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拾荒(从维熙文集1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6章 母爱无涯

我见过许多古墓,凡是高高隆起的大墓,都是属于古代帝王将相的。但这次在江苏省淮阴县的码头上,我第一次看到一座十八米高的大墓,里边埋葬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一名当地的汉代村妇。由于她常在码头旁边的河水里漂洗衣物,便有了漂母之名分。历史上记载着开创大汉帝国的常胜将军韩信,曾在困境中“认漂为母”,演绎的就是这段故事。但漂母之美名,之所以流传千古而不衰,在于她激励了一个流浪汉的心志,使韩信成为载誉千古的一代军事天骄。

能看到这个漂母大墓实属偶然。中国散文协会与江苏作协,为缅怀这位汉代不凡的漂母,在当地举行了“漂母杯”散文奖的授奖仪式,我的一篇写母亲的散文,有幸与迟浩田写的母爱散文同时获得荣誉奖,便有了今年5月的淮阴之行。十分值得咀嚼的是授奖大会的会址,既不是选择在市政府礼堂召开,也没有按着惯例在高级宾馆举行——而是遴选在漂母昔日洗衣漂物的古运河码头、漂母大墓之前召开,可谓是文学工作中的一个创举。

笔者之所以如此评说,实因昔日的文学授奖活动,大都在礼堂和宾馆召开,进会场的要有请柬,参加会议的要戴着牌子;近年来出于反恐之需,有时还要通过“安检”。这里没有上述的烦琐,到这儿来参会的有骑摩托车来的工人,有拉儿带女来的农民;其中最触动我中枢神经的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彼此搀扶着奔向这条古运河的码头。他们用不着持有会议请柬,胸前也没有会议代表的牌牌,完全出自心田的支配,来到漂母大墓之前。我为此而深深情动。按着时尚的标准画线,我将其纳入“草根”范畴的授奖活动,不然何以会来这么多的平民百姓呢?因而,当会议主持人让我发言时,我先向会场里的平民百姓鞠了一个大躬,然后又向高高的漂母碑,表示一个北方孝子的敬意。

世人皆知母爱无涯。但在我眼里,母爱有轻重之分。纯人性的母爱虽然甜如蜜糖,但这种母爱与动物的母爱并无根本的差异。比如母虎、母狼、母熊……都有爱犊舐犊并为其捕猎食物之本能。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人是有追求的万物之灵,因而母爱中释放出来的精神火光才是亮点。中国数千年的历史经纬中,曾出现过孟母为哺育儿子成才,煞费苦心地三次搬迁其舍,终于使孟子登上了中国儒学之巅;岳飞之母对岳飞从没有溺爱之举,在其少年时就在其背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成为岳飞的人生坐标,并促使他成为名扬中华的抗金英雄。漂母异于孟母和岳母之处,在于她本身就是一个贫穷的村妇,和韩信既无母与子的血缘关系,又没有亲属的裙带关系——这样一个淮阴普通村妇,居然将一个流浪乞讨的少年,激励成为灭楚兴汉的一代天骄,可谓是中国母爱史上最为绚丽的篇章。

韩信是个知道感恩的人。尽管漂母并无图报之心,韩信还是履行了他对漂母的承诺。历史记载这座“漂母”坟,就是韩信成了大汉将军之后,亲率十万将士来修建的——连同韩信自己,每人用战袍包来一袍土,添在漂母的坟茔上,淮阴运河码头上,便有了这座方圆二十五米的大墓。最为巧合的是,其中也有我从姓祖先献给漂母的一袍土。据史考证,我的祖先名为从公,曾是韩信手下的一员副将,随韩信南征北战,当年韩信率十万将士修建漂母大墓时,他理应是其中一员。此时,我又来到漂母碑前领奖,是否天意的召唤?当时会场上没有挖土用的铁锹,如果有的话,我会挥锹铲上几锹黄土,加在漂母碑上的——因为她若同天地间的圣母,让国人永远难以忘怀。正因如此,相传古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经过这座码头时,商船自动鸣响船笛;渔人摇船经过这里,则拱手作揖以示对伟大漂母的敬意。

会议在献花高潮中落幕。有政府的有关人员,有正在拍摄韩信电视剧的剧组人员——特别是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都走到漂母石碑之前,献上手中的鲜花。我把群众送给我的一束鲜花,也摆放在了名扬千古的漂母面前,以示一个文化孝子的心意。因而,在下午的座谈会上,我发言时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因为我想起了我的母亲,也曾经受过“漂母”般的生活煎熬:我父亲在年轻时,因思想倾向革命并想与北洋大学同学去往延安,而被国民党的监狱关押至死——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的日子里,也曾给有钱人家当过用人,待把我养大成人之后,我又被关进“大墙”近二十年。这些人间苦难,不是任何母亲都曾遇到过的,更非任何母亲都承受得了的;但她坚韧地挺了过来,老了之后又以“精卫填海”之精神,抚养她第三代孙儿和第四代曾孙,直到她那颗伤痕累累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因而可以说,母亲演绎的是一首当代的“漂母”之歌。

记得,在那天怀念漂母的座谈会上,作家柳萌讲述他的母亲时,泪水也涌出眼帘。何以如此?因为母亲对后代人来说,不仅是夜空中的北斗,更是一部大爱无涯的人生词典。

2011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