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博弈心理学的七个模型

作为“理性人”,我们都希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这个目的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制度和他人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作出选择(也就是策略)。而我们策略的相互作用(这正是博弈研究的课题)又可能导致更多的、更高层次(群体、国家乃至人类)的问题的选择。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能不会找到最佳答案,但是思考这些问题,无疑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和决策能力。

囚徒困境,选择决定胜败

1950年,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一种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这也是关于博弈论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生物学等学科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故事有很多版本,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审讯。检察官说:“你的偷盗罪确凿,所以可以判你1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1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10年刑,他只判3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那么,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水。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作出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两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两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平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两人同样服刑5年。

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从这里可以引出一个悖论:从利己的目的出发,结果却损人不利己。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且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现实中,无论是人类社会或大自然都可以找到类似囚徒困境的例子:

在政治学中,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两国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合作)。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会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但结果却显得“非理性”(例如会对经济造成损害等)。这可视作遏制理论的推论,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遏制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和平。

在经济学中,表现为关税战。两个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两个选择:

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商品。(背叛)

与对方达成关税协定,降低关税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

当一国因某些因素不遵守关税协定,独自提高关税(背叛),另一国也会作出同样反应(亦背叛),这就引发了关税战,两国的商品失去了对方的市场,对本身经济也造成损害(共同背叛的结果),然后两国又重新达成关税协定(重复博弈的结果是将发现共同合作利益最大)。

在商业中,以广告战为例:两个公司互相竞争,它们的广告互相影响,即一个公司的广告若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收入。若两者同时期发出质量类似的广告,则收入增加很少,但成本增加;若不提高广告质量,生意又会被对方夺走。

这两个公司可以有两个选择:

互相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合作)

增加广告开支,设法提升广告的质量,压倒对方。(背叛)

若两公司不信任对方,无法合作,背叛成为支配性策略时,两公司将陷入广告战,而广告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两公司的收益,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在现实中,要两个互相竞争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是较为困难的,多数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

除了上述领域,在生活中,往往也有很多囚徒博弈的例子,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旅行者麦克和约翰从一个以出产瓷器的著名旅游胜地回来时,他们各买了一个瓷花瓶。提取行李时,发现花瓶被碰破了。他们向航空公司索赔。

航空公司估计花瓶的价格在80~90元,但不知道这两位旅客购买的准确价格。航空公司要求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价格。若两人写的相同,说明他们说了真话,就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得不一样,那就认定写得低的旅客讲的是真话,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但是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钱,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

如果两人都写100元,他们都会获得100元。但是,假定约翰写100元,麦克改写99元,则他会获得101元。约翰又想,若麦克写99元,他自己写98元,比写100元好,因为这样他获100元,而自己写100元当麦克写99元时自己却只获97元。而给定约翰写98元,麦克又会写97元……这样,最后落得两个人只写1元的境地。

双输,这就是囚徒困境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做一个实验:选定几个人,让他们都猜一个数字,必须是1或100之间的整数。条件是谁最接近所有实验者的所猜数字平均值的1/3,谁就可以得到100元。

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想:如果一开始其他人都是随机地选择数字,50就会是所有人的猜测。这个时候,猜50的1/3也就是大约17可能会赢。然而,每一个人都会猜到17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家就会猜测17的1/3,也就是6左右。依此类推,这个游戏中的每一个人最终猜测的结果是唯一最小的数字,那就是1。

可以看到,在“囚徒困境”中,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并不顾及其他对手的利益和社会效益。表面上看,这种策略组合是由当事双方各自认为的最佳策略构成。实际上,双方都选择拒绝招供才是真正的最佳策略,因为这样才会使两个人都无罪释放,双方都获得最大利益。但是,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因为,这种改变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万一对方没有改变策略呢?

这就是“囚徒困境”中的两难境地。

智猪博弈,行动之前开动脑筋

“智猪博弈”是博弈课程里面一个著名的模型。它是这样的:

假设猪圈里有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猪食槽,另一头安装着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会有一定单位的猪食进槽,两头隔得很远。假设两头猪都是理性的猪,也就是说,它们都有着认识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猪。再假设猪每次按动按钮都会有10个单位的饲料进入猪槽,但是并不是白白得到饲料的,猪在按按钮以及跑到食槽要付出的劳动会消耗相当于2个单位饲料的能量。

还有就是当一头猪按了按钮之后,再跑回食槽的时候吃到的东西比另一头猪要少。也就是说,按按钮的猪不但要消耗2单位饲料的能量,还比等待的那个猪吃得少。

再来看具体的情况,如果大猪去按按钮,小猪等待,大猪能吃到6份饲料,小猪4份,那么大猪消耗掉2份,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4:4;如果小猪去按按钮,大猪等待,大猪能吃到9份饲料,小猪1份,那么小猪消耗掉2份,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9:-1;若两头猪同时跑向按钮,那么大猪可以吃到7份饲料,而小猪可以吃到3份饲料,最后大猪和小猪的收益为5:1;最后一种情况就是两头猪都不动,那他们当然都吃不到东西,两头猪的收益就为0。

我们可以看到,当采用大猪按按钮,小猪等待的策略时,这个时候,大猪和小猪的净收益都是4个单位的饲料。

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到的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如果小猪主动劳动,那么小猪的收益居然是-1,对于小猪来说,这比都躺在那儿还要吃亏,当然小猪是不会干的。

那么就是说,如果是小猪按动按钮,则大猪会在小猪到达食槽前把食物全部吃光,如果是大猪按动按钮,则大猪到达食槽时只能和小猪抢食剩下的一些残羹冷炙。既然小猪劳动不得食,则小猪不会主动按钮,而大猪为了生存,尽管只能吃到一部分,还是会选择劳动(按钮)。那么,在两头猪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终结果是小猪选择等待,只要搭顺风车就可以了。

对于大猪来说,小猪有了这个选择,那么大猪就只有两种结果了,要么也不动,那么两头猪就等死了,要是自己去按按钮的话还有4份饲料可以吃。所以,对大猪来说,等待是一种劣势的策略。我们已经说过了,假设了大猪和小猪都是理性的智猪,那么当大猪知道小猪不会主动去按按钮的时候,它亲自去动手总比不动要强,因此他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主动地奔走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不管大猪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对于小猪来说,劳动都是一个劣势策略,因此最开始就可以除掉这种可能。在剔除了小猪按按钮这种方案以后,大猪就只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在这两种策略里面,等待是一种绝对的劣势策略,所以也被剔除掉。所以在剩下的策略里面就只剩下小猪等待、大猪按按钮这个可以供选择的策略了,这就是智猪博弈的最后均衡。

结论就是:对于小猪来说,如果不仔细思考就开始劳动的话,会得不到任何好处。所以,有时候慢一点反倒是好的。

有点不可思议的一个结论是吗?事实就是这样,再来看一个故事,是关于龟兔赛跑的,但不是你熟知的那个版本。

故事中的乌龟和兔子在森林里面比赛,规则是到达目的地,拿到比赛规定的东西就算赢了。但是规则中还有一个就是给定了两条相反的路线,随便凭自己的感觉来挑选一条,而且错误的那条路上有一条河,先到达河的会掉下去,就算输了。只要知道一个赢了或者是输了就不用比赛了。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乌龟究竟要不要拼尽全力去和兔子赛跑呢?

比赛规则知道了,那么兔子和乌龟就要开始思考了,它们的策略有哪些呢?一共就有四种选择,我们假设两个方向为A、B:

兔子和乌龟可以同时选择A方向;

兔子和乌龟可以同时选择B方向;

兔子选择A方向,乌龟选择B方向;

兔子选择B方向,乌龟选择A方向。

我们可以这样来看,兔子的速度肯定是比乌龟快的,这个不容置疑,还有就是这不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是不会中途睡觉的,那么分析一下这几种方案。

如果假设A方向为正确方向,那么第一种方案乌龟是输定了,所以对乌龟来说这个方案是绝对的劣势,不管乌龟的速度怎么样,他都输了。

对第二种方案来说,乌龟会赢,因为兔子跑得快,那么兔子就会首先到达河边,这个时候兔子就输了,乌龟不管多慢都赢了。

还有就是如果乌龟选择了错误的方向,而兔子选择了正确的方向,那么乌龟没有胜算了,这个时候只要等到兔子胜利了,乌龟就不用比赛了。

如果乌龟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兔子选择了错误的方向,兔子就会很快地到达河边,当兔子掉下去之后兔子就输了。那不管乌龟的速度怎么样,乌龟都赢了。

我们来看刚才的四种方案,可以看到一种奇怪的理论,就是不管怎么样,乌龟都只要慢慢地爬行就可以了,对它来说速度再快也赶不上兔子,胜负只在选择的方向上,但是事先又不知道哪个方向的正确性,所以乌龟还是慢慢地爬最好了。总有兔子会在前面给自己探方向的。而兔子知道乌龟的这种想法之后怎么办呢,它没有选择,它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它就只能为自己的胜负而快速奔跑。

这个故事和智猪博弈的结论异曲同工。小猪只需要舒舒服服躺着等待就行,乌龟只需要慢慢爬就可以。这个博弈理论挑战了我们的某些观念,也许你看这个结论的时候觉得不太能接受,但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从来都不乏这样的事情,而且,现实中的那些“小猪”还不如故事中的“小猪”。故事中的“小猪”之所以躺着不动是因为权衡利弊之后发现,它劳动的结果比不劳动更糟糕,而现实中的“小猪”不干活就没这么单纯而理性了。

比如,在我们的公司中,往往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所以每次不论多大的事情,加班的人总是越多越好。本来一个人就可以做完的事,总是会安排若干个人去做。这时,“三个和尚”的现象就出现了。

如果大家都耗在那里,谁也不动,结果是工作完不成,挨老板骂。这些常年在一起工作多年的战友们,对对方的行事规则都了如指掌。“大猪”知道“小猪”一直是过着不劳而获的生活,而“小猪”也知道“大猪”总是碍于面子或责任心使然,不会坐以待毙。

因此,其结果就是总会有一些“大猪们”过意不去,主动去完成任务。而“小猪们”则在一边逍遥自在,反正任务完成后,奖金一样拿。

斗鸡博弈,进与退的智慧

博弈论中有三大模型,一个为“囚徒困境”,一个为“智猪模型”,另一个就是“斗鸡模型”了。所谓斗鸡模型,是这样的:

某一天,在斗鸡场上有两只好战的公鸡发生遭遇战。这时,公鸡有两个行动选择:一是退下来,一是进攻。

如果一方退下来,而对方没有退下来,对方获得胜利,这只公鸡则很丢面子;如果对方也退下来,双方则打个平手;如果自己没退下来,而对方退下来,自己则胜利,对方则失败;如果两只公鸡都前进,那么则两败俱伤。

因此,对每只公鸡来说,最好的结果是对方退下来,而自己不退,但是此时面临着两败俱伤的结果。

不妨假设两只公鸡如果均选择“前进”,结果是两败俱伤,两者的收益是-2个单位,也就是损失为2个单位;如果一方“前进”,另外一方“后退”,前进的公鸡获得1个单位的收益,赢得了面子,而后退的公鸡获得-1的收益或损失1个单位,输掉了面子,但没有两者均“前进”受到的损失大;两者均“后退”,两者均输掉了面子获得-1的收益或1个单位的损失。当然这些数字只是相对的值。

如果博弈有唯一的纳什均衡点,那么这个博弈是可预测的,即这个纳什均衡点就是一事先知道的唯一的博弈结果。但是如果一博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纳什均衡点,则无法预测出一个结果来。斗鸡博弈则有两个纳什均衡:一方进另一方退。因此,我们无法预测斗鸡博弈的结果,即不能知道谁进谁退,谁输谁赢。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谁输谁赢,但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必有一方要退下来,除非真正抱定鱼死网破的决心。

斗鸡博弈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斗鸡博弈”是双方面对面争胜负。假设有两个人面对面过一座独木桥,这时必须有一个人先选择退让,两个人才能都过桥。但这两个人谁都不肯先让,于是“斗鸡博弈”就开始了。如果双方实力悬殊,一个弱不禁风,一个虎背熊腰,尽管弱者不情愿,但也会选择退让。如果两人实力相当,则可能有一方会拿出不要命的架势逼退对方。如果另一方根本就不买账,你不要命,我比你更不要命呢,则最后的结果是谁也过不了桥。

婚姻中的双方也会产生“斗鸡博弈”,使整个家庭战火纷纷,硝烟弥漫。一般来说,到关键时候,总有一方对于对方的唠叨、责骂装聋作哑,或者妻子干脆回娘家去冷却怒火,或者丈夫摔门而出找朋友去诉苦,一场干戈化为玉帛。夫妻在斗鸡时,一般是讲理者向不讲理者让步,如妻子是个泼妇,丈夫为了安宁只好忍让三分,或者丈夫是个酒鬼,妻子也只好忍气吞声。有时是弱者给强者让步,比如一方在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个人收入等方面明显逊于对方,自觉低人一等,作出让步。而大多情况则是丈夫给妻子让步。我们常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解决“斗鸡博弈”的良方,无论出于什么情况,对自己的另一半作出让步都是明智的选择,有话好好说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停地斗下去,谁也不让谁,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收债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博弈也类似于斗鸡博弈:假如债权人A与债务人B双方实力相当,债权债务关系明确,B欠A100元,金额可协商,若合作达成妥协,A可获90元,减免B债务10元,B可获10元。

如一方强硬一方妥协,则强硬方收益为100元,而妥协方收益为0;如双方强硬,发生暴力冲突,A不但收不回债务还受伤,医疗费用损失100元,则A的收益为-200元,也就是不仅100元债收不回,反而倒贴100元,B则是损失了100元。

因此,A、B各有两种战略:妥协或强硬。每一方选择自己最优战略时都假定对方战略给定:若A妥协,则B强硬是最优战略;若B妥协,A强硬将获更大收益。于是双方都强硬,企图获100的收益,却不曾考虑这一行动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负效益100。

故这场博弈有两个纳什均衡,A收益为100元,B收益为0,或反之,这显然比不上集体理性下的收益支付,A、B皆妥协,收益支付分别为90元、10元。也就是债权人与债务人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会选择不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双方陷入囚徒困境。

尽管在理论上有两个纳什均衡,但由于当今中国信用不健全(如欠债不还、履约率低、假冒伪劣盛行),法律环境对债务人有利,可想而知B会首先选择强硬。

因此,这是一个动态博弈,A在B选择强硬后,不会选择强硬,因为A采取强硬措施反而结局不好,故A只能选择妥协。而在双方强硬的情形下,B虽然收益为-100元,但B会预期,他选择强硬时A必会选择妥协,故B的理性战略是强硬。因此,这一博弈纳什均衡实际上为B强硬A妥协。

欠债还钱博弈是假定A、B实力相当,如实力相差悬殊,一般实力强者选择强硬。

斗鸡博弈进一步衍生为动态博弈,会形成这样一个拍卖模型。拍卖规则是:轮流出价,谁出的价最高,谁就将得到该物品,但是出价少的人不仅得不到该物品,并且要按他所叫的价付给拍卖方。

假定有两人竞价争夺价值100元的物品,只要双方开始叫价,在这个博弈中双方就进入了骑虎难下的状态。因为,每个人都这样想:如果我退出,我将失去我出的钱,若不退出,我将有可能得到这价值100元的物品。但是,随着出价的增加,他的损失也可能越大。每个人面临着是继续叫价还是退出的两难困境。

这个博弈实际上有一个纳什均衡:第一个出价人叫出100元的竞标价,另外一个人不出价(因为在对方叫出100元的价格后,他继续叫价将是不理性的),出价100元的参与人得到该物品。

在斗鸡博弈的模型中,描述的是两个强者在对抗冲突的时候,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力争得到最大收益,确保损失最小。斗鸡博弈中的参与者都是处于势均力敌、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这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一样,两个武林顶尖高手在华山之上比拼内力,斗得是难分难解,一旦一方稍有分心,内力衰竭,就要被对方一举击溃。

但在现实中,两个产生冲突的对手之间未必会势均力敌。这种情况其实会更简单一些。

“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这是毛泽东总结出的游击战指导方针,这就是一种“斗鸡博弈”。敌退我不进,会坐失良机;敌进我不退,硬拼也不明智。打得赢不打,是怯懦;而打不赢还不跑,革命的本钱都会赔进去了。自己的行为取决于对方的行为,而且双方都是这样的选择。那么,最后的“纳什均衡”究竟会出现在哪一点?到底是谁进攻谁撤退呢?

所以,选择进攻还是后退,选择妥协还是强硬,是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判断的。

博傻理论,做聪明的投资者

著名的经济学家凯恩斯为了能够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曾出外讲课以赚取课时费,但课时费的收入毕竟是有限的。于是他在1919年8月,借了几千英镑去做远期外汇这种投机生意。

仅仅4个月的时间,凯恩斯净赚1万多英镑,这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但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润和借来的本金输了个精光。7个月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又大获成功。

凯恩斯把期货品种几乎做了个遍,而且还涉足股票。到1937年他因病而“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积攒起一生享用不完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作为经济学家的凯恩斯在这场投机的生意中,除了赚取可观的利润之外,最大也是最有益的收获是发现了“笨蛋理论”,也有人将其称为“博傻理论”。

什么是“博傻理论”呢?凯恩斯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从100张照片中选出你认为最漂亮的脸,选中的有奖。但确定哪一张脸是最漂亮的脸是要由大家投票来决定的。

试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投票呢?此时,因为有大家的参与,所以你的正确策略并不是选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那张脸,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谁一票,哪怕丑得不堪入目。在这里,你的行为是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猜测的基础上,而非你的真实想法。

凯恩斯说,专业投资大约可以比作报纸举办的比赛,这些比赛由读者从100张照片中选出6张最漂亮的面孔,谁的答案最接近全体读者作为一个整体得出的平均答案,谁就能获奖。因此,每个参加者必须挑选的并非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参加者注意力的面孔,这些其他参加者也正以同样的方式考虑这个问题。现在要选的不是根据个人最佳判断确定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甚至也不是一般人的意见认为的真正最漂亮的面孔,我们必须做出第三种选择,即运用我们的智慧预计一般人的意见,认为一般人的意见应该是什么……这与谁是最漂亮的女人无关,你关心的是怎样预测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又或是其他人认为其他人认为谁最漂亮……

“博傻理论”所要揭示的就是投机行为背后的动机,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那么自己就一定是赢家,只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没有一个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来做你的“下家”,那么你就成了最大的笨蛋。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投机者信奉的无非是“最大的笨蛋”理论。

生活中有许多例子与这个模型是相通的。比如“十佳运动员”的评选,在这些投票当中,对于每个投票者的激励是:他如果“正确地”选中某些人,不仅要选中10个人,而且顺序也要正确,那么投票者将获得某种奖励。但是如何才能选中“正确的”人选呢?有“正确的”人选吗?得票多的就是正确的吗?或者严格地说,得票最多的是第一名,得票次之的是第二名,等等。因此,投票者能够选中的话,或者说被他提名的能够“当选”的话,关键是猜测别人的想法,猜测对了你就能获胜;猜错了,你则不能获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正确与否,或者谁应该选上、谁不应该选上的问题,而是投票的人相互猜测的结果(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舆论的导向作用是很大的,它似乎告诉人们某某人是其他许多人所要选的)。

在期货与股票市场上,人们所遵循的也是这个策略。许多人在高价位买进股票,等行情上涨到有利可图时迅速卖出,这种操作策略通常被市场称之为傻瓜赢傻瓜,所以只能在股市处于上升行情中适用。从理论上讲,博傻也有其合理的一面,博傻策略是高价之上还有高价,低价之下还有低价,其游戏规则就像接力棒,只要不是接最后一棒都有利可图,做多者有利润可赚,做空者减少损失,只有接到最后一棒者倒霉。

人们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而愿意花高价购买,是因为他们预期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从他们那儿把它买走。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你会花20块钱去买一股呢?因为你预期当你抛出时会有人花更高的价钱来买它。

再比如说艺术品投资,你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件艺术品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愿意花高价买下,是因为你预期会有更大的笨蛋花更高的价格从你手中买走它。而投资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准确判断究竟有没有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出现。只要你不是最大的笨蛋,就仅仅是赚多赚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的更大笨蛋从你手中买走这件艺术品的话,那么,很显然你就是最大的笨蛋了。

当然,肯定会有人成为最后的笨蛋。英国股票投机狂潮中就有这样一个插曲: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一家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挤倒。没有多少人相信他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有更大的笨蛋会出现,价格会上涨,自己能赚钱。饶有意味的是,牛顿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最终成了最大的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有一天,有一个人去文物市场,有商人向他推销一个钱币,金黄色的,商人说这是金币,要卖100块钱。这个人一眼就看出来这是黄铜,最多只值1块钱。

于是这个人对商人说:1块钱的东西,100块钱我肯定不会买,但是我愿意以5块钱买下来。商人看他是识货的,不敢再骗人,最后以5块钱成交。

这个人的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对他说:你真傻,明知道是1块钱的东西,你花5块钱买下来,那不是傻瓜吗?这个人说:是的,我很傻,但是,我知道有人比我更傻,我花5块钱买来的东西很快就有更傻的人以10块钱买走。

过了几天,果然这个人把这个“金币”以20元的价格卖了出去,净赚15元。

这个人的理论是:自己买贵了无所谓,只要找到一个比你更傻的人就成功了。就如同今天的房市和股市,如果是做头傻那是成功的,做二傻也可以,别成为最后的那个大傻子就行。

在这个世界上,傻不可怕,可怕的是做最后一个傻子。

猎鹿行动,合作创出奇迹

博弈论中有一个著名的“猎鹿模型”,讲述了两个猎人共同猎鹿的故事:

某一天他们狩猎的时候,看到一头梅花鹿。于是两人商量,只有两个人齐心协力,都去猎鹿时,才会得到那只鹿。如果猎鹿的时候一只兔子突然从其中一人身边经过,而这个人转而抓兔子,这人会得到兔子,但鹿就跑掉了。两人得到一只鹿的效用远比分别得到一只兔子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共有四种方案供选择,每一行都代表一种博弈的结果。具体说来:

X,X

X,0

0,X

1,1

1.第一行表示,猎人A和B都抓兔子,结果是猎人A和B都能吃饱4天;

2.第二行,猎人A抓兔子,猎人B打梅花鹿,结果是猎人A可以吃饱4天,B则一无所获;

3.第三行,猎人A打梅花鹿,猎人B抓兔子,结果是猎人A一无所获,猎人B可以吃饱4天;

4.第四行,猎人A和B合作抓捕梅花鹿,结果是两人平分猎物,都可以吃饱10天。

(1)如果双方都选择了猎鹿,效用为1,(猎鹿,猎鹿)具有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为深入合作的最佳结果;

(2)如果双方都选择了猎兔,即双方没有合作,(猎兔,猎兔)称为风险上策(Risk dominant)均衡。

(3)如果一人选择了猎鹿,而对方选择了猎兔,即对方没有诚信,背叛了原来的协议,则选择猎鹿者将一无所获,选择猎兔者将保证得到一定效用X(0<X<1)。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博弈中,根据纳什的均衡原理,应用博弈论中的“严格劣势删除法”,可以得到两个比较好的结果,那就是:要么分别打兔子,每人吃饱4天;要么合作,每人吃饱10天。

当然人心是不一定的,最终会采取哪一种策略就不是纳什均衡能决定的了,比较[1,1]和[X,X]两个纳什均衡,明显的事实是,两人一起去猎梅花鹿比各自去抓兔子可以让每个人多吃6天。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合作猎鹿的纳什均衡,分头抓兔子的纳什均衡,具有帕累托优势。与[X,X]相比,[1,1]不仅有整体福利改进,而且每个人都得到福利改进。

我们采取一种更加常见的说法就是,[1,1]与[X,X]相比,其中一方收益增大,而其他各方的境况都不受损害。这就是[1,1]比[X,X]具有帕累托优势的含义。

或许上面比较专业的分析让你似懂非懂,但相信你也可以看得出来,两个猎人自己单独行动的话是最不利的,得到的结果只能让大家平均吃2天。那么我们从这里就得到这么一个原理,我们不要单独战斗,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许多任务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足以应对的。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渔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渔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渔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另外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渔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每个人的才能、拥有的资源都是不同的,很多时候要一起走,以对方的优势补足自己的劣势,才能走到共同的目的地。

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的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人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李比希在自传中写道:“我的最好运气,就是有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年来我和这位朋友真诚合作,毫无隔阂……手携手地向前,这一位行动时,那一位已经准备好。”

由于两人的真诚合作,因此,才创造出科学研究上的辉煌。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连鸟类都知道。鸟类迁徙的时候,总是成群地南飞。据说,借着“V”字队形,整个鸟群比每只鸟单飞时,至少增加了71%的飞升能力。它们拥有共同目标和集体感,它们凭借着彼此的帮助共同前行,它们在一起可以更快、更容易地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可是,悲哀之处在于,动物能做到的事情,人类往往做不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独立意志,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很可能出现这种“劲不往一处使”的现象。大家不能齐心协力,其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了。所以,每个人都要提醒自己,为了彼此的利益,大家都要精诚合作,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

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分工更加明确,合作也提上了日程,而且变得更重要。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合作。不会合作的人,运气和成功难以降临;而一个有效利用合作的人,成功喜欢和他们做伴。

信息博弈,比的就是信息

据说,美军在1910年一次部队的命令传递中闹了很大的笑话。

营长对值班军官说:“明晚大约八点钟左右,哈雷彗星将可能在这个地区看到,这颗彗星每隔76年才能看见一次。命令所有士兵着野战服在操场上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在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影片。”

值班军官对连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哈雷彗星将在操场上空出现。如果下雨的话,就让士兵穿着野战服列队前往礼堂,这一罕见的现象将在那里出现。”

连长对排长说:“根据营长的命令,明晚八点,非凡的哈雷彗星将身穿野战服在礼堂中出现。如果操场上下雨,营长将下达另一个命令,这种命令每隔76年才会出现一次。”

排长对班长说:“明晚八点,营长将带着哈雷彗星在礼堂中出现,这是每隔76年才有的事。如果下雨的话,营长将命令彗星穿上野战服到操场上去。”

班长对士兵说:“在明晚八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开着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

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从上到下不断发生变化,最后传到底层士兵耳朵里的,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信息。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军队在打仗过程中,要传递的是一个战略性信息的话,出了错误会有怎样的结果呢?我们来看一个历史上真实发生的故事:

1930年4月,山西军阀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当时,联席会议决定,阎、冯各派一支部队,在河南省的沁阳县会师,然后一举聚歼驻在河南的蒋介石军队。于是,冯玉祥的参谋很快拟写了一份命令,但命令中误把“沁阳”写成了“泌阳”,一笔之差,铸成大错。沁阳在河南北部,离黄河岸约70公里,北靠山西,对阎军来说十分有利,进可攻,退可守。而泌阳在河南南部,距沁阳有几百公里。到会师那天,阎锡山的部队在沁阳看不见冯玉祥部队的影子,知道情况不妙,立即打电报询问,这才发现冯军走错了地方。等到冯军挥师北上,已贻误聚歼蒋介石的战机,阎、冯联军陷入了被动,导致了联合作战的失败。

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信息的准确传递,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如果能把信息准确快速地传递出去,就可能为自己赢得成功的机会;反之,如果传递的是错误信息,就会导致失败。

有一个大家所熟悉的传话游戏:大家坐成一圈,一个人向旁边的人耳语,再依序传话给下一个人,等到绕了一圈回来,原来的意思已经被传到完全走样、认不出来了。

由此你该知道,你所听到的别人告诉你的话,未必就是事情原来的样子。也许大家都不是故意的,但结果就是这个样子。要想将信息准确无误地传递下去,对许多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对于他们来说,要将一种管理信念、管理理念或管理制度推行下去,要将一种技巧或方法传递下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准确传递,不要让其出现传递的消减、误差或变形。

如何解决?他们需要掌握传递的技巧,通过交流、说明,加上实战中检验、复查或纠错等都是非常必要的。第一关就是部署时要将要领交代清楚,不然你会发现不如亲身实践了,因为走样了。清晰地表述、清楚地表达,确实需要平时工作的细心和认真。道理虽简单,操作起来确实需要因管理对象的不同而有所调整,即要有个性化的定制能力。

协和谬误,该放弃就放弃

博弈论专家经常将“骑虎难下”的博弈称为协和谬误。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难怪政府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

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人们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一项工作的成本越高,对它的后续投入就越多。人们在决定是否继续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它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过于在意自己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

假设你是一家医药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新的止痛药开发项目。据你所知,另外一家医药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类似的止痛药。通过那家公司止痛药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可以预计,如果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司有将近90%的可能性损失500万元,有将近10%的可能性盈利2500万元。到目前为止,项目刚刚启动,还没花费什么钱。从现阶段到产品真正研制成功能够投放市场还需耗资50万元。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现在放弃?

10%的可能性会盈利2500万元,90%的可能会损失500万元,而且该项目还没有任何投资。正常人会选择放弃。

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道题:你同样是这家医药公司的总裁,对于这个新的止痛药开发项目,你们已经投入了500万元,只要再投50万元,产品就可以研制成功、正式上市了。成败的概率与上述案例相同,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放弃?

除了你已经投入500万元之外,第二个问题与前一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既然已经懂得了沉没成本误区,你对以上的两道题应该会作出一致的决定。

但是把这两道题分别给老板们做,那些企业老总们绝大多数对第2题的回答是“坚持继续投资”。他们认为已经投了500万元,再怎么样也要继续试试看,说不定运气好可以收回这个成本。殊不知,为了这已经沉没的500万元,他们将有90%的可能非但收不回原有投资,还会再赔上500万元。

所以在投资时应该注意: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患得患失错上加错。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sunk cost)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在微观经济学理论中,做决策时仅需要考虑可变成本。如果同时考虑到沉没成本(这被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是错误的),那结论就不是纯粹基于事物的价值做出的。

举例来说,如果你预订了一张电影票,已经付了票款且假设不能退票。此时你付的价钱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电影,钱也收不回来,电影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大多数经济学家们认为,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做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比如在前面提到的看电影的例子中,会有两种可能结果: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但忍受着看完;

付钱后发觉电影不好看,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两种情况下你都已经付钱,所以不应该考虑这件事情。如果你后悔买票了,那么你当前的决定应该是基于你是否想继续看这部电影,而不是你为这部电影付了多少钱。此时的决定不应该考虑买票的事,而应该以看免费电影的心态来做判断。经济学家们往往建议选择后者,这样你只是花了点冤枉钱,而选择前者你还要继续受冤枉罪。

很多人对“浪费”资源很担忧,被称为“损失憎恶”。比如说很多人会强迫自己看一场根本不想看的电影,因为他们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这有时被叫作“沉没成本谬误”。经济学家们会称这些人的行为“不理智”,因为类似行为低效,基于毫不相关的信息做出决定,错误地分配了资源。

一旦我们遇到骑虎难下的情况,首先要考虑的是及早收手、及时止损,我们必须尽早退出游戏,否则损失将会越来越惨重!