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正确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如何通过逻辑进行智力训练

逻辑是本章即将讲述的主题。同许多经常遇到的词语一样,“逻辑”一词也被人们所熟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它有精确的理解。逻辑同思维训练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在广义上还是在狭义上,逻辑都是一种推理的过程。在这里,我们所讲述的逻辑是经过精确严密论证且被证实是正确的逻辑。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去探讨思维训练就显得更加具有条理性,或者说具有逻辑性。当然,所有的探讨都是针对教育而言,所以我们也需要将讨论放到校园的环境中进行。而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智力训练,都离不开心理和逻辑,思维逻辑训练同样如此。我们常常会讲什么是符合逻辑的,什么是不符合逻辑的,从本质来说,这样的表述就是表明了推理的正确或者错误。

提到教育中的思维训练,很多教育者往往会想到纪律,因为纪律的条理性让大部分人觉得遵守纪律就等同于逻辑思维的训练,尤其是因为纪律而获取了自律的能力。这样的看法或许说不上错,但这些人有一种态度却是错误的,那就是他们认为纪律对于人而言是一种负面的感受,人们接受纪律的过程是痛苦的。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对于逻辑思维训练来讲,纪律又具有何种意义?

1.逻辑的意义和内涵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已经明白了思维的含义,讲述了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同时说明了自然资源和自然趋势对于思维训练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校园里进行思维训练会遇到哪些障碍。在弄懂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我们会在这个章节和大家一起探讨逻辑同思维训练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逻辑”这个词的重要意义。从广泛意义上讲,逻辑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所有经过思维得出的结论,不论最终的结论是对是错,都属于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讲,逻辑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是不合乎逻辑的思维过程。

以上的解释是从广义上来说明逻辑的含义,如果从最狭窄的意义上说,逻辑的含义只包含第一种,即那些合乎逻辑的思维和推理过程,也就是说,推理具有一定的前提,必须是已经证实和明确的。在狭义上,逻辑的过程必须具备严密的论证,最终的结论也必须是合乎逻辑的。在这个意义上,只有数学和数学的分支——形式逻辑才是真正严谨、符合逻辑的。

但是今天我们所谈的逻辑并不是数学上的严格论证和推理,它还有第三个层次的含义。这个含义就是:考虑到事件的正反两个方面,以确保更加用心地明确思维过程,然后根据一定的条件指向,让思维得出最正确的信念。比如artificial有两种含义,如果我们只取用它“自主训练掌握专业技能”这层含义,而不用它“人工的、造假的”这层含义,那么我们也可以说,artificial思维属于逻辑。

只有细心的、周全的、准确的才是合乎逻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合乎逻辑的思维也必须如此,它必须思路周全,对所有的方面都有细致仔细的思考,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章所说的最准确意义上的思维。

这样的思维就必然会要求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去思考,不能遗漏任何关键和细节。比如观察一块石头,必须要看到石头的方方面面,包括正面、反面、上面、下面以及棱角,还有石头所覆盖的东西以及石头表面的青苔和印记。认真思索就是这样,必须仔细端详、认真观察,不论是精力还是脑力、心力,都要全神贯注。

这个道理不是我们自己发明创造的,而是自古就有,所以一提到思考,我们就自然会想到“斟酌”、“掂量”、“权衡”等词语,这些词说的就是思考应该综合考量,想到事物的每一个方面和细节,还要对事物进行衡量和比对。此外,“考察”、“检验”等词语说的也是一个道理,即仔细认真地考虑所有方面,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事物有一个综合全面的认识。

而且,“细致注意”、“条理”、“有序”这些词都是逻辑的特点,它们与“随心所欲”、“无所顾忌”不同,也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的重点就是让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符合实际的重要意义上的逻辑。智力教育不同于品德教育,它全部和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学生的思维逻辑合情合理,综合全面,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成长当中,养成细心、警觉、深入思考的思维习惯。

因此,更好地认识这一原则成为教学的重点,其中的困难在于一些错误的观念,这些观念概括起来就是,个人的心理倾向同逻辑思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和事物,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共同之处。这种观念认为,逻辑训练不过是外部强加到个人身上的东西,而现实的教育则不是,如果将教育的目的与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这无疑是荒谬的,不会具有任何积极意义和作用。

2.逻辑思维训练的两个极端

将逻辑思维训练同教育的目的和人的天性对立开来的观念是错误的,不过奇怪的是,教育学界的两个流派都认同这样的观点,认为个人的心理同逻辑方法和成果是相互隔离的,不存在任何的固有联系。

其中一个流派认为,个人的首要根本是他们自身的本性和功能,这种本性和功能与智力的发展和培育并不存在太大关系,而且两者之间也没有关联。这一派的主要立场和观点就是所谓的自由、个性和自我表现,他们提倡遵从孩子的天性和自然兴趣,让孩子在游戏和自由中自然成长。对于那些有组织的课程和学习材料,这一派会予以反对或者不去重视,他们认为应该使用各种方式去刺激孩子的天性,以增加他们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外界的因素只能起到辅助作用,而不是主导和决定孩子的行为。

另一派的观点则正好相反,他们对逻辑的价值高度重视,但是他们也认为,憎恶逻辑是人的天性,每一个人都不会在乎逻辑的作用和价值。在这样的观念基础之上,支持这一观念的人们强调依靠已经明确的课程和材料,把人们天生就排斥的逻辑灌输到他们的大脑当中,所以,他们更加强调纪律和约束,主要用严格的教诲去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而且他们强调自愿的努力和任务的必要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人得到智力的提升。

这一派认为,在教育当中,只有学业才能体现逻辑的因素,而个人的态度和习惯不具备任何参考价值。也就是说,只有让学生完全遵守课本上的要求,并严格完成内容要求的任务,他们的思想才会有逻辑。为了实现这一点,学生们的课本和学校就必须经过教师的分析,成为逻辑元素,然后将这些元素分门别类,对不同的元素都加以界定,最终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者公式,把分析的所有元素排成序列或者分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这些元素进行逐一的定义和学习,所有的元素被学生掌握之后,就会构成他们大脑中的逻辑体系,这样就完成了从外部注入逻辑素质的目标。

这种观念把逻辑的因素仅仅归结和局限于课程内容。以地理这一课程为例,如果这一派教授地理课程,那么他们首先会做的是给地理下一个定义,让地理同其他的每一门课程相区别,然后列出一系列的抽象名词,这些名词往往是地理发展的一般依据,例如赤道、两极、气候带等;把这些名词进行组合和界定,从简单的开始,随后渐渐复杂;最后,他们会将一些较为具体的元素列出来排成序列,例如海洋、大洲、岛等。

在他们看来,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学习和掌握,在活动和积累大量重要信息的同时,还能让自己的思想同这些现成的逻辑定义和分类相互顺应,最终,学生们也就掌握了逻辑习惯。

在目前的教育领域,这种观点被普遍接受,学校开设的所有科目应用的也是这种教学方法,如物理、数学、美术、音乐等。以美术为例,这一观点的支持者认为,直线和曲线是组成所有图形的基本元素,如果想让学生学会画画,那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会画平行线、直线、对角线等;学会了画直线,再学习画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曲线;最后,两种线都画好了,就可以将直线和曲线有机结合,组成各种各样有实际意义的图形。

这种方式似乎是一种最理想的逻辑方法,在分析各种元素的基础上,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从最简单、最常规的方法向相对复杂的综合转变。这样,每一个元素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得到界定,学生也会在学习过程中对它们有清晰的理解。

在一些中学甚至小学的高年级,学校都会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去教授学业,教师对形式总会过分地注重,认为学生只有掌握和熟练了这样的形式,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逻辑,才能让学习和推理合乎逻辑。而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科目都会被按照一定的顺序设定出严格的步骤,教师则让学生按照安排好的原则和步骤一步一步去做。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理解他们所学的科目,于是,一套固定的公式应运而生了。

在语言学习和数学当中,这个方法应用得最为广泛和明显,此外,历史和文学的教学也有这一方法的渗入。文化类课程在这一观念的驱动之下被分解和归纳,出现了纲要、图表等多层次的分类,形成了固有的模式。孩子们则被要求死记硬背这些生硬的条条框框,他们不懂其中的道理和意义,而成人则期望和相信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模仿和学会成人的逻辑。

在这种僵硬的教学模式下,孩子们原本活泼的心性被压制,他们的思考能力、逻辑思维也在这样的状态下变得迟钝。这种错误的方法和逻辑致使当前的教育背上了不好的名声,已经有许多人开始感受到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学校这样做,不过是期望用一套机械死板的方式来取代个体的思维活动,企图一劳永逸。

对孩子来讲,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必然会引起孩子更多的不良反应,导致他们的思维变得迟钝,学习兴趣也会降低,学习效率、态度以及对知识的反应都会出现负面现象。或许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他们可能会记住一点点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有什么深刻的含义、隐藏了哪些深层道理以及思考的价值何在,他们完全不懂。不但不懂,学生在被迫记忆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知识的反感,因为对自己所接触的东西来说,他们并不知晓其中的含义和道理。

由此可见,这一流派所主张的观点的价值和作用并没有在孩子身上得到印证和体现,这样,人们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逻辑是一种人为和额外的东西,从而走向一个与过于重视逻辑训练完全相反的方向,学生和老师也都觉得逻辑训练并不存在任何意义,所以就开始对它漠不关心。

于是,大家开始致力于挖掘个人的天性和爱好,强调学生自身秉性和爱好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的自然性格倾向是他们自身智力发展的唯一起点。当然,这种观点对孩子的心智成长确实有益,但是,人们寻求这种方法的途径和反应却不对,他们存在这样的看法,也完全是因为前一种观点的误导,他们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即人的本性和兴趣中存在智力因素。

从学业的角度来说,人们所论述的逻辑指的是成年人经过训练而形成的思维逻辑。这层意义上的逻辑可以分解出一个主题,这个主题之下可以出现被界定的各类元素,然后依照一般原则,将这些元素进行分类。这是一种逻辑能力,需要经过专业的思维训练,才能清晰地获得和掌握。如果这样的逻辑能力被一个人掌握,那么这个人本身就会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也没有必要对他进行逻辑训练了。

但是,拥有逻辑能力的前提就是逻辑训练,不经过逻辑训练而直接获得逻辑能力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教学当中所说的逻辑,指的是思维训练最后所要达到的结果和目标,是最终的目的,而不是思维训练的出发点。

实际上,并不是只有成年人才具备逻辑能力,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具备自己的逻辑,处于学生时代的未成年人也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有人认为,孩子的思维是自发的,这种倾向不存在任何的逻辑。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即使是处于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他们在好奇心和联想的驱使之下也会进行推理和检验,并且这些元素在他们的思维当中也已经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即使是在这一阶段,智力因素也会起到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如果一个教师能够细心观察儿童在处理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他就会轻易地看出,在儿童阶段,孩子的逻辑就已经显现作用,而且通过这样的观察,我们也会发现,逻辑并不是书本上固定的那一套。这也就意味着思维教育的真正问题并不是创立一种新的模式,而是把孩子天性中已经具备的自然思维能力转化为经过检验的、更加有助于他们智力发展和提升的专业思维能力,把他们内心的警觉和好奇转化为更具有意义的联想和持续的思考和探索。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个人的心理和逻辑并不是相互独立的,更不是一种对立状态,而是一个人在个体的自然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的两个先后相连的阶段。心理上的思维活动即使不存在逻辑的检验和控制——无论这种活动是在何种情况下自发出现——它都会具备自己的智力功能,这是人的天性和本能。而如果一个人通过专业的训练,能够做到自觉、有意识地思维,并掌握了思维的技巧,那么这种技巧就会成为一种思维习惯,而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训练获得的思维习惯会成为行事态度的主导。

无论是自发的逻辑还是经过训练形成的思维习惯,它们都具备逻辑精神,不同的是,后者依然存在一些个人身上固有的东西,比如过去的习惯或者态度。所以,后天训练形成的思维习惯属于人的第二天性,并不是后天人为强加上去的,从这一点来说,它仍旧属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

3.怎样看待纪律

如何看待纪律?人们往往将思想上的纪律看作良好行为习惯的原因,实际上,这样的观点并不正确,更确切地说,纪律是一种结果。而无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如何,只要他达到了智力上的完美独立和自控,他的思想就会变得自律。所以,思想自律是一种智力和控制力达到一定高度而自然形成的力量和能力,它是人通过原始的天赋,在后天的成长和锻炼过程中逐渐获得的有效力量。

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自律的能力,那么,即使在没有外界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之下,他也能够依照合乎社会规则的方法行事。这也是教育的目的,即让学生这些社会未来的主导者培养和学会这种自律精神,而无论在何种形势和环境中,纪律都是具有正面意义和建设性意义的。

虽然如此,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却很难把纪律看作是正面的,相反,更多的人认为纪律是一种让人痛苦以至于难以接受的、负面的东西,它只会对人们的思想进行强制,迫使人们放弃和脱离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屈服于规则的约束。更多的人觉得,纪律于人而言,唯一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能磨炼一个人,人们被迫遵守纪律,最终为的是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纪律的实行是得到结果之前的准备。

纪律对人的磨炼往往是无情的,就像持续不断地捶打一块有杂质的铁矿,目的是让它成为精铸的钢材;还像是军队的严酷训练,为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优秀的士兵。不过,这样的比喻似乎并不恰当,我们且不讨论它们是否属于纪律,至少可以确定它们不属于智力纪律的范畴。确切来讲,这些训练的最终目的并不是让人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是让人获得井然有序的行动模式。

在校园里,太多的教师就像这样的比喻一样,他们并没有弄明白什么是思想的纪律,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但是实际上呢?他们采用的方法与自己所期望和认为的相反,他们做的一切都是在压制学生的思维活动,最终导致学生变成了机械死板的学习机器,孩子的心理也被压制,以至于形成了不断被动和屈从的习惯。

如果我们抛开对纪律的错误看法,从智力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纪律会更加客观,也更容易认识到纪律是一种独立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纪律等同于自由,而不是一种强制和约束。这是一种智力上的自由,是有效智力的习惯性力量,这种自由不仅不会受到外在行动的阻碍,它也能让人进行自主独立的思考判断,不会受外界信息的干扰,也不会随波逐流。

当然,思维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这种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表现在具体的实际当中,就是一些瞬间或者偶然出现的想法。而针对这种自发性,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会想方设法地去帮助学生,让他们继续保持这种思维的自然性。因为思维的自发性和自然性是让学生保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因素和源泉,所以,教育者们会采取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检验和实施,例如提供有趣的材料、各种各样的工具和设备、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模式等,力求让孩子的个性得到保持。

虽然这些教育工作者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这样的做法却未必能够见到实效,也未必存在实际意义。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些条件,而这些条件正是恰好达到真正的自由所应该具备的。

4.纪律自由应该具备的条件

我们这里所说的纪律,本质上是一种独立的力量,是一种智力上的自由。而真正实现这种自由的途径并不是通过外界种种努力去保持孩子自身思维的自发性,并以此来保有他们的个性,而是重视那些能让孩子真正养成良好思维习惯,最终获得思维纪律力量的重要条件。

(1)思维需要一定的障碍

思维在很多时候需要让自身自发的冲动倾向得到释放和直接表现,这是思维过程中很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思维自发的冲动倾向得到直接的释放和表现,那么思维过程就会变得顺畅和自然,思考也就不会出现。只有当这种冲动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或者反弹的时候,人的思维才会出现思索。也就是说,只有遇到了困难,思维才会通过思索去寻求解决方法。

如果说给思维提供一定的思考因素只能通过外部手段去布置,那么这只能是一种幼稚的错误。其实,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但凡有一点具备智力因素的活动,它们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自我实现中出现的,而且这种自我实现也一定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从这个层面来讲,通过外部的人为因素给思维设定一定的困难和障碍是多余的。

一种经历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总是会遇到困难,这些困难也都是从内部呈现出来,而这种内部困难恰是一个人锻炼思维的关键,教育工作者应该足够重视这些障碍和困难,有效利用而不是想办法减少和消灭它们。对于成长中的孩子而言,这些困难是最天然的、能够引发他们向更深层次思索的天然因素。

这样,我们也能够更加准确地去定义自由,自由并不是在外部环境里畅通无阻,而是通过向自我内心深处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从中找到一条出路,去摆脱那些阻碍自己自发思维的困难。

(2)智力因素的自然性

个人自由的保持和智力的发展依靠的不仅仅是心理因素和自然因素,还包括自然倾向的诸多因素,如好奇、检验和推理等,在人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只有兼顾其中的方方面面,才能保障智力的自然发展。

就像植物的生长周期一样,人在自然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透彻地为下一个阶段的表现做准备。思维不等同于品类不同的植物,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人的心理相联系。或许有人觉得它是一种孤立的自然倾向,但这样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的感官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它本身没有什么依据。

思维是连续不断的,人的一切活动和感受都是通过思维的运作而获得,这种过程也是层层递进的,当前的思维活动往往是为了下一个阶段更高、更深层的思维做准备。

而且,思维的出现几乎同人的智力活动同步。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人在童年时期是几乎不存在思考和考虑的,而只是通过感官和肌肉动作来获得成长,思维和理智在这个时期也不存在,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大概是青春期,它们才会出现。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青春期也不是囊括一切行为的魔术。虽然个人进入青春期,思路和见识都有质的飞跃和发展,对不同事物的敏感性也越来越强,但是思维和理智却并不是在这个时期才出现的。在青春期,人会产生与童年相比更加全面和抽象的思维,但这并不是说人在童年时期不存在思维,而是思维在这一阶段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深化和扩大,同时联想能力和检验能力也会有更高的进步和发展。

其实,人在婴儿时期就具备思维,如果一个婴儿把手中的球弄丢了,他就会想如何把球捡回来——这就是在思考当前并不存在的事情;然后,他会思索怎样做,进而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检验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到了童年时期,人的思维活动会变得更加积极和活跃,这一阶段也是发挥思维要素的重要阶段,并为青春期发挥出色的思考能力做准备。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加深,人的思维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锻炼,最后形成属于自己的思维习惯。

(3)注意提防不良思维习惯

随着人的成长,思维习惯会在一点一滴的累积中慢慢形成,而不同的人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有的人遇到事情会认真思考、开动脑筋去综合考量推理;有的人会漫不经心,对待问题草草决定,匆忙了事;也有的人会浮想联翩,各种思绪纷至沓来,以至于剪不断、理还乱,或者将信将疑,无法下结论;还有一种人,他们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可以缜密周全地思考,对每一个细节都严谨慎重,认真推理,环环相扣,让每一步都经过严格检测论证,最终得出正确的结论,找到合适的方案方法。

这些不同的处事态度都源自于个人养成的不同思维习惯,只有在一开始就注重培养合乎逻辑思维要求的习惯,我们才能做到遇事认真考虑、全面分析,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真正的自由并不是外在的享受和顺畅,而是一个人的智力,是经过锻炼而获得的严谨的思维能力,只有获得了这样的自由,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人们才能周密思考;在决定要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只有考虑到每一个方面的因素和条件,才能让后续的行动得到保障,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那么他就不会具备严谨的思维,作决定也无法做到思虑周全,如此,他就很有可能让自己因轻率而失败,抑或听天由命,无法掌握自己的行为和命运。如果一个人依靠他人或通过外部条件而让自己过得无忧无虑,并认为这就是所谓的自由,那么,最终受到伤害的还是他自己,他同样会迷失自我,被环境和命运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