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如何正确思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校园中思维训练会遇到的障碍

对于尚未走入社会的青少年或者孩子而言,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教育不仅仅是对个人甚至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学校的状况和教育界流行的观点则是左右教育实施程度和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遥远的古希腊时期,教育家们就开始注重思维,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和观念。

而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采取行动的关键就在于寻求一种合理的方法,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法。所谓的“思维训练”,无非是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和联想能力,让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科学的方式找到解决的方法,并借此形成自己的习惯,从而更加广泛地认知事物。不过,在传统的教学环境里进行思维训练也会遇到诸多障碍。

在学校,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学业的性质和教学的目的及方法这三个因素,而这三个因素又往往构成了校园生活的全部。教师的习惯和偏好、学业的性质以及现实的目标的影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无法意识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这就是传统教育观点的弊端。

1.什么样的思维训练是合适的

当正规科目的概念在教育界流行的时候,功能心理学的概念也开始出现。如果将思维看作一种特殊的心理机制,那么就必然存在一种特殊设计,有针对性地对人进行思维训练,就像锻炼腿部肌肉选择踢沙包、锻炼臂力需要用专门的臂力训练器械一样。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科目被认定为具有特别的功能,通过学习这些科目,人的智力或者逻辑推理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就像针对型的训练器械要远远优异于一般的功能器械一样。根据这一理论,思维训练的方法就成为一项整套的、有规则的操作程序,包括如何启动思维器械以及让思维器械对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各种题材——保持运转。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努力向大家解释了,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样的人都不存在单一和统一的思维力。人们思维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是通过各自的方式进行,例如记忆、观察、阅读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发大脑的联想,进而形成观念。这种方式既能应用于现在,也适用于未来。

思维训练就是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联想力和探索检验的习惯,使孩子更加有效、广泛地认知事物。所有的科目都是具有智力的,之所以表现不同,是因为它们发展的速度有所差异。因此,思维训练的方法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自身情况,给他们提供一种适合他们实际的、符合他们自身能力的条件,让他们自身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调研能力得到持续的改善。

对于这个要求,思维训练的实施者教师应该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他要研究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习惯,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第二,他要研究致使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变得更好或者变得更差的条件有哪些。做到了这两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

思维训练的方法,不应该只是对学生进行不同的有意识的设计和运用,还包括一些外部的因素。这些因素未必是教师需要考虑和运用的,但却能起到很大作用,例如学校的氛围、整体的学风等,这些因素会对学生的好奇心、联想力和有序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一个教师只有最大限度地做到全面研究——既了解学生的个人基本情况,又对学校的基本环境做了研究,并了解了环境对个人心理的影响——他才能更客观、更容易寻找到适用于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即既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也不能对校园这个外部环境有所了解,那么他即使有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法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他的教学可能会收到一时的成效,但是对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形成却不会有促进作用。

当然,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这两个方面因素的研究缺一不可,环境特征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体特征。校园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影响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方面:

(1)学生接触到的人的态度和习惯;

(2)学校所教授的科目;

(3)当前时期的教育目的和理想。

这三个因素是学生所处的环境对他们心理产生影响的三个大的方面,无论在校园的哪个学习阶段,这三个方面都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如何,我们会在下文细致分析。

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模仿是人的本能和天性,尤其是处于学生阶段的孩子,他们都非常善于模仿周围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非常容易受到周围人的习惯的影响。正如一句话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时候,榜样无声的行动要比千言万语更具力量。比如在校园里的关键角色——教师,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个性或者行为性格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抑或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和个性无足轻重,那么,一些不好的言行举止习惯可能就会葬送他在教学上的努力。相反,如果一个教师时时刻刻注重自己的个性和言行,在学生面前时刻起到表率作用,那么他无意当中带给学生的启发将会对他自身在教学方式上的某些不足给予弥补——“为人师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所说的这种情况并不仅仅是因为孩子具有模仿能力,老师或者父母的表率作用对孩子产生的心理作用和影响也不仅仅是因为模仿。如果将这种现象归结为模仿,那也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因为单就模仿而言,这一行为的产生应归结于另一个深层原理的表面现象,这个原理就是“刺激-反应”。

老师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有意识、无意识的习惯和行为,都会激起学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应,而这些反应又会对学生的个人态度产生影响,而且无论什么样的反应、多大的反应,它们的影响都是存在的。

很多时候,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让他帮忙做一些事情,他明明听到了,但不会做出任何回应。其实,这种情况也是家长无意间对孩子的影响所引起的一种反应。教师在学校里扮演的角色类似于家庭中的家长,他们是孩子们通往学习科目的至关重要的媒介。对青少年来说,教授一个科目的教师的个人特点往往与科目密切融合,孩子不会把一个老师同他教的科目隔离,更不会将二者分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他对这个教师所教的科目就没有兴趣,成绩也一定不好。

对于自己遇到的任何事情,孩子的反应只有两个——接触或者离开。而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孩子总会对自己所接触到的事物进行评论,要么是喜欢和同情,要么是讨厌和反感。在学校也是一样,要么是喜欢老师,要么是不喜欢,对教师所讲的科目的态度也与他们对教师的态度紧密连接在一起,或者接触,或者离开。

学生的品德和言行、性格和习惯甚至是对待社会行为的态度都会受到教师和周围人的影响,虽然人们承认这一点,但却有很多人认为思维是一种单一的功能,包括很多教书育人的教师。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清楚地看到思维这个功能对学生的智力所产生的切实影响。

对于教学的内容,不同教师的方法和水平往往是不一样的,有的教师会注重要点的讲解,同时也注重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刺激-反应”这一原理让学生更深刻地思考和学习,有的教师则不会。学生也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上的方法必然是他自身某些习惯和特征的反射,如果他在教学过程中用词不够严谨、推理不够精细、缺乏想象力,而且他也不认为这是问题的话,这些习惯就会影响他同学生交往的过程,学生也会对他的习惯做出反应,使之影响到自己的心理、习惯。

所以,在这个领域内,思维训练与教学的关系是微妙而复杂的,具体的实施时,应当着重注意三点。

(1)不依据自己的思维来判断他人

很多人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习惯是特别的、与众不同的,也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思维习惯来自后天有意无意的训练,所以认为自己形成现在的思维习惯是理所当然的。如此,他们便会无意识地以用自己的思维为标准,去判断他人的思维过程。这样做会给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一种教学中的倾向,即对那些与自己此时此刻的想法相符的学生予以鼓励,而对于那些同自己此时的想法不同的学生则是冷处理或者不理解。

学生的思维训练现状就是,人们对于思维训练的一些理论性科目的价值总是予以过高的估计,而那些实践性的科目的价值则被估计不足,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且已经出现了失衡的端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对教师的选拔过于注重理论性人才,而他们的实际办事能力却被忽视。这样挑选出来的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当中自然会延续老方法,对学生和科目的评估也只看理论,而忽视实践,这就造成了学校整体只注重学生单方面的理论智力开发模式,而扼杀了他们实际动手的本能。

(2)不夸大教师的个人影响力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会依靠个人的影响力去取代课程内容的影响力,尤其是一些能力较强的教师,他们往往会用自己的强项去吸引学生学习。这样做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一些对某些课程无法提起兴趣的学生来说,如果讲述这门课程的老师本身具有强大的魅力,那么他们对课程的态度就会随着老师而慢慢发生变化。

但是,这样做也会产生一种后果,就是会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这一点,以至于让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取得了科目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愿意学习一门课程并不是课程本身具有吸引力,也不是为了获取知识、充实自己,而是因为教师的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个人影响力而形成依赖心理,并且对课程科目本身的价值予以否认。

(3)不随波逐流,学会独立思考

在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思维习惯和举止言行,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作用。有很多事实指出,学校的许多学生会放松对科目的研究,而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研究教师的特点上去。大部分学生都非常注重教师对自己的期待,因此,他们会尽量让自己的所作所为符合老师的期待,从而忽视了对知识的学习。

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往往会有学生首先思考的是怎样回答才能让老师满意,而不是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学生研究教师的特点毫无价值,而是强调学生分清校园生活的重点和学习的本质意义,不要因为他人的意志而转移和改变自己的思维。

3.学业的类型和偏向

学业的类型一般可分为三类,一类科目注重的是掌握技能,例如作文、画图和音乐;另一类是以掌握知识为重点,比如历史和地理;还有一类是以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为重点,最具有代表性的科目就是数学。当然,这只是严格意义的区分,在实际学习当中,任何一个科目都具备这三个方面的特点,而在每一类科目当中也都容易出现偏向。具体来讲,出现的偏向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让抽象变成孤立

一些科目侧重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些科目在教学中如果能发挥正常的作用,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习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科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就是致使这种形式的智力活动与人的日常生活相隔离。不单单是学生,教师也容易犯这方面的错误,他们有时候会把逻辑思维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从而导致这种能力同自己日常生活的具体需要分离。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抽象和逻辑思维被放在一个孤立的位置,甚至变成了不沾染一点凡尘气息的东西,它们同日常生活也不再有任何联系。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就是一些大谈特谈抽象思维的专家,他们开展讲座、著书立说,在外界的宣传下,他们俨然成为这一领域的佼佼者。然而,他们拥有的只是理论知识,几乎没有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他们的书本、讲座的内容也脱离了实际生活。

(2)只注重机械训练

在那些侧重于技能的科目当中,教学者和学习者会企图寻找一种简单的方式来直接达到最终目的,这与前一类科目恰好相反。人们寻找简单方式的倾向会让这类注重技能的科目变得机械,人们可能会认为,通过不断的重复训练就能达到最终的要求。殊不知,这是最不利于智力发展的。

无论是阅读写作还是音乐绘图,在教学和具体操作时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这些科目会有更多的要求,让教授者和学习者在节省时间和材料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合乎规范标准,并要求他们拒绝冒进,更不要为了省事而跳跃。技能学科的学习还与学生的心理态度息息相关,如果一味地要求最终的结果和目标,而忽视了学生对这一科目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态度,那么最终的结果也不会达到预期。

或许,一味地机械模仿和练习会在短时间内产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来说,这样做将会对他们的思维习惯产生不可逆的负面影响。学生被要求这样做、那样做,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为什么,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依据的是什么原理,最终,学生达到了教师的预期,但是他们自身却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有人指点,有做错的地方也会被马上纠正,他们不需要知道为什么错了,只要机械地重复就可以,在反复的训练过程中,他们能够不假思索地完成手中的一切,虽然依旧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最后的结果就是,学生自己也习惯了这样的机械,他们在阅读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时面无表情,在说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时也不以为然。这成为教育实践中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学校、教师把学生的思维训练看作肢体训练,认为只要重复练习就能达到目的。他们从未顾及孩子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想,只是让他们机械地完成一项动作,这和训练动物有什么差别呢?学生只有运用自我的智力因素去学习一项技能,才能算是真正地掌握了;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最终也不过是学会了这一科目的基础和表象,深层次的东西还是被埋藏了。

(3)难以区分信息和智慧

第三类科目更多的是侧重知识、注重信息的数量和准确性,这类科目也会出现与前两种科目类型相似的问题。在过去,人们就已经开始注重信息和智慧的区分,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二者的区分也在不断变化和更新。如今,它们的区别是:信息属于那些已经被人们获得,并且已经贮存起来的知识;而智慧则是将这些活动和贮存的知识加以运用,从中获得新的信念来改善生活、解决问题。信息和智慧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掌握一定的信息并不需要特殊的智力训练,运用智慧却不同,一个人的智慧恰恰是他接受智力训练的结果。

在学校,这些以累计信息为主的科目通常都是以积累信息为重点,而会有意无意地避开对学生智慧的训练。很多相关的科目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尤其是地理之类的学科,教师或者家长往往只是追求孩子是不是能够记住所有的信息,他们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成为“信息百科全书”。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多”和“全”成为学生和教师家长的第一目标和任务,而思维的深度、知识对思想的浸润则成为次要。虽然智慧的获取、思维的进行需要一定的信息为基础,但是这样做并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正确的方法是让孩子在掌握一定信息的基础上,锻炼和开发自己的思维推理能力。

当然,为了掌握信息而获得信息和为了思维训练而掌握信息、把信息的掌握当作思维训练的一部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有一种观点认为,学生没有必要把掌握的信息应用到解决问题的智力活动当中,只要在学生阶段积累足够的信息,这些信息就会自然而然地应用于所有的思维。其实,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只有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开动智力,通过智力去获取某些技能,才能让信息和技能真正得到巩固,才能让信息中的技能随时随地为我所用。

除了极为特殊的偶然情况,信息只有在思维的过程中被获取,它才能真正具有应用价值和用途。就像那些没有读过书的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具有高超的技能,这是因为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具体的知识,这些知识成为他们技能当中的一部分,在后来的实际问题中也能起到有效作用。相反,有些人读过很多书,记住了很多信息和知识,但是他们获取知识的手段是死记硬背,而不是运用智力思维去思考,所以他们往往只是记住了很多细节,遇到具体的问题,他们却很难运用思考去解决。

4.以结果为导向教学的影响

上文讲述的种种困难和现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是与当时的教育现状、教育界主流观点息息相关的。当今,教育界流行的思想就是如此,所以学生们被要求累积大量的信息,同时在技能性科目中需要重复大量机械的技能。不过,现状如此,但是教育水平的评判标准却有所不同。历史上流行两种评判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外在的结果去评价,另一种则是依靠学生,通过他们个人的态度和习惯去评价。

现在,越来越多的现象向我们表明,教育界开始倾向于前一种评判,即依靠外在的结果。在这一思想的推动下,就会衍生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方式,单纯地把外在的结果看作最终的目标而忽视获取这一结果的过程。这种现象不仅仅在一般教学中,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也有所体现。

具体来讲,这种标准的表现就是只注重问题的正确答案,得到这个答案的推理过程却被忽略。不光是教师,很多家长也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教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生成功地把课文熟练地背诵下来,出于这样的目的,教师不会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不会关注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既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课本上的知识灌输到孩子的大脑,那么,所有的思维训练就会变成一种间接和次要的事情,或者说只是一种附带。这样的思想和行为能被广泛接纳和流行是有原因的。试想一下,一个班级不可能只有几个学生,而是几十个,有的班级人数甚至上百。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孩子在这个班集体中有没有进步,所以评判的标准必须是可以直观看到的。由此,大家都变得过分注重外在成果。

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那么,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就必须满足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更加认真地备课,对每一个学生也必须有翔实的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还要用一种灵活而又明智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对课程的内容也要有广泛的掌握和延伸,以便在学生有所疑惑的时候作出合理的解释。

此外,学校因为整体的教育环境影响,总是会以外在结果为目标去教学,这样,考试和分数就成为决定孩子是否优秀的标准。这样做对于不同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同时也不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智力发展。

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他们的思想品行也会受到注重外在成功这一理想的影响。每个学校都会制定校规要求学生遵守,这一点对学生来讲是比较容易的,这并不是说学生自身的觉悟能力很高,而是因为这些校规往往都是机械刻板的标准。和教学一样,它们都是教条式的存在,无论是课本教学还是校规,都会深刻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

但是在生活当中,人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自身的品行问题,而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会影响到人们对其他事物的想法和态度,也会影响到人们自己无法觉察到的、超出个人品德范围的行为和态度。直观来说就是,这些影响已经演化为一个人内心最深层次的东西,而人们内心深处的心理态度又会决定人们行为处事的方法。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的思维被压缩和限制,他就会难以应对和解决一些重大问题,品行问题也是如此。

只有养成积极探索和深入思考的思维习惯,才能让一个人的心理结构合乎常理,才能保证人们在遇到重要的品行问题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