大

思想是有差别、有层次的,讲道理也应有层次。缺少层次,一下子跨越几个台阶,会让人感到道理离得很远,接受不了。讲者应擅长于在小事情中寓含着大道理,于身边事情中讲可望及的远道理,于浅表事情中挖掘可触摸的深道理。

(3)反诘设问

把大道理分解成若干个问题,用问话提出。一则引发兴趣,启发大家共同思考;一则用以创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气氛,使人觉得不是在灌输大道理,而是在共同探讨问题。这种方法,变听为想,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反思,在抛砖引玉、换位思考中,让“系铃”人自己“解铃”。

(4)迂回引导

如果一时讲不通,不妨搞些“旁敲侧击”。讲好大道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抽丝剥茧,逐步引导,层层深入,最后“图穷匕见”,将大家的思想统一和升华到一个新高度。有时也可借题发挥,讲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道理。这样可以避免把讲道理变成简单的演绎论证,使教育对象易于接受。

(5)理在情中

有时讲大道理,教育对象并非对道理本身不接受,而是与讲道理的人感情上合不来。这时讲道理的人要善于联络感情,要注意反省自己有无令对方反感的地方,及时克服和纠正。尤其当对方抵触反感情绪较大时,首先要以诚相待,要在理解、尊重、关心的原则基础上讲道理。

诉诸理性的同时诉诸感情。理性的说服过程固然无可挑剔,但是过于冷冰冰,让人不太容易接受,如果将对方的感情代入说服过程中,使之产生共情,可以降低说服的难度。

(6)巧用名言

一句含有哲理的名人格言可以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现在有不少青年人对名人与名言有一种崇拜感。把大道理与名人名言巧妙地结合,可以把大道理讲得耐人寻味,富有吸引力。

(7)谈心渗透

“大锅饭不觉香”,讲大道理仅靠在课堂上和公共场合讲,受当时环境气氛的影响,有些朋友可能听不进。出现这种现象,有时就要“开小灶”,选择一个恰当的场合,面对面地与对方真诚、平等地谈心交流,可以及时反馈意见,在互动过程中心服口服。

(8)语言感染

以适应对方的“口味”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口语的魅力,把道理讲得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美妙的语言是大道理磁石般的外壳,它能吸引听众去深入理解“内核”。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树立自信心,相信正确道理的威力;其次要注意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表达的技巧。

(9)点到为止

话讲得啰唆就让人厌烦,听不进。有些人生怕人家听不懂,翻来覆去地讲一个道理,结果适得其反。正确的方法是:应该视情况因人而异,针对实际把握要讲的内容,该讲的一定要点到,讲清楚、讲透彻,而非反反复复地重复同一个意思,同时又要注意给对方留下充分思考的时间,让对方去领悟、消化。

(10)言行结合

有时对方之所以不服,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讲道理的人自己做得不好,“做”得好才能赢得“讲”的资格。把单纯地讲道理变成见诸行动的边讲边做,行胜于言,让人在“看服”中更好地信服,自觉地接受大道理。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

【化干戈为玉帛】

当别人吵架的时候,气氛本身就剑拔弩张得让人紧张,劝架的人掺和进去,话说得不好的话,反而会让气氛更紧张。这就是劝架的难点之一。

当关羽听说武艺高强的马超已经归顺了刘备以后,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川中武艺第一的大帽子不想失去),他就派遣自己的儿子关平来告诉诸葛亮自己的意思。关平说:“我的父亲听说新近归顺的马超将军武艺高强,就打算回来和他比试一下高低。叫我(就这件事)来禀告一下伯父(气量窄小在此已有表现,放弃本职工作只是为了和对方争一口气,败因已伏,他日焉能不败?)。”

听到关平说的话,诸葛亮马上给关羽写了一封信让关平带回去。信中说:“我听说将军你想要与马超比试武艺以分出高低。以我看来:虽然马超武艺过人,但也只不过像刘邦手下的黥布、彭越一样(只是一名普通将领),只能与张飞将军争个先锋什么的,远远比不上将军你的才能。况且你接受任命来守卫荆州,这个责任不能说不重;一旦(擅离职守)进入川中,如果荆州出了什么事,你的罪过可就大了。希望你能够仔细想想。”

关羽看过以后,捋着他的胡子说道:“只有诸葛亮知道我的心意啊!”他将诸葛亮的书信传遍手下的谋士(这更是虚荣心之大的顶极表现,其虚荣莫过于此,死要面子),于是就断绝了入川与马超比试的念头。

在这里,面对自己的两个部下,一个是地位仅次于刘备和自己的关羽,另一个是刚刚归顺的马超,诸葛亮需要对双方都进行安抚。

但是,关羽的刚愎自用又是诸葛亮深知的,要想劝说他不与马超比试,那就必须满足他的虚荣心。诸葛亮对症下药,在信中对关羽大大吹捧了一番(反正信的内容马超又不会知道),于是,关羽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他拿与诸葛亮的私人通信给旁人看就可以看得出来),从此平息了与马超一争高下的念头。除了诸葛亮和刘备,恐怕很难有人能够轻易说服关羽。

跟诸葛亮学说话

如何劝架,并让双方平静下来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难题。虽然难,但毕竟还是要勇敢面对而不是退却。事实上,劝架也并不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只要你掌握了以下的技巧:

(1)婉转批评

一对年轻夫妇在吵架。那男的大声指责妻子“没知识,跑到大马路上当众出丑”,一连串粗话,越骂越凶,妻子越哭越伤心。旁边人劝说但根本不起作用。这时有位老人上前拍拍那男的肩膀说:

“你戴了副眼镜,像个知识分子。你有知识,就不要闷在肚里,要拿出来用……”

老人把“用”字拖长,讲得很响。那男的听了一愣,不骂了,定神听老人讲话。老人略顿了一下,接着又说:

“你要用你的知识来说服你妻子嘛!如果你只会跺脚,只会骂,不也变得没知识了吗?还是找个地方,冷静下来,好好劝劝她吧!”

几句话,说到了要害。那男的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变得不那么凶了。老人又去劝那女的:

“有话好好说好么!找组织,找亲友,都好讲么!心里有什么委屈都讲出来,不要闷头哭!汽车不能撞,大卡车更是个大力士,你一个人能撞过它吗?”众人大笑,女的被大家笑得不好意思起来,也不哭了。

吵架的这对夫妻都有不对的地方,又不肯认识到自己的错,才越吵越厉害。老人则分别指出了双方的不当之处,但批评得非常委婉,语气和缓,措辞恰当,夫妻双方才接受了他的劝说。

(2)回顾真情

有两个同胞姐妹为了父母的遗产产生了纠纷。大家一边吃晚饭一边讨论起这件事,两姐妹又吵了起来,互不相让。大姐假装不理会她们的争吵,而叹了口气,自顾自地说了起来:“还记得你们小时候吗?有时候连鸡蛋都吃不上呢!我记得有一次你们俩看见邻居家的孩子拿着一个煮熟的鸡蛋。妈妈没法子了,就煮了一个洋山芋骗你们说这是洋鸡蛋,你们俩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妹说‘妹你先咬一口吧’,小妹说‘还是姐姐你先咬一口’……”

说着说着大姐哽咽起来,听着的两姐妹也都落下泪来,一场遗产纠纷就此化解了。

这位大姐是聪明的,如果她就事论事地去分割财产,想以此来化解两姐妹间的争吵和矛盾,只会越闹越僵,说不定两姐妹还会对做大姐的都产生意见。大姐对姐妹俩以前的真情进行了回顾,勾起了姐妹俩温馨的回忆,才使得矛盾得以成功地化解。

当人们在吵架时,双方都处于不理性的状态,如果劝架的人硬是去为他们评个是非曲直,双方都会无心理会,更不可能冷静思考,反而很容易加深他们的矛盾。如果能与他们一起回顾过去彼此之间的往事,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情,可能会让双方真正做到互谅互让。

(3)谐音曲解

在一辆列车上,一位妇女卖雪糕,先说五角一块,后又说一块钱一块。一位妇女买雪糕时说:“前面卖的五角,后面卖的一块,有你们这样做生意的吗?”

卖主却说:“这叫一分价钱一分货,五角的怎能和一块的相比,我的雪糕正宗货。”完了补了一句:“虎了吧唧的(东北话“傻”的意思)。”

买雪糕的妇女“唰”地变了脸色,提高音量说:“你这话是怎么说的?你说谁‘虎了吧唧’的?”

卖主顿时傻了眼,买主却越叫越带劲儿,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这时一位旅客灵机一动,说:“大姐,她说的是雪糕‘苦’了吧唧的,不是说您‘虎了吧唧’的。”

卖主也随声说:“我是说雪糕,不是说您。对不起,我没说清楚。”

旁边的人也说:“刚才她说的是‘苦’,不是‘虎’。”那买主便逐渐多云转晴,脸上又阳光灿烂了:“哎呀,我的耳朵要聋了,怎么打起岔了?真不好意思!”卖主向圆场者感激地笑了笑,溜之大吉。

一场眼看要爆发的“战争”就这样被这位乘客化解了。生活中一些争吵原本是不必要的,只是因为当事人的心情不好,才会一气之下口无遮掩,冒犯了另外一方,从而引起争吵。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谐音等方法将之解释成别的意思的话,就能给双方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从而避免一场争吵。

(4)比当事人更荒谬

有一次两位青年农民去给玉米施肥,因猪粪离庄稼远近而争执起来。

甲说:“猪粪离庄稼近,便于庄稼吸收,庄稼肯定爱长。”

乙说:“让你这么一说,应该把庄稼种到猪圈里,一定更爱长。”

甲说:“你这是不讲理。”

乙说:“怎么不讲理?你不是说离猪粪近,庄稼爱长吗?”

两人开始争吵起来。这时,一位中年农民凑过来说:

“我看你们俩谁说得也不对。猪尾巴离粪最近,也没见过猪尾巴长得有多长……”

一句话,使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甲和乙在大家的笑声中也不好意思再吵了。中年农民劝架的话似乎连常识都不符合,但一语中的地点破了甲乙两人的诡辩,兼具强烈的幽默感。

“马有失蹄,人有失语”,偶尔失语在语言交际中难免发生,但失语往往是许多矛盾发生和激化的根源。当吵架双方因为失语而引发了矛盾时,如果能抓住他们话中明显不合逻辑的地方,然后顺着他们荒谬的逻辑,说出一个令大家捧腹大笑的更荒谬的结论,矛盾往往就能在笑声中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